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光家產,所有親人離世,《活著》揭示中國人對抗苦難的人生智慧

2020-09-05 尼古拉斯憶心


1994年的坎城電影節上,演員葛優在國際上第一次真正意義地大放異彩。他在張藝謀的《活著》裡,扮演徐富貴,一舉拿下當年的坎城影帝。雖然早一年在《霸王別姬》中他也極其出色的扮演了「袁四爺」,可光芒終究及不上張國榮的「程蝶衣」。

福貴:30歲之前都是春天,30歲以後都是冬天

《活著》的主人公徐福貴,假如套用《葉問》中的臺詞,便是「如果人生有四季的話,我三十歲之前都是春天」。

福貴是地主家的少爺,年輕時家有良田百畝,有祖宅大院,老婆家珍是米行老闆的獨生女,女兒鳳霞聰明漂亮。一出生就是人生贏家的徐福貴,真真是「打爛了一手好牌」。不僅逛青樓,還在賭桌上輸掉了全部家產,房子沒了,錢沒了,傭人沒了,連老婆連同肚子裡的孩子,都被老丈人敲鑼打鼓接回了娘家。

福貴的人生,從此開啟了一年四季都是冬天的寒冷模式。正所謂「時代的沙,落在每一個人頭上,都是一座山」,的確,那是中國最苦難的歲月,沒有人的日子好過。但是像福貴這樣「集各種苦難於一身」的,也實在少見。

福貴的苦難,從自己敗光家產開始。但更重要的是,所有的親人,一個接一個地因為各種原因離他而去:

老爸被福貴氣病而死,老媽因為日子太窮太苦熬死。兒子有慶給縣長夫人獻血,被抽血過多,直接死在醫院。好端端的女兒鳳霞,一次高燒燒成了啞巴,生孩子時大出血走了,留下一個兒子。鳳霞死後三個月,老伴家珍也油枯燈盡死了。福貴的女婿二喜在工地幹活,意外身亡,福貴帶著外孫苦根相依為命。祖孫倆原本苦中作樂,結果苦根吃豆子活活撐死。

很多時候,我都忍不住感嘆,福貴,你的命怎麼這麼苦?一個人到底能承受多少苦難?作者餘華回答說,這就像成語「千鈞一髮」,讓一根頭髮去承受三萬斤的重壓而沒有斷。

一個人在重重苦難下,會是怎樣的一種精神狀態?也許很多人說,這不就是被社會暴打後的麻木嗎?苦吃多了,稜角也磨平了,心氣也滅了,混吃等死唄。

不,我認為福貴雖然受足了磨難,使他千鈞一髮而不倒的,絕不是麻木。麻木是對生活的悲歡離合,大起大落,都失去了感知和體悟。而我們在書裡會發現,無論多麼貧苦的生活,只要妻兒在,福貴都是開心知足的。妻兒走了,和外孫相依為命,他依然樂觀幸福。從福貴身上,我看到中國人獨有的3個人生智慧。

和命運做朋友

作者餘華的一句話,很好地說明了人和命運之間的關係。

「一個人和他的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因為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他們活著時一起走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死去時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福貴在他人生的前1/3時間裡,享受著命運的恩賜。可是自己不珍惜,作死自己好端端的一個家。此後的生活急轉直下,經歷了沒完沒了的苦難。好不容易進趟城,居然被抓壯丁,一去兩三年,他沒有抱怨自己運氣差,只想著怎麼留著小命回家團圓。

鳳霞發燒,成了啞巴,成年後眼巴巴看著別的姑娘穿上美美的嫁衣,卻沒有人給自己提親。福貴沒有抱怨命運不公,只是心疼女兒,想辦法託人找個一樣有缺陷的男人娶了她,成全女兒的心意。

有慶給縣長夫人獻血過多死了,福貴悲慟不已。得知縣長夫人居然是和自己一起在戰場上生死與共的春生的老婆,福貴更痛苦。而當春生在運動中熬不下去想自盡時,福貴反倒要勸慰他:「死人都想活過來,哪有活人真想死的。」可是,春生最終還是選擇了死。

福貴遭遇了常人沒有的厄運,可他沒有一句抱怨說「命苦」。人都有起起落落,遇到順境,你感激命運給了自己機會,命運也感激你通過努力,抓住了機會,鹹魚翻身或者乘風破浪。遭遇逆境,你若是嫌棄命運抱怨命運,那就只會被逆境越困越死。人和命運這個朋友,同喜樂,也共患難,這是一種打斷骨頭連著筋的關係。

