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痛!中國長江又一物種長江白鱘宣告滅絕

2020-12-28 大洋網

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中國長江又一特有物種被宣布滅絕。

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日前在線發布的一篇研究論文(pre-proof)透露了這一消息。

該論文的通訊作者是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首席科學家、研究員危起偉博士,論文的第一作者是張輝博士。

研究人員在該論文中稱,預計2005-2010年時,長江白鱘已經滅絕。

該論文的預校樣(pre-proof)於2019年12月23日在線發布。

▲論文原文截圖

2019年9月17日,國際組織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專家在浙江杭州一個學術會議上報告稱,經專家組評估,中國特有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長江白鱘滅絕(extinct)。

這是繼白鱀豚(極危,CR,可能已滅絕)和長江鰣魚被研究人員宣布功能性滅絕之後的又一壞消息。

該專家稱,這一結果正在上報IUCN辦公室,隨後將在IUCN紅色名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正式更新和公布。

除長江白鱘滅絕外,中國特有的中華鱘、長江鱘仍被評估為「極危」等級(status)。

前述專家在杭州淳安縣舉辦的一個鱘魚國際會議上對上述評估結果進行了報告。

「千斤臘子,萬斤象。」「象」指的是長江白鱘,據說它可以長到上萬斤。白鱘體型碩大,成魚可長達七八米,遊速迅疾,被稱為「水中老虎」、「中國淡水魚之王」,它也是世界十種最大的淡水魚之一。

2009年,IUCN對長江白鱘物種瀕危等級的評估結果是「極危」。

圖為論文中展示的白鱘歷史

但多年來,長江白鱘始終未在漁民和科學家們的苦苦搜尋中現身。據此前報導,2003年大年初一,中國水產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的科學家最後一次救助一條長江白鱘、放生並跟蹤。但隨後,船觸礁,被放生白鱘的電波信號也消失。

沒人能想到這可能是人們最後一次發現長江白鱘。失去這一條魚,也失去了整個物種。

IUCN前述專家稱,目前沒有包括影像學等在內的任何證據證明白鱘還存在。如果人們再拍到或捕捉到任何一個長江白鱘個體,IUCN將重新考慮調整其物種瀕危等級。

據了解,早在1993年時,白鱘已經被宣布為「功能性滅絕」(功能性滅絕是指該物種因其生存環境被破壞,數量非常稀少,以致其在自然狀態下基本喪失了維持繁殖的能力,甚至喪失了維持生存的能力)。

白鱘資料圖

另據此前報導,2018年11月4日,在湖北武漢召開的長江生物資源保護論壇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論壇上,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院首席科學家危起偉在其報告中透露,白鱘可能已經滅絕,專家們正在評估這一情況。自2003年至今,科研人員沒有再發現過白鱘,也沒有其人工養殖個體存留。但人們還抱有一線期待。「有漁民認為,長江某些水域還倖存有白鱘。」

