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雪梨華人區外賣騎手死亡!一周連喪兩命!時薪低至10澳元,1/4的送餐員受傷,華人騎手發聲:不知道澳洲法律會幫忙...

2021-02-21 雪梨印象


在澳大利亞,有多少留學生、上班族在忙碌的時候,靠著外賣小哥送餐來「養活」自己...這起事故發生在Defries和Gadigal Avenue 交叉路口。據印象讀者爆料,附近居民聽到明顯的劇烈撞擊聲,摩託車被拖行了數米,情況十分危急。新州警方已經證實,車禍事故的騎手現年43歲,名叫Xiaojun Chen(音譯:陳曉軍)四名護理人員和一支專業醫療隊被派往現場。目擊者在案發後也衝上去幫忙,63歲的公交車司機也有受傷。現場圖片顯示,被撞車手疑似熊貓外賣小哥,地上有外賣配送箱。

據悉,這名摩託車騎手頭部嚴重受傷,被送往St Vincent's Hospital,情況危急。公交車司機也被送往Royal Prince Alfred Hospital接受藥物和酒精測試。


根據澳媒的報導,

現年43歲的陳曉軍已於9月30日死亡。


而就在9月27日,UberEats的送餐員Dede Fredy也發生了一場事故。Dede Fredy在Marrickville被車撞倒,

Uber的女發言人說:「我們在得知此事後也立即通知了新州的安全工作部門,並聯繫了新州警方,以提供我們所能提供的任何幫助。」「按照規定,我們會向安全監管部門報告任何死亡或嚴重傷害。」

每隔一段時間,我們都能聽到外賣送餐員殞命的消息...

就算是沒有發生死亡事故,但是「小事故」也總是難以避免...2018年年初的時候,墨爾本CBD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Menulog的一位送餐員Mohammed表示,他的一位密友9月份在randwick工作時遭到種族主義者的辱罵和襲擊,牙都斷了幾顆,但是他的朋友卻沒有得到任何經濟援助來修復他的斷牙。
Mohammed說,當他們聯繫Menulog時,對方卻用一封郵件給打發了。「他們說:『你只是個獨立合同工(contractor),我們對發生的事件感到抱歉,但我們無能為力。你必須自己買保險。」這位朋友也是Menulog的送餐員,他不願透露姓名,因為擔心會影響他的收入。

據悉,他受到了精神創傷,而且還沒有進行牙科治療,因為治療費用要數千澳元。在媒體與Menulog聯繫之後,Menulog的一位女發言人表示,公司正在與騎手聯繫,並「努力提供支持」。在澳洲,你甚至還看見過,外賣小哥在tunnel裡,和大卡車上演「生死時速」...
而在大家指責送餐員行為的同時,我們也發現,這一切的主要原因是:
雪梨大學僱傭關係學者Alex Veen共同撰寫了一份關於食品運輸行業的全國性研究報告,他們發現,接受調查的送餐員中有相當比例來自海外。研究發現,在超過50次的採訪中,至少有46人是在澳大利亞短期內從事這種工作的國際學生或在職度假者,專家表示,留學生從事送餐員工作的風險特別大,因為他們在道路上缺乏經驗並且公司也缺少對他們的崗位培訓。

另一項調查也發現,

騎手的平均年齡為26歲,

而四分之三的人是臨時籤證持有人,

例如國際學生,打工度假或過渡籤證的人。

被調查的人中只有十分之一是澳大利亞公民。

說白了,這些臨時籤證持有者,都是想要通過幹外賣來「快錢」。

而在「外賣界」,騎手受傷更是一件普遍的事,

接受調查的騎手中

有四分之一都曾出現過事故,

八分之一的人曾受傷

(比如腦震蕩,膝蓋受傷,骨頭骨折或脫臼)。

談到薪資問題時,

更是有60%的受訪者都表示,

不可能能夠和公司談加薪的事

沒有保障工資,卻要時刻冒著生命危險,

還要擔心顧客的投訴,

退休金、病假或年假更是想都不要想...

如今,

工會的Michael Kaine表示:「他們的家人都是我們的朋友,本該保護Dede和陳曉軍的機構甚至不知道他們已經死亡。」而這一個又一個悲劇的發生再次激起外賣從業者的憤怒,他們表示,他們工作的平臺對其不公,其中許多平臺是由跨國科技公司經營的。新州勞工大聯盟(NSW Labor MLC)的Daniel Mookhey表示,政府應該解釋清楚法律,迫使這些公司在保障員工安全方面承擔更多責任。而說到工傷賠償的問題時,外賣小哥的一番話更是令人感到辛酸...

