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陳小春版的《鹿鼎記》距今已經十幾年了,自它上映一來,一直為人稱道。後來,陸陸續續又上映了好幾個版本,但是,似乎再也沒有了好評。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後來者無法望其項背,甚至一版不如一版?比如最近上映的張一山版的《鹿鼎記》,評分撲街,只有2.7分,後來更是降到2.5分。那麼咱們來分析一下子。
首先,我們先來說幾個後來者。黃曉明版、韓棟版、張一山版,版版不同,卻異曲同工。每一版裡的韋小寶都夠機靈、夠耍寶,也很貼近原著,但卻讓人喜歡不起來。黃曉明本身演技就不行,面部表情又欠缺,除了張大嘴喊叫,瞪大眼賣萌,再無讓人記得住的東西;韓棟演技沒得說,表情也夠豐富,但缺少了韋小寶市井無賴的一面,也缺少了面對江湖險惡時的大義凜然;張一山作為90後演技扛把子,演技自然是沒得說,可是演起韋小寶來,看到的除了流星的可愛,就是餘罪的機智,分分鐘跳戲有木有。總之,沒有一個能夠演出韋小寶應有的樣子。
其次,說一說劇中的女子。陳小春版的《鹿鼎記》,雙兒溫柔賢惠,嫉惡如仇;阿軻傾國傾城,思想單純;蘇荃聰明勇敢,文武雙全;曾柔人如其名,柔情似水;沐劍屏單純無邪,初戀感覺;方怡迫於無奈,委身下嫁;建寧刁蠻任性,飛揚跋扈。每個人都個性鮮明,有血有肉,這與TVB的嚴格訓練不無關係,每個人的演技都隨時在線,不以顏值論輸贏,不以主配說成敗。
而大陸版的《鹿鼎記》有著各種弊端,也是近年來一個不爭的事實。劇中的女子穿著打扮,行為舉止,音容笑貌,待人接物,毫無個性可言,雖然情節貼近原著,但畢竟個人演技的瓶頸無法突破,以至於建寧公主不夠刁蠻,方怡心機不夠深,沐劍屏反而成了心機女;曾柔缺少了原生態的溫柔;荃姐姐少了很多周全;阿軻的顏值平平無奇;雙兒的賢惠找不到了。選演員就不合理,再加上演技的低劣,無論如何也營造不出應有的感覺。
再說說主人公韋小寶。韋小寶生於妓院,長於市井,帶有揚州小市民的氣息,天性好賭,凡事喜歡下賭注。但為人雖不行俠客之風,卻又疏財仗義,為人貪戀女色卻不風流無度,是一個不能簡單去形容的人物。而陳小春,自帶痞氣,再有山雞哥形象的加成,演起集市井無賴和義薄雲天於一身的韋小寶,簡直不要太像,說是為他量身定做也不為過。但更為重要的則是陳小春過硬的演技和劇中適時穿插的描寫,簡直太到位了,不僅能清晰展現出韋小寶的內心活動,更能烘託幽默搞笑的氣氛,最重要的是能夠推動情節毫無槽點的向前發展,簡直是神來之筆。
光是以上幾點已經讓大陸劇無法望其項背了,想超越陳小春這經典版,似乎這個可能性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