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註冊成為送餐騎手,受傷能否認定工傷

2021-02-09 星期網
星期網點上方藍字或搜 bailemall 關注價值資訊!廣告熱線(微信)15199128900。16142人已訂閱,星期網有您更精彩!

來源:工人日報

冒名註冊成為騎手 受傷能否認定工傷

借用他人身份信息註冊成外賣騎手,送餐中受傷能否認工傷?騎手與平臺是否構成勞動關係?近日,烏魯木齊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一起勞動爭議案件作出判決:徐某與新疆某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不存在勞動關係。

新疆某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與美團外賣平臺建立合作關係後,約定在指定配送區域內進行美團外賣訂單配送工作。該公司設立站點,有站長進行日常管理,包括送餐騎手的安全培訓、送餐時注意事項以及不定期晨會。

該公司對騎手的接單量和不接單達一定天數註銷帳號有規定。騎手每月接單工作量在美團APP平臺軟體自動生成後,美團平臺與該公司之間進行結算,公司結算後扣除一定的差價利潤後向騎手結算每月工資。該公司從騎手工資中扣除一定金額,為騎手購買意外傷害保險。

2019年7月,徐某為了能夠接單,儘管不屬於該供應鏈公司區域範圍內的外賣員,但他通過借用宋某的身份信息完成了註冊,留了自己的聯繫方式,成為該公司區域範圍內的美團外賣員。

徐某在一次送餐中受傷後,向站長封某報備了宋某送餐摔傷時間、地點等信息,亦用宋某的身份證辦理了住院、出院手續。封某以微信方式向徐某微信轉帳支付了醫療費。

徐某申請勞動仲裁,請求確認與新疆某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的勞動關係。2020年5月,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作出裁決:徐某與新疆某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存在勞動關係。該公司不服,提起訴訟。

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法院認為,該案爭議焦點為新疆某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徐某之間是否形成人身從屬關係,即徐某是否接受新疆某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的勞動管理。

經查明,徐某的身份並不是該供應鏈管理公司區域的美團外賣APP騎手,但徐某仍能通過借用他人身份信息註冊騎手帳號從事該帳號的送單工作。因此,騎手除參加公司相關晨會,知曉行業服務要求及安全送餐相關規定外,其在接單、送單時客觀上是脫離公司的勞動管理的。該供應鏈管理公司無法要求該送單任務必須由騎手本人完成,公司對騎手考核僅限於必須完成其負責區域的接單任務及送餐平臺的服務質量要求。

被借用身份信息的宋某作為APP騎手,其名下送單任務在客觀上不是其本人完成,但美團APP仍計入其本人月工作量與新疆某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進行結算,由新疆某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作為月工資發放依據。以上流程中,該供應鏈管理公司對所在區域的美團APP騎手並未進行考勤制度管理,在訂單任務的完成中也無法以公司的勞動紀律要求必須由本人完成。

因此,法院認定,APP騎手與新疆某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之間不具有勞動合同法意義上的用工管理與被管理的人身從屬性,判決該公司與徐某不存在勞動關係。

徐某不服,提起上訴。二審法院認為,徐某以宋某身份信息在美團外賣網站註冊騎手,其工作中的上線、下線、接單等操作均由徐某以宋某名義在APP上完成,報酬亦按照「宋某」接單數量核算,其與新疆某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未就勞動關係的建立達成合意,故徐某與該公司並不存在構成勞動關係的實質要件。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法學專家指出,對於各主體間勞動關係的認定,應結合網際網路平臺運營模式,立足於勞動關係有償性、組織性、從屬性的特徵,綜合判斷各個主體之間的法律關係。對不同身份的新職業勞動者的勞動權益可以採取不同方式、不同標準的保護。對符合標準的新職業勞動者,應該認定其為就業平臺的勞動者,將納入勞動法的保護;對不符合標準的新職業勞動者,則要通過平臺、工會等方式加強勞動者的權益保護。

吳鐸思

注意:如何置頂「星期網」公眾號?點文章標題下方「星期網」,關注並進入後,點右上角人形圖標打開公眾號詳情頁,點「置頂公眾號」鍵就可以置頂星期網了。在詳情頁再點右上角菜單,還可以將星期網添加到桌面」,這樣您就可以第一時間看到微臣的奏摺啦!

回復以下關鍵詞前面的序號,給您曾經錯過或忘卻的精彩

【1】新疆  在這裡 了解你所未見的新疆

【2】烏魯木齊 曾經優美的牧場 如今美麗的都市

【3】經開區 最具活力與包容的新區歡迎您!

【4】八鋼  新疆最大的鋼鐵聯合工業企業

【5】南山 佔盡烏魯木齊的風情 養生福地

【6】原創 新疆人的故事 給您娓娓道來

【7】便民電話 微信上的同城114、12580

【8】分類信息 同城租房買房、求職招聘、打折優惠

【9】締美斯撞球俱樂部簡介:愛運動、愛生活!

