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們後來發生了什麼?

2020-12-20 祝羽捷

路內老師:

展信佳。跟你通信我心裡一早就預料了後果,你一定會藉機展現你過人的機警,所以無論你的回信多麼狡黠,我一點也不意外,我先把聰明人的高地站上 ——別想嚇我一跳。

今晚回家的路上,上海斷斷續續地下雨,大概是因為我家太遠了,行駛過好幾個不同的雲層,雨式微時,我搖下窗戶,梅雨季節特有的悶熱襲來,衝散了原本內封閉的冷氣,儘管外面像個不怎麼幹脆的悶葫蘆,但我深吸一口氣發覺空氣還挺甜,像吃了一口蘇州的雲片糕。有些記憶跟隨氣味朝著大腦湧來,比如騎著自行獨自赴約的夜晚,碾過一個個盛著肥皂水的窪地;比如從酒館出來站在街邊,打不到回家的慘澹;比如牽著男孩的手散步,從外灘走到復興中路,手和頭髮都汗津津的……畫面傾巣出動,這叫什麼呢,普通年管這個叫嗅覺記憶,文藝年管這個叫「普魯斯特效應」。

十年前,我和你誤打誤撞成了鄰居,你已經是個小說家了,生活精緻而規律,身材比現在輕盈,相比現在清瘦,大概就是路小路的成人版吧,努力肉成為穩重的成熟男性,而我正在努力甩去嬰兒肥,竭盡全力讓自己感。家的周 圍沒有像樣的咖啡館,更沒有書店,為了證明我們所住之地並非文化貧瘠,甚至還可以成為我們的靈感寶地,你告訴我,住在咱們這一片的作家特別多,方圓20裡有王安憶老師,方圓30裡有孫甘露老師,幼小的我驚呆了,小說家的地理概念如此博大,再被你數下去,住在南京的畢宇也可以算成我們的鄰居了。不得不說,我被你繪聲繪色的描述所激勵到了,當晚下筆如有神。

那時候我身邊文藝年特別多,一票做雜誌的朋友,月刊、畫報多到讓人記不住名字,大家常常在書店聚會,每人帶一本書,表情凝重地讀上一段,煞有介事,仿佛在延續文學的香火。到你,你也會在談完文藝圈八卦之餘,聊聊喜 歡的作家,說說福克納、卡佛啥的,你送我小說,我送你雜誌,討論文藝好像 也沒那麼丟臉,也不會被人嘲笑,回家之後還要反芻,寫在博客上,照片必須 是用單眼相機拍的,色彩簡單處理過。博客時代很安靜,你在博客上會收穫文 字上的鄰居,把他們的地址放在列表裡,每次登拜訪的時候心存感激。

前兩天我等人,就近去了一家書店喝咖啡,坐在裡面,總覺得哪裡不對,這也算一種特異功能吧,像我們這種矯情的人總在蛛絲跡裡發現異樣—書店換老 板了。我去問店員老闆在嗎?店員還沒說話,斜對有個穿著掛著鏈條牛仔褲 的年輕男人說,「找我什麼事。」我嚇壞了,連忙說:「沒事,沒事。」以前的老闆是個精神萎靡的文藝年,總一副沒睡醒的樣子,總搖搖晃晃的桌子用書墊起來,樓上鄰居討厭書店有人唱謠,常常拉開窗戶對著下面咒罵,恨不得舉著菜刀衝下來砍人,書店被開得小心翼翼,常常就被某個有關部來訓話。書店轉給商人,這些問題全部被擺平,終於可以坐在院子裡暢所欲言而不擔心被 臉盆潑水,點了咖啡也不用等半打鐘頭,可有種親切的東消失了。當年那些 文藝年都跑到哪裡去了呢?

去年在北京了一個常年說要找我擼串的編劇,他以前是個文藝年,我想像中的北京擼串應該坐在紮上,捧著一大杯冰涼的扎啤,肉丁小串如螞蚱腿,吃得是一份心情。當這位編劇同學開著保時捷來酒店接我的時候,我脫口而出 「你怎麼胖成這樣?」烤串店很特別,每個人的座位上提前入座了一個巨大的毛絨玩具,我和一隻棕色大熊坐在一起,它看著我吃碩大的牛肉塊,我隨時可以癱倒在它的肚子上,我問對面的編劇朋友為何要放這些動物在我們身邊,他 說:「可能現在的人都太孤獨了吧。」編劇朋友戴著一頂帽子,上面鑲滿了對稱 的logo,他脫下昂貴的衣,襯衫的經典格紋讓我一下認出了品牌。他身上的所有一切都著一張「快認出我」的奢侈品臉,我說他賺到錢了,他說自己深得 老闆的心意,總能幫老闆處理他不願意親自上陣的事情。我不敢貶低他的這種 變化,畢竟他終於讓自己的母親過上了好日子,但同時我覺得難過,文藝年變起來更有顛覆性,上一秒還是天真無邪的純情少女,下一秒就是闖蕩江湖的太妹。

