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magasa
最近在國內的大銀幕上接連有幾部國產警匪片上映,包括《烈日灼心》《宅女偵探桂香》《東北偏北》《解救吾先生》等。警匪片在中國是一種比較特殊的類型,不好拍,當這麼多警匪片密集出現的時候,我認為有必要專門關注下。
有城市的敵方就有犯罪,有犯罪就會有警察和罪犯的鬥爭,因此警匪片是一種全球化的城市犯罪電影,而好萊塢警匪片又對所有國家的警匪片都有深刻的影響,這裡先介紹下好萊塢警匪片的歷史。
警匪片在好萊塢有兩個源頭,一個是三十年代初期流行的黑幫片,一個是來自文學傳統的偵探片,其中包括與黑色電影雜交的私家偵探片。真正以警察抓獲歹徒為情節主體的警匪片出現得較晚,在之前的那些電影中,警察常常被描繪為無能、遲鈍的飯桶形象,關鍵時刻毫無用處,甚至幫倒忙,只有案件告破後才出來收拾殘局。這種情況在二戰結束後開始改變,正面展現警察破案的電影開始湧現。這個時期的警匪片受到四十年代末期寫實電影風格的影響,喜歡細緻描寫警察日常工作中那些平平無奇的細節,打個比方的話,略類似於中國導演寧瀛拍攝的《民警故事》。這類警匪片強調警察的責任、紀律和專業素質,警察在某種意義上成為美國精神和價值的守護者。
《警網鐵金剛》
到了六十年代末,另一類和過去截然不同的警察形象開始在銀幕上亮相,並且帶出一波在影史上也非常了不起的警匪片。一方面是因為審查制度的廢除,電影展現暴力的尺度大大拓寬,另一方面,越戰的爆發讓社會價值分裂,警察也不再拘於嚴謹奉公的呆板形象。《警網鐵金剛》(Bullitt,1968)、《獨行鐵金剛》(Coogan’s Bluff,1968)、《法國販毒網》(The French Connection,1971)、《骯髒的哈裡》(Dirty Harry,1971)這些警匪片中的警察,以演員史蒂芬·麥奎因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角色為代表,強悍、暴力、獨來獨往,對待罪犯不擇手段、絕不容情,他們在銀幕上修復了在現實中失去民眾信任的警察形象。
六、七十年代警匪片比起較早時候會更多地表現動作,這種趨勢到八十年代就發展成警匪動作片(也受到蘭博一類電影的影響),是那段時期的主流票房大片,比如布魯斯·威利斯擔綱的《虎膽龍威》、梅爾·吉勃遜領銜的《致命武器》等等。激烈的槍戰和動作奇觀場面成為警匪片的標準配置,不再講究真實的破案流程。
《虎膽龍威》
從九十年代至今,好萊塢流行的警匪片風格又為之一變,觀眾看膩了肌肉男的對打,轉而欣賞純粹智力之間的對抗,也就是從這時候開始,擁有高智商的罪犯開始變得比警察更有魅力,《沉默的羔羊》中的安東尼·霍普金斯,《七宗罪》中的凱文·斯派西莫不如此,讓人聯想起二十年代德國電影大師弗裡茨·朗塑造的無所不能的馬布斯博士。而警察也需要變得更加聰明和反應靈敏,依靠嚴密的邏輯和細緻的觀察來將罪犯繩之以法。
警匪片亦是香港電影中的一種主流類型,尤其是從八十年代以來,蔚為大觀,代表作包括成龍的《警察故事》系列、《無間道》三部曲等。香港警匪片受好萊塢警匪片很大影響,但植根香港,也發展出一些地方特色風格。作為中國觀眾,可能對香港警匪片的熟悉程度更在好萊塢之上。而且「警匪片」的命名很可能是來自香港,因為在英文中是說police procedural或者police crime drama,並不提到「匪」。
《沉默的羔羊》
中國內地拍警匪片的歷史不算短,但因為掣肘因素頗多,我認為始終沒有形成穩定和獨特的風格脈絡。在過去,我們更習慣用「公安片」而不是「警匪片」來給它命名。這個差異說小不小,「公安片」實際上指明了它屬於行業題材的實質,過去有人把它更具體地分為反特片(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刑偵片等,是對公安工作性質的細分。犯罪分子在「公安片」裡的地位是從屬性的,是公安幹警工作的對象和目標,它就不像警匪片那樣更強調警匪雙方的對抗。因為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公安片」又極易落入主旋律的範疇中,政治意味變得突出,這樣對警察和罪犯的塑造就會顯得非常單一。警察就是正義的化身,幾乎不能有缺點,也不提倡宣揚個人英雄主義,在罪犯這邊,不可以寫複雜人性和犯罪動機,同時對警察偵查手段也不可以有過多涉及,以免有同情罪犯和教唆犯罪的嫌疑。
觀眾多年來受到好萊塢和香港警匪片的薰陶,基本接受了相應的類型程式,對傳統的公安片是比較排斥的,傳統公安片的創作思路也不太能適應市場化警匪片的要求,因此內地警匪片面臨一個重新學習和開拓的過程。
《無間道》
本文開頭提到的幾部新的警匪片,也都在不同層面有一些可喜的小小進步,《烈日灼心》表現了在中國電影裡前所未有的一種警匪關係,而《解救吾先生》則塑造了一個非常獨特的惡人形象,不像有的俗套電影那樣以為讓壞人帶上點善,似乎就等於有了豐富的性格層面。並非如此,王千源在《解救吾先生》中演的綁匪惡到了極致,在他身上幾乎看不到善,但他的邪惡光譜卻是立體和善變的,因為惡遠非只有一種。
警匪片不會是電影市場上最賣座的類型,喜劇片、幻想片、動作片都會有更好的市場表現,但我非常期待中國警匪類型的發展,比較現實地說,它標示了當前創作在某些方面的邊界,也為刻畫那些我們在中國電影中從未見證過的複雜人性提供了土壤。
點擊或輸入以下關鍵詞,查看過往精彩內容
cult | 凱恩 | 陳凱歌 | 小時代 | 美國電影 | 半年盤點 | 趙濤 | 大聖訪談 | 開羅宣言 | 長者 | 昆汀 | 侯孝賢 | 三體 | 百團大戰 | 殺人回憶 | 杜琪峯 | 三級片 | 微博大V | 電影審查 | 德國電影 | 艾美獎
編輯:徐寒冰 | 聯繫我們:irisfilm@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