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5年日本投降儀式,為何蔣介石不參加,而是徐永昌和何應欽
日本無條件投降是指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結束戰爭。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許,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裡號上舉行了隆重的受降儀式,出席籤字儀式的國家有美國、英國、蘇聯、中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荷蘭、紐西蘭等。
-
日本投降儀式上美國大怒,細節揭露蔣介石意圖,何應欽登報解釋
1945年8月27日上午十點,7架美軍飛機陸續從芷江機場起飛,他們的目的地是南京。乘坐飛機的是先行飛赴南京,為受降打前哨的「前進指揮所」成員,時任中國陸軍副總參謀長的冷欣中將便是這次行動的負責人。就在何應欽畢業的十三年前,岡村寧次以第一名的成績,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並一路平步青雲,不斷在中國各地活動,被認為是「中國通」。何應欽與崗村寧次在學校的時候雖未曾謀面,但隨著日軍加緊侵華,兩人或直接或間接都打過不少交道。
-
抗戰勝利75周年|歷史在這裡拐彎:何應欽公館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1945年9月9日,時任陸軍總司令的何應欽在侵華日軍投降書上簽字,中國抗日戰爭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宣告結束。在南京大學鼓樓校區南園,隨著「鬥雞閘」路牌顯示的方向望去,大樹重疊掩映之下,一座米黃色建築映入眼帘。在這座黃色小樓裡,曾發生過許多改變中國命運的事情。
-
何應欽密謀炸死蔣介石,結果失敗了,蔣介石為什麼不敢處罰何應欽
1936年的雙十二,在中國歷史上可謂不同尋常。當然,那年的雙十二可不是什麼購物的節日,而是著名的「西安事變」發生日。「西安事變」的消息傳來以後不論是南京方面還是各地軍閥,其態度可以用各懷鬼胎來形容:兩廣的陳濟棠和李宗仁平日就和老蔣不對付,巴不得張學良趕快殺了老蔣。
-
何應欽在西安事變中,想置蔣介石於死地,為什麼蔣後來不處罰他?
楊虎城被迫去職出國考察,全面抗戰爆發後,回國參戰被蔣校長給抓住,解放前夕遭到殺害。當時宋美齡積極奔走營救蔣介石,得知何應欽要轟炸西安,氣急敗壞的怒斥何應欽:「不許你轟炸西安,你何應欽要下命令轟炸西安,我就和你拼了!西安情勢不明,委員長生死未卜,你若討伐,是逼張楊對委員長下手!」
-
何應欽的別樣人生,身居高位一生只愛一人
何應欽和王文華,是遠方的親戚,也是小時候的玩伴。1906年,王文華考入公立中學堂,1907年何應欽考入陸軍小學,一直到1911年之間,兩人都一直有很多的交集。 後來何應欽,進入日本振武學校,後來又加入了同盟會,辛亥革命勝利之後回國,於蔣介石一起在陳其美的手下任職。
-
中國遠徵軍裡,真的有「娃娃兵」嗎? | 短史記
這張照片一直被當成遠徵軍的標誌性影像,但有考據意見認為,該照片乃是F. D. Manwarren於1944年11月23日拍攝於貴陽附近。這位「娃娃兵」與遠徵軍沒什麼關係。見:白冰,《遠徵軍中那位娃娃兵:對一張歷史照片的個人解讀》。參照前述考據,以及該照片本身及同系列照片,均是逃難元素,筆者認為這位「娃娃兵」其實是一位被軍隊收容的「難童」——他與逃難的民眾混在一起,而不是身處正規部隊之中。
-
何應欽後代如何:侄孫是銀行總裁,身家過億,孫媳是家喻戶曉大明星
1945年9月9日9時,在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出席,與日軍中國派遣總司令崗村寧次籤署受降書及處理其他相關事宜。這一天,無疑是何將軍生命中最值得紀念的一天。 何應欽,貴州興義人,1890年出生。1909年,清政府準備招一批學生送往日本留學,何應欽成績優秀成功入選,這期間跟隨孫中山的步伐,認識到迂腐的清政府並不能救國救民,開始相信革命。在這期間,加入了同盟會。
-
1945年日本戰敗,主政雲南18年的龍雲卻因此事被蔣介石拉下馬
1943年,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節節敗退,抗戰局勢越來越好,龍雲的危機感越來越強烈,因為一旦趕走了日本人,蔣介石為了重整國內格局、加強中央權利,就會著手打擊各地方實力派,而蔣介石第一個下手的,很有可能就是他雲南省主席龍雲,想到這裡他憂心忡忡。
-
中國遠徵軍系列之二:亞歷山大的陰謀,逼中國人擋子彈!
