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知李鴻章,年老方真知中堂」?可拉倒吧!

2020-12-23 有道觀史

"年少不知李鴻章,年老方真知中堂"?可拉倒吧!趁著還沒有老得太厲害,趕緊多看點書,補補歷史。吹捧李鴻章的人總是拿慈禧,伊藤博文,柯納德的話來說明李鴻章的牛,什麼再造玄黃之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東方俾斯麥等。如果李鴻章真的那麼厲害,大清還能亡?

慈禧是李鴻章的主子,李鴻章全心全意給她搞錢過生日,努力給她平息捻軍和太平天國叛亂,誇他一下怎麼了?又不會掉塊肉。想當年,慈禧老太太可是向過世界上最厲害的11個國家還宣戰呢?她驕傲了嗎?怎麼不拿這吹慈禧呢?看看這老太太多厲害!慈禧和李鴻章是一根繩上的螞蚱,慈禧完了,李鴻章能好過嗎?歸根結底,李鴻章和慈禧都是封建勢力的享利者,是歷史進步路上的絆腳石。

伊藤博文和明治天皇配合搞出了明治維新讓日本強大起來,侵略中國,敢和沙俄掰腕子。作為洋務大臣的領導者之一,李鴻章搞出來了什麼呢?北洋水師。結果怎麼樣呢?一戰敗北。就這?還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與世界列強一爭長短的人,就這樣爭嗎?看看人家同為中興四臣之一的左宗棠,年過花甲,帶著棺材,抱著必死的決心,遠徵千裡,收復新疆,逼迫沙俄退兵伊犁。這才叫與世界列強一爭長短!而李鴻章就只知道軍費不夠,想放棄新疆。

甲午戰爭失敗後,有人分析原因,軍費不足就是戰敗的原因之一。軍費哪裡去了?給慈禧太后過生日了。作為北洋水師的李鴻章,在這方面有著不可推卸的理由。收復新疆缺經費,甲午戰爭缺經費,經費到底去哪了?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常熟世間荒。作為清廷重臣的李鴻章,在忙著籤條約的同時沒少給自己撈好處。根據梁啓超的考證,李鴻章的家產超過一千萬兩白銀。

德國的俾斯麥在位期間統一了德國,促成了德意志帝國,幹敗了法國,確立德國在歐洲的霸主地位。東方俾斯麥幹了什麼呢?中法戰爭,中國戰勝了,李鴻章卻籤訂了一個不平等的《中法新約》,對此左宗棠氣憤地表示,對中國而言,十個法國將軍,也比不上一個李鴻章壞事。這樣的帝國宰相,德國人表示越多越好,多了他們才能更好地入侵中國。李鴻章出賣中國土地和主權不止《中法新約》一次,收受賄賂籤訂的《中俄密約》更是把中國東北邊防向沙俄大開方便之門。

在抖音上有這樣一個評論說道,房子快要到了,只有一個老人站出來想去扶住它,最終房子還是到了,這時一眾圍觀者卻責怪老人力氣太小,獲得了很多贊。房子快到,晚清滅亡是必然的趨勢,不趕緊革命救國救民,留著它幹嗎?繼續禍害群眾嗎?晚清糊裱匠對外屈辱求和,對內壓迫群眾起義,無收復領土之功,尸位素餐。這樣的人,不值得洗白。

新中國成立在收復香港談判時,改革開放的設計師鄧小平曾經說過如果收復不了香港,他就是李鴻章。誰不解決這個問題,都是李鴻章。李中堂不值得吹!