熊貓外賣的騎手和Easi騎手表示,

很多送餐員根本沒有報告過事故,

因為他們不知道澳大利亞的法律會幫助他們。


他說:「騎手們自己處理是大家的常見做法,因為在中國就自己處理。」

就算華人騎手能夠用澳洲法律來保護自己的權益,可過程想必也不會一帆風順...

對於華人送餐員群體來說,首先語言方面就是一大難題,連手帶腳的在比劃,對方能聽懂、理解多少?

還要找律師打官司,起訴上庭耗時數月不說,自己出律師諮詢費,試問騎手微薄的收入能撐得住嗎?

除此之外,打官司忙裡忙外,總會佔用大部分時間,這期間接不了單,就更加沒有錢賺了...

如此種種,騎手們就是有心也無力了...

然而,這種扎心的情況現在有機會改變了...

如果您也是廣大送餐隊伍中的一員,如果您在工作中收到傷害,您可以聯繫我們,

澳洲印象非常願意幫您!

澳洲印象在此鄭重承諾:

我們對因工作受傷的外賣送餐員群體

免諮詢費!


需要幫助的外賣送餐員,請聯繫印象客服,

我們來「買單」

國際外賣平臺「巨頭」之一Deliveroo曾把外賣騎手譽為

疫情下的「英雄」。

然而,這些英雄每天都在危險的邊緣掙扎著,一不小心就會受傷,

澳洲印象發起這個公益性的活動,

只想給外賣送餐員多一份關注,

更想為他們添上一份保護。

雪梨出了外賣員被撞的事情之後,工傷賠償的問題才廣被人關注、熱議,

但是其實澳洲的法律系統足夠完善,澳洲的工傷理賠制度更是非常健全,

無論你是citizen、PR

還是臨時籤證持有者,

你都可以申請相應的賠償!

至於令送餐員頭疼的費用問題,就更不用擔心了:

在新州,一般來說,律師費用會由律師向政府機構申請,同時幫助傷者向其所在公司的保險公司申報賠償。

而這些對於傷者來說都是免費的!


之後所謂的no win no fee的官司,

是在工傷經過各種傷殘鑑定之後留下非常大的傷害,

進一步向公司索賠時候就會有no win no fee的說法,

所以說,再也不用因為高昂的費用而讓你在工作中白白受傷!

澳洲印象在這一領域也有一定的業務基礎,因此請廣大送餐員放心!

如果您遇到任何困難,請不要猶豫,立即聯繫印象客服:

而除了工傷賠償的問題,澳洲印象還貼心關注到在澳華人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

除了用澳洲印象app看新聞、發二手信息,您還可以用它來進行法律諮詢!

澳洲印象APP推出

首款澳洲「澳洲法律在線」平臺

為解決華人「求助難成本高」的問題

法律諮詢涵蓋面極廣,

有澳洲各類法律政策解讀

物權法、商業法、移民法、遺產法

民事訴訟等均有涵蓋

這意味著:

澳洲華人所遇到所有法律難題

幾乎都能在「澳洲法律在線」上找到幫助!

掀起「法律+線上」的全新諮詢方式

您可以電話諮詢,向專業律師提問,根據需要回顧法律案例,幫助您解決身邊發生的大大小小的麻煩。

解鎖更多功能請進入澳洲印象APP:

