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國內的視效發展之路,打頭陣的是香港的先濤(《風雲雄霸天下》《功夫足球》等),隸屬於中影集團的國字號CG大哥華龍(《天下無賊》《長江七號》等),國內電影85%的特效出此一家。民營企業則多集中在廣告和電視欄目包裝業務。
而在徐建及其夥伴從廣告視效轉戰電影製作的2012年,國企一家獨大的風潮已過,為徐克電影增光添彩的韓國視效團隊,是國內視效公司發展的最大競爭對手。在徐建看來,即便已過去六載,對於MORE VFX來說,現階段能與之形成競爭關係的,依舊只有韓國團隊。
「韓國公司的製作工藝、流程,到公司的規模發展的比我們早,比我們快。最初,因為國內也沒有公司能完全承接這些東西,基本上那時候都流到韓國了。而且後面一直有延續。」徐建補充道。
(MORE VFX創始人、導演 徐建)
在如此先天不足,又有外來競爭的環境下,可想MORE VFX一步步發展壯大的不易。一路以來好口碑的累積,與創始人徐建對好手藝的堅持,和對這個行業無比的熱愛有關。這兩點,或許正是MORE VFX的優勢所在。
徐建:「我們幾個創始人都是製作出身。我是學油畫的,合伙人中有學動畫的、數字傳媒的,整個的審美基礎是在的。」從五人期開始,他們從基礎工作做起,每個部門每個環節所做的事務、它的痛點、難點以及如何處理、應對,徐建和他的夥伴都了解。有手藝、懂手藝,是MORE VFX區別於國內眾多視效公司的地方,也正是他們的優勢之一。
「剩下的最大優勢,是我們對這個行業的熱愛。因為不是商人,沒那麼多經濟的需求和目標,唯一能堅守的就是把手藝做好,挑戰製作有技術難度的畫面,是我們的嚮往。」徐建補充道。
MORE VFX的手藝如何?參與製作的上百部作品,以及眾多合作夥伴的讚譽,是最直觀的明證。
2012年,MORE VFX首次參與《黃金大劫案》的視效工作開始,為《悟空傳》(郭子健導演)、《羞羞的鐵拳》(開心麻花團隊)、《西遊記女兒國》(鄭保瑞導演)、《記憶大師》(陳正道導演)、《繡春刀2修羅戰場》(路陽導演)等電影完成視效製作,並憑此多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臺灣金馬獎最視覺效果獎提名,特別是憑藉電影《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悟空傳》連續兩年拿下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視覺效果獎。
(《悟空傳》金箍棒-熔巖形成過程)
曾因西遊記系列影片,和MORE VFX三次合作的鄭保瑞導演讚嘆,MORE VFX製作的每一個鏡頭都非常的誇(粵語,極好的意思);在老朋友製片人王易冰的心中,MORE VFX是家特別仁義的公司,常常雪中送碳;在新朋友陳德森導演的眼裡,踏實做事是MORE VFX所具有的可貴品質。
而這些業內人士的讚譽,無不是對MORE VFX所提供的優質視效服務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