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我國最大淡水魚宣告滅絕,最大長7米重超千斤,曾雄霸長江

2020-12-24 禮遊

小時候看動物世界,了解到大自然中居然有那麼多的動物,而我最喜歡的動物就是魚類,因為它們可以在水中自在的遊來遊去,仿佛永遠都不會有煩惱一樣。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種魚類,是我國最大的淡水魚,最大的身長有7米,重量超千斤,曾經雄霸長江,如今卻被科學家宣告滅絕,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具體說說這種最大淡水魚。

白鱘是我國最大的淡水魚,生活在我國的長江流域之中,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鱘是屬於匙吻鱘魚類,至今已經存世一億多年了,主要分布在亞洲的長江流域和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流域。白鱘的個頭非常大,體長大約是2至3米,體重大約是200至300克左右,我國發現最大的白鱘,身長為7.5米,體重超過500斤。

白鱘是我國特有的魚類,因為非常的稀有,所以又被稱為「水中大熊貓」。在2003年的時候,我國的科學家發現了最後一條白鱘魚,當時這條白鱘身上有傷,科學家們對它進行了救助,並且駕駛考察船一直跟隨著這條白鱘魚,監測它的活動範圍,不過因為考察船觸礁發生事故,就失去了這條白鱘魚的蹤跡。

