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 曾經,我們把警匪片叫做公安片

2021-02-08 虹膜

文 | magasa

最近在國內的大銀幕上接連有幾部國產警匪片上映,包括《烈日灼心》《宅女偵探桂香》《東北偏北》《解救吾先生》等。警匪片在中國是一種比較特殊的類型,不好拍,當這麼多警匪片密集出現的時候,我認為有必要專門關注下。

有城市的敵方就有犯罪,有犯罪就會有警察和罪犯的鬥爭,因此警匪片是一種全球化的城市犯罪電影,而好萊塢警匪片又對所有國家的警匪片都有深刻的影響,這裡先介紹下好萊塢警匪片的歷史。

警匪片在好萊塢有兩個源頭,一個是三十年代初期流行的黑幫片,一個是來自文學傳統的偵探片,其中包括與黑色電影雜交的私家偵探片。真正以警察抓獲歹徒為情節主體的警匪片出現得較晚,在之前的那些電影中,警察常常被描繪為無能、遲鈍的飯桶形象,關鍵時刻毫無用處,甚至幫倒忙,只有案件告破後才出來收拾殘局。這種情況在二戰結束後開始改變,正面展現警察破案的電影開始湧現。這個時期的警匪片受到四十年代末期寫實電影風格的影響,喜歡細緻描寫警察日常工作中那些平平無奇的細節,打個比方的話,略類似於中國導演寧瀛拍攝的《民警故事》。這類警匪片強調警察的責任、紀律和專業素質,警察在某種意義上成為美國精神和價值的守護者。


《警網鐵金剛》

到了六十年代末,另一類和過去截然不同的警察形象開始在銀幕上亮相,並且帶出一波在影史上也非常了不起的警匪片。一方面是因為審查制度的廢除,電影展現暴力的尺度大大拓寬,另一方面,越戰的爆發讓社會價值分裂,警察也不再拘於嚴謹奉公的呆板形象。《警網鐵金剛》(Bullitt,1968)、《獨行鐵金剛》(Coogan’s Bluff,1968)、《法國販毒網》(The French Connection,1971)、《骯髒的哈裡》(Dirty Harry,1971)這些警匪片中的警察,以演員史蒂芬·麥奎因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角色為代表,強悍、暴力、獨來獨往,對待罪犯不擇手段、絕不容情,他們在銀幕上修復了在現實中失去民眾信任的警察形象。

六、七十年代警匪片比起較早時候會更多地表現動作,這種趨勢到八十年代就發展成警匪動作片(也受到蘭博一類電影的影響),是那段時期的主流票房大片,比如布魯斯·威利斯擔綱的《虎膽龍威》、梅爾·吉勃遜領銜的《致命武器》等等。激烈的槍戰和動作奇觀場面成為警匪片的標準配置,不再講究真實的破案流程。


《虎膽龍威》

從九十年代至今,好萊塢流行的警匪片風格又為之一變,觀眾看膩了肌肉男的對打,轉而欣賞純粹智力之間的對抗,也就是從這時候開始,擁有高智商的罪犯開始變得比警察更有魅力,《沉默的羔羊》中的安東尼·霍普金斯,《七宗罪》中的凱文·斯派西莫不如此,讓人聯想起二十年代德國電影大師弗裡茨·朗塑造的無所不能的馬布斯博士。而警察也需要變得更加聰明和反應靈敏,依靠嚴密的邏輯和細緻的觀察來將罪犯繩之以法。

警匪片亦是香港電影中的一種主流類型,尤其是從八十年代以來,蔚為大觀,代表作包括成龍的《警察故事》系列、《無間道》三部曲等。香港警匪片受好萊塢警匪片很大影響,但植根香港,也發展出一些地方特色風格。作為中國觀眾,可能對香港警匪片的熟悉程度更在好萊塢之上。而且「警匪片」的命名很可能是來自香港,因為在英文中是說police procedural或者police crime drama,並不提到「匪」。


