(央視財經 《第一時間》)眼下正值暑假,相信有不少人在公共場合帶孩子玩的時候,都遇到過有人打著「星探」旗號表示願意培養您家孩子的場景。近年來,隨著一些童星演員、小主持人、童模引發的廣泛關注,大批少兒演藝類培訓機構趁勢崛起,吸引了家長們的眼球。然而,此類機構也隱藏著各種各樣的陷阱。
揭秘「童星培訓」:面試是幌子培訓費萬元起
某培訓機構銷售人員:家長,我們是電視臺少兒頻道的,小朋友過來參加海選的話,需要做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然後表演一兩個她想展示的小才藝,適合的話後期可以參與到我們的節目錄製、拍攝當中。我們是正規電視臺免費的海選,不會向家長收取什麼報名費、中介費、入場費等等的。
當上海市徐匯區的儲先生接到這樣一通電話的時候,原本是有些疑惑的,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他帶著女兒霏霏(化名)去了約定的地點。面試現場各種看似專業的配備和設施,以及和電視臺合作的光環,逐漸打消了儲先生的疑慮。
儲先生:在門口放的海報,它那個抬頭都是(某)電視臺公司,還有攝像機對著,所有的布置給你一種很正式的感覺,也是跟電視臺這個有很大關聯的一個劇組。
很快就到了複試的時間,並沒有更多的測試項目,而是直接進行了「籤約」。與之籤約的是一家上海的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對方介紹說,眼下就有一個進入明星行列的絕佳機會,就是參加他們公司籌備的「二十四孝」系列微電影的拍攝,而根據參演角色的重要程度,則需要支付一定的贊助費。
儲先生:在合同裡面最關鍵、最吸引我們的一點就是 「100%上鏡,100%播出」,他說是鄭重承諾,還用黑體字加粗,承諾是在電視臺播出。
拍攝微電影的培訓費、推廣費共計8980元,外加4000元的選角費,愛女心切的霏霏爸爸二話不說,當場就交齊了1萬3千元錢。同樣籤約這個系列微電影的家長不在少數,然而微電影殺青之後,演藝公司卻總是以各種各樣的理由拖延製作和播出的日期,轉眼就過去了大半年。
孩子家長:就是四五月份,所有人的合同都已經到期了,你到底是什麼情況?因為合同都已經到期了,承諾我們合同期內都要播的,現在都不要說播了,連製作都說沒做完,然後他就正式通知我們,說片子丟了。
演藝公司表示,他們把片子承包給了第三方來製作,製作過程中由於大樓意外停電,他們拍攝的9部微電影,其中4部影片的母片已經全部丟失,而其他未丟失影片的播出結果,則是用一個視頻網站的連結來打發了家長們。
孩子家長:它給了我們每一個家長或者每一個小朋友這樣的一個夢想,不管多辛苦,我們都不在意,一次又一次地讓我們失望,用這樣的方式去把夢想毀掉,我有這種感覺。
參與拍攝的6個孩子的家長把這家演藝公司告上了法庭,要求全額退款。而演藝公司則以第三方把母片丟失屬「不可抗力」,而其他幾部電影已經「播出」為由,拒不退款。
演藝公司負責人:我們上面是說100%播出,就這麼三個阿拉伯數字,一個符號加兩個中文,這個的理解,每個人理解是不一樣的,就是100%播出。如果我們承諾在電視臺播出,那我們完全是違約的,所以這個在認同上面是有不同的。在合同有效期內,我剛剛講就是這個播出就是在平臺上播出,就是我們可認定的,比如說我們在我們群裡的播出,它也是屬於「播出」的這個範圍。
捏造合作方收錢就跑路
2019年5月,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做出了判決,由於被告未能落實合同約定的相關義務,應退還原告全部款項。其實,類似的事情並不是個案,其他地方也時有發生。最近,深圳的周先生就遭遇了孩子參加少兒演藝培訓的機構人去樓空、維權無門的尷尬。
記者:什麼時候發現他有要搬走的跡象?
