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荒誕的2020年,從這部紀錄片開始!

2021-02-08 紅顏秀影

剛剛過去的2020年,對於全世界人民來說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一年,

自然災害、新疫疫情、美總大選、black lives matter、《寄生蟲》拿下奧斯卡.

千禧一代熱愛社交的年輕人,第一次完完全全的直面無社交的孤獨。

也正是因為現實的戲劇性與動蕩性,2020年的電影業也顯得十分蕭條,

畢竟,現實才是最好的電影,我們甚至可以說:

2020年的新聞都比電影要好看~

美劇界的大佬,HBO沉寂了,

《西部世界》和《權力的遊戲》之後,再無史詩級大製作,

迪士尼+上線的各部真人動畫電影,質量也大不如前,倒是流媒體的網飛,從北美到歐洲,從日本到韓國;

打造了不少高分又好看的電視劇。

年末的《後翼奇兵》可能是今年最火的美劇,

女性主義、黑人、被拋棄與收養的親情,天才的孤獨成長與掙扎,

日本的《彌留之國的愛麗絲》全員顏值爆表、快節奏、情節殘忍又有日漫刺激感,

韓國的《甜蜜家園》是升級版的喪屍世界末日,綺麗的恐怖美學與人性恐懼並存。

年底,網飛又搞出了一個大事情,拍了一部偽紀錄片:

《2020去死》~

本片邀請了不少知名演員,然後再扮演全世界的知名人物,回首2020那些大事件;

當我們驀然回首時,才發現:2020年真的是充滿了戲劇性、災難性,黑色幽默的一年,讓人笑中帶淚。

從2020開年的澳大利亞火災,到年末疫苗的研製成功,

網飛只是把這風雲變幻的2020年時間捋了一遍,一些虛擬人物的吐槽,再加上各種真實事件的混剪,

造就了一種魔幻現實主義的驚人效果。

所有的表演都基於現實,現實如何得以荒誕化,

觀眾們一邊沉浸在這仿佛戲劇表演的情境中,一邊感慨這所有的戲劇化和荒誕早就在現實中發生了。

一位歷史學家、一位記者、一個非官方白宮發言人,英國女王,

身家億萬的科技公司CEO、病毒學家、中產白人媽媽、千禧一代的網紅DJ、還有一個仿佛在不斷提問的紀錄片旁白.

這些由大明星們主演,來自不同的階層,既真實又荒誕。

既聰明又愚蠢的人物,對2020年一路的回首,讓我們既共情又吃驚:

這一年竟然如此荒誕,而我們又恰好是這荒誕一年中平凡又被影響著的一員。

來自千禧一代的網飛DJ,作為熱愛社交的年輕人,

居家對他的打擊是巨大的,年輕「打工人」的工作和收入也受到了重創,

可又因為網際網路的發達,網紅視頻瀏覽激增、訂閱數不斷上升,他賺了一筆大錢,

是不是撕裂感和衝擊感特別大?

還有一位家庭幸福、中產美滿的家庭主婦,

她擁有著高收入的家庭和可愛的孩子們,看似是上層人的生活,依然被網際網路上的泛濫、真假虛假的消息攪亂了判斷力,

認為政府在操控人民,給腦袋裡裝了晶片,到最後竟然半真半假的懷疑:

「他們說川普的選票被作假,你知道嗎賓夕法尼亞州根本不存在!甚至整個大選根本都不存在。!」

而讓她相信這些的原因竟然是:

whatsapp群裡有人分享的風穴來風的連結~

看起來,出自上流社會,是一個頭腦清醒的高知女性,反對種族歧視的支持者,

然而,當她看到車裡的黑人小哥,還是會帶著嫌棄又虛假的微笑問:

「你有駕照嗎?你有證明這輛車是你的嗎?」

人與人之間的偏見是永遠無法消除的,嘴上冠冕堂皇,行為上又是另一幅模樣。

還有非官方白宮發言人,也是網飛對美國政客的瘋狂吐槽了,

一邊說:「總統說過啥啥啥!」,當旁白提問時又立刻翻臉:「他從來沒說過這個!」

或是紐約市長在新聞發布會上詢問呼吸機、防護服在哪裡時,旁白把鏡頭轉到他身後,平靜的說:

「可悲的是,他沒有發現這些東西都在他後面堆著。」

最搞笑的是川普的代理律師,發言時緊張的流汗,化妝化出的髮際線都被汗水浸溼了,光頭上全是黑水.