《沉默的羔羊》

中國內地拍警匪片的歷史不算短,但因為掣肘因素頗多,我認為始終沒有形成穩定和獨特的風格脈絡。在過去,我們更習慣用「公安片」而不是「警匪片」來給它命名。這個差異說小不小,「公安片」實際上指明了它屬於行業題材的實質,過去有人把它更具體地分為反特片(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刑偵片等,是對公安工作性質的細分。犯罪分子在「公安片」裡的地位是從屬性的,是公安幹警工作的對象和目標,它就不像警匪片那樣更強調警匪雙方的對抗。因為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公安片」又極易落入主旋律的範疇中,政治意味變得突出,這樣對警察和罪犯的塑造就會顯得非常單一。警察就是正義的化身,幾乎不能有缺點,也不提倡宣揚個人英雄主義,在罪犯這邊,不可以寫複雜人性和犯罪動機,同時對警察偵查手段也不可以有過多涉及,以免有同情罪犯和教唆犯罪的嫌疑。


觀眾多年來受到好萊塢和香港警匪片的薰陶,基本接受了相應的類型程式,對傳統的公安片是比較排斥的,傳統公安片的創作思路也不太能適應市場化警匪片的要求,因此內地警匪片面臨一個重新學習和開拓的過程。


《無間道》

本文開頭提到的幾部新的警匪片,也都在不同層面有一些可喜的小小進步,《烈日灼心》表現了在中國電影裡前所未有的一種警匪關係,而《解救吾先生》則塑造了一個非常獨特的惡人形象,不像有的俗套電影那樣以為讓壞人帶上點善,似乎就等於有了豐富的性格層面。並非如此,王千源在《解救吾先生》中演的綁匪惡到了極致,在他身上幾乎看不到善,但他的邪惡光譜卻是立體和善變的,因為惡遠非只有一種。

警匪片不會是電影市場上最賣座的類型,喜劇片、幻想片、動作片都會有更好的市場表現,但我非常期待中國警匪類型的發展,比較現實地說,它標示了當前創作在某些方面的邊界,也為刻畫那些我們在中國電影中從未見證過的複雜人性提供了土壤。

點擊或輸入以下關鍵詞,查看過往精彩內容

cult | 凱恩 | 陳凱歌 | 小時代 | 美國電影 | 半年盤點 | 趙濤 | 大聖訪談 | 開羅宣言 | 長者 | 昆汀 | 侯孝賢 | 三體 | 百團大戰 | 殺人回憶 | 杜琪峯 | 三級片 | 微博大V | 電影審查 | 德國電影 | 艾美獎

