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載人太空艙即將以「海面濺落」形式返回地球,馬斯克太牛了

2020-12-22 騰訊網

鮑勃·班肯(左)和道格·赫利(右)即將開始一個載人航天的新時代。

美國航天員道格·赫利(Doug Hurley)與鮑勃·班肯(Bob Behnken)已經解鎖他們的「奮進號載人龍」(Dragon Endeavour)太空艙並從國際空間站脫離,開始返回地球的旅程。

兩人預計將在美國當地時間周日14時40分(英國時間19時40分)以「海面濺落」(splashdown)的形式於佛羅裡達州附近的海面降落。

只要降落成功,就將意味著美國再次實現以完全奏效和受到認可的方式自主載人進入太空軌道並返回。

自2011年美國太空梭在2013年退役以來,美國再也沒能做到這一點。

美國太空部署(NASA)和它的商業夥伴SpaceX選擇了一個遠離颶風伊塞亞斯(Hurricane Isaias)的海面上作為返回點——颶風似乎將會朝佛羅裡達州的東岸進發。

於是,等候回收艙的位置被定於位在佛羅裡達州西部彭斯卡拉市的墨西哥灣海上。

任務的監督人員在關於可承受的風浪狀況方面要遵守嚴格的指引,並且要研究最新的天氣預報才能最後準許返回艙進入大氣層。

"奮進號"是自太空穿梭機退役以來,第一次載美國人進入太空軌道的飛船。

當這個指令發出之後,赫利和班肯的太空艙將會點燃推進器,開始脫離軌道。

這是一次高速的降落,一開始會達到每秒數公裡,並且會讓「奮進號」那個起保護作用的前段在穿越大氣層時溫度達到2000攝氏度。

程序將會設定兩組降落傘打開——先是一個在海拔約5500米高空處、返回艙仍在以560公裡時速運動時打開的減速傘系統;之後是四個主傘,在1800米高空處打開,讓船艙輕盈地落入海面。

與所有的返回艙任務一樣,降落期間將會有幾分鐘的無線電失聯,因為船艙會短暫被熱氣體(等離子體)包圍。

太空總署和SpaceX去年在一次無載人的任務中演練了海面濺落的返回程序。

距離美國上一次載人太空船艙海面返回已經過去45年。上一次是阿波羅系列船艙在地球上的外太空與蘇聯聯合系列運載火箭(Soviet Soyuz)相遇之後返回地球,落入太平洋表面。

道格·赫利表示,他閱讀了當時的一些報告,發現漂浮在海面上的太空人有可能在等候接援過程出現噁心症狀。

「如果你需要的話會有嘔吐袋,我們會隨手拿得到,」他在周五向媒體表示,「我們很可能也會有一些毛巾在手邊。如果要這樣的話,也肯定不是第一次了。上太空的夥伴們都知道,上升過程有時會對你的身體系統造成一些影響,下降有時候出現一樣的情況。」

兩名太空人於5月底從地球出發前往空間站。他們是由SpaceX提供的「獵鷹9號」(Falcon-9)火箭運載上太空,這開創了美國太空飛行的一個新時代。

太空總署已經決定,不再擁有及運營於近地軌道載人航天的硬體設備,轉而以從商業合作夥伴那裡購買服務的形式來完成。

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SpaceX公司是這類服務的首個提供商。該公司的大部分硬體設備,包括獵鷹系列火箭的部件都是可重複使用的。

太空總署署長吉姆·布裡登斯廷(Jim Bridenstine)稱,這一做法降低了成本。

「我們在有效負載和安全方面基本上建立了高級的標準和要求,但是我們不參與下遊的所有設計。我們讓私人公司去革新。這最終將我們帶到了一個我們現在可以重複使用這些火箭和船艙的地步,當然,最終我們想要在登月以及登陸火星等任務上使用到這些技術,」太空總署的官員說。

波音公司也在為太空站開發一種「運送服務」,但是在其「星際航線」(Starliner)船艙遭遇軟體上的問題之後,不得不推遲它的問世。

假設這次海面返回顯示,任務能夠完全按計劃完成,太空總署將會照程序進入第一階段,即「運營」階段的SpaceX航天任務,可能最早在9月底進行。

「奮進號」將會進行修復,按預期是會在明年再次被安裝在火箭上。

而巧合的是鮑勃·班肯的妻子梅根·麥克阿瑟(Megan McArthur)也將作為太空人加入下一次航天任務。

班肯說,對於帶什麼私人物品進入船艙,他將會給一些小建議。

「就像任何一次旅行一樣,如果你好好收拾行李,就有可能很好玩,」他開玩笑說。

「但是如果你將度假用的所有東西都堆在一個大行李車的艙底,然後每一次都要一件一件地翻出來,就會很累人,並且影響你的心情。」

赫利和班肯將會把一面有紀念意義的美國國旗帶回來——那是執行上一次任務的太空人留在空間站上的(那一次也有道格·赫利的參與)。該面星條旗也在1981年第一次太空穿梭航天任務時被帶上過太空,並且預計將會在接下來一個十年裡美國再次載人登月時再次被帶上太空。

