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非洲裔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去看電影《三塊廣告牌》中的美國

2020-08-28 追狐娛樂

今年,美國時間5月25,因警察暴力執法,害死了一位名叫弗洛伊德的黑人,28日,示威的群眾就佔領了當地的警察局。

一夕之間,讓人們看清了這個正面的、象徵自由的大國中包裹著的究竟是什麼,美國夢在全世界的面前碎了個徹底。

但其實,不是一夕之間,在川普意外當選後,美國的民粹之風就漸漸抬頭,在2017年上映於北美的三塊廣告牌》中,就已經將美國夢在電影中撕了個粉碎,更是將大旗插在了奧斯卡學院派的大門口。

電影當中關注的社會熱點,是真實的美國每天都要面臨的問題:家暴、種族歧視、殘障歧視、神父猥褻兒童、警察暴力執法,所有與其向世界宣傳的美國夢相背離的現狀,都在電影中有所展示,實實在在的擺在了人們的面前。

影片的第一個場景,選定為郊外公路旁的一片濃霧中,濃霧裡佇立著三塊破損的廣告牌,整個畫面灰濛濛的又不通透,將一種莫名的壓抑感傳遞出來,其時間線不明,可能是故事開始之前,可能是女主角的女兒被強姦致死的那一天,是法律被忽視、被蔑視的那一天。

片頭之後,是女主角——母親這個角色出場,三塊廣告牌再次出現,這個時候的色調已經改變,畫面也看著通透了很多,只是顏色的飽和度偏低。

母親開車路過生出一念,用這三塊廣告牌提醒警察趕快查案,而不是忙著去折磨黑人。

於是,廣告牌煥然一新,醒目的紅色背景上寫著:

&34;

&34;

&34;

三句話,每一句都正好打在美國司法的臉上。

所以,當地的警察對此也很憤怒,而被點名道姓的威洛比則上門和母親說自己患有癌症,時日不多,但母親並不能因為這個原因就撤掉廣告牌,於是在威洛比自殺後,年輕的迪克森警察就對安放廣告牌公司的老闆進行了一頓痛打。

而這樣一幕,也被新調來的黑人警長看在眼中。

這個警長轉身進到警察局後,就宣布了迪克森被解僱的消息。

面對這樣的消息,迪克森不可置信,起身看著面前的黑人警長。

此時,迪克森這位平時慣愛折磨黑人的警察與黑人警長對立而站,角度運用了仰拍畫面,一種對立的緊張氣氛蔓延在畫面當中,正如美國本土多少年都無法化解的問題一樣,種族之間的仇視根深蒂固。

白人警察折磨黑人,黑人警長進門罵白人白鬼。

但迪克森最終還是離開了警察局,而顧及迪克森顏面的一位前輩,讓迪克森晚上過來歸還鑰匙,巧的是,當時母親因為三塊廣告牌被人放火燒了而生出了報復警察的心,選擇晚上來火燒警察局。

迪克森就在這一片溫暖的火光中讀著威洛比警長留給自己的信開悟了,重燃了人性的光輝,決定要幫母親偵破女兒被強姦的懸案。

諷刺的是,雖然整部影片的畫面不是高調的,但每次拍到警察局的畫面時,畫面卻總是以黑白灰為主,調子比其他場景的畫面更暗一些,暗喻著美國的警察暴力執法、枉顧法律。

在主要人物迪克森被辭退後,關於警察局場景的畫面,竟然頭一次出現了暖色。

除此之外,影片中那三塊廣告牌,多用仰拍的角度去拍,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只要它出現,就要佔據著大面積的畫面,其實那代表著母親想要尋求法律途徑找出兇手的期望。