編輯:徐寒冰 | 聯繫我們:irisfilm@qq.com

相關焦點

  • 虹膜 杜可風專訪:我沒有時間和王家衛合作
    本文是《虹膜》雜誌2015年9月下封面文章的一部分,若對全文感興趣可點擊左下角「閱讀全文」連結至亞馬遜Kindle書城購買。杜可風:對,另外我當時還有一個女朋友想去那邊學功夫。然後就在那邊開始發展了。接著就開始做一些影像作品,紀錄片啊,攝影助理之類。後來楊德昌、張艾嘉找我去做第一部長片。那個時候香港和臺灣年輕人的關係很緊密,創作方面來往交流得比較多。偶爾還會有一些大陸的人來交往。所以大家就互相認識了。
  • 虹膜 你以為你喜歡的cult片99%都不是cult片
    B級片的含義約略等於成本較低的影片,但這個詞只有放到一定語境下才成立,並非所有低成本影片都可不分青紅皂白地稱為B級片。它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在某個特定的產業環境下,相對於那些成本更高的A級片來說,成本較低的被稱為B級片。所以,藝術電影不論成本高低都不能叫做B級片,它首先得是類型片,或商業片。
  • 虹膜 從《破風》看體育電影成功的兩個必要條件
    拍體育片,林超賢有一個優勢,那就是他可以把拍動作片的經驗放進來,動作片是他非常擅長的領域。若是解決好上面這些問題,《破風》就算成功了一半,我們來看看林超賢是如何處理的。;近年來的《摔跤手》,很少有電影表現衰老和失敗如此徹底,它讓我們看到體育運動光鮮背後的陰影。
  • 【最佳混剪】致那些年我們追過的香港警匪片
    城頭變幻大王旗,香港警匪片30年崢嶸歲月隨後便 迎來了我們最熟悉、也是最激動人心的一刻,1986年,兩位落魄之人,在徐克的幫助下,拍攝了一部電影,這部電影是真正意義上的當代警匪片模式,這兩位鬱郁不得志的人憑藉本片開創了一個時代,他們是吳宇森與周潤發,這部電影叫做《英雄本色》。
  • 虹星科技採集設備過檢:公安虹膜建庫不二選
    高精度的虹膜識別正成為公安進行高效刑偵的新需求邁入人工智慧時代,我們在感受社會高速發展的便利同時,也深受信息竊取、資金盜刷、各式新型網絡詐騙的困擾。面對「魔高一尺」的犯罪分子,自然傳統依靠證件、照片等信息對人員身份認證的方法已無法滿足公安部門在反恐、追逃等領域的刑偵需求,虹膜等高精度的生物特徵識別手段正成為公安在實戰中保持「道高一丈」的致勝法寶。
  • 「智庫」從電影世界走向現實生活的虹膜識別技術
    至於DNA採集建議,陳士渠稱,公安部2009年已經建立了全國打拐DNA信息庫,丟了孩子的父母都可以把血樣採集檢測入庫,費用由公安機關承擔。一旦發現來歷不明、疑似被拐的兒童,採集血樣輸到庫裡後,通過親緣關係的比對,可以確認孩子真實身份。採集所有新生兒DNA信息,相當於預存孩子的信息與疑似被拐兒童的DNA進行比對。這種做法與現在採集丟失孩子父母的DNA效果是一樣的。
  • 基於Zybo ZYNQ7010開發板的虹膜識別儀
    ,事實上虹膜識別已經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相較於指紋0.8%、人臉識別2%左右的誤識率,虹膜識別誤識率可低至百萬分之一。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一款略開腦洞的「虹膜識別儀」作品項目,基於DIGILENT Zybo開發板 (Zynq-7010) 實現。老規矩,秉承開源精神,在這裡我們將你分享如何通過改裝一個家用網絡攝像頭來進行紅外採集,並用Zybo開發板來DIY實現這一應用。先來看看作品帶感的demo視頻吧~!
  • 虹膜 美國色情電影的黃金時代
    那個時代在主流的MPAA和NATO(全國電影院經營者協會)之外,尚有許多獨立的片商和小型影院存在,這些影院曾經主要放映「sexploitation film」之類的軟性色情電影,後來不少轉型為放映真正的硬核成人片(porn)。公開放映的色情電影一度進入主流社會的視野,那個年代的《紐約時報》和《綜藝》上不乏對色情電影的連篇討論,《深喉》和《綠門背後》都曾殺進票房排行榜的前列。
  • 國產警匪片,死於《毒戰》
    這部片子很毒,片如其名,是講述香港毒販和內地緝毒警之間的故事。影片沿用了香港導演慣用的雙雄對決模式,一方是全能毒販蔡添明(古天樂飾),一方是正義小隊長孫紅雷。
  • 虹膜異色是怎樣的性感存在