相關焦點

  • SpaceX載人火箭成功發射,馬斯克太牛了!
    人類也從未停止過對於宇宙的探索,從第一次登月開始,人類就開始不斷向宇宙發射載人火箭、探索衛星等,只為了揭開宇宙那神秘的面紗。但是世界上之前發射的火箭都是由國家航空局建造的,在今天凌晨3時22分,這項紀錄被打破了。時隔了將近十年,美國第一次在本土將太空人送往國際空間站,然而擔任這項重任的卻並不是國家政府,而是一家私人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
  • 美國宇航局完成首次商業載人試航任務
    中新社休斯敦8月2日電 美東時間8月2日,美國宇航局(NASA)成功完成首次商業載人試航任務。美聯社消息,美國太空人道格拉斯·赫爾利(道格)和羅伯特·本肯(鮑勃)於8月1日乘坐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載人「龍」飛船從國際空間站返回地球。
  • 太空旅行時代到了:馬斯克載人飛船發射成功,驚心動魄72小時回顧
    ▲承載NASA太空人的SpaceX載人航天系統發射成功這次載人航天任務,被稱為獵鷹9號火箭龍載人飛船二次測試任務(Falcon 9’s launch of Crew Dragon’s second demonstration ,Demo-2),太空人進入太空後,會搭乘龍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完成相關的任務後,兩位太空人則將繼續乘坐龍飛船返回地球。
  • SpaceX龍飛船返回艙成功降落墨西哥灣 太空人平安著陸
    馬斯克的SpaceX公司最終書寫了航天史濃墨重彩的一筆,北京時間今晨2:48分,返回艙「Endeavour」在美國佛羅裡達海岸附近的墨西哥灣成功濺落(splasheddown)。現場畫面顯示,四頂降落傘打開,幫助返回艙平穩落「水」。
  • SpaceX載人上太空:九個關鍵階段與兩位優秀的太空人
    飛行約19個小時後,該任務應使Dragon到達ISS,太空艙將與空間站的船首對齊,並以每秒幾釐米的相對速度接近。工程師說,「載人龍」號上的太陽能電池會在軌道上退化,因此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一定會在硬體性能受損之前將太空人帶回家。第二階段:太空人登機時間把控
  • 新晉「胖五」成員有多牛?|載人飛船|太空飛行器|返回艙|長徵五號|航天...
    中國空間站將於2022年前後完成建造,還將設有共軌飛行的光學艙,10年內可完成對大範圍天體的巡天探測。而本次載荷中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是新一代載人飛船的「試驗版」。新一代載人飛船相當於「太空巴士」,未來在執行近地軌道任務時可一次運送6-7名航天員,還可以根據任務需求變成「太空貨車」,返回艙未來可重複使用。
  • SpaceX載人龍飛船成功發射 兩名太空人前往國際空間站
    從此,NASA也體驗到了受制於人是什麼感覺,聯盟飛船載人返回艙非常擁擠,每次只能搭載3名太空人。 載人龍飛船採用鈍頭體外形,由返回艙和服務艙構成,總高度約8.1米,直徑約4米,一次可搭載7名太空人,可以完全自動駕駛。
  • SpaceX首次正式發射商業載人飛船,馬斯克離他的太空夢想更近了
    馬斯克離他的太空夢想更進了一步。 美國東部時間11月15日下午7點27分,獵鷹9號火箭的9臺發動機轟然響起,在大西洋上空劃出一道明亮的尾跡,點亮了整個夜空。 這是馬斯克的太空火箭公司SpaceX首次進行正式的載人商業飛行。這次獵鷹9號火箭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並搭載四名太空人飛向國際空間站執行任務。
  • 太空旅行時代即將到來!馬斯克:第二季度將進行飛船載人飛行
    「我們正處於低地球軌道商業化的尖端,」美國宇航局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說。「我希望看到大量資本流入包括載人內的太空活動。這些活動可以是工業化生物醫學,它可能是先進的材料,也可能是那些想去太空旅遊的人。」 波音和SpaceX可能不是唯一將人類從美國帶到太空的公司。
  • SpaceX載人首飛成功,矽谷鋼鐵俠馬斯克是怎樣煉成的?
    而在現實世界裡,馬斯克是一位總是做出驚人舉動的創業者、夢想家——直播時抽大麻、在Twitter上公開稱特斯拉股價太高、被稱為暴君——讓平庸的人們看不明白。而當所有人對其失去信心與耐心的時候,他才拿出真正的實力,證明你們是錯的,我最牛逼。 真是沒有見過比他還過分的人了。 而在一次次兌現自己曾經「吹過的牛」後,馬斯克成為了註定要被寫進人類科技史的「壞」傢伙。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抵達韶山!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抵達韶山!曾給中華民族帶來偉大驕傲的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12月20日10時15分許運抵韶山。記者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門口看到,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依然耀眼醒目,其深重的色彩充滿了太空的神秘。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高約2.6米、直徑約2.4米、重2噸多。