這就是2020的魅力,

各位律師、市長、白宮發言人都像跳梁小丑一樣,三分鐘變換一副面孔,手足無措,

對於社交距離,暢銷作家兼心理學家表示:

「人類是一種社交動物,讓他們獨自在家是反人性的,他們會焦慮,會孤獨會崩潰。」

然後,她話鋒一轉:

「而我不一樣,宅在家我太開心了,我恨死人類了!」

是不是像極了「社交恐懼」的你我他,既受不了無社交的孤獨,但是又無比享受一個人宅家的自由放鬆。

而歷史學家引經據典竟然是《權力的遊戲》裡的:「異鬼進軍人類」,

當我們敬仰所謂的專家時,也記住了人家也只是普通人,

當他指責blacklives matter時,他說:

「他們把雕像扔進河裡是錯誤的,因為他們破壞了歷史。」

旁白:「如果他們是在創造歷史呢?」

歷史學家也被歷史弄得啞然

當整個亞洲都為《寄生蟲》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歡呼時,

坐在電視機前的英國普通觀眾吐槽:「什麼?parasite?這甚至不是一個英語詞彙.」

然而,也是普通人的吐槽更深入人心,

就那麼細緻入微、風輕雲淡的帶我們回味了2020年中,每個普通人的孤獨:

「宅家不久後我就和男朋友分手了,我看完了網飛所有的電視劇,我前所未有的孤獨,我開始分裂出兩個人格與自己對話,視頻電話成為了我運用最多的軟體,因為我想和人說說話。問問好.」「我渴望著一切恢復正常後,可以去酒吧碰見某個人,一起跳一支舞,或許是動作有些笨拙的。然後我們住在一起,那是無比幸福的時刻。某一天,開始忍受不了對方,受不了他刷牙的聲音,然後離開.接著一個人孤獨。」

回首2020年,荒誕、辛苦,還有人類永遠無法逃離的以另一種形式陪伴著我們的孤獨,

但在這麼艱苦艱辛的一年,還能這樣不嚴肅、不悲悲戚戚,將痛苦當做開玩笑開,

Tomorrow is anotherday!希望在明天!

紅顏秀影還是要在此祝福大家,新年快樂!2020再見,我們的2021會更美好!

