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同事打架受傷被一審認定為工傷?驚動最高院的裁定結果出來了

2020-12-23 陝西法治網

曾小賢是廣東電力集團員工,2016年7月,曾小賢在與他人進行工作交談時,唾沫星子不小心飛濺至隔壁卡座張偉臉上,兩人遂發生爭吵並相互扭打在一起,被直屬上級領導胡一菲勸開。但曾小賢覺得張偉大驚小怪,手持手邊的文件扇了張偉一嘴,張偉欲回毆,兩人再次被胡一菲勸開,但張偉越想越生氣,趁人不備抓起手邊的杯子往曾小賢投擲過去,直接擊中曾小賢左眼,導致左眼球摘除。經司法物證鑑定所鑑定,曾小賢的傷殘等級評定為五級。

同月,公司提出工傷認定申請,人社局做出《工傷認定決定》對曾小賢工傷予以認定。

2016年10月,人社局接到群眾舉報,稱曾小賢受傷真正原因是和同事打架,人社局依法調查後認為《工傷認定決定書》是在公司提供虛假材料的情形下做出的錯誤認定。於是決定依法撤銷《工傷認定決定書》,並責成公司在10個工作內繳回已支付給曾小賢的工傷保險費10萬元。

曾小賢不服該決定,向法院提出行政訴訟。

一審法院:曾小賢在工作中遭受傷害,應認定為工傷

一審法院認為曾小賢在工作時間工作地點與同事進行工作交談,屬於工作狀態,在工作交談中噴濺唾沫星子惹怒張偉引發打架最後導致受傷,均是短時間內連續發生的行為,故不予支持人社局提出的「非履行工作職責」的抗辯。

人社局不服,上訴稱曾小賢是與同事打架受到暴力傷害,與履行工作職責無關。

在工傷認定實務中,「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傷害的」強調因果關係,這裡的因果關係強調是直接因果關係而不包括間接因果關係。

因此,整個事件爭議焦點是:曾小賢的受傷是否屬於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傷害的情形?

二審法院:曾小賢在與張偉打架過程中被勸開後,張偉朝曾小賢投擲咖啡杯的行為其性質已經轉變為相互毆打,與履行工作職責已無必然聯繫。(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

因此,廣東高院判決撤銷一審判決,駁回曾小賢的訴訟請求

曾小賢申請再審:如果我不進行工作交談,就不會噴出唾沫到張偉的臉上,他也不會與我打架導致我受傷。事態的發展不是我能控制的,我也是受到意外攻擊,屬於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情形。因此我受傷與履行工作職責之間已經形成了直接因果關係,應認定為工傷。