掃描or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現在下載使用澳洲印象APP,




相關焦點

  • 雪梨華人送餐員再次集會,抗議熊貓外賣未將被解約騎手復職!
    工會在雪梨華人區Burwood翡翠廣場(Emerald Square)發起送餐員集會,新州工會秘書Michael Kaine、立法會議員Daniel Mookhey到場發言,十餘名送餐員也到場聲援。Michael表示,「在過去的一年裡,熊貓外賣獲利豐厚,這主要歸功於騎手的辛勤付出。而像楊軍、李湘黔這樣的騎手,卻被『用完即扔』。他們的報酬低於法定時薪,更沒有保險和防護裝備。」「騎手們在充滿緊張和危險的壓力下工作,他們需要被善待。我們迫切需要聯邦政府採取行動,需要法庭來保護像楊軍和李湘黔這樣的弱勢騎手。」
  • 雪梨華人區外賣騎手死亡,妻子孤身一人赴澳!澳洲外賣小哥維權艱難,這次,我們想做點什麼!
    近日,熊貓外賣華人送餐員陳曉軍先生在工作崗位上不幸身亡,牽動著澳中兩地華人的心。
  • 雪梨華人區發生嚴重車禍!巴士摩託相撞,送餐員重傷搶救,仍未脫離危險!
    昨日傍晚5點半左右,雪梨知名華人區Zetland發生了一起嚴重車禍!!!雪梨外賣需求大幅上漲!網友呼籲:行業不易,請尊重送餐員!自疫情開始,雪梨外賣的需求量大幅上漲!事實上,外賣小哥們類似的遭遇在世界各地,還發生過很多次。《外賣送餐交通事故高發:追量趕時,「外賣騎手」事故率驚人》
  • 多名外賣騎手在澳洲遭遇車禍死亡,擬徵「外賣稅」保護送餐員
    據澳媒消息,澳大利亞新州政府或將徵收「外賣稅」,以保障在UberEats、Menulog和Delvieroo等外賣平臺工作騎手的權益。報導稱,新州政府正在研究該計劃,以保護在工作時受傷或死亡的零工經濟從業者。它將是澳洲首個此類計劃,為零工工人提供類似於其他工人的保護。
  • 雪梨華人區發生嚴重車禍,外賣小哥頭部受傷情況危急!無數騎手在為生活奔波,這樣的悲劇,已經發生了不止一次...
    新州警方已經證實,車禍事故的騎手現年43歲,四名護理人員和一支專業醫療隊被派往現場。目擊者在案發後也衝上去幫忙,63歲的公交車司機也有受傷。現場圖片顯示,被撞車手疑似熊貓外賣小哥,地上有外賣配送箱。據悉,這名摩託車騎手頭部嚴重受傷,被送往St Vincent's Hospital,情況危急。公交車司機也被送往Royal Prince Alfred Hospital接受藥物和酒精測試。
  • 天朝浮世繪:700萬外賣騎手的內卷人生
    今年才過去3/4,上海交警查處快遞外賣騎手交通違法行為4.3萬起,是去年全市違章數的1/5。當然我們知道這是一個被大大低估的數據,因為大多數送餐員的違章沒有記錄,警察根本管不過來。   先從這位關心全行業問題的送餐員說起。他姓梅,來自湖北,今年35歲,到廣州打工已經11年了。他剛到廣東的時候,房租只要250塊一個月。
  • 澳華人送餐員遭外送平臺打壓!有意見的全部丟飯碗!
    在《雪梨晨鋒報》和《時代報》所獲得的信息中,熊貓外賣(HungryPanda)本周發布了新的薪資制度,增加了騎手如果不穿制服就降薪水,以及騎手必須為其他公司工作的新規定,此舉顯然是認為他們只是騎手而不是僱員。
  • 韓國外賣騎手的困境及突圍之路
    根據現行的韓國《勞動標準法》,在線外賣平臺的送餐騎手被認定為個體經營者,因此並沒有法律賦予給勞動者的三種勞工權利。2017年,被韓國相關法律視為特殊僱傭勞動者的快遞員在首爾市成立工會。2018年4月,韓國最高法院正式將在線外賣平臺的送餐騎手認定為,在《工傷賠償保險法》範疇內和快遞員一樣的特殊僱傭勞動者,從而能獲得法定工傷保險賠償。
  • 韓國外賣騎手的困境和突圍之路
    根據現行的韓國《勞動標準法》,在線外賣平臺的送餐騎手被認定為個體經營者,因此並沒有法律賦予給勞動者的三種勞工權利。2017年,被韓國相關法律視為特殊僱傭勞動者的快遞員在首爾市成立工會。2018年4月,韓國最高法院正式將在線外賣平臺的送餐騎手認定為,在《工傷賠償保險法》範疇內和快遞員一樣的特殊僱傭勞動者,從而能獲得法定工傷保險賠償。
  • 外賣騎手,你的僱主是誰?
    是《稜鏡》在2020年10月發布的一篇文章,通過大量調研和案例分析,梳理了不同平臺對打工者的僱傭關係,闡釋了「平臺—個人」這種新型僱傭關係對個人、社會所帶來的影響。舊文重發,以饗讀者。與很多騎手一樣,陳鵬(化名)不知道自己在為誰打工。半年前,由於受不了工廠的管制和束縛,他從那裡逃離,在廣州越秀區做了一名外賣騎手。
  • 冒名註冊成為送餐騎手,受傷能否認定工傷