相關焦點

  • 說說這部2016年最引人注目的荒誕喜劇
    充斥著莫名其妙的情節和不知所云的表達然而無論如何這部由當今法國最受專業影評人推崇的導演布魯諾·杜蒙執導,影后朱麗葉·比諾什出演的荒誕喜劇仍然值得人們關注。在誇張荒誕的風格之下,片中其實藏有大量的關於法國歷史文化的指涉以及導演的個人趣味和哲學思考,也難怪本片在法國國內與國外的口碑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那麼是不是對於不熟悉普通觀眾來說,這部電影就失去欣賞的價值了呢?顯然不是。
  • 2020年的神奇紀錄片在哪裡?
    紀錄片能「記錄」未來的事?歷史文物居然唱起了rap?你真的能分清這是真人秀還是紀錄片嗎?「紀錄片星人」們,一起來看看#2020年的神奇紀錄片#有哪些吧!"作者|清令在我們的固有印象中,紀錄片這一藝術形式的呈現形態通常較為單一,多集中在自然科學科普、歷史文化講述、前人影像展露、人文社會描摹等常規方面。
  • 2020年,我最期待的19部紀錄片
    2020年,我最期待的19部紀錄片肥羅疫情影響著全球的電影產業,紀錄片領域也不例外。這部片由91年出生的德國女紀錄片作者Zacher發起,她在馬達加斯加最大的少管所開設了一個工作坊,通過學習拍紀錄片,10個少年重新審視周遭的世界,也學會了團隊協作。孩子們的單純和勇氣成功感動了由羅馬尼亞知名電影作者普優領銜的評審團,拿到了首獎,但相信此作的意義遠遠大於電影本身。
  • DOCO映像現場丨十一月的深圳,指向海洋的Taiwan紀錄片回顧
    本次的影片回顧,也指向海洋的方向,歡迎感興趣的朋友前來觀看。 「Taiwan紀錄片回顧專題」(由TaiwanDocs授權),作為新亞洲影志的第26期影人會,相比之前的專題「韓國釜山電影節AND回顧」、「首爾獨立影展回顧」、「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回顧」,這次的影像是物理距離最近的一次,卻也是更來之不易的互通。
  • 這部耗時56年的紀錄片,讓所有人明白了關於愛情的真相!
    引言56up(中文名:人生七年)是我極力推薦所有女人必看的紀錄片。正如它的名字一樣,這部紀錄片,從1964年拍到2012年,每七年記錄一次,整整拍了56年。內容為記錄和採訪來自英國不同階層的14個七歲的孩子,每隔七年又跑回去拍攝和記錄他們的成長狀況,看看他們的成就以及傾聽他們訴說對未來的夢想。
  • 回顧皮爾·卡丹一生的紀錄片《卡丹之家》在法國上演
    人民網巴黎9月21日電(記者 何蒨) 一部描述和回顧時尚界泰鬥皮爾·卡丹從事時裝和藝術設計70年的紀錄片《卡丹之家》21日在巴黎舉行首映式。  《卡丹之家》回顧98歲高齡的皮爾·卡丹先生設計的經典作品,記錄了他自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在巴黎以定製高級女裝起家,進而拓展全球成衣市場、賦予家居日用品業時尚設計,以及保護和發揚戲劇文化等歷程。  影片著重展現這位享譽世界時裝設計大師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一直恪守的完美主義和未來主義風格,將一代時尚教父勤奮和創新的一生,濃縮在一個多小時的畫面中。
  • 對視與交融:人文紀錄片與人類學影像跨界論壇暨學術展映回顧
    2020海上紀錄片論壇2020年10月30日~11月1日,兩年一度的海上紀錄片論壇暨學術展映在同濟大學圓滿落幕。本次論壇以「對視與交融:人文紀錄片與人類學影像跨界融合」作為主題, 逾20位對紀錄片有深入研究的中外優秀學者,和對人類學有廣泛涉獵的一線紀錄片導演參與了發言、研討。
  • 2020年,不容錯過的20部網飛電影和電視劇
    以Netflix片單為軸來回顧一下2020年怎麼樣?新冠疫情給世界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宅在家裡,時間的界限也漸漸模糊起來——不過那些瘋狂追劇的日子還是深深印刻在了時光裡。今年火遍全網的口碑劇集包括:3月震撼人心的紀錄片《養虎為患》;8月的房地產真人秀《日落家園》;10月的浮誇喜劇《愛米麗在巴黎》[1] ;以及11月熱播中的皇室劇《王冠》第四季。
  • 紀錄片《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全面回顧戰爭歷程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攝製的20集大型紀錄片《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於12日播出。  該片還原並全面回顧了抗美援朝戰爭歷程,詳細講述了黨中央艱難決策、志願軍秘密赴朝、歷次重大戰役、朝鮮停戰談判、志願軍凱旋歸國等重大歷史事件的全過程,以及部分志願軍英模、戰鬥集體和他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
  • 章焜華先生回顧上海電視紀錄片30年曆程