與自己和解

福貴家原來有良田五百畝,到了他父親手上,只剩了一百畝,最後福貴在青樓的賭桌上輸光所有家產。一開始他還渾渾噩噩,說著他們老徐家一前一後出了兩個敗家子,他爹和他自己。

看完小說,發現福貴並沒有對自己敗完家產這件事,有多麼深切的自我譴責與後悔,也沒有哭著喊著要洗心革面。當初賭桌上贏了福貴的龍二,成了惡霸地主,又在運動中搞破壞,被處決了。福貴暗自慶幸,龍二是替他挨的子彈,如果沒有敗完家產,死的就是自己了。

外孫苦根病倒在床上吃豆子撐死,與福貴的疏忽有關。可是又怎麼能都去怪福貴?他只有一個人,還要下地幹活,確實也沒辦法一直盯著外孫。福貴說,不是苦根貪嘴,實在是太窮了,平時沒吃的,這次好不容易有吃的,才把小命吃沒了。

福貴面對錯誤的態度對不對?算不算沒心沒肺?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他經歷的苦難已經太多,如果總是陷在自我譴責中,反而會看不到自己當下需要做什麼。過去的已然過去,發生的也無可挽回,只有重新整理一切再向前走。

於是福貴選擇了與自己和解,從錯誤中跳出來。家產在自己手上敗完的,他就努力種田養家,雖然日子很清苦,但他也盡力了。苦根因為自己照看不周吃撐死,福貴想,他一個人也要活下去,就買了一頭牛幫自己幹活,而自己也能和牛說說話,排遣一下孤苦伶仃的寂寞。

與自己和解,不是無視和逃避承認自己的錯誤,而是著眼於當下和明天,卸掉包袱輕裝上陣。畢竟,繼續往前走,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課題。

平凡很好,活著最大

外孫苦根死後,福貴一個人經常想起身邊走了的一個個親人。有時候很傷心,有時候又很踏實。家裡所有人都是他送的葬,他埋的土。而全村人都知道,福貴枕頭底下壓著的十塊錢,是福貴給自己留的送終錢,全村人都知道,福貴要和家珍他們埋在一起。

福貴回憶往事,雖說日子越過越落魄,但是看到龍二和春生,也都只風光了一陣子,處決的處決,自盡的自盡,而自己依然活著。

也許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有出息,過上舒坦日子,甚至有一天還能大富大貴,光耀門楣。但是人生的賽場上,贏得掌聲的終究是少數人,多數的平凡人,只是站在旁邊拍手。毛姆說過,我們用盡了全力,過著這平凡的一生。

只要是用盡過力氣,便沒有辜負自己,沒有辜負歲月。

《活著》這本書我看了3遍。讀第一遍的時候,哭得稀裡譁啦,想著世上怎麼還有福貴這麼慘的人。讀第二遍時默默流淚,讀第三遍時,我的眼裡已沒有淚水。只是透過文字,看到作者對所有苦難者巨大的悲憫。

這本書寫出了中國文化的本質:活著,承擔現實的殘忍與無情,承擔生命給予我們的責任和使命。

活著,這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原來不僅是生命的一種形式,更是生命的目的和意義本身。活著並且繼續走下去,是我們無法逃避的責任。

這部小說獲得了多個國際文學獎項,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版,餘華憑這本小說獲得法國文學與藝術騎士勳章。每當我感覺自己受到打擊,失落茫然甚至絕望時,我都會打開《活著》看一看。「連福貴都能活下去,我有什麼理由放棄呢?」很多時候,我這樣阿Q精神地給自己打氣。

