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疑人認罪認罰但證據不足的依法不訴

2020-12-24 瀟湘晨報

最高檢出臺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二十八條貫徹落實意見

嫌疑人認罪認罰但證據不足的依法不訴

最高人民檢察院近日就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對檢察機關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情況報告的審議意見提出十個方面28條貫徹落實意見。意見要求,堅持證據裁判原則,嚴把罪與非罪界限,對犯罪嫌疑人雖然認罪認罰,但證據不足,不能認定其有罪的,依法作出不起訴決定。

意見明確,要遵循司法規律,實事求是,既不能為了追求高適用率,脅迫或者誘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罪認罰,也不能對無正當理由、要求一再從輕的犯罪嫌疑人過度遷就,防止造成量刑失當、輕縱犯罪,影響司法權威。

意見指出,認罪認罰是「可以依法從寬處理」,不是「一味從寬、一律從寬」。對認罪認罰的輕罪案件,一般應當依法從簡從寬辦理,依法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訴的不訴;能適用緩刑的,依法提出適用緩刑量刑建議。對嚴重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犯罪,嚴重暴力犯罪等重罪案件,應當依法從嚴懲治,即使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也要慎重把握從寬處罰的幅度,避免案件處理明顯違背人民群眾的公平正義觀念。

意見要求,著力在保障當事人權益上下功夫,切實維護公平公正。加強對認罪認罰自願性和合法性的審查,對偵查階段認罪認罰的,要注重審查是否存在暴力、威脅、引誘等違法情形,防止違背意願認罪認罰情形發生。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時獲得有效法律幫助。依法保障被害方權益,依法聽取被害方意見,對符合司法救助條件的被害人及其近親屬,積極開展司法救助。

意見要求,著力在精確量刑建議上下功夫,提升量刑規範化水平。加強與法院溝通協調,制定符合本地區實際的量刑實施細則,統一量刑方法與裁量幅度,形成共同遵循的量刑規則。健全量刑建議程序規範,確保量刑建議尺度的統一、規範、透明,實現量刑均衡、同案同判。加強量刑建議說理,根據不同案件情況,在起訴書、具結書、量刑建議書等文書中加強量刑建議說理,體現認定的犯罪事實、罪名,量刑的依據、理由,主要的量刑情節及其對應從寬幅度等內容。

意見還提出,著力在促進認罪悔罪上下功夫,做好教育轉化工作;著力在加強與律師溝通協商上下功夫,提升制度適用效果;著力在防範廉政風險上下功夫,確保制度廉潔適用等。(記者 周斌)