【0】星期網 已創刊一千餘期 未來有您更精彩!

 點「閱讀原文」瀏覽更多同城資訊

相關焦點

  • 餓了麼外賣騎手送餐途中猝死,平臺:無僱傭關係,賠償2000
    觀察者網·大橘財經訊(文/盧思葉 編輯/莊怡)拼多多23歲員工猝死事件還未平息之時,43歲的餓了麼騎手韓某偉在送餐途中猝死事件的新進展引發關注。1月6日,據紅星新聞報導,半個月前在送餐途中猝死的餓了麼騎手韓某偉的家屬在追究其工傷保險責任由誰承擔時,被餓了麼告知,韓某偉與平臺並無任何關係,平臺出於人道主義,願給家屬提供2000元,其他則以保險公司理賠為主。
  • 外賣騎手送餐猝死 「無勞動關係」成平臺免責金牌?
    近日,某外賣平臺又因外賣員送餐時猝死,以平臺以無勞動關係為由,願給家屬提供2000元一事被送上熱搜。騎手猝死後,還因4單沒送而被罰款2020年12月21日,北京43歲的外賣騎手韓某騎著電動車,通過「蜂鳥眾包」App進行著日常的接單配送工作。
  • 雪梨華人區外賣騎手死亡!一周連喪兩命!時薪低至10澳元,1/4的送餐員受傷,華人騎手發聲:不知道澳洲法律會幫忙...
    新州警方已經證實,車禍事故的騎手現年43歲,名叫Xiaojun Chen(音譯:陳曉軍)四名護理人員和一支專業醫療隊被派往現場。目擊者在案發後也衝上去幫忙,63歲的公交車司機也有受傷。現場圖片顯示,被撞車手疑似熊貓外賣小哥,地上有外賣配送箱。
  • 山東法院案例:外賣騎手與配送公司是否構成勞動關係的認定
    送餐騎手工作類似於快遞員和送水員等工作。受害人劉某自帶摩託車等工具,沒有底薪,以計件佣金的方式為原告在無棣縣城區從事送餐騎手工作,符合該文件規定的精神。被告在劉某家屬沒有提交任何有效證據用以證實原告和劉某是否形成勞動關係的情況下,無視《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定,沒有查清本案事實,就單方面的認定劉某所受到的傷害屬於工傷認定範圍。
  • 社保有門檻、工傷無保障、勞動關係難認定,靈活就業三大痛點怎麼破
    41歲的張強說,每周兼職騎手兩三次,每次工作約5小時,每月能增加收入2000多元。作為靈活就業的一種形態,外賣騎手入職門檻低、時間靈活、收入與接單量掛鈎,成為不少人就業、兼職的新選擇。然而,「被困在算法」裡的外賣騎手,也面臨著無正式勞動合同、無社保保障、商業保險無人敢保等職業梗阻。
  • 餓了麼外賣員送餐時猝死!餓了麼:與我們無關,賠2000塊錢是人道
    通過下載註冊「蜂鳥眾包」APP,紅星新聞記者發現,在註冊成為該平臺騎手前,用戶須閱讀3個相關的協議和承諾書。其中,在《蜂鳥眾包用戶協議》書裡,有一項特別提示,明確表示蜂鳥眾包僅提供信息撮合服務,用戶與蜂鳥眾包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勞動/僱傭關係。韓某某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就上述協議約定,他們專門諮詢過律師,並被告知此類案件以前也有多起,騎手方多為敗訴。
  • 騎手送餐撞人致十級傷殘 「餓了麼」平臺所屬公司被判賠償27萬
    來源:中國科技新聞網中國科技新聞網12月21日訊 (張劭逸)根據央視新聞報導,近日北京朝陽法院經審理認定,杜某系因職務行為造成於先生受傷,一審判決餓了麼運營主體之一的拉扎斯公司賠償於先生相關損失27萬餘元。
  • 韓國外賣騎手的困境及突圍之路
    根據現行的韓國《勞動標準法》,在線外賣平臺的送餐騎手被認定為個體經營者,因此並沒有法律賦予給勞動者的三種勞工權利。2017年,被韓國相關法律視為特殊僱傭勞動者的快遞員在首爾市成立工會。2018年4月,韓國最高法院正式將在線外賣平臺的送餐騎手認定為,在《工傷賠償保險法》範疇內和快遞員一樣的特殊僱傭勞動者,從而能獲得法定工傷保險賠償。
  • 韓國外賣騎手的困境和突圍之路
    根據現行的韓國《勞動標準法》,在線外賣平臺的送餐騎手被認定為個體經營者,因此並沒有法律賦予給勞動者的三種勞工權利。2017年,被韓國相關法律視為特殊僱傭勞動者的快遞員在首爾市成立工會。2018年4月,韓國最高法院正式將在線外賣平臺的送餐騎手認定為,在《工傷賠償保險法》範疇內和快遞員一樣的特殊僱傭勞動者,從而能獲得法定工傷保險賠償。
  • 韓國外賣騎手是如何突破平臺算法困境的?
    2018年4月,韓國最高法院正式將在線外賣平臺的送餐騎手認定為,在《工傷賠償保險法》範疇內和快遞員一樣的特殊僱傭勞動者,從而能獲得法定工傷保險賠償。在這種趨勢下,由韓國在線外賣平臺的送餐騎手創立的第一個合法工會於 2019年11月在首爾成立,名字叫「首爾騎手聯盟」。
  • 武漢猝死騎手獲賠60萬元背後:「用生命裸奔」的靈活就業者
