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豬飯,祝福著風調雨順;標誌著豐衣足食!熱熱鬧鬧的年豬飯,成了跟多人和自然親近媒介。
尾牙宴是閩南地區的傳統民俗文化。農曆十二月十六的做牙是最後一個做牙,所以叫「尾牙」。尾牙是一年活動的「尾聲」,也是普通百姓春節活動的「先聲」。
山裡人生活樸素,一隻豬養一年,一隻豬吃一年!
細心的女主人養豬像養寵物,除了少量的苞谷多餵食豬草和山裡的野生芭蕉樹。每年到臘月成了到各家吃年豬飯的時候,宴請親戚朋友和鄰裡成了年前最熱鬧的事情。
在臘月的雲南景東文明村,體驗年豬飯。一早開始忙活的主人和許多幫助的鄰裡,男人負責殺豬,女人們則負責摘菜洗菜做輔料。
而孩子們則守在炭火邊烤肉,烤粑粑,做伴木瓜分享給勞作的大人們和宴會的朋友。
忙忙活活一天,直到所有菜品準備齊備,灌了臘腸,街坊四鄰也都趕到,祭祀過後,一場熱鬧的年豬飯進入高潮,大家邊吃邊聊,一年的故事和情誼,也在這個分享和傳遞!
年豬飯過後,除去送給遠方的親戚朋友的部分,怎麼規劃剩下的豬肉也是靠各家女主人的智慧了!
灌臘腸,醃臘肉,做炸肉還是冷凍保鮮,因為純正的肉香,怎麼做都好吃
除了年豬飯,整個臘月都有連番不斷的新年準備,罐臘腸,燻臘肉,做炸肉,包粑粑,釀米酒…...
豐盛的年豬飯和各種年貨的準備,除了豐衣足食的物質生活,更是人情味的傳遞。在地大物博,鄉土資源豐富的中國,有多少人在時代發展的背景下,遠離故鄉,在其他的城市生活,但故鄉的一草一木,都留在心中,一場年夜飯,是故鄉和家人的團聚,通過美食傳遞情感!
轉轉會倉庫市集——立春篇
轉轉會倉庫市集——立春篇特別策劃一系列年夜飯活動,烤肉;灌臘腸;包粑粑;做年糕;包餃子;釀米酒;八寶飯;做糖葫蘆;捏麵人;做竹編;插花;布置新年餐桌.在北京也可以體會不一樣的年味!
2月2日
年夜飯:包餃子
11:30-13:00
手作沙龍:竹編蹴鞠
11:00-17:00
少兒手作沙龍:捏麵人
13:00-15:00
美食沙龍:包粑粑
13:00-17:00
2月3日
手作沙龍:剪紙
11:00-17:00
年豬飯;灌肉腸
13:00-15:00
美食沙龍:做年糕,串糖葫蘆
尾牙宴
18:00-20:00
2月4日
手作沙龍:種多肉植物
2月4號
立春-咬春:做春卷 絲娃娃
11:30-12:30
美食沙龍:釀米酒
14:00-16:00
市集特別供應:
2月2-4日
暖疏
白天午日米糰
Warehouse Bazaar
Spring begins
End of the year-end feast
活動日期/ Project Date
2018年2月3日 周六
活動時間/ Project Time
18:00-20:00
活動地點/ Project Venue
轉轉會生活美學實驗室
(使用百度、高德地圖搜索導航「轉轉會」)
北京市朝陽區草場地國際藝術村#249-3院內
2月3日13:00-15:00
內容:現場灌臘腸
手作人:許靖堯 帶言
臘肉是中國醃肉的一種,由於通常是在農曆的臘月進行醃製,所以稱作「臘肉」。燻好的臘肉,表裡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發亮,色澤鮮豔,黃裡透紅,吃起來味道醇香,肥不膩口,瘦不塞牙,不僅風味獨特,而且具有開胃、去寒、消食等功能。
會做臘肉的朋友也會做臘腸,來自湖北恩施IT高管的許靖堯,用世代相傳的灌臘腸的手藝,為大家現場展示「好吃」、「過癮」,與眾不同的口味。
顛覆中式香腸又幹又鹹而且黑乎乎的形象,「吃」最簡單。無非就是兩個詞——好吃+健康。
2月2日11:30-13:00
新年怎麼沒有餃子呢!