【來源:法治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嫌疑人認罪認罰但證據不足的依法不訴
    法治日報全媒體訊 記者周斌 最高人民檢察院近日就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對檢察機關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情況報告的審議意見提出十個方面28條貫徹落實意見。意見要求,堅持證據裁判原則,嚴把罪與非罪界限,對犯罪嫌疑人雖然認罪認罰,但證據不足,不能認定其有罪的,依法作出不起訴決定。
  • 【法律早茶】嫌疑人認罪認罰但證據不足的依法不訴(2020.12.12)
    【法律早茶】嫌疑人認罪認罰但證據不足的依法不訴(2020.12.12) 2020-12-12 0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辯護人意見能否影響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
    全國律協《律師辦理刑事案件規範》第5條第1款規定,律師擔任辯護人,應當依法獨立履行辯護職責。由此可知,辯護人自接受委託之日起便擁有獨立的辯護權,這種辯護權雖然基於維護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卻又獨立於犯罪嫌疑人的意志之外。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下,反而更需要辯護人充分行使辯護權。
  • 教育轉化:讓更多犯罪嫌疑人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真實性原則要求教育轉化過程中嫌疑人、被告人自願、真實地表達意見,應當確保嫌疑人、被告人:在認知或表達能力存在缺陷時得到法律規定的制度保障;對其犯罪行為及其社會危害有明確認知;供述與客觀犯罪事實一致(以考察其認罪認罰的真實性);知曉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內容及認罪認罰的結果;不受威脅、引誘的幹擾作出認罪認罰、悔罪的決定(籤署認罪認罰具結書時有值班律師或辯護人在場)。
  • 認罪認罰從寬:刑事司法與犯罪治理「中國方案」
    各級檢察機關全面審查、認定在案事實、證據,決不因犯罪嫌疑人認罪而降低證據要求和證明標準,也決不為片面提高效率而犧牲公正,確保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有罪的人嚴格依法追訴。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嚴把罪與非罪界限。強化認罪認罰自願性和合法性審查,嚴防被迫認罪、替人頂罪等冤錯案件。▶ 全面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該嚴則嚴、當寬則寬。
  • 最高檢:重罪案件即使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也要慎重把握從寬
    對認罪認罰的輕罪案件,一般應當依法從簡從寬辦理,依法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訴的不訴;能適用緩刑的,依法提出適用緩刑量刑建議;能適用速裁或者簡易程序的,及時提出程序適用的建議。依法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對於促進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良性運行具有重要作用。實踐中,一些地方還存在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獲得法律幫助權保障不足,對被害人權益保障不到位,審查把關不嚴,因認罪認罰而降低證據要求等問題,影響制度適用效果。5. 秉持客觀公正立場,堅持證據裁判原則。
  •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如何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修改後刑事訴訟法正式確立了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明確了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可以依法從寬處理的原則和相關程序。但是,對於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沒有作出專門具體的規定,僅在第一百七十四條、第二百二十三條中分別規定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辯護人對未成年人認罪認罰有異議的不需要籤署認罪認罰具結書」和「被告人是未成年人的不適用速裁程序」。
  • 最高檢:不能為提高認罪認罰從寬適用率 脅迫嫌疑人認罪認罰
    遵循司法規律 避免層層加碼最高檢表示,既要依法適用、應用盡用,又要更加注重提升案件質效,不能片面追求適用率。上級檢察院通報制度適用情況時,對已經達到較高適用率的,不搞排名、不分先後。要遵循司法規律,實事求是,避免層層加碼。
  • 張軍《人民論壇》刊文|認罪認罰從寬:刑事司法與犯罪治理「中國...
    各級檢察機關全面審查、認定在案事實、證據,決不因犯罪嫌疑人認罪而降低證據要求和證明標準,也決不為片面提高效率而犧牲公正,確保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有罪的人嚴格依法追訴。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嚴把罪與非罪界限。強化認罪認罰自願性和合法性審查,嚴防被迫認罪、替人頂罪等冤錯案件。 全面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該嚴則嚴、當寬則寬。
  • 認罪認罰後又反悔?加刑期|最高檢發布第二十二批指導性案例
    對犯罪情節較輕且認罪認罰、積極整改的企業及其相關責任人員,符合不捕、不訴條件的,堅持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訴的不訴,符合判處緩刑條件的要提出適用緩刑的建議。【指導意義】檢察機關應當注重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全流程適用,通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罪認罰,有針對性地收集、完善和固定證據,同時以點帶面促使其他被告人認罪認罰,完善指控犯罪的證據體系。
  • 從拒不認罪到主動交代 南京這家檢察院超九成刑事案件嫌疑人認罪認罰
    高淳區檢察院黨組書記、代檢察長席晨表示,認罪認罰從寬機制在檢察機關推行以來,高淳檢察院不僅在刑事檢察辦案中全面推進,讓認罪認罰的每一名犯罪嫌疑人從心底息訴服判,而且力爭最大限度保護當事人的權益,消除因案件帶來的社會矛盾,努力將認罪認罰從寬機制的社會效果最大化。「我就是一個網管,怎麼變成開設賭場的犯罪嫌疑人了?這罪我當然不認!」