相關焦點

  • 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 中國長江又一特有物種被宣布滅絕
    今天,白鱘正式宣告滅絕,沒有進入2020年的新聞引起廣泛熱議: 研究人員在該論文中稱,預計2005-2010年時,長江白鱘已經滅絕。 事實上,在2019年9月17日,國際組織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專家在浙江杭州一個學術會議上報告稱,經專家組評估,中國特有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長江白鱘滅絕(extinct)。
  • 「中國最大淡水魚」長江白鱘 宣布滅絕
    中國長江又一 特有物種 被宣布滅絕。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日前在線發布的一篇研究論文(pre-proof)透露了這一消息。該論文的通訊作者是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首席科學家、研究員危起偉博士,論文的第一作者是張輝博士。
  • 長江白鱘滅絕!「長江女神」白暨豚,也已經功能性滅絕
    2020年1月2日,長江白鱘被宣告滅絕。因為其體型大,味道鮮美,所以被人類大肆捕撈。長江白鱘從未被養殖成功,也沒有留下標本,只有一張紀念郵票證明她曾經來過。可以說,淇淇為研究白暨豚這一物種提供了鑰匙。生命的悲劇,它的死亡只是一個縮影。看著淇淇一天天長大,劉仁俊卻在憂心。海豚是有靈性的,他們的智力如同人類的小孩子。淇淇太孤獨了,於是劉仁俊等人打算為淇淇尋找一個伴侶,不僅僅是為了解決淇淇的精神問題,也是為了成功繁殖白暨豚。
  • 長江白鱘滅絕:很抱歉,在這樣的時刻認識你
    世界物種滅絕名單裡,又多了一種中國特有的野生魚類,這就是長江白鱘。它來自於上億年前,熬過了白堊紀,熬過了恐龍滅絕,熬過了冰河期,見證了人類的出現,也看著人類從樹上下來,一步步伴隨著人類從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鋼鐵時代走來,最終倒在了網際網路時代,上了一次熱搜,就此宣告再見,再也不見。其實,長江白鱘並不是今天才滅絕的。
  • 在長江流域生活的白鱘已經滅絕,大家怎麼看待白鱘的滅絕?
    長江白鱘又稱作中華匙吻鱘,另名為中國劍魚,是中國最大的淡水魚類。長為2-3米,體重200-300千克,最大的體長可達7.5米。因為其吻部長狀如象鼻,又俗稱為象魚。白鱘是中國最大的淡水魚,生活在中國長江流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這種白鱘魚是一種匙吻鱘魚類,已經存在了1億多年,據了解,白鱘魚是生活在中國長江流域和密西西比河的匙吻鱘,是僅存的兩種匙吻鱘科魚類,它們的祖先早在上億年前(白堊紀)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
  • 長江又一特有物種被宣告滅絕,沒能進入2020年
    今天一早,一個噩耗登上微博熱搜榜「中國最大淡水魚」長江白鱘被科學家證實已滅絕人類迎來了新年,長江白鱘卻沒能進入2020年。中國長江又一特有物種被宣布滅絕。▲論文原文截圖2019年9月17日,國際組織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專家在浙江杭州一個學術會議上報告稱,經專家組評估,中國特有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長江白鱘滅絕(extinct)。這是繼白鱀豚(極危,CR,可能已滅絕)和長江鰣魚被研究人員宣布功能性滅絕之後的又一壞消息。
  • 長江白鱘未能進入2020年,滅絕動物名單加一
    近日,著名國際學術刊物《整體環境科學》在線發表了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危起偉、博士張輝等人的研究論文。研究稱,預計2005-2010年長江白鱘就已經滅絕。長江白鱘,成魚體型巨大,可達7~8米,被稱為「中國淡水魚之王」,長江白鱘也是世界十種最大的淡水魚之一。白鱘的壽命一般在30年左右,最後發現白鱘是在2003年,白鱘也沒有人工養殖的個體存在,可以推斷已經滅絕。專家指出,白鱘是洄遊魚類,產卵地只在長江上遊。
  • 物種滅絕,長江「無魚」,人類究竟要給地球動物帶來多少傷害?!
    又一種生靈,永沉江底,我們甚至不知道它具體的死期…當這個沉重的宣告發出,當我們得知,那個曾經出現在我們兒時讀物、繪本上的小天使,徹底進入塵封的歷史。一時間,竟有些說不出話來……「想像一下,最後一隻白鱘,曾經在長江叱吒風雲,最終卻只能躲在渾濁的長江一角,看著同伴一個個消失。」「它沉默著,無聲無息地在絕望中死去,我們卻不得而知。」
  • 專訪「白鱘科學家」:永別長江白鱘 繼續尋覓140種魚類的蹤跡
    「中國淡水魚之王」白鱘被宣布滅絕。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在線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透露了這一消息。判斷白鱘滅絕的依據是什麼?何種原因導致白鱘滅絕?長江魚類現狀如何?央視記者專訪了論文通訊作者——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危起偉。