周先生:應該是3月8日左右,有一個老師通知我們其中一個家長,就說可能注意蔡先生可能要走,他說的意思就是要逃跑的意思。
這位家長口中的蔡先生,是深圳一家少兒演藝培訓公司的負責人。不久前,周先生的妻子和女兒在逛商場的時候,被這家公司邀請試鏡,對方號稱與多家電視臺有合作,可以時常安排孩子參加電視臺的試鏡或海選,平時則會給孩子安排培訓課程。禁不住對方的勸說,周先生夫婦隨後向該公司繳納了6800元的培訓費,並選擇了T臺、主持和影視表演三門課程。但是開課不久之後,周先生就發現課程質量和授課環境遠遠達不到他的預期。
周先生:就是在這裡教她走,就是模特步,貓步。我小孩後面經常說走貓步走貓步,到現在為止上了應該有八、九節課,小孩也就會走個貓步,當時這個角落有一個沙發,沙發邊上都是一次性杯子,沒有喝完的水,裡面放了很多菸頭在這裡,我們的小孩就是在這種環境裡上課。
按照雙方合同約定:每周上兩節課,核定課時為60節課,但實際上周先生的孩子只上了8、9節課之後,公司就再也沒有安排課程。
吳女士的女兒也參加了深圳這家公司的劇組選角活動,籤約時對方在合同中承諾將提供某微電影的試鏡機會,但直到吳女士打聽到這部微電影已經殺青時,這家公司的承諾依然未能兌現。
吳女士:有一次就是2019年小戲骨的拍攝,其實我們看到的官方的《黃飛鴻之獅王爭霸》是已經殺青了的,在3月份今年的4月份左右就殺青了,所以這個東西我覺得你是以這個來招募角色的,那你選的角色人家戲都已經殺青了,你肯定不能再兌現這個事情。
據了解,有不少家長像周先生和吳女士一樣給孩子報名參加了這家公司的培訓,最為吸引他們的一點,就是該公司宣稱和多家電視臺有合作,以安排孩子參加電視臺的海選試鏡為誘餌,但是卻一直沒有兌現承諾。有家長把這一情況反應給了深圳市消委會,經消委會核實,該公司和宣傳中的電視臺並沒有合作關係。
深圳市消委會投訴部部長靳麗娟:我們也向電視臺和傳媒機構發出了調查函,電視臺和傳媒機構也給我們進行了回函和確認,跟它們沒有相關的一些合作關係。
面對種種問題,有90多位家長表示不滿要求退費,而這家公司的負責人則是以各種理由推託。
本港中視負責人蔡某某:退費這個東西,怎麼說呢,你說今天你就是把這個小蔡怎麼樣了,有啥用啊,對不對?你把我送進派出所了,把我帶到法院去了,能幹啥嗎?
銷售有話術成單靠忽悠
讓家長們更氣憤的是,這家少兒演藝培訓公司收了錢之後,不僅沒能兌現承諾,一夜之間還人去樓空。在這家公司之前的辦公地點,記者發現了留下來的一些「話術單」,詳細寫明了銷售人員在向客戶推薦課程時,一些搭訕方法和話術,可以說是充滿了套路。
記者王萌:在家長們的多次維權之後,這家公司頂是受不住壓力,在一夜之間人去樓空。但是當我們來到他們曾經辦公地點的時候,在他們這些來不及收拾走的這些垃圾當中,一些蛛絲馬跡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垃圾中散落著滿地的名片和各種家長的聯繫方式,當中最為扎眼的則是這一份份的「話術單」,詳細的寫明了銷售人員在向客戶推薦課程時應該如何搭訕。
話術單上還有面對不同提問時應該如何作答,充滿了套路。
話術單上要求員工直接打著電視臺或劇組的名義,並強調海選和試鏡都是免費的,即使選上了也不收錢,在第一次見面的時候絕對不能提到費用,以吸引家長一步步入局,可實際上在家長同意參加培訓或試鏡時,收費會非常的高。
記者:那這個合同您一共交了多少錢?