  • 關於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實施過程中的幾點思考
    三、實務中易出現的問題1、證據不足的案件因認罪認罰而被移送起訴即便是認罪認罰案件,也不能僅憑口供就直接起訴或者定罪。堅持法定證明標準,偵查終結、提起公訴、作出有罪裁判應當做到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防止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罪而降低證據要求和證明標準。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罪認罰,但證據不足,不能認定其有罪的,依法作出撤銷案件、不起訴決定或者宣告無罪。」
  • 提升辦案質效 彰顯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價值——最高檢第一檢察廳負責...
    答:2018年10月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刑事訴訟法,正式確立了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明確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願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認指控的犯罪事實,願意接受處罰的,可以依法從寬處理。檢察機關在辦理民營企業犯罪案件時,要準確認定犯罪性質、情節和危害程度,通過對企業進行實地走訪和深入調查了解,綜合考慮企業經營情況,對促進經濟發展、職工就業等方面的作用,積極做好涉罪企業和有關責任人的認罪認罰工作,促使涉罪企業退繳違法所得、賠償損失、修復損害、挽回影響,將犯罪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對犯罪情節較輕且認罪認罰,積極整改的企業,符合不捕不訴條件的,堅持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訴的不訴,符合判處緩刑條件的提出適用緩刑的量刑建議
  • 楊立新 | 對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量刑建議問題的思考
    我國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不是美國辯訴交易制度 的翻版,為降低無辜的人被迫認罪進而導致被錯誤定罪的風 險,《試點辦法》明確規定辦理認罪認罰案件要堅持證據裁判 原則,而且堅持「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證明標準不 降低,並在準入和準出兩個環節要求法院嚴把證據關,發現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一條規定的前3種除外情形的,不僅不能 採納量刑建議,根據需要還要轉程序處理。
  • 我到底要不要認罪認罰?認了減刑多少?認罪認罰十大問題答案給你
    前言: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實施以來,大量的刑事案件開始適用該制度。然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大多數還並不了解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在檢察院詢問其要不要認罪認罰時,大部分犯罪嫌疑人都不知道做何選擇。本文針對認罪認罰制度中大家普遍關注的十個問題進行解答,希望能對讀者有所助益。
  • 最高檢發布4件「檢察機關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指導性案例
    ,認罪認罰的,對單位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訴的不訴。對犯罪情節較輕且認罪認罰、積極整改的企業及其相關責任人員,符合不捕、不訴條件的,堅持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訴的不訴,符合判處緩刑條件的要提出適用緩刑的建議。2. 把建章立制落實合法規範經營要求,作為悔罪表現和從寬處罰的考量因素。檢察機關在辦理企業涉罪案件過程中,通過對自願認罪認罰的民營企業進行走訪、調查,查明企業犯罪的誘發因素、制度漏洞、刑事風險等,提出檢察建議。
  • 舞陽檢察三措並舉,讓嫌疑人自願認罪認罰
    為更好提高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知曉度和適用率,鼓勵犯罪嫌疑人如實供述、自願認罪,依法獲得從寬處理機會。辦案檢察官及時向分管領導專職委員谷志遠匯報案情,谷志遠調整工作思路,重新制定工作方案,同辦案檢察官一起訊問犯罪嫌疑人,向犯罪嫌疑人釋法說理,最終犯罪嫌疑人同意檢察官的建議,張某某等五名犯罪嫌疑人積極通過律師約見檢察官,主動要求認罪認罰,如實供述涉嫌犯罪事實,並自願籤署《認罪認罰具結書》,請求獲得寬大處理的機會。案件承辦人和委託律師對接後多次對張某某等人進行溝通教育。
  • 審判階段及二審程序如何適用認罪認罰制度
    對於被告人以速裁案件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為由上訴的,二審法院經審查後應撤銷原判發回重審,但發回重審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由於不再按認罪認罰案件從寬處理,立法宜將此類情形認定為審判的重新開始,不再受「發回重審不加刑」的限制。
  • 「反向」量刑建議 落實認罪認罰從寬
    「本來以為檢察院的量刑建議是一紙空文,所以不願意認罪認罰。現在我真實感受到了認罪認罰量刑從寬不是一句空話,我真誠認罪悔罪,對起訴書指控的事實和罪名均無異議,對檢察機關量刑建議沒有異議,自願接受刑事處罰」。近日,被告人李某在法庭最後陳述環節如是說。
  • 認罪認罰,犯罪者的從寬之路
    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內容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原則上適用全部刑事案件,貫穿於整個刑事司法活動,從偵查階段開始,犯罪嫌疑人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表示認罪認罰的;在批捕階段,檢察機關會考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質、情節,認罪認罰等情況,是否批准逮捕;在審查起訴階段,人民檢察院會告知犯罪嫌疑人享有的訴訟權利和認罪認罰的法律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