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工藝發展協會攜20位臺灣茶器大師亮相2019景德鎮茶器展

2021-02-17 景德鎮日報

展覽:

2006手工業研究所 工藝五行生活特展

2007行政院藝廊 工藝零距離-生活工藝應用特展

2008鶯歌陶瓷博物館 非分之想陶瓷異質媒材邀請展

2009獨領風騷時尚工藝展

2010藝廊「藝遊新創 發現臺灣工藝新象」展

2013第六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會

2013 臺灣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

2014第五屆山東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

2014第七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會

2015藝廊「寶島臺灣 經典工藝」展

2015香港家庭用品展Taiwan Crafts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2015臺灣文博會National Taiwan Craf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

2015泰國國際工藝創新展 International Innovative Craft Fair 2015,IICF

2015德國柏林國際工藝展 Bazaar Berlin 2015

2016泰國國際工藝創新展 International Innovative Craft Fair 2016,IICF

2016韓國潮流展
2017遠雄人文博物館陶藝雲武之間 雙人展
2017第十四屆深圳國際茶產業博覽會
2017杭州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
2017第十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會

2018第十五屆深圳國際茶產業博覽會

2018杭州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

2018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會

相關焦點

  • 柴燒茶器能走多遠——以柴房品牌創新為例
    在這個加速迭代更新、高速發展的時代,有什麼是恆定的呢。作為柴燒茶器品牌的創造者,我們時常會想,柴燒茶器還能走多遠,這種危機感是自內而外的,深層的自我建設,也是現象的觀照和反思。談到景德鎮的陶瓷文化及其產業發展,單一化是最被詬病的,然而當你真正深入這個城市,卻難免不被其深厚的文化底蘊所打動,回溯景德鎮的發展歷史,你會發現文化融合與輸出是這個城市始終的主題。
  • 溫潤如玉、素雅敦厚的臺灣茶器(完全版)
    在與茶品相攜而坐的美妙場景裡,各式精美的茶器在茶席中隨茶品起承轉合,怡然自得、不可或缺。而臺灣的茶器,溫潤如玉、素雅敦厚,佔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以仿古瓷聞名,嘗試超越古瓷藝術之美,其品質在臺灣至今還無人能出其右。
  • 新柴燒 新語言 新茶器
    茶器除了功能效用,同時起到裝飾美化空間、愉悅心情、文化傳播的作用,在茶器的設計中個性化訴求至關重要,柴燒茶器滿足了當下人們個性化、定製化和文化性的需求。景德鎮經歷了各大瓷產改制並逐漸退出市場的陣痛,如今被一個個獨立的創作單位所取代或成為創作園區,留下一個滄桑的文化背影。當下,個性化的藝術語言成為人們裝飾家居,美化空間的審美需求,這種需求在生活日用器中也逐漸得到強調。柴房柴燒茶器的設計既有別於市場上流通的產品形態,通過柴燒工藝滿足受眾對產品特殊、特定的審美要求。
  • 超60件臺灣頂級工藝大師作品將來廈門展出
    「海峽瑰寶——臺灣頂級工藝大師代表性作品特展」,將於9月12—16日,在廈門市博物館(思明區體育路95號)舉行。本次展覽邀請了20位臺灣頂級工藝大師,提供其代表性作品參展。屆時將有總數超過60件的臺灣頂級工藝精品,共同亮相廈門。
  • 康保兩兄弟用金工茶器展現張家口「元素」
    康保兩個人用巧手製作金工茶器展示經家口文化,為他們點讚! 張家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魏民 支財茂和他的工作室結緣金工工藝 旅遊和酒店管理專業畢業的荊勇沒想到他會和我國傳統金工工藝結緣。
  • 《仁王2》茶器怎麼使用 茶器使用方法
    導 讀 《仁王2》中的茶器還是很有作用的,但是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茶器到手之後為什麼不能使用,茶具的使用條件是什麼