    向家屬表達哀思與慰問的同時,從藍騎士關愛金中追加騎手撫恤金至60萬元。家屬馮女士此前告訴縱相新聞記者,事發當晚肖某某通過蜂鳥眾包APP接單,死在了送餐途中。根據當地盤龍城經濟開發區衛生院出具的死亡證明,肖某某的直接死因為猝死。對此,家屬認為肖某某在工作途中死亡,應該是工傷。
  • 工傷認定是哪個部門,工傷應如何認定?
    勞動者特別是外來務工者,在工作中沒有與企業籤訂書面勞動合同,一旦發生工傷類案件,對於勞動關係就有可能成為某些企業逃避工傷賠償義務的藉口。那麼工傷認定是哪個部門,工傷應如何認定? 網友諮詢: 工傷認定是哪個部門,工傷應如何認定?
  • 「餓了麼」騎手送餐撞人致十級傷殘,北京朝陽法院一審這樣判
    12月22日,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通過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京法網事」通報,據朝陽法院消息,過馬路時被騎電動車的「餓了麼」騎手撞成十級傷殘,於先生將騎手杜某、拉扎斯網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下稱拉扎斯公司)、九江翼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九江翼達公司)以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為由訴至北京朝陽法院
  • 騎手撞人 「餓了麼」被判賠
    2017年3月6日,於先生在等紅燈過馬路時被正在送餐的「餓了麼」騎手杜某駕駛的電動車撞傷,事故經交通管理部門認定,杜某負事故全責。經診斷於先生為右踝關節粉碎性骨折,並於2017年3月13日進行了手術,經鑑定構成十級傷殘。
  • 教授上班途中摔骨折不算工傷?法院:應認定工傷,盤點那些容易被...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11月1日訊(記者 楊昱 通訊員 鍾建林)大學教授騎自行車去參加碩士論文開題,在途中不慎摔倒受傷。當校方為她去申請工傷認定時,長沙市人社局卻不予以批准。為此,教授把長沙市人社局起訴至法院,訴求法院判令撤銷長沙市人社局作出的《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
  • 與同事打架受傷被一審認定為工傷?驚動最高院的裁定結果出來了
    同月,公司提出工傷認定申請,人社局做出《工傷認定決定》對曾小賢工傷予以認定。2016年10月,人社局接到群眾舉報,稱曾小賢受傷真正原因是和同事打架,人社局依法調查後認為《工傷認定決定書》是在公司提供虛假材料的情形下做出的錯誤認定。
  • 小夥受傷一年,工傷認定屢遭碰壁,工傷認定時效究竟如何計算?
    我國工傷的相關法律法規規定,職工要申請工傷認定,是有訴訟時效限制的,需要在一年內,申請工傷認定。在實務中由於病情發作或者事故傷害的滯後性,在事故發生很久之後才出現事故傷害後果。這時候往往會過了事故發生之日起一年的時間。
  • 過勞死能否認定工傷?
    (二)原二審判決對工傷認定的適用法律本質上把握不當。在工傷認定的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工作原因三要素中,工作原因是核心要件,是認定工傷的充分條件,即便不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只要是因為工作原因所導致的傷害,就應該認定為工傷,梁某系由於過度勞累導致腦出血以致過勞死,因此,梁某符合工傷的根本特徵。
  • 工作中意外受傷 想認定工傷遭山東長箭建設集團阻撓?
    而在2020年11月10日下午,他在工作過程意外受傷,之後被送醫,但後來想要認定工傷難了,「我去社保中心申請,馬上就通過了,但是因為勞務公司的阻撓認定不成。」記者分別聯繫中建八局裝飾工程及長箭勞務,證實施先生受傷一事,並且,長箭勞務也坦言無法支持施先生認定工傷。
  • 冒名入職17年遭解僱,是員工失信還是單位失察
    實踐中,一些勞動者出於各種原因在入職時使用他人的身份資料冒名入職。對於此類情況,用人單位能否以不誠信為由解除勞動合同?如果冒名入職員工發生工傷,會因為身份信息不準確而無法領取工傷保險嗎?「勞動者冒用他人身份籤訂勞動合同,屬於欺詐行為,其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合同自始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