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華講堂第三講:從電影《八佰》談上海租界鐵門(1925-1946年)
龍華講堂第三講:從電影《八佰》談上海租界鐵門(1925-1946年) 2020-10-20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地方文史|馬軍:「鐵門」內外的近代上海
「我研究上海租界鐵門(1925-1946)的體會」的主題講座。馬軍研究員以電影《八佰》作為楔子,通過大量的歷史圖片和生動的事例,介紹了上海租界鐵門的由來、位置布局和對市民生活帶來的影響,分享了自己研究租界鐵門的緣起和體會,強調歷史研究應具有現實關懷。這場講座由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副教授阮清華主持。 馬老師從今年上映的《八佰》談起,電影中有一幕是淞滬會戰爆發後,大批中國難民要衝破鐵門阻擋,逃往租界避難。
-
電影《八佰》中日軍不敢得罪的歐美租界在上海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年度國產戰爭電影《八佰》歷經磨難,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得以在電影院上映,感動了不少觀眾。電影《八佰》的故事背景取材於抗日戰爭中這就涉及到了上海的公共租界問題。1845年,英國駐上海的領事與上海道臺籤訂了《上海土地章程》,把大約830畝土地劃給英國人作為居住地,久而久之這塊土地就形成了英租界。英國人可以在租界裡建立自己的居民區,在這裡辦廠,而且在租借這塊地時英國人還給出了一筆可觀的補償款。
-
電影《八佰》後,撤入英租界的壯士們如何了?
最近,電影《八佰》上映,因為此前上映的波折,讓我更有興趣一睹為快。這部電影目前我已經刷了兩次,看到陳樹生「瀟灑」的丟下白汗衫,留下「捨生取義、而所願也」的血字後,裹著炸藥包跳下6樓阻擋日軍進攻的橋段時,就決定復刷!《八佰》是一部群像戲,一場在國民政府眼中的「表演」戰,卻看盡了新垃圾橋兩岸的眾生百態。
-
View 視角 | 豆瓣評分天天降的《八佰》
去年建國七十周年時,曾作為上海電影節開幕片,卻又臨時因「技術」撤檔。隨後的公映也遭遇了相同的命運。從此,《八佰》便一直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之上。人們對於《八佰》以及管虎的期望值也到達了頂峰。對於闊別半年的院線來說,一直期待著《八佰》可以為中國電影產業注入一針「強心劑」。
-
電影《八佰》背後的幾個真相......
影院復工以來,最火的國產電影,非《八佰》莫屬。《八佰》是一部以淞滬會戰為背景,講述國民黨軍隊的第88師262旅524團第1營的「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的故事。背後一河之隔的上海租界,卻歌舞昇平,仿佛戰爭全然與自己無關。正是這種「看客」心態,讓租界的人毫無防備,在後來也遭受日本人侵襲。
-
電影《八佰》能火,只看臺詞就明白,讓人熱血沸騰
前天去看了電影《八佰》,電影一開場就讓人感覺到緊張的氣氛。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英美租界僅僅一河之隔。影片中,452人孤軍奮戰4晝夜,譜寫了壯悲激烈的史詩。影片中,為了壯聲勢,四百多人的部隊對外號稱八百人。這也是電影《八佰》名字的由來。
-
二刷電影《八佰》,看到的不僅僅是戰爭
電影《八佰》的上映可謂是一波三折,影片的總投入成本高達5.5億人民幣,作為去年上海電影節的開幕作品,原定2019年7月5日上映,然而就在上海電影節開門的前一晚,片方突然公布「技術原因」撤檔。影片背後的故事《八佰》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
-
電影《八佰》能火,只看臺詞就明白,讓人熱血沸騰
前天去看了電影《八佰》,電影一開場就讓人感覺到緊張的氣氛。這部影片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揭開了1937年淞滬會戰的一角。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英美租界僅僅一河之隔。 額外補充一句,本片由管虎導演,是亞洲首部全片使用IMA某攝影機拍攝的商業影片。
-
《八佰》的真實結局,其實比電影裡還悲慘
《八佰》這部電影,我看了有些時日了。其實,我是觀影之後喜歡寫點影評的人,這次卻遲遲沒有寫,的確有一點不好下筆的感覺。前不久,參加一場直播課程,聽一位老師的介紹,才知道《八佰》這部電影。這位老師是一位資深電視製片人,對《八佰》評價很高,說是國產電影裡堪稱經典的一部影片。奔著這個口碑,我帶妻兒一起走進了影院。
-
電影《八佰》觀後感
電影《八佰》觀後感 2020-08-26 10: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八佰電影講的什麼 八佰真實歷史事件
8月倍受期待的國產戰爭大片《八佰》上映了,對於太久沒進影院的觀眾來說,這是一份巨大的驚喜。兩個多小時的電影,太多太多的淚點湧現,相信大家在觀影時都忍不住流淚吧。不過沒去電影院看過《八佰》的朋友有福利,今天小編就來告訴大家電影《八佰》講的什麼?《八佰》真實歷史事件又是什麼?