所以,在顏色不算鮮明的畫面中,紅色的廣告牌不僅在顏色上,也在面積和角度上一直搶奪著我們的注意力。

然而,這種展現方式卻在最後發生了改變。

被威洛比一封信喚回正義感的迪克森在酒吧喝酒時,聽見有一個強姦犯吹噓著自己犯下的案子,他從那名強姦犯身上取得了DNA交給了警察局。

更巧的是,這名嫌疑人曾經恐嚇過母親,半真半假的說自己就是強姦她女兒的人。

這兩處情節加在一處,讓我們幾乎可以斷定他就是那個害死了女兒的強姦犯,但警察局卻表示這個嫌疑人不是,也沒有犯過任何罪。

很多人在看完這部影片後,猜測這個人可能是美國的境外軍人,有人袒護。

而影片中的迪克森和母親察覺到這一點後,決定放棄用法律以外的途徑來制裁罪惡,兩個人開著車去強姦犯的家中,還帶上了槍。

這裡的畫面,調子變高,光線明亮。

甚至不再用仰拍的角度去拍攝三塊廣告牌,換成了俯拍,然而效果是很諷刺的,在放棄用法律途徑去伸張正義之後,畫面反而變得比原先明亮了,看著比原先更有希望了。

如果說05年的《撞車》將美國的不堪呈現了一個小角落,那麼《三塊廣告牌》則是不留情面的批判,一拳打在了美國白人的臉上。

裡面的角色,無論是不是主要人物,也是各有各的劣根性:死去的女兒很叛逆,警察比強盜更目無法紀,前夫家暴還理直氣壯,在這個目無法紀的小鎮中,每個人只在乎自己活得舒不舒服,只要看不慣,就用暴力解決。

在電影裡,母親也被安排得很固執,和周遭的一切不對眼,和周遭的一切作對,然而這其實是導演在和虛有其表的美國在做對抗。

結局也並不完美,許多懸念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解釋,來到店裡恐嚇母親的人是不是害死女兒的真兇?那位黑人警長是不是知道了真相卻選擇了包庇?影片中母親和迪克森不知道,影片外更有許多美國民眾被政府蒙蔽。

這種讓正義得不到伸張的結局是反好萊塢套路的,也是導演在提醒美國,像這種兇手逍遙法外的案子美國還有許多,而導演對美國政府、民族、法治和對外宣揚形象的不一致的諷刺感貫穿影片始終,令人深思。

一個自稱為燈塔的正面大國,國內卻有無數失去子女的父母,還有飽受鄙視的邊緣人士,用暴力執法肆意傷害人命的警察,而這些問題不但沒人解決,甚至還得不到重視。

那麼,失業的警察和被逼無奈的母親所代表的的底層民眾只能拿著槍,自己用暴力的方式去解決,當兩個人在末尾的笑容被無限放大時,導演也將諷刺感推到了最高。

這部電影的誕生是讓美國意外的,和川普當選一樣讓人意外,卻也在意外當中窺見了美國的真相。

而現在殺死黑人弗洛伊德的警察在出事後,人們順藤摸瓜,發現了該警察竟然還是川普的忠實粉絲,更是一個實打實的民族主義者,對黑人自始至終都是瞧不起的。

警察暴力執法外加歧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這種現象沒有在電影中被誇大,現在美國所發生的一切事情,遠比《三塊廣告牌》中所發生的事情要讓人唏噓得多。

