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過得剛好》,覺得郭德綱並不可愛

2020-08-28 不二的小小北

看《過得剛好》書名,感覺應該是一本很喜慶的書,結果發現除了感念恩師,悼念老友,就是對相聲同行的討伐諷刺。

怎麼說呢,看起來並不剛好,只是蒼涼以及憤慨。

這跟郭德綱一路摸爬滾打,受盡世態炎涼是分不開的。曾經他也想低頭認慫,只求一碗飽飯,但是主流相聲界表示,您哪來的回哪去。其實郭德綱的相聲確實是低俗,誰要是看他的相聲說不低俗,那誰也是真低俗了。但是他熱愛相聲,睡覺的時候放著郭德綱的相聲,朦朧中聽到他用爽脆的嗓音唱太平歌詞,唱小曲,學叫賣,仿佛回到了民國年代的大柵欄,見到相聲演員在那裡賣力的表演,所有的真功夫都在臺上。我們小時候就沒有聽過這樣的相聲的,我們見到是每年春晚馮鞏牛群講的類似小品的相聲,好像除了他們就沒有什麼相聲了。 有那麼幾年春晚上都沒有了相聲,取而代之的小品才是老百姓最喜歡的娛樂節目。郭德綱讓相聲重新活過來了,這句話他擔得起。

他這麼成功,但是為什麼不「可愛」呢?因為他的成功太難了,經歷過這麼多難事、起伏,人會變得堅強、睿智、有氣度,但是他不會變得可愛。

因為喜歡京劇的原因,郭德綱的眼神極為有神

相比之下,他的兒子郭麒麟就極為的可愛,尤其是減完肥的他,配得上那句: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


多可愛,麼麼麼麼

郭麒麟在採訪的時候說:自己如果不是減肥成功了,就不會那麼自信,會卑微的趴在地上說話。

你看郭麒麟曾經最大的挫折是胖。

其實為人父母不過就是這樣,把苦自己吃完了,把孩子推到一個更高的起點。哪怕在他的世界裡,他也有很多遺憾和挫折,但是跟你曾經受過的已經不一樣了,在人生的接力賽中,你給你的下一代贏得了一些優勢。

就像網上流行的「你今天逃離了北上廣,二十年後你的孩子又會回來,面臨比你更大困難」,這句話略有偏頗,但是大致方向是沒有問題的。從來第一代移民,都是最難得,吃苦、受冷落、挨擠兌,但是第二代開始,就會把這個更大的平臺當做起點。