相關焦點

  • 葛優靠他奪得坎城影帝,從《活著》看中國人對抗苦難的人生智慧
    一出生就是人生贏家的徐福貴,真真是「打爛了一手好牌」。不僅逛青樓,還在賭桌上輸掉了全部家產,房子沒了,錢沒了,傭人沒了,連老婆連同肚子裡的孩子,都被老丈人敲鑼打鼓接回了娘家。正所謂「時代的沙,落在每一個人頭上,都是一座山」,的確,那是中國最苦難的歲月,沒有人的日子好過。但是像福貴這樣「集各種苦難於一身」的,也實在少見。福貴的苦難,從自己敗光家產開始。但更重要的是,所有的親人,一個接一個地因為各種原因離他而去。
  • 《活著》:當富貴失去所有親人,活著的意義是啥?餘華這樣解釋
    讓讀者能直面這些生老病死,用最簡潔的話語講述最沉痛的事件,一兒一女、妻子、所有人的親人的離世,富貴的哭泣再也沒有了悲傷,這些悲傷全部都是讀者自己的理解和想像,反而更加的悲傷。富貴的最後,講完了故事,拍一拍身上的土,牽著一頭跟他同名的牛,走向了地平線消失的地方。仿佛埋進了土裡一樣。
  • 《活著》福貴:失去所有親人,卻依舊好好地活,熬過苦難終成英雄
    但福貴不同,他失去了所有親人後,卻依舊好好的活著,苟活屈服,淡然接受。福貴的父母是愛他的,他的母親,凝縮了中國傳統母愛對愛子濃濃的親情,一直維護著他,他的父親,雖然怒斥他紈絝的行為,但即便他敗掉家產,仍然為他收拾殘局。當父母離世,福貴就死了嗎?
  • 《活著》:苦難的人生,看福貴怎樣度過?仝卓:活著太難了
    《活著》主要展示的是苦難的主題,通過福貴一生的經歷,通過幾個碎片化的描述,多次直面死亡的過程,看似一個個零散的片段,但是恰恰這些片段,貫穿了福貴一生的幾十年,也造就了他悲劇的人生。苦難和挫折是人生中不可避免了,但是苦難的主題遇到餘華這個寫苦難的作家更是體現的淋漓盡致。
  • 《活著》在苦難的人生裡詮釋愛的力量
    《活著》是作家餘華的代表作之一,於2004年3月榮獲法蘭西文學和藝術騎士勳章。小說講述了在大時代背景下,隨著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社會變革,徐福貴的人生和家庭不斷經受著苦難,到了最後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
  • 苦難使生命之光淬鍊成金,《活著》賦予苦難的意義
    巴爾扎克說:苦難是人生的一塊墊腳石,對於強者是筆財富,對於弱智卻是萬丈深淵。對於每個人來說,從出生到死亡,我們無法預料生命中會有什麼樣的苦難。無論我們是強者還是弱者,面對苦難我們都無從逃避。在經歷了苦難之後,無論我們是堅強還是軟弱,無論我們是獲得了財富還是經歷了萬丈深淵,生命之光都在苦難的烈火中淬鍊。
  • 《活著》:人生無常,「活著」便是活著的意義
    但他染上了賭博惡習,把家產敗光,淪為佃戶,貧困度日。悲慘的命運便接踵而來,在這之後每隔幾年,福貴就經歷失去至親的痛苦。福貴的爹被氣死了,母親也患病去世,後來他的兒子給縣長夫人輸血過多而死。女兒在分娩時難產而死,在女兒死後不久妻子也因病去世。怎麼看福貴一生都是悲劇,都是苦難,是那無法反抗的命運,是在「煉爐」中不斷地經受磨鍊、考驗,無論是身體和精神都飽受折磨。
  • 生而為人,用盡全身力氣「活著」
    可是呀,時光是不會倒流和選擇的呀,有時候,我們在這世間活著,都有很多情非所以和無可奈何。就像福貴,最先失了老爹,母親又因無錢醫治死去,然後是兒子友慶失血過多死去,女兒鳳霞難產死去,女婿二喜被倒塌建築壓死,孫子苦根吃豆子撐死,最後獨留福貴一個小老頭和一頭老牛,富貴的一生是活脫脫的一本《悲慘人生》。《活著》中福貴在失去所有親人,僅與老牛為伴,唱到:「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 活著是為了什麼?看到埋葬了最後一個親人的福貴,我找到了答案
    故事最後,所有的親人都離世了,只剩下年邁的福貴,陪著一頭老牛在陽光下,時不時地回憶那些算不上幸福的過往。很難表達清楚,看完是一種怎樣的心情,但總歸不會太愉快。雖然,所有人都知道,人生在世,生老病死,在所難免。但是,看到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劇,仍舊會免不了哀傷和心酸。
  • 餘華《活著》: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