    章焜華:《五平太流轉》是日本九州朝日放送拍攝的紀錄片,1988年,該片在第二屆上海電視節獲最佳紀錄片獎。它說的是日本一個老煤礦倒閉前後工人的生活狀態,拍得很深刻,很精彩,很好看。當時,《五平太流轉》的製片人園田健一先生正好也來參加上海電視節,於是我們邀請他來介紹這部片子的拍攝情況,講述他的紀錄片創作理念。
  • 紀錄片為何開始火了
    紀錄片為何開始火了 2020-04-28 10:11:39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朱延靜 責任編輯:朱延靜 2020年04月28日 10:11 來源:新民晚報參與互動
  • 歐洲聖丹斯辦弗萊德金回顧展 早期黑人紀錄片在列
    歐洲聖丹斯辦弗萊德金回顧展 早期黑人紀錄片在列 時間:2020.08.2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 2020臺灣:當局荒誕無情 民眾恐懼憤怒
    2020年即將過去,回顧臺灣島內這一年來,可謂風雨飄搖、亂象頻發。民進黨當局「一黨獨大」,但其執政荒誕、混亂,放縱黨內政治分贓、導致貪腐亂象滋生。2020「討厭民進黨」再次成為臺灣民眾心中熱詞。2020年1月11日,臺灣島內舉行所謂的「二合一」選舉,民進黨再次取得大勝。不僅贏得了地區領導人選舉,而且在立法部門選舉中也獲得半數以上的席次。蔡英文不僅實現連任,而且騙取了57.13%、817萬張選票,成為臺灣選舉史上的最高票。
  • 2019紀錄片回顧:回望·現實·融合
    這一年,中國紀錄片從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轉向讓世界認同中國轉變,開始了與世界文化的深度接合。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報導,兩部紀錄片播出後一些阿拉伯國家的政府官員、學者、媒體人紛紛發聲,支持中國在新疆的反恐政策,駁斥西方媒體對新疆的不實言論。中國紀錄片已經開始助力我國的外交事業,在國際舞臺上一展風採。
  • 從「蕾哈娜」到「碧梨」,2020年外媒最期待的10部紀錄片
    策劃 | DOCO編輯部 整理 編譯 | 佐伊 2019年是紀錄片的黃金年份,而2020年也緊隨熱潮——流量明星、爭議運動員、大眾社會議題這些都將作為2020年紀錄片的創作主題。
  • 混響與低鳴 | 《不即不離》領銜深圳Taiwan Docs紀錄片回顧展第一天
    原創 凹凸鏡DOC 凹凸鏡DOC11月14日,新亞洲影志的第12期工作坊來到了深圳,作為工作坊重要環節之一,「臺灣紀錄片回顧專題」 (由TaiwanDocs授權)是其中的重要的組成部分。
  • 2020年開年暖心紀錄片《人生第一次》:「初來乍到,請多關照」
    導語:2020年開年暖心紀錄片《人生第一次》,「初來乍到,請多關照」不知道觀眾朋友們還記不記得,前幾年曾播出的一部紀錄片《人間世》在豆瓣上獲得了9.6的高分。「洞察人間凡事,體味人生百態」,這部人文紀錄片《人生第一次》旨在通過蹲守拍攝,觀察不同人群在人生重要節點的「第一次」來探知中國人生活的酸甜苦辣。
  • 這部9.2分紀錄片,讓我又開始看書了!
    除了時間給了這次「衝動」的機會,很多原因來自一部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上線一個多月,拿下了豆瓣9.2分的高分。很多人一開始看這部紀錄片,是衝著「胡歌配音」而去。但不到一集的時間,就深深地被故事圈粉。影片的名字源自波蘭作家米沃什的同名詩歌。
  • 回顧2020年影視劇,看看你錯過了哪些經典,有哪些經典場面期待
    2020年已經過去了,回顧2020年,我們經歷了很過,因為疫情的原因,電影院全面關閉,《囧媽》首次嘗試免費線上春節檔。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我們經歷了影視行業的挫折,但也見證了影視行業出現了一些新的生機。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回顧一下2020年影視行業都經歷了什麼。2020年又有哪些影視劇令你印象深刻。
  • 今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真的應該給這部!
    如果問及今年內地有什麼紀錄片是絕對不可錯過的,那麼除了豆瓣高達8.8分的《四個春天》外,還有這一部——《24號大街》,提名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此前,《24號大街》還入圍了第30屆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的長片競賽單元,獲得了第2屆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的最高獎「優秀紀錄長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