我們眼睛裡面的精明和閃爍,如果可以讓下一代的眼睛裡是可愛、自在以及天真,一切也就值得了。

相關焦點

  • 過得剛好:郭德綱的相聲江湖
    的《過得剛好》,書名諧音他的名字,郭德綱。過得剛好,郭德綱好。 這本書,無意之間翻到的,此書的編輯寫的一篇廣告,吸引了我。他說,之前在一個小城市打拼,生活潦倒,天天帶著耳機,聽郭德綱的相聲,鼓舞了自己的鬥志,現在成為了一名編輯。 很多人留言,說他寫得不好,不像是書評,甚至讓他寫寫自己的勵志故事,覺得蠻有意思,就找來了這本書。
  • 從無名之輩到相聲皇帝:47歲郭德綱,過得剛好
    郭麒麟就算一個,還問大家這花色可不可愛。郭麒麟參加一綜藝節目,要求當著鏡頭得面打開行李箱。可當他不經意翻出睡褲後,導演嚇得臉色大變。花色是挺可愛的,但都不如他可愛。郭麒麟這活寶氣質,一方面是相聲演員的職業病,另一方面就是遺傳。遺傳他爹,郭德綱。
  • 郭德綱:人生贏家,也不過是「過得剛好」
    《過得剛好》就是這位人生贏家自己親筆寫的書,親口講述他的人生江湖四十年,郭式幽默,果然「嘴毒無比」「辣味十足」,裡面還有老藝術家們的珍貴圖片。看了《過得剛好》這本書之後,才知道,原來是大林子自己的意願。並且,離開學校,郭麒麟也沒少看書,不對,是反而看了大量的書,知識淵博,底蘊豐厚,遠超同齡人。
  • 郭德綱《過得剛好》:一直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路途再坎坷也無悔
    可就像郭德綱在他出的一本名為《過得剛好》的書中所言一樣:「我在私底下是一個特別無趣、乏味的人……不抽菸、不喝酒,當然也不燙頭。」這本書裡收錄了郭德綱記錄人生經歷、心路歷程的文章,原本他起名為《人在江湖》,可後來編輯建議換了一個書名《過得剛好》。
  • 郭德綱是怎麼詼諧幽默地把人生《過得剛好》?
    那幾年看春晚,相聲、小品是重頭戲,一聽到報幕,玩地正好也會坐在電視機前老實地看,看完再繼續玩。 可一年年看下來發現,相聲越來越少,後來就不見了。我不記得那是几几年,但為什麼相聲消失了這件事,就一直放在了心裡,直到郭德綱帶著相聲再次的出現。
  • 從德雲社的前世今生,看郭德綱《過得剛好》說江湖
    在一點郭德綱在《過得剛好》裡都有過描述,現在德雲社的幾位公子,在做好主業的同時,參加綜藝全面發展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這樣既擴大了這些相聲演員的戲路,不至於僅僅在一棵樹上吊死。上述幾乎哪一件事都能置德雲社於死地,可以說沒有哪個藝術團體,經歷過那麼大的驚濤駭浪。最終德雲社挺了過來。正如有句話說的,&34;。如今,德雲社早已守得雲開霧散。成了相聲界絕對的主力,雖然有人不承認,但是觀眾承認。現在,只要提到相聲,人們想到的就是德雲社,再沒有其他了。
  • 郭德綱親筆自傳《過得剛好》:人生最難的生活狀態是一切都剛剛好
    本在看另一本書,但收到郭德綱的《過得剛好》這本書時,不自覺地翻了幾頁,一下便吸引住無法放手了,與其看著另一本想著這一本,倒不如索性一下子把它看完來得過癮。因為從不看相聲,對於郭德綱也是不了解的,但是我愛看書,而他卻出了一本《過得剛好》,這讓我從一本書側面但卻更真實的了解了他,文字比說更能體現一個人的「真性情」。
  • 要出書先出事,郭德綱寫書《過得剛好》出事了嗎?
    喜歡聽郭德綱相聲,但知道郭德綱卻是始於安徽電視臺的綜藝節目!那個時候郭德綱是主持人,被關在一個大玻璃窗裡展覽。長者郭德綱再後來,自己由教書改行賣書,無意間拿到了磨鐵出的《過得剛好》這本書,才知道,郭德綱寫書了!
  • 《過得剛好》如今的郭德綱,可不就是剛剛好。
    ——侯耀文放眼如今的相聲界,再也沒有比郭德綱的德雲社更好的相聲團隊了。不是嗎?《過得剛好》其實是對郭德綱對自身人生經歷的一個總結,嬉笑怒罵間,將他的學藝經歷和相聲的是是非非分,講了個透徹。郭麒麟說的那樣:「我們可以不上學,但是我們必須得有文化。」
  • 郭德綱《過得剛好》:人生無非是笑笑,或者待會兒再笑
    《過得剛好》:人生無非是笑笑,或者待會兒再笑提到如今的相聲界,就繞不開一個非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從默默無名的小劇場,到今日花團錦簇的德雲社,眾人對郭德綱始終褒貶不一。有人捧他,說他拯救了相聲。不如看看這本《過得剛好》。郭德綱在書中說,自己私底下是個特別無趣、乏味的人,唯獨熱愛相聲,希望能說一輩子相聲。對待相聲,他在書中說了很多:相聲對我來說就是我的生命。我們的宗旨就是:相聲必須先繼承傳統,然後在傳統的基礎上進行新的創作。
  • 郭德綱《過的剛好》?我不信
    郭德綱這些年走得不易,多少人落井下石,火上澆油,但凡郭德綱軟弱一點就沒有德雲社現在花團錦繡的樣子。《過的剛好》是郭德綱的第一本書,2013年出版。嬉笑怒罵間講述自己從藝之後的人生沉浮,有快樂,但是更多的是講那些笑不出來的日子。雖然郭德綱已經到了不惑之年,但是還能從字裡行間透露出自己的憤怒,同行間的傾軋,以及對相聲的熱愛。