    《活著》講述了在充滿變革的歷史背景下,徐福貴老人一生經歷的命運起伏與人生苦難。他從萬貫家財到一無所有,所有親人都先他而去,最後只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作品筆調沉重、直抵人心,讓人淚流滿面。
  • 傅藝偉:曾是「最美妲己」,36歲敗光家產,52歲成「階下囚」
    傅藝偉:曾是「最美妲己」,36歲敗光家產,52歲成「階下囚」!1974年宋曉英進入長影廠,拍攝了《苦難的心》、《16號病房》、《鴛鴦樓》等多部經典電影。姜黎黎於1975年考入長影廠,因《神聖的使命》、《赤橙黃綠青藍紫》等電影迅速走紅。
  • 《活著》:福貴不偉大,但他告訴了我們該怎麼活著
    《活著》是講述一個人一生的滄桑經歷的一部小說,小說的主人公福貴年輕時是春風得意的少爺,之後因沉迷賭博輸掉家產,成為一無所有的窮光蛋。在之後漫長的人生中,他與那個年代的所有的普通人一樣,曾經被抓壯丁,差點在戰爭中死去,與此同時,貧窮與親人的死亡一直圍繞著他。
  • 餘華《活著》:人生實苦,但人間值得,這三個道理越早明白越好
    讀過餘華的《活著》,主人公徐福貴那接踵而至失去親人的命運,使我的心在一次一次被撕裂的過程中,懂得生命無常,應該好好活著。細品福貴的經歷後,你會真切地感受到——人生實苦,但人間值得。長大後,他開始吃喝玩樂,遊手好閒,以至於敗光家產,再後來,連溫飽都成了問題,他的人生也徹底由富轉貧。所謂「人在做,天在看」,你走的每一步,都關乎你以後的路,你勤奮誠懇,即使不能大富大貴也絕不會差到哪裡去,你若遊手好閒,嗜賭如命,那你的人生就只有一種結局,就是毀滅。
  • 餘華《活著》:都說福貴是「苦難」的一生,我卻覺得他「太幸福」
    餘華在韓文版自序裡說:「我相信,《活著》還講述了眼淚的寬廣和豐富;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我看到這句話後,更加肯定了福貴這一生,雖然是苦難的一生,但他卻活得比誰都「安然自在」。
  • 《活著》悲劇藝術分析
    一、前言《活著》是作者餘華所寫的經典悲劇小說,發表於1993年,並在2003年獲得榮譽。書中主要描寫了人物福貴,一生的苦難波折都沒有把他打倒,沒有向悲劇的命運低頭,而是利用自己的堅強和隱忍,最終一個人堅強的活著。
  • 她被老公敗光家產,13年後才離婚,母親患癌離世,現狀令人唏噓
    被老公敗光家產1980年,陳秀雯擔任青春片《驟雨中的陽光》的女主角。而男主角則是林國雄。兩人因戲生情,走到了一起。直到被丈夫敗光家產後,陳秀雯仍然堅信著夫妻倆就應該共患難,她依舊選擇相信丈夫。母親患癌離世,妹妹和她絕交,13年後才離婚這件事情發生不久後,陳秀雯的母親被查出患上了癌症。
  • 她被老公敗光家產,13年後才離婚,母親患癌離世,現狀令人唏噓
    被老公敗光家產1980年,陳秀雯擔任青春片《驟雨中的陽光》的女主角。而男主角則是林國雄。兩人因戲生情,走到了一起。在拍完這部戲後,兩人開始相戀。直到被丈夫敗光家產後,陳秀雯仍然堅信著夫妻倆就應該共患難,她依舊選擇相信丈夫。母親患癌離世,妹妹和她絕交,13年後才離婚這件事情發生不久後,陳秀雯的母親被查出患上了癌症。臨終前,母親把她的妹妹陳加玲叫到身邊,交代了遺產,一定不能再給姐姐陳秀雯敗掉了。四個月後,母親離世。
  • 餘華《活著》:描寫苦難人生的巨著,我卻從中看到了溫暖和力量
    餘華的《活著》中,主角福貴一生苦難的開端,來自他自己,他嫖賭成癮,他忤逆管教自己的老父親、打罵大著肚子的家珍、騎在妓女背上去羞辱老丈人,最終輸掉全部家產,氣死老父親,身份地位一落千丈。他曾想過去死,但最後卻無比堅韌地活著,也許最初是不敢死或為了活著贖罪, 當身邊的親人一個個離他而去時,他漸漸地看開了,就如他說的,有時候覺得難過,但想想又覺得心安。老無所依的他,想買一頭牛,既可以耕地,還可以陪伴自己。在他前去買牛的路上,他看到了一頭垂淚的老牛,在磨刀霍霍的男人旁邊,無力地趴著。他動了惻隱之心還是買下奄奄一息的老牛。
  • 《活著》:好牌打爛後,怎樣活著趟過人生這條河
    福貴年輕時紙醉金迷,賭吃嫖媱,敗光了家產,氣死了老地主父親,房屋、一百多畝田產一夜間成了別人的家產,一家人搬離祖屋到茅草棚,從此過上了悲慘的生活,之後母親中風而死,兒子獻血被抽乾血而亡,女兒難產大出血死亡,妻子得軟骨病死去,女婿被水泥制板夾扁,外孫吃豆子脹死,親人們一個個相繼去世,最後只剩下他自己孑然一身,頑強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