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給大家帶來一支來自寶島臺灣的,非常優秀的新民謠樂隊——交工樂隊。
交工樂隊成立於1999年,是臺灣客家美濃鎮土生土長的樂團。這支樂隊的名字就像他們的音樂一樣,帶有著濃濃的臺灣鄉土氣息。
交工樂隊現場《風神125》
在農忙時節,田地裡的工作粗重而繁瑣,需要大量人力,並非一戶人家所能負擔。於是臺灣的農民們就以互助的形式組成「交工班」,合力採收。今天一起做你家的農活,明天做我家的。這就是「交工樂隊」這個很特別的名稱的由來。
他們的音樂裡滲透著大量臺灣農村氣息的元素。比如他們的樂器,就包括鑼、鼓、嗩吶、月琴、三弦等等中華傳統樂器。他們的音樂元素也融入了比如客家八音之類的傳統元素。但是他們的音樂作品,卻是地地道道的現代音樂。在這一點上,他們很好地做到了從民間傳統音樂到現代音樂發展的,有跡可循的道路。
在這些民間曲調中,您可以聽到現代民謠和搖滾樂的律動感和先進的編曲形式。
他們至今只發表過兩張專輯,99年的《我等就來唱山歌》,和2001年的《菊花夜行軍》。這些音樂作品不但讓他們在金曲獎的典禮上,擊敗了五月天等樂隊組合,獲得了最佳樂團獎,還登上了英國樂壇最具權威的《Folk Roots》雜誌。
在我聽了他們的《菊花夜行軍》這張專輯之後,對交工樂隊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這張專輯首先就是好聽,這種新民謠的形式就是放到現在,也能讓很多不了解他們的聽眾耳目一新。
他們的同名主打歌《菊花夜行軍》有一種很特別的魔幻色彩。這首歌用客家方言,唱的是故事的主角阿成,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臺灣花農,在農業產業每況愈下的大環境下,借了二十萬,用了五分半的地,種起了菊花。到了夜晚,他點起了燈,望著他那片盛開的菊花田,他仿佛變成了一位大將軍,而他的菊花大軍們,將由他的統帥下,向市場進攻。二十萬的債務,讓阿成想起來就會起雞皮疙瘩。隨著一陣拖拉機引擎聲想起,阿成陷入了幻覺般的想像中,開始了大軍晚點名。
這張專輯中,除了還有幾首改編自傳統山歌的作品,還有像《縣道184》、《風神125》這樣的臺灣風格的「公路歌曲」。最特別的,莫過於一首《日久他鄉是故鄉》。在臺灣,有很多從東南亞遠嫁他鄉而來的外籍新娘,而為了幫助這些外籍新娘更好地融入本地的生活,當地人為她們開辦了「外籍新娘識字班」。而這首《日久他鄉是故鄉》,就是交工樂隊專門為這個識字班而創作的「班歌」,由一位真正的越南新娘,漢語發音咬字不清地演唱,卻唱出了另一種唯美的味道。
同時,《菊花夜行軍》這張專輯中還有一首演奏曲。但說是演奏曲,其實它也是有歌詞的。整首歌的歌詞只有兩個字——「嗷」和「好」。臺灣的老農牽著牛開始耕田時,會對著牛大吼一聲「嗷」,於是牛就聽指揮開始耕作。當田耕完了,老農就叫一嗓子「好」,於是牛就停下了腳步。您在聽到這首曲子的時候,老農和牛那有趣的畫面,就會立刻浮現在你眼前,這就是交工樂隊的精彩之處!把這首歌放在專輯的結尾,這也是這隻樂隊,對臺灣農民們的致敬。
交工樂隊,這是一支會讓你重新認識新民謠音樂的優秀樂隊。
來看一下交工樂隊主唱林生祥現場演繹的這首《菊花夜行軍》吧,好聽得我想流淚……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勇音樂】優酷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