相關焦點

  • 年少不知李鴻章,長大方知真中堂,看敘利亞!不忘123年前的今天
    這種感同身受,弱國無外交的經歷,123年的合肥人李鴻章,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李鴻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安徽省合肥人,世人多稱「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間又稱「李二先生」。1895年4月17日(光緒21年3月23日)在日本馬關(今山口縣下關市),清政府和日本籤訂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
  • 和珅和李鴻章都被稱為中堂,那麼在清朝時期,中堂是什麼官職呢?
    看過清朝影視劇的人大都對「中堂」這個稱謂很熟悉,和珅、劉墉、李鴻章等都被叫做「中堂」,可見中堂並不是平庸之輩可以當得上,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那就是內閣大學士,在清朝時期為正一品官員,所以被稱為中堂。
  • 李鴻章被人稱為李中堂,清朝時期「中堂」是一個什麼樣的職務
    說起李鴻章,我覺得大家應該不陌生了,我們在歷史書上學到過,他就是代表清政府籤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人,他曾代表清政府籤訂《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在歷史課本上,他被描述成一個對國家不利的人。他是晚清的重臣,還曾經參與過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因為他擔任過中堂這個官職,所以世人又稱他為李中堂,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有疑問,中堂這個詞我們並不常見,那麼李鴻章所擔任的中堂在當時是什麼官職呢?如果大家去百度百科去搜索中堂,就會發現,中堂在唐代其實就是宰相,在明清兩代就是內閣大學士。
  •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李鴻章是一個英雄式人物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李鴻章是一個英雄式人物猶記得初中上歷史課時,看到李鴻章與日本人籤訂了太多太多喪權辱國的條約,打心底裡是不喜歡李鴻章這個人的,以至於歷史老師跟我們講,其實李鴻章的所作所為是迫不得已時,我是不能認同的。
  • 清朝「中堂」是幾品官階?為何「中堂」不好當?
    其實中堂一詞,在唐代的時候就開始流行,這些人因為在「中樞省」「政事堂」辦公,所以被稱之為中堂,地位相當於宰相,但是隨後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為了集中權利,取消了中樞省,因此稱宰相為中堂的叫法就消失了,此時大學士控制了實權,所以大學士被稱之為中堂,到了清朝,繼續延續了大學士輔佐君王的局面,
  • 《馬關條約》少賠了一億兩銀子,真的因為李鴻章挨了一顆子彈嗎?
    就這樣,李鴻章代表清政府奔赴日本的馬關,開始了求和談判。正所謂弱國無外交,諒李鴻章再怎麼厲害,沒有強大的武力做後盾,也根本毫無迴旋的餘地。那麼,李鴻章又是憑藉什麼籌碼,砍下了約一億兩銀子的賠款,號稱世界上最昂貴的一顆子彈,又是怎麼回事呢?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40期:《馬關條約》少賠了一億兩銀子,真的因為李鴻章挨了一顆子彈嗎?
  • 這部劇應該是對李鴻章最真實的評價,目前為止仍然是國劇第一!
    直到看了《走向共和》才真正懂得李鴻章是個怎麼樣的人?有人說這部劇徹底將李鴻章洗白了,也有人說這部劇將李鴻章評價得很公正,這部電視劇裡面的李鴻章才是最真實的,反正各執一詞。說實在話,對於李鴻章人設的改變還是在於《走向共和》這部劇,這部劇真的太狠了,無論是從規模,演技,投資金額來說,絕對都稱得上是第一。談談電視劇當中的李鴻章吧!
  • 和珅又被稱和中堂,「中堂」到底是個什麼官職?答案有點意外!
    有看過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的朋友一定會記得,在電視劇中,和珅常常被稱為和中堂,哪怕是尚書級別的高官見了他也是尊敬有加。
  • 「口無遮攔」的李鴻章說了些什麼,在清朝得罪那麼多權貴
    事情真相大白,也圓滿地解決了,李鴻章也沒追查,應該沒有什麼問題了吧?不料蘇州人竟因此恨上了李鴻章! 也就是說,這件事最終對蘇州人一點影響也沒有,可是蘇州人為嘛要恨他呢?《清代野記》說是因為他「口不擇言」,至於他到底說了什麼讓蘇州人記恨的話,卻隻字未提。
  • 李鴻章的葬禮
    周馥爬到李鴻章的床前,哭著說:「俄國人說了,中堂走了以後,絕不和中國為難!還有,兩宮不久就能抵京了!」李鴻章兩眼大睜,欲語淚流。周馥大哭道:「老夫子有何心思放不下,不忍去耶,公所經手未事,我輩可以辦了,請公放心去吧!」他邊說著,邊用手合上了李鴻章的雙眼。公元1901年11月7日11時,一代名臣李鴻章於北京總布胡同與世長辭,終年78周歲。