-
談《八佰》戰火之下的藝術「界線」
因為疫情沉寂數月的影院因為電影《八佰》的首映而激起千層浪,疫情之後影院復工,《八佰》作為開路先鋒,既是與觀眾的特殊緣分,也是一次民族情懷在現實中的輾轉回歸。馮小剛說「只有《八佰》這個電影可以擔負起復興的重任」。而這次「復興」,不僅是疫情之後沉寂影視界市場的一次振奮劑,更是祭奠過去、展望未來的一個起點。
-
電影《八佰》沒有演的歷史背後!
電影《八佰》去年上映未果,再到今年終於出映,雖然講述的是國軍抗戰,但是在抗日戰爭的大背景下,中國軍民保衛祖國的決心意志是一樣的,尤其是國共合作後的抗日初期,國民黨的正面戰場和共產黨的敵後戰場配合作戰,粉碎了日本滅亡中國的囂張企圖8月15日,電影《八佰》組織了超前點映,評分也一度到達9.4分,影片的製作,演員的選擇,場景的構設,劇情的搭配,感情的薰陶都使得在場觀眾無不動容,《八佰》作為電影無疑是一部成功的電影,但是《八佰》背後,還有許多我們不知道的歷史真相!
-
再談電影《八佰》,這部美化國軍抗日的電影本不該拍出來
今天是《八佰》正式上映的第2天,票房突破了2億,也助推全國電影票房創造了電影院復映以後的新記錄。《八佰》的熱映,終於給暑期檔增加了一點熱度,也給全國電影市場打了一針強心劑。這部電影看樣子有希望突破20億。導演管虎在接受採訪中談到,之所以拍這部電影,是為了表達對從軍的父親和抗日英烈的崇敬。
-
再談,關於《八佰》的爭議
這種爭議 從《戰狼2》、《流浪地球》、《我不是藥神》、到《八佰》,一浪高過一浪。再看《八佰》,遭遇了多次撤檔、刪減和封播,所以從意識形態方面,形成了今天評論這部電影的熱潮。小編看了部分網站關於《八佰》的評論,發現有部分熱門的點評已經脫離了電影本身,給我的感覺就是突然歷史學家多了,對歷史真實細節了如指掌。但更多的是從電影本身去點評《八佰》。今天再談自己對《八佰》的看法。因為畢竟這是一部真實歷史改編,大背景總是要簡單交代一下。
-
管虎:《八佰》超越了電影的意義
在對排片時間和排片影院做出限制的情況下,《八佰》仍然收穫了超過1420萬元的點映票房,成績喜人。點映過後,《八佰》豆瓣評分達到8.3分,獲得良好口碑。《八佰》取材自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講述「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的故事。
-
從電影《八佰》說起,上海煤氣業發展歷程
由華誼兄弟出品、管虎執導的戰爭題材電影《八佰》是影院復工後上映的首部華語大片,首輪點映口碑頗佳,並於本周五8月21日正式上映。影片內容圍繞發生在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的最後一役,講述的是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一個加強營的「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的故事。
-
八佰其實只有四百,講述電影背後的歷史,一篇關於《八佰》的科普
疫情之後,全國影線復工,那麼最火的電影是哪一部?目前看應該是《八佰》,截止到8月25日,電影《八佰》的票房已經累計突破10億,這在抗戰題材電影中絕對是一枝獨秀。電影《八佰》的宣傳海報而電影本身而言,場面宏大,也展出了國產戰爭電影的進步,不過從劇情而言又稍顯曲折複雜,讓很多對這段歷史不是十分清楚的影迷出現疑惑
-
電影八佰,終於爆了
朋友們,隨著新冠疫情再一次被控制住,停了半年多時間的電影行業終於恢復了。而電影業恢復後的第一場影片就是戰爭大片《八佰》,已經相繼在全國各地影院上演了。這部電影描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松滬會戰的一個片段。以前我就看過松滬會戰的小說,知道一點大概的內容,今天我來寫一下這場電影的故事情節,不單是為了蹭熱點,更多是想宣傳一下我們的抗日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