很多女編輯嫁人後消失得無影無蹤;有的朋友開了飯店,倒閉又轉行;有的朋友成了心理理療師,用通靈、巫術、塔羅牌、水晶等混合媒介的手段幫人治癒心靈;有人拍了電影,賺得盆滿,卻也不再來往。在上海寫東的人裡面,我 最羨慕你和張定浩,你們都有一段在工廠工作的經歷,那簡直就是取之不盡的素材啊,工廠生活多厚重,有破舊的皮沙發,有散落在各個落的螺絲,有油膩膩的機油,有屁股圓潤的漂亮廠花,有吹著口哨的年輕師傅,還有隱秘的、躲起來看書的文藝年,在流水線上做著作家夢的普通工人。真正的文很難甄別,因為他們不會坐在咖啡館裡拿著書拍照。就像你在《霧行者》裡寫的讀著卡夫卡、託斯.沃爾夫的倉庫管理員,腋下則挾著一本《蘇聯三女詩人選集》的錄入員。文藝年不該只是坐在書店裡聚會的城市男女,更應該是這些散落在各個 落裡追逐繁星的人,沒有任何光效打在他們身上,很多夢都在歲月中死去,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比起10年前的我,身體更加孱弱,再也不能熬夜看電影也不能熬夜寫東,就算睡不著,也只能保持著精神衰弱的狀態。我還在使用社交媒體,但對很多事情變得悲觀。十年後的你還在寫小說,你說「有些時代你用盡一生看不到它的漲落,有些時代只需要十年可能就過去了。」十年後,文藝年變成文藝中年,我不覺得文的人生比普通年過得更好,他們往往因自己的隨心所欲喪 失掉贏得成人遊戲的機會,但在生活找不到出口的時候,他們至少還能在某個作品中得到答案。

祝我們十年後也不老!

祝羽捷

路內手寫回信

祝羽捷老師:

見信好。承蒙牽掛。我近況尚佳。疫情以來很少出門。昏昏然已是夏天。小區裡又多了些貓崽。昨日有一窩至我院中定居。你有無興趣認養。我可以拍點照片給你看看。又或幫忙發布領養啟事。也是好的。老貓很兇。須親自動手去捉。

這幾個月不務正業。成日招貓逗狗。看看電視。小說寫得少。幾乎生疏。過些天還是要恢復寫作。畢竟掙不到稿費。無錢可花。是不行的。近日讀書計有張屏瑾教授翻譯的哈羅德布魯姆詩歌與詩人。文德勒的兩本詩論。柯律格所著中國畫史。及張定浩大作孟子讀法。因視力欠佳。參差皆未讀完。自己寫的小說更是讀幾頁就眼花頭昏。承你好意。處處推薦。不勝感激。

你信中提到文藝青年。如今來說。這是個壞詞。是一群討厭的人。甚至難稱青年。我的小說裡也寫到文青。或有詬病。認為文青矯情。若輩似真有赤膊上陣暴虎馮河之經歷者。討厭文青也實屬正常。今日風和日麗。宜外出郊遊。見見朋友。不多談掃興的人事了。望保重。敬頌佳安。