  • 白鱘已滅絕?!科學家:140種長江魚類三年無法採集到標本
    央視網消息:白鱘體積龐大,可重達上萬斤,成魚可達七米,是最大的淡水魚類之一,被譽為「水中老虎」、「中國淡水魚之王」,主要分布在長江水系。
  • 長江裡從古至今,滅絕了多少水生物
    這個問題看似時間尺度比較長,可是我們仔細想一想,有些物種的滅絕也就是近30多年的事情,由於生態環境變化,長江流域內生產企業過量排放汙染物,破壞了生態環境;人類的捕魚設備種類越來越多,越來越先進,水利工程設施修建阻止個別魚種的洄遊等,才導致長江物種的滅絕,可以這樣說,長江水生生物滅絕,用了幾十年時間,走過上億年之路,例如,近期長江白鱘滅絕是1.4億年前與中生代恐龍同時代的物種。
  • 長江裡的這種魚從今滅絕!
    1月3日一早,#白鱘滅絕#這個令人心痛的消息登上熱搜,引發網友關注。據澎湃新聞,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日前發布的一篇研究論文透露,據說可以長到上萬斤、被稱為「水中老虎」「中國淡水魚之王」的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中國長江又一特有物種被宣布滅絕。
  • 中國淡水魚之王的滅絕:聽聞已是永別,從此再無白鱘
    自那以後,人類已經有近15年的時間沒有發現過白鱘了。 但那天,沒人知道這是人類最後一次看到白鱘。 這麼一別,就是人類與一整個物種的告別。
  • 「最後的長江白鱘」目擊者:體長3.52米 160公斤重 消失在宜賓江...
    它是長江特有物種,被譽為「中國淡水魚之王」 被視為稀世之珍,業內稱它為「水中大熊貓」  剛剛跨入2020年,一個令人遺憾和難過的消息傳來:長江特有物種、被譽為「中國淡水魚之王」的長江白鱘被宣布滅絕了。近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首席科學家、研究員危起偉等在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發布一篇研究論文正式宣布:「長江白鱘滅絕。」該論文稱,估計在2005年至2010年時,長江白鱘就已經滅絕。
  • 長江白鱘滅絕給我們的啟示是什麼?保護動物的意義在哪裡?
    如果說最近有什麼關乎自然環境的事牽動了所有人的心,那一定是長江最大淡水魚——白鱘的正式滅絕。最尷尬的是,廣大媒體在播報這則新聞的時候,竟連一張清晰的白鱘照片也找不到,很多人看到的「白鱘」其實是勺吻鱘,可見在這些年裡,我們對生態問題到底有多麼漠視。
  • 痛心:我國最大淡水魚宣告滅絕,最大長7米重超千斤,曾雄霸長江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種魚類,是我國最大的淡水魚,最大的身長有7米,重量超千斤,曾經雄霸長江,如今卻被科學家宣告滅絕,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具體說說這種最大淡水魚。白鱘是我國最大的淡水魚,生活在我國的長江流域之中,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鱘是屬於匙吻鱘魚類,至今已經存世一億多年了,主要分布在亞洲的長江流域和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流域。
  • 將長江生態管起來,讓長江物種多起來
    日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科研人員在長江宜昌段發現了一尾䲘。
  • 2019年已滅絕和2020將要滅絕的物種
    已經滅絕的物種2019年12月23日,中國水科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專家稱,長江又一特有物種「長江白鱘」滅絕——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長江白鱘此外,在2019年之前就已經滅絕的動物還有:隱秘樹獵雀(Cryptic Tree hunter)和亞拉哥亞斯拾葉雀(Alagoas Foliage-gleaner)。
  • 「淡水魚王」白鱘被指十年前功能性滅絕,已17年未現身
    新京報訊(記者 劉名洋 周世玲)一篇認為「淡水魚王」白鱘已功能性滅絕的論文,引發了對這一物種生存狀態的關注。這篇論文認為,白鱘在2005-2010年時已經功能性滅絕。《整體環境科學》圖論文稱白鱘功能性滅絕2019年12月下旬,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發表了一篇來自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的論文,這篇論文認為中國特有的物種白鱘在2005-2010年已經功能性滅絕。
  • 它經歷6500萬年前第五次物種大滅絕,卻沒能挺到2020年
    在世界滅絕動物墓地裡,長江白鱘的墓志銘會這樣寫:長江白鱘,「中國淡水魚之王」,生長於一億五千萬年前,與恐龍同一個時代。體型龐大,數量稀少,從未被人類成功馴化。它曾經歷過6500萬年前第五次物種大滅絕,卻沒能進入2020年,最終滅絕。「千斤臘子,萬斤象」,「象」是指長江白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