    來源:工人日報冒名註冊成為騎手 受傷能否認定工傷借用他人身份信息註冊成外賣騎手,送餐中受傷能否認工傷?騎手與平臺是否構成勞動關係?近日,烏魯木齊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一起勞動爭議案件作出判決:徐某與新疆某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不存在勞動關係。新疆某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與美團外賣平臺建立合作關係後,約定在指定配送區域內進行美團外賣訂單配送工作。
  • 外賣騎手送餐猝死 「無勞動關係」成平臺免責金牌?
    近日,某外賣平臺又因外賣員送餐時猝死,以平臺以無勞動關係為由,願給家屬提供2000元一事被送上熱搜。騎手猝死後,還因4單沒送而被罰款2020年12月21日,北京43歲的外賣騎手韓某騎著電動車,通過「蜂鳥眾包」App進行著日常的接單配送工作。
  • 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百家故事
    他說自己不會再回來,最近有朋友想包下一個外賣站點,也被他勸住了,這個行業給人時間的壓迫感,數據的壓力,是你想像不到的。今年夏天南方大雨,金壯壯一邊慶幸自己脫身了,同時也擔憂,不知道又有多少站點爆單,又有多少騎手需要拼了命地把數據追回來。
  • 即興評述:外賣騎手送餐途中猝死
    外賣騎手送餐途中猝死新聞背景2020年12月21日,餓了麼送餐騎手韓某某在送餐途中猝死一事引發關注。事發後家屬聯繫餓了麼,被告知韓某偉是蜂鳥眾包騎手,與平臺無勞動關係,只能配合家屬申請意外險理賠,出於人道主義平臺可以給家屬2000元。餓了麼騎手分為專送和眾包兩種類型,眾包騎手不存在籤約問題,相當於是自由職業者,可以選擇跑餓了麼,也可以選擇跑其他平臺,對於工作量和工作時間都沒有達成任何協議。韓某某唯一能依賴的保障就是自費購買的1.06元意外險。
  • 【首例確診外賣騎手擔心連累大家】6月23日,北京一外賣送餐員確診...
    【首例確診外賣騎手擔心連累大家】6月23日,北京一外賣送餐員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北京衛視《生命緣》記者在北京地壇醫院的隔離病房採訪到了備受大家關注的外賣騎手孔先生,孔先生表達自己目前壓力很大,很擔心因為自己而影響到食客與商家的健康。但是被隔離的顧客對孔先生說:「祝你早日康復」, 這讓孔先生很感動。
  • 顧客願意「多等五分鐘」 也拯救不了外賣騎手的命運
    在外賣系統的算法與數據驅使下,為了應付高峰期井噴的訂單,他們不得不冒著生命危險超速、逆行、闖紅燈,他們用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配送餐食時,收入非但沒有隨之增長,生命安全卻受到了威脅。 外賣騎手就像流水線的機器一樣,周而復始,始終逃不出被算法控制的「命運」。
  • 「43歲騎手送餐途中猝死」追蹤:餓了麼將交付撫恤金 家屬回應
    而韓某偉則先是在吉野家平臺工作,後又在2020年3月通過手機註冊,成為了餓了麼的一名兼職外賣送餐員,「這個不需要學歷,且努力點,每個月的收入也挺高的。」王某說,印象中韓某偉在掙得最多的時候,半個月拿到了6000元左右。2020年12月21日一大早,韓某偉便起床準備接單開工。9時13分,韓某偉接到第一個配送訂單,隨即系統扣除了他3元的服務費,並生成了當日的保單。
  • 韓國外賣騎手是如何突破平臺算法困境的?
    2018年4月,韓國最高法院正式將在線外賣平臺的送餐騎手認定為,在《工傷賠償保險法》範疇內和快遞員一樣的特殊僱傭勞動者,從而能獲得法定工傷保險賠償。在這種趨勢下,由韓國在線外賣平臺的送餐騎手創立的第一個合法工會於 2019年11月在首爾成立,名字叫「首爾騎手聯盟」。
  • 為什麼外賣騎手被瘋狂壓榨,交通事故率卻比普通人低
    但是,這些數據必須與普通騎行者對比,我們才能知道外賣騎手的風險有多高。 也就是說,外賣騎手的騎行裡程,佔上海電動自行車總裡程的8.5%。如果上海總裡程再增加一倍,這個比例會下降到4.3%。 綜合媒體報導,「2009—2010年兩年間,上海電動車事故死亡人數600多人,傷10萬人,對上海城市安全運行構成了重大危害。」
  • 誰在催促外賣騎手再快點?顧客,還是平臺?
    有的外賣員在送餐過程中遭遇交通事故受傷了害怕送餐超時不肯去醫院>廣西河池,一外賣員撞傷騎車學生後逃逸,繼續送餐;……那究竟是 誰在逼著外賣員不顧自己與他人的安危持續違法呢?無論是美團外賣的「超腦」系統還是餓了麼的「方舟」系統,無不號稱通過大數據調配,實現高峰時期外賣也可在半小時內送達。根據相關報導,通過智能系統智能配單和路線指導,美團平均配送時長從41分鐘縮短至30分鐘,餓了麼平均每單配送時長已經縮短至28分3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