路內。二〇二〇年五月廿日。

路內,小說家。

2020年出版小說《霧行者》

相關焦點

  • 從《後來的我們》戲說文青劉若英背後的男人們
    107期文|大寶兒 圖|來源網絡個人原創 授權請聯繫《後來的我們》作為奶茶劉若英執導的電影處女作,從一開始的期望之高到退票門的持續發酵,網上關於這部電影的評價褒貶不一。不過,這倒讓我燃起了八一八奶茶感情史的熱情,這麼一個文青,她的感情簡直就是「文藝到你三觀震動」、「脫俗到你嘆為觀止」。壹談起劉若英,就不能不提到陳昇。著名音樂人陳昇在劉若英事業成長曆程中充當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 從馬金瑜談女文青們的命運
    傳說中雄強的康巴漢子雖然和所謂雅利安人後裔一毛錢關係都沒有,但維基百科誇大了他們的性能力,所以有西藏女人抱怨說如今的康巴漢子們都快被這些內地來的精蟲上腦的女文青們玩得不舉了.或許,這一切都是以所謂的「愛情」之名.
  • 極客精選:偽民謠們什麼時候成了國產文青的精神領袖了?
    文青們擅長抑鬱,部分國產文青(如果你是的話)在這方面做得很好,至少能讓小姑娘們五迷三道。他們看村上春樹,去東南亞國家窮遊,聽偽民謠。偽民謠們什麼時候成了國產文青的精神領袖了?這些我們暫且稱之為「民謠歌手」的流行歌手大多都有這些特點:1、不能好好唱歌,必須得憋出大煙嗓(有可能是便秘憋出來的)。2、不能好好寫詞(可能真的是水平不夠)。
  • 《文青的第一堂日本文學課》:第一次當文青就上手?
    「文青」這個詞過去意指對於文化藝術有所接觸與喜愛的年輕男女,而隨著時代也逐漸有著不同的意思出現,網路上多半對於「文青」一詞有所貶抑和嘲弄的意味,認為這群是無病呻吟、心思過於細膩的一群少年少女,總是幻想著太過不務實的生活。
  • 國內文青忙著玩抖音,柏林文青卻在衝撞體制:走一趟柏林,才知道什麼叫「酷」
    中國的文青大多無關政治,一種蜻蜓點水般的存在,追的是小確幸,說的是無關風雨,想的是夏日音樂祭、花火節。當中國的部分文青流於表面化,柏林文青卻越髮帶著社會使命感:充滿政治與歷史包袱的柏林,讓文青非常政治化,你不會聽到柏林的文青喊著「我對政治無感」,反倒是滿腦烏託邦,天天喊著要革命,「讓資本主義去死」的標語或塗鴉滿布各角落。
  • 張楊,你對女文青的力量,一無所知
    在雜誌、博客、豆瓣、微博、微信……每一個時代都留有女文青們的文字。很多句號,就是她們的標誌。女文青們相信,實踐出真知——執行力這是女文青最為人稱讚的一條這雖然是一件小事,卻足以說明,女文青的執行力超強。書上說,地球上任何兩個人之間,只有七個人的距離。而女文青,以自己當七,跨越七個人,直接與地球上的另一個人,發生關係。
  • 如何鑑別女文青.
    但凡高段位的女文青,沒有不寫個人公眾號的。要不然拿什麼來快要溢出來的無處安放的情懷,詩與遠方,和自拍。聽民謠,看小眾電影,女文青標配。反正什麼不火愛什麼,看大家看不懂的小眾電影,聽大家找不到調子的民謠樂隊。女文青的審美,總要和凡人的區別開來。身邊的女文青都用網易雲,曰「因為評論很走心啊」。走心,是她們喜愛的詞。歌詞不在於美不美,旋律不在於有沒有,而在於整首歌的創作是否走心。
  • 文青有毒,城市化才是拉姆們的出路!
    拋開三和大神不說,在大城市裡面,哪怕沒有什麼技能,只要肯出力氣,包吃包住,一個月也能掙到5000、6000。有一技之長,能夠吃苦耐勞,在城市裡紮下根來,成家立業,買房生孩子也不是不能想像的事情。 二、城市化是最好的脫貧道路 文青們所唾棄的繁華城市,才是承載文明的地方。城市,因「市」而興。「市」一開始指做買賣的地方,「交易」的意思。有人的地方就有交易,有交易的地方就產生財富。人口越多,人與人之間的交易(合作分工)就越複雜,越深入,城市就越有活力。
  • 女文青王珞丹,顯得特別「朝三暮四」!
    王珞丹的感情史被傳的有李光潔,任重等,因為拍攝《後會無期》,王珞丹跟韓寒扯上了關係,但兩人後來都澄清了。 後來還被拍到跟作家張佳瑋一起約會,最後也不了了之,還有作家孔二狗,似乎也曾經在王珞丹的緋聞男友名單上。 但迄今為止大家並不知道王珞丹的感情最終會走向何處。
  • 消費升級下的新文青時代
    然而後來,光讀書不夠了,指向更加明確,叫「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社會發展的剛需,迫使普通人要學習有明確功用的一技之長,文藝青年的紙上談兵和傷春悲秋,既不利於國家建設,也不利於個人經濟狀況的改善。