如今,十幾年的時間過去了,這條白鱘魚依然沒有出現,所以科學家們認定,白鱘魚真的是滅絕了。小編聽到這個消息後,心裡非常的難過,這麼珍稀的魚類就這樣滅絕了真的是太可惜了。近些年來,我國有很多稀有的動物都在逐漸滅絕,這個環境的破壞有很大的關係,希望環保從我做起,不要再發生此類事件。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大淡水魚」長江白鱘 宣布滅絕
    不苦居士✎助手微信號:mujin3803✎覆蓋110000+用戶 最受歡迎的佛學類公眾號之一我們積極傳播正能量:身心 | 智慧 | 修行 | 文化 |  「中國最大淡水魚」長江白鱘      被科學家證實已滅絕   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
  • 中國長江又一物種長江白鱘宣告滅絕
    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中國長江又一特有物種被宣布滅絕。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日前在線發布的一篇研究論文(pre-proof)透露了這一消息。
  • 我國最大的淡水魚,能長到2千斤,魚籽最名貴,人稱「水中黃金」
    所以在國外有很多泛濫的大閘蟹、小龍蝦什麼的都讓國人無比垂涎,因為國內的已經全靠養殖才能吃到了,很多物種都被吃貨們吃得快滅絕了。今天來說一種瀕危的巨型淡水魚,我國東北獨有。這種來自上古時期的魚類,個頭很大,它還被稱為為是我國最大的淡水魚,鰉魚可以長到兩米左右,有的還會更大,體重可以達到2000斤,想想看,鰉魚能長到2000斤得長多大。如果一個成年人坐在鰉魚身上,腳剛好能落地,這說明這魚有多大。一條500斤重的鰉魚價格可賣出十幾萬,相當值錢。
  • 長江又一特有物種被宣告滅絕,沒能進入2020年
    今天一早,一個噩耗登上微博熱搜榜「中國最大淡水魚」長江白鱘被科學家證實已滅絕人類迎來了新年,長江白鱘卻沒能進入2020年。中國長江又一特有物種被宣布滅絕。▲論文原文截圖2019年9月17日,國際組織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專家在浙江杭州一個學術會議上報告稱,經專家組評估,中國特有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長江白鱘滅絕(extinct)。這是繼白鱀豚(極危,CR,可能已滅絕)和長江鰣魚被研究人員宣布功能性滅絕之後的又一壞消息。
  • 長江裡的這種魚從今滅絕!
    1月3日一早,#白鱘滅絕#這個令人心痛的消息登上熱搜,引發網友關注。據澎湃新聞,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日前發布的一篇研究論文透露,據說可以長到上萬斤、被稱為「水中老虎」「中國淡水魚之王」的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中國長江又一特有物種被宣布滅絕。
  • 長江裡從古至今,滅絕了多少水生物
    這個問題看似時間尺度比較長,可是我們仔細想一想,有些物種的滅絕也就是近30多年的事情,由於生態環境變化,長江流域內生產企業過量排放汙染物,破壞了生態環境;人類的捕魚設備種類越來越多,越來越先進,水利工程設施修建阻止個別魚種的洄遊等,才導致長江物種的滅絕,可以這樣說,長江水生生物滅絕,用了幾十年時間,走過上億年之路,例如,近期長江白鱘滅絕是1.4億年前與中生代恐龍同時代的物種。
  • 「淡水魚王」白鱘被指十年前功能性滅絕,已17年未現身
    新京報訊(記者 劉名洋 周世玲)一篇認為「淡水魚王」白鱘已功能性滅絕的論文,引發了對這一物種生存狀態的關注。這篇論文認為,白鱘在2005-2010年時已經功能性滅絕。《整體環境科學》圖論文稱白鱘功能性滅絕2019年12月下旬,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發表了一篇來自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的論文,這篇論文認為中國特有的物種白鱘在2005-2010年已經功能性滅絕。
  • 長江白鱘滅絕:很抱歉,在這樣的時刻認識你
    世界物種滅絕名單裡,又多了一種中國特有的野生魚類,這就是長江白鱘。它來自於上億年前,熬過了白堊紀,熬過了恐龍滅絕,熬過了冰河期,見證了人類的出現,也看著人類從樹上下來,一步步伴隨著人類從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鋼鐵時代走來,最終倒在了網際網路時代,上了一次熱搜,就此宣告再見,再也不見。其實,長江白鱘並不是今天才滅絕的。
  • 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 中國長江又一特有物種被宣布滅絕
    今天,白鱘正式宣告滅絕,沒有進入2020年的新聞引起廣泛熱議: 研究人員在該論文中稱,預計2005-2010年時,長江白鱘已經滅絕。 事實上,在2019年9月17日,國際組織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專家在浙江杭州一個學術會議上報告稱,經專家組評估,中國特有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長江白鱘滅絕(extinct)。
  • 在長江流域生活的白鱘已經滅絕,大家怎麼看待白鱘的滅絕?