亞歷山大到任後,強烈要求由他來指揮所有緬甸的盟軍,包括中國遠徵軍,他的理由是這樣可以統一指揮和統一分配作戰物資,蔣介石對此表示同意。事後,蔣介石發現英國人根本不提供協助,懷疑其中有詐,於是,蔣介石向羅斯福要求由美國人史迪威來指揮中國遠徵軍。
-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為何不懲處何應欽?不是不想,是不敢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中國近現代歷史的發展方向為之一變。今天,就是西安事變爆發的84年紀念日。在很多人的印象裡,西安事變的主戰場就是在西安,最終在周恩來的主持下,和平解決了這場事變。其實,當時還有一個重要的戰場,就是在南京。
-
受降將軍何應欽:忠於愛情,熱愛家鄉
民國在我國歷史上是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最大的歷史貢獻是推翻了幾千年來的封建統治,但各路軍閥為了自身利益,盤踞一方,連年徵戰,使生靈遭受塗炭。對民國那段歷史,用「亂花漸欲迷人眼」和 「你方唱罷我登場」來形容或許最恰當不過了。
-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為何不報復何應欽?不是不想,是不敢
蔣介石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非常著名的人物,而且可以說也是當時少逢對手的政治家。本來他在國民黨內的地位並不是很高,像汪精衛、戴季陶、于右任、胡漢民等人都比他的地位高、資歷老。但是蔣介石卻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在1928年坐上了權力的寶座,把汪精衛等人都甩到一邊去了。
-
1945年,蔣介石為何拒絕埃德加•斯諾入境?
題記:錢剛先生寫《舊聞記者》,曾花一年時間在香港大學特藏部閱讀1945年中國大陸的中文報紙。2016年伊始,我來到美國頂尖新聞學院之一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UNC Chapel Hill)訪學,有幸閱讀到跨越近一個世紀的美國報紙,如獲至寶。
-
抗戰女軍官和丈夫分別73年,收到一張臺灣寄來的照片,痛哭流涕
他們的愛情,屬於是典型的才子佳人,周秀蓮是知識分子,丈夫名叫楊平,乃中國遠徵軍的少將軍官。本該甜蜜幸福的夫妻,可是卻沒有等來花好月圓的結局……2015年,志願者來到周秀蓮的家裡,這位一百多歲的老婆婆,她以前看 蔣介石 和宋美齡他們打麻將,而她本人和諸多姨太太,一起打麻將。
-
抓壯丁的「元兇」,被蔣介石槍斃的中將兵役署長,竟是個冤案
1945年7月6日,軍政部兵役署中將署長程澤潤,被蔣介石下令槍斃在重慶城郊桂花園,當時民間輿論指責最多的「抓壯丁」的最高長官,被處以極刑,引來一片稱讚聲,轟動國內外。事情經過是,1944年夏,國民政府考試院長戴季陶的兒子戴安國,經過接送新兵的轉運站,發現了一個排長正在兇狠打罵捆綁著的新兵,其狀甚慘,痛苦呻吟聲響徹大牆內外,便馬上告訴了好朋友蔣緯國,蔣緯國又告訴了父親蔣介石。蔣介石立即趕到現場,看見軍官正在懲罰手腳捆綁,呻吟聲不止的壯丁新兵,馬上喊把兵役署長找來。
-
志願軍攻勢迅猛,麥克阿瑟致電蔣介石,派國民黨主力軍參戰
1950年下半年的朝鮮戰局,出現了多次反覆。先是朝鮮人民軍一路南下,以勢如破竹的作戰行動,僅用2個月的時間,至8月下旬就解放了朝鮮南部90%的地區和92%的人口,將美軍和南朝鮮軍壓縮至洛東江以東約1萬平方公裡的狹小地域。
-
一·二八淞滬抗戰,蔣介石是否真的沒有派兵增援第十九路軍?
1932年1月28日,日本海軍陸戰隊進犯上海閘北,第十九路軍官兵守土有責,奮起抵抗,史稱「一·二八」淞滬抗戰。坊間有文章說,「戰事爆發後,蔣介石、汪精衛既不發兵增援,反想借日軍之手消滅第十九路軍,並且派出黃埔嫡系第八十七、第八十八師到上海監視第十九路軍,計劃在該部失敗以後,準備接防」。(樊振:《第三黨策動參加「一·二八」淞滬抗戰》)事實究竟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