  • 「中堂」到底是種什麼官職呢?
    大多人學生時代都看過老電影《甲午風雲》,對其中鄧世昌稱呼李鴻章的「中堂大人」想必深有印象。後來的電視劇,反映清代歷史的電視劇中,也經常出現「中堂」的稱呼,如劉墉劉中堂、和珅和中堂等等。這「中堂」到底是種什麼官職呢?
  • 李鴻章晚年養生軼事:喝洋酒、吃生肉汁、每日寫「一紙」
    >友人看到我發給他的這篇記錄,卻對李鴻章的「養生之道」產生了興趣,遂引發了一個問題,中堂大人喝的「鐵水(酒)」, 是什麼東西? 先說說中堂大人喜歡喝的牛肉汁,這可不是一般的牛肉燉汁,按照姜兄的考證,這是蘇格蘭人約翰莊士敦(John Lawson Johnston)在 19 世紀 70 年代創立 的著名品牌「保衛爾」( Bovil)牛肉汁,以真正牛肉提煉。
  •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並非袁世凱而是李鴻章!
    如果看完整部劇,我們會發現,盛宣懷就類似於李鴻章的私人秘書,馬三俊相當於李鴻章的兒子,侍女紅兒則相當於李鴻章的孫女。這麼一家子人住在直隸總督府上,也算是其樂融融,可是隨著甲午戰爭的失敗,這個溫馨的家庭被打破了。而標誌性事件,便是馬三俊的死……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56期:袁世凱殺了李鴻章心腹,榮祿為何說彼中堂就是此中堂?
  • 1分鐘學英語:「你可拉倒吧」英語怎麼說?
    本期我們學習一句非常口語化的英文表達,「你可拉倒吧」英語怎麼說?新來的小夥伴記得把文章拉到最後,存下英文卡片,並且和其他小夥伴一起英語打卡哦。英語這麼說「你可拉倒吧」我也不知道是哪裡的方言,聽起來似乎像東北的。這句話類似於你可得了吧,你可別瞎扯淡了。在英文中表達這句話,經常會用到幾個器官的英語。
  • 李鴻章在晚清宦海樹大根深,為何攤上庚子之亂,想退休都退不了?
    無論生前還是死後,他都是個頗有爭議的人物,康有為稱李鴻章是"維新之同志";梁啓超評價他:"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更不言後世用 "水淺而舟大也"來評價,嘆息李鴻章這隻大船在晚清的淺水中無法行駛,進退維谷……他宦海浮沉40餘年,遭遇創紀錄的800多次彈劾,有的是小人告密,有的是上司打壓,有的是親信背叛,有的是政敵陷害,有的是捕風捉影,有的是證據確鑿,面對無數或明或暗的對手
  • 李鴻章的葬禮|晚清陳卿美
    李鴻章雙眼緊閉,一動不動,周馥與李府家人齊齊跪地痛哭。突然,李鴻章又睜開了眼睛。周馥爬到李鴻章的床前,哭著說:「俄國人說了,中堂走了以後,絕不和中國為難!還有,兩宮不久就能抵京了!」李鴻章兩眼大睜,欲語淚流。周馥大哭道:「老夫子有何心思放不下,不忍去耶,公所經手未事,我輩可以辦了,請公放心去吧!」他邊說著,邊用手合上了李鴻章的雙眼。
  • 晚清第一怪才辜鴻銘罵重臣李鴻章,罵人不帶髒字
    李鴻章 兩人都是中國近代史留名的著名人物,如果兩人相遇,能蹭出什麼樣的火花。 ,當然也包括辜鴻銘與李鴻章。 在晚會上,李鴻章作為權傾一方的晚清重臣,受到各個地方官員的畢恭畢敬的行禮,然而李鴻章卻對此視而不見,傲氣十足。這一幕被辜鴻銘看見了。
  • 史上最冤李鴻章:生前背黑鍋,死後被拖屍
    幸好,李鴻章跟他的老師曾國藩一樣沒有司馬昭之心。否則他完全可以做些交易,拉些外援,從兩廣自立開始,過把帝王癮也不是不可能!大清國是誰的?大家可別跟我說,大清是所有大清國民的。做奴才不能這麼自作多情!龔自珍的兒子帶領英法聯軍衝向圓明園的時候,小子可沒有這種情結。那時的統治者向來是「寧給友邦,勿給家奴」、「攘外必先安內」的,他們根本沒有國的概念,只有家的想頭。
  • 李鴻章請外國人吃飯,端上一盆邊角料糊弄老外,不料卻成美國名菜!
    梁啓超在《李鴻章傳》中言道:「李鴻章不識國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勢,不知政治之本原……而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更挾小智小術,欲與地球著名之大政治家相角,讓其大者,而爭其小者,非不盡瘁,庸有濟乎?」李鴻章在外交上也許不盡如人意,但他在美食上卻有點「天賦」,有一道安徽名菜便是他無意間發明的。
  • 《走向共和》王冰塑造了不朽的「李鴻章」
    「顛覆」李鴻章《走向共和》的李鴻章出場年齡70歲,為了找到年齡相仿,表演功力深厚的老戲骨,編導進行了全國海選,最終確定了有青藝四大天王之稱的69歲演員王冰。電視劇播出後,李鴻章的形象引發熱議,廣大觀眾心中的都有個問號,怎麼和我從小到大學的歷史不一樣呢?中學歷史老師也嘀咕,「講到甲午戰爭時,學生問我,慈禧和李鴻章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個別網友則質問導演和編劇,「李鴻章突然變成了愛國者,那以後汪精衛、秦檜之流會不會也變成愛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