  • 臺灣陶藝師陳金旺
    在燒過大肚山的土、日月潭魚池鄉的土、高雄田寮的火山泥等臺灣各處的土後,陳金旺最近又從福建帶回釉礦,準備做新的嘗試。他還建了一座可以急速升溫、更加環保的新窯,嘗試雙面燒法。  陳金旺熱衷與大陸陶藝界開展交流,作品六成銷往大陸,包括北京、福建、遼寧、海南等地。2017年11月他還應福建博物院邀請舉辦「天然泥的釉惑」茶器展,推動兩岸紅土燒制盞器的交流研究。
  • 一起遊學丨指尖尋春,臺灣文創工藝8+10式考察
    /臺灣/工藝與創意發展的前沿陣地擁有著獨具特色的文化藝術魅力匯聚了極具創意和美感的工藝智慧
  • 內容實錄 魏琴心:茶器的審美與啟示
    主題:茶器的審美與啟示時間:2015年11月20日 20:00
  • 臺灣「汝窯」真相
    「汝窯」這兩年猶如茶器市場的一場海嘯,鋪天蓋地席捲而來,人人得而幸之,可以說,「汝窯」是臺灣文創概念在中國大陸最成功的一次營銷,也帶動了茶器市場進入一個新的繁榮期,對此我深感佩服! 但「汝窯」市場光鮮亮麗背後的真相,卻令人觸目驚心! 看到這,估計要被很多「汝窯」的擁躉們破口大罵或者不屑理之。
  • 「文創」視野下的臺灣工藝產業:政策推動和發展經驗
    所幸的是,20世紀80年代我國臺灣省政府的教育部門和文化部門對臺灣工藝文化進行大規模的整理和傳承,20世紀90年代臺灣地區「社區總體營造」運動和「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施政理念的推行,工藝產業的活力開始逐漸復甦。尤其自進入21世紀以來,在臺灣省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地區發展構架下,工藝產業重新以蓬勃的生機進入國際文化視野,並開拓出一條品牌化和國際化的道路。
  • 十月赴日參展,這三位新匠人想用收音機、茶器、點心驚豔東京?
    自8月9日吳老師正式對新匠人們發出「讓日本看到中國匠」的邀約以來,已有超過100位新匠人報名參加中日展。以近乎嚴苛的標準,我們目前選出了10位新匠人代表。其中,屢次創造類目紀錄、創造音箱行業奇蹟的貓王創始人曾德鈞,引領東方生活美學的哲品創始人張衛平,傳承中式點心文化的於小菓創始人於進江均高票當選。在篩選過程中,我們也不斷自問:怎樣的產品才能代表中國新匠人參加中日展?
  • 美的滋養 | 山隱海隱 洗盡鉛華 — 唐國梁茶器陶藝展
    他的化妝土系列茶器,表面粗獷而色彩斑斕,茶杯盈盈一握,公道杯尺度拿捏恰好,令人愛不釋手。唐國梁對此的解說是,「自古以來,化妝土即用在陶瓷的釉下裝飾,技法甚多,在刻劃、堆砌的過程之後,會再施一層釉。此次的創作則捨棄施釉,以其質地與色彩直接呈現,表面略微粗糙的手感,有別於陶瓷釉的光亮,希望在使用的過程中,慢慢地顯現其潤澤。」
  • 唐朝茶器,古代手工匠人們的出圈之作!
    那麼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唐朝茶器的悠悠歷史吧! 分工細緻的唐朝茶器 在受世人敬仰的唐朝「茶聖」陸羽的巨作《茶經》裡就詳細記錄了當時的飲茶器具,將茶器大致分為7大類,共二十餘件。
  • 大國重器國際杯——解讀首屆國際茶日·紀念茶器
    2019年11月27日,第74屆聯合國大會宣布將每年5月21日設為「國際茶日」,以讚美茶葉對經濟、社會和文化的價值。而首屆國際茶日將在2020年5月21日舉辦。這是全世界對茶達成的共識,也是作為茶之故鄉中國的無比自豪與光榮,它將特別有利於中國同各國茶文化的交融互鑑,推動茶產業的協同發展,中國茶人的夢想,就是將世界鋪成一張茶席,讓全人類在此共飲。而中國人素以器為茶之父,醴陵瓷器以茶器的身份與茶結合,將是中國瓷器文化在世界上增添的又一個全新角色。
  • 茶器吸睛,又能handle臺北故宮,Ta承包了你對美學的所有想法!
    焙茶塢集結臺灣8大頂級制茶工藝大師,以其獨特的焙茶技法嚴選茶葉,集結薈萃成「臺灣冠軍茶」系列,呈現臺灣高山烏龍茶不同的風味。除了臺灣冠軍茶,另一條產品線為「蒔芳茶」,將臺灣特色茶與進口高品質花草茶原料,經過專業比例調配,發展出適合現代人的清新口味。
  • 忙碌日常有小熊煮茶器,給自己允諾一份愜意時光
    有小熊煮茶器在手,煮茶程序化繁為簡,百忙之中也能享受舒適的茶味生活。圖:小熊煮茶器ZCQ-A08L1皆知喝茶講究火候、工藝以及時間,若是採用過去古人焚香品茗那一套老派的泡茶方式,不把握好茶、水、泡茶時間的比例,茶不是濃了就是淡了;還有不同的茶要用不同溫度的水衝泡,不然會影響口感且破壞茶多酚
  • 2020百藝芳華臺灣工藝大展精品薈萃
    華夏經緯網11月30日訊:據臺灣「旺報」報導,臺灣工藝復興季「百藝芳華—2020臺灣工藝大展」28日起在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展出,臺灣眾工藝家齊聚,堪稱是臺灣工藝界最精彩的作品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