餃子好吃與否關鍵在於面和餡料,我們這次選用河套土默特右旗的黑麥麵粉和甘肅古浪縣的紅禿頭小麥粉。
餡料豬肉採用伊通滿族自治縣李淑華的有機豬肉,擁有專利飼料和技術養殖的健康豬,豬肉肥而不膩(肥肉部分膠質化);瘦肉瘦而不柴(肥瘦相間的雪花肉)。
選用張家口壩上李鵬飛察北牧場草原的健康蔬菜,土豆,洋蔥,紅菜頭.以及山東章丘王超用生態方法種植的大蔥和鮑芹。
原汁原味的地道產地健康食材,在大家分享廚藝的前提下,會呈現美食美景和美味體驗,這是對更多食材生產者的嘉獎。
2月2日11:00-17:00
捏麵人也是春節前必須要有的活動,有春節蒸的大饅、棗花、元寶人、元寶籃;正月十五做的面盞、做送小孩的面羊、面狗、面雞等。
捏麵人也稱作麵塑,相傳三國孔明徵伐南蠻,在渡蘆江時忽遇狂風大作,機智的孔明隨即以面料製成人頭與牲禮模樣來祭拜江神,說也奇怪,部隊安然渡江並順利平定南蠻,因而從此凡執此業者均供奉孔明為祖師爺。
麵塑的核心就是發麵,只要掌握好發麵的程度和時間,按照自己想要的模樣進行捏制,那麼一個個鮮活的麵塑就誕生了。
麵塑實際上就是「饃」,用糯米粉和面加彩後,用手指和小刀加上自己獨一無二的創意,你將會得到一個自己專屬的麵塑小玩意兒。
麵塑所要用到的東西都是隨處可見,家家必備的,比如剪刀,小刀,鑷子,牙籤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一雙巧手。
將想要的樣式捏好之後,再用小工具在麵塑表面加以裝飾,就可以放到鍋裡蒸了。
麵塑做好了可以供你玩一年的。
2月3日13:00-15:00
冰糖葫蘆又叫糖葫蘆,在天津又稱糖墩兒,在安徽鳳陽叫作糖球。是中國傳統小吃,將野果用竹籤串成串後蘸上麥芽糖稀,糖稀遇風迅速變硬。是北方冬天常見的小吃,一般用山楂串成,糖稀凍硬,吃起來又酸又甜,還很冰。
冰糖葫蘆的主要原料就是:山楂、各類水果、白砂糖、水。
製作工序
先將山楂去根去蒂,用竹籤串起來。
糖與水按照2:1的量倒入鍋中,熬20分鐘左右,等糖已經冒出了細小密集的泡沫,可用筷子蘸一下糖漿,如果能微微拉出絲來,那就表示已經好了。
然後將鍋子傾斜,可以讓山楂全部都蘸到糖。將串好的山楂貼著熬好的熱糖泛起的泡沫上輕輕轉動,裹上薄薄一層即可。
將蘸好糖的山楂串放到冰冷的平面上一兩分鐘即可。冰冷的平面可以幫助糖葫蘆冷卻定型。
成功的冰糖葫蘆,出鍋後外面的裹糖會迅速冷卻,咬起來是咯嘣脆,完全不粘牙的。要達到這種效果,熬糖是最關鍵的,熬的時候一要注意火候,火候不到容易發粘,吃時會沾牙;而火候太大,不僅顏色重且吃起來發苦。熬好的糖稀,肉眼可見糖漿濃稠,稠了蘸不起來,稀了掛不住,泛淡黃色,用筷子挑起可見拉絲,將筷子放入冷水中,糖稀可迅速凝固,咬一下是硬的。糖稀有輕微拉絲時,就立刻關上火,將其澆在糖葫蘆上即可。否則,糖稀就會變得又幹又硬,無法繼續製作。不能貪圖方便把糖葫蘆扔鍋裡,不然果子就酥了。
冰糖葫蘆屬天然營養食品,山楂的藥用功效很多,它能夠消食積、散淤血、驅絛蟲、止痢疾,特別是助消化,自古為消食積之要藥,尤長於消肉積。富含維生素C、果膠和綠原酸、咖啡酸、山楂酸、齊菊果酸、槲皮素、熊果酸、齊墩果酸、金絲桃甙、表兒茶精等多種有機酸和營養元素,還有降低血脂、降低血清膽固醇等作用。
酸酸甜甜的糖葫蘆是小朋友的最愛,也是家長們健康美食的首選。
2月4日11:30-12:30
手作人:帶言
立春這一日,中國民間講究要買個蘿蔔來吃,叫做咬春。因為蘿蔔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斷,則百事可做」之意。老北京人講究時令吃食,立春這天要吃春餅,吃春餅就是咬春。
絲娃娃:在貴州是一種常見的地方傳統小吃之一,只要在貴州各地每一處街上,幾乎都能看得見。而此菜素菜脆嫩,酸辣爽口,開胃健脾。猛一看頗似產房裡初生的嬰兒被裹在「襁褓」中。「襁褓」是用大米麵粉烙成的薄餅,薄薄如紙卻有—只手掌那麼大。再捲入蘿蔔絲、折耳根(魚腥草)、海帶絲、炸黃豆、脆哨、糊辣椒等。又名素春卷。當地人吃時,當然少不了注入酸酸辣辣的汁液。這蘸水就是絲娃娃的精髓。菜絲切得極細,紅、白、黃、黑等各種色彩相間,十分漂亮。
日期:2018.2.2-2018.2.4
時間:12:00-14:00
出於對蔬食的熱愛、飲食的挑剔和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我構思了這家透明的、溫暖的,提供藥膳暖湯的蔬食煮物餐廳。
暖蔬VEGEOLOGY——有溫度的蔬菜,一家快休閒的( Fast casual) 蔬食(plant-based)品牌餐廳。是煮物有態度,一種回歸本性的滿足膳食結構的時尚飲食。
蔬食可以完全搞定你的日常飲食需求,遠離高熱量、高脂肪、杜絕城市病。
「我身邊愛吃肉的朋友們,也從暖蔬VEGEOLOGY愛上了蔬菜。
國際化的北京,需要代表中國口味的蔬食餐廳。」
—Winney Qu暖蔬VEGEOLOGY創始人
「朋友們都說,暖蔬真的意想不到的好吃。」
完全透明的廚房空間,
像在家一樣吃得踏實放心。
2月2-4日暖疏在轉轉會倉庫市集等你來品嘗!