  • SpaceX龍飛船接載兩名太空人 成功返回地球
    乘坐SpaceX龍飛船(Crew Dragon)前往太空站的兩名太空人,在8月1日成功返回地球,象徵美國相隔9年的載人太空任務取得成功。美國太空總署(NASA)兩名太空人,赫利(Doug Hurley)及本肯(Bob Behnken),5月30日乘搭SpaceX的龍飛船升空。兩人在31日抵達國際太空站,逗留兩個月後在7月31日離開,返回地球。由於風暴「伊薩亞斯」(Isaias)正吹襲巴哈馬一帶,NASA及SpaceX正密切關注事態發展。
  • 四子王旗迎「嫦五」 11次神舟飛船返回艙均在此著陸
    「在歷次神舟飛船返回任務中,四子王旗著陸場系統都表現得很好,可以說是經驗豐富。」航天技術專家、空氣動力學家黃志澄說。  返回地球的太空飛行器包括載人飛船返回艙、無人採樣返回器、返回式衛星,以及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可重複使用火箭。  太空飛行器返回的著陸場設在何處,各國有不同選擇,主要取決於地域和技術條件。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運抵湖南韶山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運抵湖南韶山。韶山市委宣傳部供圖中新網韶山12月20日電 (付敬懿)12月20日,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經過兩天的運輸,順利從北京運抵湖南韶山,今後將長期借用給湖南,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進行展覽。
  • 為了開啟人類太空飛行新紀元,馬斯克炸了一枚造價3.4億元的火箭
    隨後4個主降落傘展開,完整的飛船太空艙最終降落在大西洋的海面上。飛船落入大西洋海面這次測試的載人龍飛船中並沒有真正的太空人,僅有兩個裝有傳感器的假人,用以測試通過這一飛行緊急逃逸系統脫險過程中,人體可能會經受的壓力。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從北京運抵韶山
    12月20日上午10時16分,經過兩天的運輸,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從北京運抵韶山,今後將長期借用給湖南,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進行展覽。
  • 無人回收船部署到著陸區 SpaceX準備回收載人龍飛船太空艙
    據外媒報導,美國東部夏令時5月27日星期三下午4點33分,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載人龍飛船的Demo-2試飛任務即將開始。這次發射創造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的第一,SpaceX也在為助推器和太空艙回收做準備。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安家毛主席故鄉
    據中國載人航天官方消息,2020年12月25日上午,毛澤東主席誕辰127周年來臨前夕,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在湖南韶山舉行。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湖南省委副書記烏蘭、航天員代表張曉光出席儀式,湖南省直有關部門及湘潭市、韶山市負責人,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幹部職工、湘潭市和韶山市幹部群眾代表、武警官兵代表、學生代表等500餘人參加活動。
  • 馬斯克提出的火星移民計劃,現在也許不再是夢想
    2012年5月31日,馬斯克旗下公司SpaceX的"龍"太空艙成功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後返回地球,開啟了太空運載的私人運營時代。就以馬斯克想移民火星這件事來說,這個世界上又能有幾個人能想到呢?還付諸於行動的又有多少?今年五月,SpaceX 最新的載人龍飛船在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 39A 發射臺成功發射,在全球觀眾的注視下,載著兩名太空人還有一隻恐龍玩偶前往國際空間站。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落戶」韶山向大眾展陳
    今天(20日),經過兩天的運輸,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從北京運抵韶山,今後將長期借用給湖南,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進行展覽。2013年6月11日,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搭乘神舟十號載人飛船由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發射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