吳女士:我當時是說的屬於這種特約角色的是19800元。
記者:他有說這19800元裡面都包括什麼嗎?
吳女士:就是你進劇組三次。
在員工的筆記本上還記錄著很多家長的聯繫方式,後面還特別備註了家長的汽車品牌,以此來判斷對方的收入水平。而在這份要求員工籤字的的來訪責任書中,清楚寫明了拉客戶到公司面談的獎懲機制:來訪五個以下罰款100元;來訪12個獎勵200元;來訪越多獎勵越多。員工的筆記本上更是如此直白的記下了「賺錢,賺錢,賺錢」的字眼。
童星培訓處灰色地帶市場監管不可缺席
近年來,童星培訓正成為一個新崛起的市場,規模日益龐大。然而,童星培訓市場出現的各種問題也是層出不窮,消費者該如何保護自己的權益呢?
周先生:廣大的家長心態應該是跟我是差不多的,因為現在這個社會是這樣,大家都想要小孩多有一些舞臺經驗,或者是去參加一些走秀這些節目,因為這個風氣是這樣,所以我們就隨波逐流了,就這樣了。
童星培訓市場之所以隱藏著如此巨大的商機,正是因為迎合了部分家長所謂的「望子成龍」心態,讓「孩子的錢」變得尤其好賺。有媒體報導,2016年,國內的童星培訓市場規模就已經超過了400億元。2016年至今,這一市場規模的年複合增長率約為12%,到2023年,將有望達到1161億元。專家認為,造成少兒演藝培訓市場亂象叢生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和傳統民辦教育機構相比,針對這類機構的審批並不嚴格,目前尚處在一個灰色地帶。
中國政法大學青少年法律專家苑寧寧:我們國家的《民辦教育促進法》並沒有明確指出少兒演藝類的教育培訓機構應當經過審批,所以實踐當中主要是採取登記制,它應該申請成為一個法人,在這種情況下它只要具備申請成為法人的條件就可以,所以它的門檻相對較低。
從2017年初到2019年3月,僅深圳市消委會一家機構,就接到關於少兒演藝類培訓投訴293宗,主要集中在虛假宣傳、售後服務、格式條款、服務質量等方面的問題。
中國政法大學青少年法律專家苑寧寧:這類教育培訓機構的負責人,所面臨的懲罰和處罰相對來說比較低,主要就是罰款,所以它的違法成本不高,導致這類機構願意鋌而走險。一旦出現問題和糾紛之後,我們的政府職責部門彼此之間的執法權限彼此是不清晰的,在這種情況下,面臨著一個誰去處罰的一個困境,會導致追責方面的不順暢。
鑑於童星培訓行業魚龍混雜的情況越來越嚴重,深圳市消委會發布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不要被打擦邊球的口頭承諾所迷惑。
深圳市消委會投訴部部長靳麗娟:一定要把他的承諾,你覺得對你要選擇這家培訓機構至關重要的一些要素和因素,你覺得非常重要的內容,都要讓他落實在合同當中,而不只是口頭上的承諾。
2018年,央視財經頻道《第一時間》也曾報導過兒童大賽的亂象和鬧劇,然而現在少兒演藝培訓市場依然混亂。行業門檻低,從業人員綜合素養不達標,虛假宣傳和合同陷阱橫行,讓少兒演藝培訓市場和值得信賴的教育培訓漸行漸遠。除了加強管理之外,新興行業的自律也尤為重要,因為當整個行業失信於人,人人喊打的時候,市場的消亡也就不遠了。而無論是出於主動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還是被動的「不願意自家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決不能忘了一點,父母才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老師,千萬不要以子之名,反而失去了自身的判斷。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