圖文/暖疏
日期:2018.2.2-2018.2.4
時間:11:00-16:00
立春美食推新:是年糕也是窩窩頭!
在傳統年糕和窩頭的基礎上推陳出新。現場製作!
呈現出低脂無油粗纖維的健康主食亦可當作粗糧點心。100%零添加.手工自發麵(不添加糖、小蘇打等)配以研磨成粉的玉米、糯米、杏仁、黃豆、黑豆、紅豆等等幾種穀物組合而成,完全達到飽腹感,對身體沒有負擔.在現在細糧主宰的時代。粗糧帶給我們原汁原味的口感。
長按識別二維碼 購買早鳥票 ¥8.88
更多倉庫市集立春篇精彩活動,敬請持續關注轉轉會公眾號,我們將陸續公布!期待您的參與!
徵市集攤主
手作之美‧獨立設計‧傳統美食‧產地食材
申請截止日期:2018.1.31
索取參展資料,請掃二維碼填寫資料(專人與您聯繫)
市集日期:2018.2.2-2.4
活動詳情:
日期:2018年2月2日(五)~2018年2月4日(日)共三天
時間:10:30 -17:00
地點:轉轉會生活美學實驗室
北京市朝陽區草場地藝術區249-3號 (高德、百度地圖搜索轉轉會)
聯繫人:春香:188-1012-1865
林瀟:158-1070-0852
郵箱:zhuanzhuanhui@163.com
轉轉會女主人 成琳是位建築學博士,也是資深收藏家,她喜愛自然、美食與藝術,更喜歡朋友。為了分享藝術與生活的美好,她在不同的國家居住時,總喜歡在自宅中舉辦派對,與朋友分享藝術與生活的美好,退休後除了四處旅行外,時常逗留北京,與許多藝術家、收藏家、文人雅士過從往來。生活是需要自己創造的,創意源自於對生活的熱情,這些美好的點滴逐漸形塑成我們真實的人生。
歡迎轉轉會的微信會員,直接申請加入成琳博士的朋友圈(drchenlin6)或掃上圖二維碼加入
覺得勢單力薄嗎?請掃一掃二維碼加入轉轉會【手作之美創業聯盟】,我們將搭建產品銷售渠道、媒體營銷團隊、創業服務平臺。透過與主流媒體如電視、平面報章雜誌,網絡、自媒體、實體活動、博覽會、定期沙龍、主題展覽、快閃店等。協助聯盟成員實踐你的夢想。
如何加入《手作之美創業聯盟》?請長按上圖之二維碼,填入您的資料。
有鑑於許多無法參與此次手作之美展覽的朋友也想買到轉轉會所推薦的匠人作品,轉轉會的手作之美微店正式開張啦!我們將會將此次參與一百多位匠人的作品,逐步放在微店裡,歡迎朋友線上瀏覽,並踴躍採購,給我們這些優異的匠人更多的支持。請到轉轉會公眾號(zhuanzhuanhui),點擊右下角轉轉微店購買,或長按二維碼進入瀏覽購買。
生活美學第一品牌
官方訂閱號
合作 | 投稿 | 發布 請留言
轉載 請註明出處
2008年成立的轉轉會是著名的收藏家組織,也是推動中國生活美學的第一品牌,以推動中國新民藝復興、藝術進入生活、手作與日用之美為主要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