最高法院:曾小賢受傷的直接原因是與他人發生毆打被他人打傷,因此曾小賢遭受的暴力傷害與其履行工作職責之間沒有直接的必然的聯繫,駁回曾小賢的再審申請。

作者/來源:薛丁格的肥腸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上班期間與同事吵架致使受傷的,是否屬於工傷範疇?
    上班期間,同事間因為工作矛盾或者私人恩怨起爭執,最後矛盾激化直接動手打架,一方情緒激動難以控制自己行為的,可能會導致另一方受傷。因為是在上班期間工作場所內遭到傷害,受傷的員工便要確定是否可以認定工傷,享受工傷待遇。
  • 工傷案件中如何認定仲裁時效
    本案中A和於2001年起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於2008年4月8日經東營市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認定為十級傷殘,至此完成工傷認定,才享有要求工傷待遇的權利,因此,A和要求享受工傷待遇的訴訟時效起算點應是2008年4月8日。原審以A和1976年6月受傷時間作為時效起算點,混淆了身體受侵害和工傷待遇權利受侵害的差別。適用法律確有錯誤。A和多次主張權利可導致時效中斷,至2010年4月28日申請仲裁併未超過時效。
  • 在公司宿舍午休上廁所摔傷腦袋,人社局:是工傷!法院:錯!(高院再審)| 勞動法庫
    2016年8月5日14時03分過後(下午兩點多),唐文午睡後上廁所時摔倒在廁所,被同事送往醫院住院治療,後被診斷為顱腦損傷。一審法院:這也是工傷?認定錯了,撤了!一審法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為唐文所受到的傷害是否屬於工傷。2016年8月5日14時03分左右,唐文午睡後上廁所時摔倒在廁所受傷。
  • 「以案普法」「工傷私了」到底能不能反悔?判決來了!
    基本事實王五於2007年5月9日到某公司處從事安裝工工作,雙方籤訂了勞動合同,某公司為王五繳納了社會保險費。王五的工資按月發放,受傷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為5900元/月。2018年3月20日,王五在安裝防火門時受傷。後經認定為工傷,得到了「玖級傷殘,無生活自理障礙」的鑑定結論。
  • 21點52分在上公共廁所途中摔傷,這事能被認定為工傷嗎?
    理由:1、樊某佳提供的證據能夠證明其於2017年10月2日21時53分摔倒受傷時某美甲店仍處於上班狀態;某美甲店在工傷認定程序中提交的證言及書面說明均不能證明其下班時間為21時30分。樊某佳提交證據的證明力明顯優於某美甲店,一審判決認為,雙方提交的證據均為言辭證據,對「下班時間"這一關鍵事實未能形成優勢證明力的法律效果,系認定事實錯誤。2、鄭州市人社局在一審程序中提交的證據能夠相互印證證明樊某佳是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一項應當認定為工傷的情形,被訴工傷認定決定合法正確。
  • 過勞死能否認定工傷?
    (二)原二審判決對工傷認定的適用法律本質上把握不當。在工傷認定的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工作原因三要素中,工作原因是核心要件,是認定工傷的充分條件,即便不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只要是因為工作原因所導致的傷害,就應該認定為工傷,梁某系由於過度勞累導致腦出血以致過勞死,因此,梁某符合工傷的根本特徵。
  • 工傷認定應當提供哪些材料?
    二、工傷認定應當提供哪些材料?問:我父親受到工傷,我應當準備哪些材料?徐娟律師解答:依據《工傷保險條例》,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一)工傷認定申請表;(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係(包括事實勞動關係)的證明材料;(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
  • 最高院法官:二審發回重審情形的司法認定
    最高院法官:二審發回重審情形的司法認定 2020-12-11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勞動者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因工受傷,是否可以認定為工傷?
    工傷也未給朱某辦理社保,達到退休年齡也未辦理退休。2019年11月8日,那一天正是每年的24節氣中的「立冬」,北方人習慣在這一天吃餃子,朱某在公司看工地摸有回家,家人掛念,就讓孩子端者熱騰騰的餃子給他送過去。誰知道,當孩子到達工地時卻沒有見到朱某,找工地其他人問,說是昨晚11點多還見著,於是多人尋找,10時23分在工地的鋼管堆旁邊找到了朱某的屍體。才知道朱某已經去世。
  • 韓梅與孟州市人社局、河陽保潔中心工傷認定案
    孟州市人民法院一審查明:韓梅的丈夫薛平安生前系河陽保潔中心保潔職工,其工作崗位在孟州市河雍大道東段。2008年2月21日早上,薛平安因病暈倒在緱村三街鎖廠後經搶救無效死亡,其死亡原因經診斷後確定為猝死。
  • 工作中意外受傷 想認定工傷遭山東長箭建設集團阻撓?