美國的種族歧視快兩百年了,而警察暴力執法也是一個常見現象,期間定然不止弗洛伊德這一條人命,還有許多像《三塊廣告牌》中被警察無故毆打的人。

現在,透過美國發生的事和《三塊廣告牌》來看,美國南北戰爭之後並沒有改變多少,種族歧視依然在,精英階層依然掌控話語權,底層民眾依然活得很憋屈。

美國,似乎依然是那個白人的、權貴的、精英的美國,以前是,現在是,可能以後也是。

相關焦點

  • 2020世界面孔之四:喬治·弗洛伊德:你的美國可以呼吸嗎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2020世界面孔之四:喬治·弗洛伊德:你的美國可以呼吸嗎  新華社記者包雪琳  美國男子喬治·弗洛伊德的家人打算在北卡羅來納州羅利市修建一座紀念中心,以便非洲裔族群以那裡為平臺講述自己的故事。
  • 非洲裔男子之死,點燃了種族歧視怒火,街頭三代黑人對話看哭網友
    非洲裔男子之死,只是點燃了種族歧視怒火,為保安全川普躲白宮地下室,沉默者也是同謀的一種。據《紐約時報》報導稱 ,自明尼蘇達州非洲裔男子弗洛伊德遭警察暴力壓脖致死後,美國民眾示威遊行的抗議活動愈演愈烈,該州國民警衛隊全員出動,據悉這是前所未有的舉動。
  • 喬治·弗洛伊德:你的美國可以呼吸嗎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記者包雪琳)美國男子喬治·弗洛伊德的家人打算在北卡羅來納州羅利市修建一座紀念中心,以便非洲裔族群以那裡為平臺講述自己的故事。非洲裔、因新冠疫情衝擊而失業、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遭警方暴力執法身亡u2026u2026「小人物」弗洛伊德的人生軌跡是疫情下美國非洲裔族群苦難加劇的縮影,更是美國長期系統性種族歧視的結果。
  • 電影《三塊廣告牌》完整劇本
    《三塊廣告牌》是由美國福斯探照燈公司、英國Film 4公司聯合出品,由馬丁·麥克唐納執導,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伍迪·哈裡森、山姆·洛克威爾聯合主演的犯罪劇情片。該片於2017年11月10日在美國上映。
  • 電影《三塊廣告牌》:社會底層人民生活中的暴力與救贖
    馬丁·麥克唐納在該部電影《三塊廣告牌》中用直面戲劇的態度去直面創傷,揭示了個體創傷並影射了群體創傷,深刻的展示了底層人民生活中的暴力與救贖。馬丁·麥克唐納通過其一直以來的冷峻視角關注社會生態,不加遮掩地將個體與群體的創傷暴露在觀眾眼前,喚起平復創傷消解創傷的期望,以及對心靈救贖的反思。
  • 電影《三塊廣告牌》:社會底層人民生活中的暴力與救贖
    馬丁·麥克唐納在該部電影《三塊廣告牌》中用直面戲劇的態度去直面創傷,揭示了個體創傷並影射了群體創傷,深刻的展示了底層人民生活中的暴力與救贖。在這部影片中他近乎平實地描述了美國偏遠小鎮的日常生態。 三塊巨大的廣告牌成為人們不得不直視的創傷,打亂了了日常生活的平靜瑣碎。這種冷靜的現實主義表述揭開了覆蓋在生活表象上的溫情面紗,&34;。
  • 2020世界面孔|喬治·弗洛伊德:你的美國可以呼吸嗎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包雪琳)美國男子喬治·弗洛伊德的家人打算在北卡羅來納州羅利市修建一座紀念中心,以便非洲裔族群以那裡為平臺講述自己的故事。非洲裔、因新冠疫情衝擊而失業、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遭警方暴力執法身亡……「小人物」弗洛伊德的人生軌跡是疫情下美國非洲裔族群苦難加劇的縮影,更是美國長期系統性種族歧視的結果。
  • 雅笛講電影 ——深度解析電影《三塊廣告牌》人物形象、演員表演、懸念設置
    今天我給大家講電影《三塊廣告牌》,借用了美國作家歐·亨利短篇小說的題目,對電影進行點評。  電影《三塊廣告牌》說的也是這位母親在女兒被殺7個月後,在公路上樹起三塊廣告牌質問警方,從而引發一系列對立與衝突。電影中有一個大的背景,這就是種族偏見,白人與有色人種的衝突,以及怎樣和解等等,都有表現。《三塊廣告牌》這種事情在現實中是存在的,電影溝通現實的能力很強,容易在觀眾中產生共鳴。
  • 電影《三塊廣告牌》對中產階級美學的挑戰
    在電影作品中,觀眾和創作者都有意識無意識地向消費主義傾向的審美文化靠攏,導致目前電影市場出現大量以商業市場為導向的缺乏深度的電影作品。本文以法律劇情片《三塊廣告牌》為例,分析該部影片何以能夠突破當前盛行的劇情套路,挖掘出中產審美趣味背後暗藏的虛無本質和人性的複雜,並對我國電影製作者和觀眾帶來一些啟示。
  • 三塊廣告牌:暗黑人生中的一線之光
    沒能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三塊廣告牌』,卻是我心目中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看電影之前,本以為是那種看過一次就不想再看第二次的好電影;看過之後,才知道與想像中並不相同。 一直覺得人性最有意思之處就在於善惡沒有定數,選擇善或惡往往也只在一念之間。而這一念之間,卻可能改變自己與他人的一生。 在我看來,『三塊廣告牌』有三個關鍵詞:憤怒、暴力、決絕。這三個詞穿梭在女主(被害女孩的母親)、罹患癌症的背鍋局長、動不動就暴力相向的警員之間,也構成了整部電影緊抓人心、高潮不斷的氣氛。
  • 電影《三塊廣告牌》影評——母愛不止溫柔一面!