    #長江白鱘滅絕長江白鱘又稱作中華匙吻鱘,另名為中國劍魚,是中國最大的淡水魚類。長為2-3米,體重200-300千克,最大的體長可達7.5米。因為其吻部長狀如象鼻,又俗稱為象魚。白鱘是中國最大的淡水魚,生活在中國長江流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這種白鱘魚是一種匙吻鱘魚類,已經存在了1億多年,據了解,白鱘魚是生活在中國長江流域和密西西比河的匙吻鱘,是僅存的兩種匙吻鱘科魚類,它們的祖先早在上億年前(白堊紀)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
  • 中國淡水魚之王的滅絕:聽聞已是永別,從此再無白鱘
    「對於中國淡水魚之王白鱘的搜尋,我們從未停止過腳步」。 長江水產研究所的首席專家的危起偉博士自工作初就開始著手長江白鱘的搜尋研究項目,不知不覺就已經與白鱘打了半輩子的交道。
  • 長江白鱘未能進入2020年,滅絕動物名單加一
    近日,著名國際學術刊物《整體環境科學》在線發表了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危起偉、博士張輝等人的研究論文。研究稱,預計2005-2010年長江白鱘就已經滅絕。長江白鱘,成魚體型巨大,可達7~8米,被稱為「中國淡水魚之王」,長江白鱘也是世界十種最大的淡水魚之一。白鱘的壽命一般在30年左右,最後發現白鱘是在2003年,白鱘也沒有人工養殖的個體存在,可以推斷已經滅絕。專家指出,白鱘是洄遊魚類,產卵地只在長江上遊。
  • 它經歷6500萬年前第五次物種大滅絕,卻沒能挺到2020年
    2019年12月23日,他發表研究論文對公眾宣稱:人類再也見不到長江白鱘了。在世界滅絕動物墓地裡,長江白鱘的墓志銘會這樣寫:長江白鱘,「中國淡水魚之王」,生長於一億五千萬年前,與恐龍同一個時代。體型龐大,數量稀少,從未被人類成功馴化。
  • 我國大型猛魚,活在恐龍時代,卻跟中華鱘一樣不幸
    鰉魚號稱世界上最大的幾種淡水魚之一,在我國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嫩江等地廣泛分布。這種魚很兇猛,食量大,飢餓的時候會咬同類。在當地水域中,應該沒什麼魚比它更霸道了。雖然在恐龍的王國裡,天空中飛翔的始祖鳥比水裡遊的鰉魚更安全一點,但生物大滅絕之後,始祖鳥消失了,鰉魚還活著。它在沒有恐龍的淡水裡遊動,大概會慢慢找到君臨天下的感覺。因為這種魚原本性格殘暴,體型龐大,很少有生物能抵擋它的攻擊。至少在我國諸多水域中,並沒有什麼生物能威脅到它們的生命。
  • 活過了一億五千萬年後 「中國淡水魚之王」滅絕了
    然而,新年的鐘聲雖然敲響了,但長江裡有一個物種,卻再也沒能跨過新年的門檻。它就是有著「中國淡水魚之王」、「水中老虎」稱號的長江白鱘。17年前,長江邊上一場搶救「水中大熊貓」長江白鱘的行動曾扣人心弦,17年後,關於長江白鱘的消息,卻是它沒能跨過2020這個新年!
  • 我國最好吃的5種「另類」淡水魚,長相兇猛還醜陋,味道卻很鮮美
    淡水魚是我們平日裡沒少吃的一種魚類,在我國,淡水魚的種類大約有八百餘種,其分布的範圍很廣,幾乎到處都可以見到一些不同種類的淡水魚,不過,偏向南邊這一塊的,見到的大多數為溫帶性魚,只有在東北地區,才比較常見那些冷水性的魚,隨著全球變暖,現在的冷水性魚逐漸減少了,有些都不太能見到了,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
  • 我國最難吃的10大淡水魚,真是應驗網友的話,「長得醜,活得久」
    廣義的說,淡水魚就是指能生活在鹽度為千分之三的淡水中就可稱為淡水魚, 狹義的說,是指在其生活史中部分階段如只有幼魚期或成魚期,或是終其一生都必須在淡水中度過的魚類,世界上已知淡水魚約有8600餘種,其中我國淡水魚有1000餘種,這裡包括像長江刀魚、河豚、鱸魚等這些鮮美的品種,但也有一些讓人難以下咽的魚類,下面就來看看我國最難吃的
  • 物種滅絕,長江「無魚」,人類究竟要給地球動物帶來多少傷害?!
    又一種生靈,永沉江底,我們甚至不知道它具體的死期…當這個沉重的宣告發出,當我們得知,那個曾經出現在我們兒時讀物、繪本上的小天使,徹底進入塵封的歷史。一時間,竟有些說不出話來……「想像一下,最後一隻白鱘,曾經在長江叱吒風雲,最終卻只能躲在渾濁的長江一角,看著同伴一個個消失。」「它沉默著,無聲無息地在絕望中死去,我們卻不得而知。」
  • 「最後的長江白鱘」目擊者:體長3.52米 160公斤重 消失在宜賓江...
    它是長江特有物種,被譽為「中國淡水魚之王」 被視為稀世之珍,業內稱它為「水中大熊貓」  剛剛跨入2020年,一個令人遺憾和難過的消息傳來:長江特有物種、被譽為「中國淡水魚之王」的長江白鱘被宣布滅絕了。遠在江安的周濤聽說後異常激動,騎摩託車數十公裡後趕到白沙灣江邊,一睹「淡水魚之王」的風採。「3米多長,很震撼,一輩子都無法忘記它的樣子。」「前兩天,我突然聽說白鱘滅絕了,心裡一直很難受,特別特別難受。」2020年1月5日,當年參與救助、追蹤白鱘的原宜賓市水利局水產漁政站站長穆天榮十分傷感。
  • 三峽大壩攔起那麼久了,長江裡的魚到底有多大了呢?
    排除了這些奇奇怪怪的東西,接下來我們可以愉快地討論最大的魚了!三峽的大壩高度達到了181米,正常水位有175米,防汛限制水位也有145米,而在三峽很多地方都超過了60米(三峽蓄水前),因此三峽水庫水深很容易超過140米,甚至有資料稱三峽的西陵峽可能超過32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