    而在2020年11月10日下午,他在工作過程意外受傷,之後被送醫,但後來想要認定工傷難了,「我去社保中心申請,馬上就通過了,但是因為勞務公司的阻撓認定不成。」記者分別聯繫中建八局裝飾工程及長箭勞務,證實施先生受傷一事,並且,長箭勞務也坦言無法支持施先生認定工傷。
  • 工傷認定是哪個部門,工傷應如何認定?
    勞動者特別是外來務工者,在工作中沒有與企業籤訂書面勞動合同,一旦發生工傷類案件,對於勞動關係就有可能成為某些企業逃避工傷賠償義務的藉口。那麼工傷認定是哪個部門,工傷應如何認定? 網友諮詢: 工傷認定是哪個部門,工傷應如何認定?
  • 蘇某1等四人訴北京海澱區人保局作出的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案
    該條例在規定各類應當認定為工傷的情形之外,另行規定視同工傷的情形,將突發疾病的情形納入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範疇,體現了《工傷保險條例》最大限度保障職工及時得到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等合法權益的立法本意。3.下午14點35分,接到班組同事電話,得知蘇某3在海澱醫院 搶救,15點20分抵達海澱醫院,告知蘇某3因搶救無效,死亡。」海環轉運站於2018年12月24 日出具的事故報告載明:「2018年12月6日早5點,蘇某3和單位同事劉某、戈某駕駛×××去懷柔 檢測場為單位工作車輛驗車,中午11點到單位做驗車的善後工作,然後劉某與蘇某3一同回家。
  • 員工違反規章制度受傷,是否屬於工傷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規定,我國現行的工傷認定歸責原則實行的是無過錯責任原則。所謂無過錯責任原則, 是指在法律特別規定的情況下, 只要已經發生了損害後果, 無過錯的行為人就要承擔民事責任。那麼,員工在工作中違反企業規章制度受傷,是否都能夠無條件地認定為工傷?
  • 勞動法官精解工傷用工主體責任中的7個實務問題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關於用工主體責任,近年來在司法實踐中經常出現。常見的案例為,華山建築公司,將少林寺工程分包給令孤衝,令孤衝僱傭的工人勞德諾在建築工地受傷,勞德諾申請認定工傷。人社部門的工傷認定部門認為,勞動關係不明確,中止工傷認定。勞德諾起訴請求確認與華山建築公司存在勞動關係。
  • 勞動者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因工受傷,就不能認定為工傷了嗎?
    在認定是否屬於工傷的問題上有兩種不同意見。一種意見認為,南某某在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因工作原因造成死亡,應當認定為工傷;另一種意見認為,南某某已經超過法定退休年齡,與單位已經嗎有了勞動關係,不能認定為工傷。司法實踐中,像這樣的案子很多。勞動者在工作過程中發生工傷,涉及相關項的賠償及責任承擔者的認定,因此,人民對雙方屬於工傷都很關心。
  • 小夥受傷一年,工傷認定屢遭碰壁,工傷認定時效究竟如何計算?
    我國工傷的相關法律法規規定,職工要申請工傷認定,是有訴訟時效限制的,需要在一年內,申請工傷認定。在實務中由於病情發作或者事故傷害的滯後性,在事故發生很久之後才出現事故傷害後果。這時候往往會過了事故發生之日起一年的時間。
  • 員工上班途中出車禍是工傷嗎?
    經交警部門認定,孫中成負此次交通事故同等責任。「這次事故不但讓我毀了容,還丟了工作。」孫中成說,住院治療一段時間後因傷情沒有好轉,他就轉到另外一家大型醫院診治。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醫療費用的增加,公司對他照顧越來越少、越來越不周到了,甚至連工傷都不為他申請。員工申請工傷認定 公司反對認定結論從受傷住院治療到病情逐步穩定,半年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 因工受傷評定為一級傷殘,工傷保險待遇與賠償標準
    員工發生嚴重的工傷事故,造成一級工傷,產生高額超出工傷保險報銷範圍的醫療費,全部由用人單位承擔嗎?勞動者在工作中受傷,應當立即送往醫院治療,一般由單位先行墊付醫療費用,然後認定為工傷後,醫療費用由工傷保險報銷。
  • 過勞死算工傷嗎?工傷認定的標準是什麼?如何為自己維權?
    這種情況想要認定為工傷就很困難,因為此時已經不是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上了。更嚴重的是,即便是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上突發疾病,如果搶救時間超過了48小時,在此時間之外才死亡,那麼同樣難以被認定為工傷。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行政裁定書(2018)桂行申413號即對此種情況作出了裁定,對於死者梁某於2016年9月29日22時送入田林縣人民醫院搶救,到2016年10月9日死亡,根據百色市人民醫院出具的「病程記錄」、「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顯示,梁某的死亡時間為2016年10月9日14時35分,距離其住院搶救的時間2016年9月29日22時相近十天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