  • 《過得剛好》:生活百般滋味,人生需要笑對,看郭德綱的人生百態
    &34;這句話讓郭德綱完美的詮釋了其中的意義。兩次失敗經歷並沒有讓老郭放棄,懷著破釜沉舟信念的郭德綱,第三次來到北京,住地下室,幹苦力活,只要能在北京&34;下去,老郭再苦再累再難都一直堅持著。當別人都在享受家庭溫暖的時候,老郭仍舊一個人反覆練習新學的段子,哪怕是練得嗓子有些嘶啞,他依然堅持練習。不僅如此,郭德綱還堅持不懈的發掘整理傳統段子,並將它們融入全新的包袱,憑藉其收放自如的表演賦予了這些&34;新的&34;。
  • 郭德綱《過得剛好》:屢敗屢戰風雨交加,路途再坎坷也不後悔
    但無論如何,郭德綱通過自己堅韌的意志力和對相聲事業的熱愛,他獲得了自己想要的成就。按照他自己的來說就是:「現在的生活我很滿意,過得剛好。」,在他的自傳《過得剛好》這本書,除了寫著郭麒麟成長的秘密,也有郭德綱自己的讀書心得和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
  • 郭德綱自傳《過得剛好》:人生最困難的生活狀態是,一切都剛剛好
    ——郭德綱《過得剛好》一提起相聲,我們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多半就是被眾多粉絲戲稱為「相聲國王」的德雲班主郭德綱了。而我們對郭德綱的了解,基本上都是他在舞臺上跟于謙搭檔的眾多相聲節目,以及多年以來媒體對他以及德雲社相關的報導。
  • 郭德綱玩心機,白養侯震?不,他在知恩圖報,且過得剛好
    郭德綱想要表露的很簡單:只要侯震這位正統的侯家傳人在德雲社上班,何人敢說我的公司是野路子,不是主流的相聲?由此可見,這是郭德綱知恩圖報的回饋,他活得通透,活得精彩,過得剛好。而我們目前十分肯定的是,幾乎沒有德雲社的人直播撈錢,這說明郭德綱肯定私底下有專門強調過!最近的一個新聞在說,郭德綱依然按月給幾位早就不登臺的老先生發兩萬元的月薪。原因很簡單,這幾位老先生在德雲社最困難的時候,幫助郭德綱挺過了最難熬的日子。
  • 郭德綱自傳《過得剛好》:40年江湖過往,自濁自清自安然
    演出結束以後,粉絲們送的禮物得用輛卡車才能夠拉回去。提到德雲社,那不得不提的就是它的創建者郭德綱了。郭德綱1973年生,天津人,從八歲開始學習相聲,時至今日,已是相聲界響噹噹的人物。他在相聲沒落時期力挽狂瀾,挽救了這門民間藝術。
  • 從無名之輩到相聲皇帝:47歲郭德綱北漂生活,如今《過得剛好》
    從無名之輩到相聲皇帝:47歲郭德綱北漂生活,如今《過得剛好》你可能沒聽過郭德綱的相聲,但你肯定聽說過「抽菸、喝酒、燙頭」梗。以前總覺得他說的相聲是逗人開心,歡歡鬧鬧,讓人覺得日子過得剛好。德雲社的衣食父母換了,原來的相聲愛好者們慢慢退場,粉絲們買票不是為了聽相聲,而是為了看臉,和偶像開各種無下限的玩笑。德雲社不再是以前的德雲社了。這些郭德綱也明白,人生四十年的江湖過往,他都寫在了一本《過得剛好》裡。
  • 郭德綱《過得剛好》:「裝三分痴呆防死,留七分正經謀生。」
    ——《過得剛好》之後,我才真的感覺,老郭不容易。那可是郭德綱的兒徒,從名字看,也是雲字輩的——郭德綱徒弟的輩分,取自八個字:雲鶴九霄,龍騰四海。曹雲金從小在郭德綱家長大,老郭對他投入頗多。2、拿得起,放得下,看得開在《過得剛好》一書中,郭德綱記錄了自己人生四十年的故事,親筆寫就。
  • 《過得剛好》:四十年江湖過往,一直堅持著做自己才能過得剛好
    《過得剛好》:四十年江湖過往,一直堅持著做自己才能過得剛好&34;說這話的不是別人,正是郭德綱。《過得剛好》是郭德綱親筆作品,講述人生四十年的江湖過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郭德綱用實力讓國人重新認識了相聲,力挽狂瀾於水火之中。藝人不易,成腕兒角兒,一行一百年出一位就了不得了。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在同行的排擠中郭德綱活了下來,也見識了人間情。&34;微博中可以看出郭德綱心態很好。論歲數,郭德綱和鳴哥父母一樣大。院前開地,酒裝壺裡。鋤頭肩扛,開墾四方。
  • 郭德綱從藝30餘年立足梨園,爭議聲不斷,他卻說過得剛好
    得人恩果千年記。所以,現在每每演出,郭德綱永遠不忘開頭詞:感謝在座各位觀眾,你們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對於普通觀眾來說,04、05、06時期的郭德綱,像是剛拿到玄鐵劍的楊過,剛學會吸星大法的令狐衝。很多人說,那時候的郭德綱相聲真好看,內容多,包袱足,怎麼看怎麼覺得精彩。第一次聽相聲裡屎尿屁啥段子都有,竟然也能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