    虹膜異色症(Heterochromia),是一種身體異常狀況,指兩眼的虹膜呈現不同顏色的性狀。大約每1000人就有6個人擁有虹膜異色症,而Sarah Mcdaniel,恰好就是其中的一位。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幾乎察覺不到。 例如,你可能不知道Mila Kunis(《泰迪熊》女主演)也有。但Sarah Mcdaniel的虹膜卻顯而易見,非常獨特。
  • 中國公安一小步,中國電影一大步
    只不過,這一小步,是被無數創作者在背後奮力推動,一點點往前蹭出來的。因此,每拍出來這樣一部警匪片,背後無數次艱難的溝通、妥協再爭取,都是我們難以想像的。而且這些限制都與商業片的創作規律天然存在矛盾,所以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市面上都只有高大全的主旋律作品,無法獲得大眾認同,取得商業成功。但是,抱怨總是於事無補的,如果沒有人冒險嘗試打破邊界,邊界永遠不會自己擴大,自我審查也將永遠存在於每個電影人的心中。
  • 香港警匪片為什麼越來越不賣座了?
    自《無間道》之後,再難有引發觀影熱潮的警匪片。香港警匪片,越來越不賣座。然而,警匪片已經成為港劇碩果僅存的獨木了。觀眾在看警匪片時,就會感同身受。警匪片當然賣座。但是隨著治安原來越好,暴力和動蕩離我們的世界越來越遠,再來看警匪片,只會覺得陌生。
  • 香港警匪片票房為什麼越來越低了?
    自《無間道》之後,再難有引發觀影熱潮的警匪片。香港警匪片,越來越不賣座。然而,警匪片已經成為港劇碩果僅存的獨木了。香港警匪片的歷史自上世紀二十年代,香港電影業就逐漸興起。經過短暫的戰亂後,又飛速發展,成為拉動香港經濟復甦的一輛大馬車。
  • 三星Note7〡黑科技『虹膜識別』豈止能解鎖
    8月2日晚,三星Note 7正式發布,再次成就了一段傳聞成真的佳話,雙曲面屏幕、虹膜識別全部來了。關於Note 7的虹膜識別功能,我們第一印象中可能只是解個鎖,但其實它的妙用不止於此,這一黑科技,其實有四種玩法。
  • 抗擊片荒「老男孩們」扛起警匪片
    2020年年末的大銀幕顯然不夠熱鬧,最近的小片荒也讓院線方面頭疼。拯救大銀幕,還得靠「老男孩們」!昨日繼續有警匪電影宣布定檔,未來三個月多部警匪片接力上映,劉德華、梁朝偉、吳彥祖、劉青雲這些警匪電影老面孔全部回歸。
  • 《毒戰》香港首映 杜琪峯北上拍公安挑戰底線
    現在拍《毒戰》,你們認為這個時機適合在內地嘗試拍警匪片?  杜琪峯:那時我們覺得,香港電影的趨勢是會有越來越多的合拍,所以決定做。拍警匪片的話,我們很熟悉香港的,但不熟悉內地,那時連送審都不知道怎麼送。我們在內地拍攝的經驗少,於是我們用《單身男女》和《高海拔之戀2》作為(合拍片的)開始。其實,在這兩部戲進行之前,我們就開始做《毒戰》的資料搜集,開始醞釀這部電影。
  • 奧菜惠 | 虹膜異色症少女
    永恆的少女,引領我們上升!
  • 杜琪峯執導的香港「警匪片」《毒戰》票房過億
    來自出品方海潤影業的消息,《毒戰》過億的票房刷新了杜琪峯憑藉《單身男女》保持的個人9800萬元最高票房紀錄,成為「警匪片宗師」杜琪峯首部破億影片;同時《毒戰》還超越此前由《西風烈》保持的6340萬元的內地警匪電影最高票房紀錄,從而成為迄今中國內地影史最賣座的警匪電影。
  • 香港警匪片,為何只剩下林超賢了
    香港曾經作為世界三大電影基地之一,一直以來以警匪片,武俠片見長,尤其是警匪片,始終是長盛不衰的題材。進入新時代,香港警匪片卻逐漸走向衰落,很多導演也在此類型上做積極探索,其中《無間道》是最為成功的一部,但是從此之後,再也沒有新的突破,王晶《追龍》、《澳門風雲》一部比一部爛,曾經暴力美學的鼻祖,吳宇森跟風開始拍《三國》,都不再堅守自己的陣地。
  • 三星Note7外觀確認:新顏色酷炫 虹膜秒解鎖驚呆!
    而珊瑚藍版本的 Galaxy Note7 在之前就已經跟我們見過面了,珊瑚藍色的 Galaxy Note7 給人一種十分舒服的感覺。看來三星今年在選擇配色方面下了不少的功夫。對了,這款機器還有一項即將全面用上的黑科技:虹膜識別,通過識別每個人眼球獨一無二的虹膜線條以進行解鎖,此前微軟等廠商曾用過,但都沒有推廣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