  • 若想過好這一生,請遠離戲多的「痴情」文青們
    文青們只活在此刻文青們都有紅白玫瑰情節,他們能在心裡愛著一個遙不可及的人,同時,果斷地與另一個觸手可及的人結婚生子,從不願委屈自己,卻還覺得自己就是苦情劇的主角。 嚴於律人,從不律己,說的就是劉家昌這類戲多的文青。自己事業失敗無力還債,還惹上了許多緋聞,妻子在拼命拍戲賺錢為他還債時,與導演傳出莫須有的出軌傳聞,他就要不顧一切讓她身敗名裂。
  • 文青裝扮指南
    有很多同學突然想要與眾不同,卻發現自己一窮二白還不具備樂器街舞油畫等炫耀性技能時,就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成為文學青年的道路。他們讀了幾本書名比內容還精彩的讀物後把自己的日記用回車鍵分開,在結尾插入「憂傷」「飛翔」「姑娘」「夢想」等詞彙時,就覺得自己懷才不遇了。忽略他們,他們不是文青,他們是白痴。哥甚是為他們著急,趕緊切入正題:這篇文字會很長,如果你通讀了,說明你很具備成為文青的潛質。
  • 男人為什麼喜歡女文青?
    女文青也不會做錢的奴隸。她們能夠正確地認識錢、利用錢。女文青們對錢的需求是有很大的彈性的。缺錢的時候,她們能從其他渠道中得到樂趣,因而不會覺得多苦逼;有錢的時候,她們也不會搞守財奴式的節儉,而是在自己的經濟能力和合理需求範圍之內「揮金如土」。這真的堪稱「受得了清貧,享受得了繁華」。
  • 網絡小說「文青」是什麼意思?書友:強行高深,瘋狂虐主就是!
    網絡小說「文青」是什麼意思?書友:強行高深,瘋狂虐主就是!文青,全名文藝青年,一提起這個詞,小編就想起一句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經常看網絡小說的書迷,應該對這個詞不陌生,因為不少作者小說中,經常會時不時的文青一把。
  • 文青們讀書的硬傷:太把自己當回事兒
    [摘要]我們(尤其是很多文青)在讀書的時候很愛進入一個誤區,就是自我太強。點擊下方連結觀看本期視頻http://www.pearvideo.com/video_1162200我們(尤其是很多文青)在讀書的時候很愛進入一個誤區,就是自我太強。
  • 文青有4層,你在第幾層
    他們會口吐蓮花地忽悠財主們為自己開的咖啡館投資,然後在咖啡館門口傲嬌地貼上「老闆不開心,不開門;老闆去旅遊,不開門。營業時間:睡到自然醒」。等投資人的錢被揮霍一空,他們眼淚旺旺地說:文藝已死,人間不值得。不自律,沒責任心,巨嬰,我們都忍了,但你為什麼要說自己是文藝青年?
  • 文青的消弭
    內容創造者們也在投其所好。快餐好吃嗎?味道鮮美但沒有回甘,沒關係,不斷創造新的快餐品就行。於是日復一日的「15秒」在不斷刷新,網際網路是沒有記憶的,受眾一樣沒有。我們期待的永遠都是下一秒。下一秒的新鮮感。 其實以前不是如此的。
  • 劉若英自己的文青愛情故事,才是一部《後來的我們》啊
    說起劉若英的八卦,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她的八卦如同她導演的電影一樣,整個都透露出一種文青的憂傷,有緣無分、為愛痴狂等等都是關鍵詞。後來侯佩岑幾次圓場又詢問陳昇為什麼要把劉若英弄哭?陳昇的舉例和回答都很意味深長,他表達貿然把CD送給一個不會聽這個CD的人,就是不慎重。
  • 《唐伯虎點秋香》:一場戀愛,就讓屌絲與文青原形畢露
    但如何去分辨一個文青,我想很多人把畢生所學都擺出來也說不明白,甚至連文青是褒是貶都弄不清。有人說文青是熱愛生活的文藝青年,也有人說文青是愛好文學和藝術的矯情青年,也有人說文青是窮卻又有懷揣一切關於美好夢想的痴情青年。那屌絲與文青到底是什麼了?既然周星馳是屌絲中的屌絲,那麼用周星馳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來作解最合適不過。
  • 這樣擺pose,女漢子秒變女文青!
    (圖片未經授權於我的貓主子——夏大雨)最近各城市的秋天大概是真的到了(HK、廣東的朋友自動屏蔽這一條),文藝青年們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我不管全世界我最文青」季節。辣麼,文青還喜歡做什麼?看書聽音樂,拍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