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
在 audible 上聽了一本閒書,Three Tigers,One Mountain,《一山不容三虎》,關於中日韓三國之間的愛恨情仇。作者 Michael Booth,一位英國遊記作家。此書深度不足,行文倒是流暢,讀來輕鬆。
東亞這三個國家,幾乎同源同種同文化,目前的經濟往來,比歐盟國家規模更大,更緊密,不僅沒形成一個類似歐盟的政經共同體,戰爭陰雲還從未真正消弭。
這三國的歷史源流與歐洲不同。東亞本自一體,在儒家思想下,相當於一家人。中國老大,朝鮮老二,日本隔得遠,一直是不太開化的老三。儒家講尊卑,講孝悌。在近代史裡,這三國的長幼次序一亂,世界就顛倒了。老三日本造反,吞併老二;老大出面保護,卻被老三掀翻。再後來,老大還差點被老三給滅了。
作者是英國人,不具學術背景,口無遮攔,說這三個國家近代以來的紛爭與仇恨,始作俑者,就是英國人。如果沒有鴉片戰爭,老三日本,就不會看出老大其實外強中乾,遂心生反意,明治維新後,帶來一系列的東亞大變局。
作者的另一觀點,頗有新意,就是:普大喜奔!這三個國家將永遠不會有戰爭了!原因:都已陷入老齡化危機。試想,三個白頭爹爹,老態龍鍾,有再大的深仇,也掄不動拳頭了。
掩卷,不由得展望東亞社會的未來走向。
前幾天,我在《經濟學人》上看到,幾十年後,日本近一半人口將是老年人。我想,中國和韓國也差不多吧。禍不單行,這三國的年輕人,還因生活壓力、經濟壓力,結婚生子的意願大幅降低。
對於中國而言,危機更重。日本韓國是富裕了再老,底子撐得住。韓國還能指望北朝鮮未來的年輕人口。而中國,是未富先老。近10億人月收入 2 千以下,如果人口迅速老齡化,還不把下一代壓跨?再攤上一批啃老族,更是雪上加霜。
中國目前的當務之急,應是大力提高教育、醫療、養老支出在 GDP 的比重,而不是高歌猛進,繼續低效率的投資,消耗資源。若還緊盯著 GDP 增長,只會使富人更富,窮人更窮。今後老齡化社會的養老錢,從何而來?要麼,重稅;要麼,陷入農民革命劫富濟貧的歷史循環。
談到老齡化,還有一個殘忍的現實。這次疫情中,歐美的狼性文化,在客觀上為社會卸掉了一筆養老支出。死亡率較高的地區,比如義大利、英國等,皆為人均壽命較長的國家。英國的新冠死亡人數,已突破 10 萬,世界第五,其中近 90%為 65 歲以上,近一半為 85 歲以上。
後疫情時代,歐美社會的人口年齡結構會有所改變。同時,因這殘忍的自然淘汰,還減少了具嚴重基礎疾病,以及肥胖症的年輕人口,其社會財富,以及福利支出,將輕裝上陣,走向未來。
而東亞社會,步入老齡化,已毫無懸念。不過,除了戰爭陰雲消解,或許還有焉知非福的好處。比如,社會思想趨於持重穩健深刻。又比如,刺激人工智慧的發展,利用機器人去工作,來養老。養老院護工的額頭,閃著三星、松下、華為的 logo,想來,都令人神往。
儒家文化慎終懷遠,在與病毒共存的未來,東亞社會,對長輩即尊重,又不離不棄,若能普及不怕病毒、不鬧情緒、多語種的機器人,沒準成為全世界老人宜居之地。
不過,東亞的下一代,能否扛得住這社會重負?東亞的老年人,在暮氣沉重的社會,又該如何心理自處?
人終有一老。未來東亞老齡社會的經濟、心理困境,想來心有戚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