    三塊廣告牌,三句廣告語,三封留給活人的遺言,三個性格鮮明又都充滿了悲情色彩的主要人物。這就是導演馬丁.麥克唐納在2017年奉獻給觀眾的電影,《三塊廣告牌》。 影片獲得了2017年美國電影學會頒發的最佳電影獎,也拿到了第75屆金球獎的最佳劇情,最佳劇本,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四個獎項。而在剛剛落幕的第90屆奧斯卡頒獎晚會上,《三塊廣告牌》的女主角也獲得了最佳女主角獎。網上甚至有人為這部電影未能獲得最佳影片而憤憤不平。不管怎樣《三塊廣告牌》的確是一部非常優秀的佳作,它為這個乍暖還寒的春季帶來了一絲火熱的激情。
  • 三塊廣告牌 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 (2017)
    三塊廣告牌 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 (2017)導演: 馬丁·麥克唐納
  • 《三塊廣告牌》第75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獲獎作品
    《三塊廣告牌》是由美國福斯探照燈公司、英國Film 4公司聯合出品,由馬丁·麥克唐納執導,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伍迪·哈裡森、山姆·洛克威爾聯合主演的犯罪劇情片。該片於2017年11月10日在美國上映。
  • 現實版《三塊廣告牌》在美國上演!這次為了攻擊好萊塢性侵醜聞
    藝術家Sabo表示,他是受到了奧斯卡提名電影《三塊廣告牌》的啟發,該電影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片中的母親租用了三張廣告牌,為她被謀殺的女兒尋求正義。在6名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這些高達14英尺(約1.8米)的廣告牌在周二晚上突然出現。這些廣告牌的形式和設計,也都模仿了《三塊廣告牌》電影中的特點。
  • 獲獎無數的《三塊廣告牌》,憑什麼打動你?
    《三塊廣告牌一個痛失愛女的母親,孤注一擲的走上對抗不作為警方的故事,三塊本來無人問津的廣告牌,引發了一連串的血腥事件。這部2017年上映的《三塊廣告牌》,在各大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無數,由馬丁麥克唐納導演,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伍迪哈裡森、山姆洛克威爾等人領銜主演,導演一流,編劇一流,演技一流,電影自然也一流。
  • [奧斯卡電影手冊]《三塊廣告牌》VS《逃出絕命鎮》誰最受爭議?
    依此,可以開一個各打五十大板的,沒心沒肺的玩笑,也可以落入宿命論的淵藪裡去愛誰誰。可《三塊廣告牌》志不在此,它在陳述意氣用事的無濟於事之餘,更要扯起愛可疏通、愛能拯救的大旗,那杯帶吸管的橙汁大概是作者們最得意的旁證。它的說教意味,也相當強硬。整部影片經常在用一種強詞奪理的方式進行妥協,它用莽撞軟化了衝撞,用無能稀釋掉了無情。
  • 《三塊廣告牌》:相比較真相,我們更在乎人心
    這部一舉囊括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影片和最佳女主角獎的《三塊廣告牌》,可以說是國內上映最及時的外語影片之一。 有網友表示看過這部影片之後覺得美國媽媽牛逼死了,比英雄聯盟好看一萬倍。 該片的導演馬丁.麥德唐納可以說是繼伍迪.艾倫之後最會寫劇本的導演之一,他執導的個人首部電影《殺手沒有假期》就獲得了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獎提名。《三塊廣告牌》更是今年的衝奧佳作。
  • 三塊廣告牌講述的是什麼故事?結局又是什麼呢?
    本屆威尼斯電影節湧現不少製作精良的好萊塢電影,有腦洞大開的《縮身》,有類型多元的《水形物語》,有集驚悚和暗喻於一身的《母親!》,而馬丁·麥克唐納的新片《三塊廣告牌》,則帶來了一個密蘇裡州的母親向警察局尋仇的故事。
  • 喬治·弗洛伊德,2020年那一記「跪殺」改變了美國
    2020年5月25日,46歲的非洲裔美國人喬治·弗洛伊德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那一天。在美國明尼阿波利斯市,弗洛伊德因涉嫌在雜貨店使用偽鈔而遭到4名警察盤問,當時現場發生的一幕幕,因一張白人警察德雷克·肖萬在警車旁用膝蓋「跪壓」弗洛伊德後頸的照片震驚世界。雙手已被反銬的弗洛伊德哀求著:「我無法呼吸了,我無法呼吸了……」但那個膝蓋絲毫沒有放鬆。最終,弗洛伊德沒有了呼吸。
  • 《三塊廣告牌》:致敬《威尼斯疑魂》,兇手到底是誰?
    《三塊廣告牌》終與奧斯卡最佳失之交臂,這是部「黑暗」的電影,你要沉著,才能體會愛,成為真正的警探。唐納德·薩瑟蘭帶著妻子去了威尼斯,在那裡時刻見到女兒的鬼魂。在威尼斯,一個眼睛有問題的女人說,她可以通靈,看到女孩正和父母共進午餐,小女孩微笑著,很快樂。《三塊廣告牌》中,山姆對局長威洛比說,有兩個人來投訴廣告牌:胖醫生和一個眼睛有問題的女人。胖醫生給海耶斯拔牙時,被鑽穿拇指。眼睛有問題的人,像幽靈在劇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