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 | 待到寒冬臘月盡 即為來年春風渡

2021-02-07 紅樓聽月

鷓鴣天•大寒(詞林正韻第七部)

2021.1.20

氣冷風寒臘月天,紅梅俏麗沐輕煙。

孩童最愛冰中戲,老叟何妨雪上歡。

春步快,小寒還,迎新辭舊備新年。

但看楊柳爭春意,喜鵲登枝賞蕊鮮。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的最後一個節氣,今年1月20日大寒,太陽到達黃經300°時為大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見前(小寒)。」《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這時寒潮南下頻繁,是中國大部分地區一年中的最冷時期,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

 

古人說:過了大寒,又是一年。

 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過了大寒,就是立春,氣溫回暖,新的一年即將開始。

 北方河流的堅冰猶在,但是厚厚的冰層下面,已經有了融化的跡象。

 歲月流轉,大寒是天地萬物循環往復的節點,是酷寒的結束,也是新生的開始。

 

大寒·梅花香自苦寒來

 

梅花是歲寒三友之一,更是花中四君子之首,自古以來就是隱者高士的象徵。

 王安石有詩: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梅花在不起眼的牆角獨自綻放,潔白鮮豔,香氣遠布,梅花的風骨品格,躍然紙上。

 小寒大寒是梅花盛開的時節,在歷經一冬的酷寒之後,梅花最先開放。

 《警世賢文》裡講,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一方面是說在艱難苦寒的環境中,拼搏奮發,一方面是說,終究皇天不負,苦盡甘來。

 同時,寒冬時節,百花凋零,梅花一枝獨秀。

 這告訴我們,無論外在環境如何,都要堅持自己的內心,活出自己的樣子,不要輕易動搖。

 


水 仙•凌波仙子生塵襪,水上盈盈步微月

 

接近歲末,家家都離不開一盆在冬日陽光裡嬌羞著垂下花盞,散發出清淺幽香的水仙。按說松、竹、梅才是歲寒三友,我卻固執地總將三者換為臘梅、水仙與天竺子。按明代文人程羽文所作的《花歷》,到臘月,先是「臘梅坼」,後是「茗花發,水仙負冰,梅香綻,山茶灼,雪花六出。」坼是撕裂,臘梅本像凝固的蠟制,坼字更顯出天寒地凍的背景。而水仙負冰,則形象表現出它幽楚窈眇、凝姿約素,在冰雪之氣壓迫下吐出的春意。冰雪封凍時,淨案上一邊是臘梅,一邊是天竺,中間是水仙,暗香嫋嫋,冬日陽光從虛掩著的門斜射進客堂,閒潔雅靜。這是我記憶中凝固了的臘月景象。

明代文人雅士品花,真有眾多值得回味處。比如水仙,袁中郎(即袁宏道)說它「神骨清絕,織女之梁玉清也」。這梁玉清是被太白星拐騙下凡的織女侍女的名字。之前先把水仙比作梁玉清的,是北宋大詩人黃庭堅,他的《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有雲「凌波仙子生塵襪,水上盈盈步微月。是誰招此斷腸魂,種作寒花寄愁絕。」「凌波仙子」由此成為水仙的別稱。美女凌波纖步,輕盈欲飛,典出曹植的《洛神賦》,曹植描寫洛神輕軀鶴立,將飛欲翔,招引眾仙女齊集,然後「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凌波仙子」的美麗意境因此生發逍遙於清霜之夕、徘徊於明月之辰的清雅聯想。黃庭堅之後,南宋另一位喜歡詠花的大詩人楊萬裡才有「韻絕香仍絕,花清月未清。天仙不行地,且借水為名。開處誰為伴,蕭然不可親。雪宮孤弄影,水殿四無人」的詩句。一身冰雪,一片悽涼,那花也就格外地引人傷思。

 

一、大寒民俗

有兩首宋代詩人寫大寒的詩,記憶特深。一是文同的《和仲蒙夜坐》:「宿鳥驚飛斷雁號,獨憑幽幾靜塵勞。風鳴北戶霜威重,雲壓南山雪意高。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須遣酒爭豪。硯冰已合燈花老,猶對群書擁敝袍」;一是邵雍的《大寒吟》:「舊雪未及消,新雪又擁戶。階前凍銀床,簷頭冰鍾乳。清日無光輝,烈風正號怒。人口各有舌,言語不能吐。」兩詩都寫及大寒之嚴寒。

大寒節氣時,一般臘月已下來一半。不過濃濃的年味開始瀰漫,民諺云:「小寒大寒,就要過年,殺豬宰羊,皆大歡喜。」這期間民間風俗有送灶節和除夕。

    送灶就是要送灶王爺,一般在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謂「過小年」。範成大有首《祭灶詞》,詩云:「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圓。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詩集中反映了宋代送灶的情景。在灶神上天言事之際,杯盤裝滿豬頭肉、鮮魚以供祭灶君,燒紙錢、奉美酒,以討灶君歡喜。男子獻酒,女子則要避開,因為「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風俗是不能違背的。灶君吃飽喝足了,到天宮也就不說長道短了。其實這一習俗充滿了迷信色彩,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已漸漸被現代人所揚棄,而作為辭舊迎新的「除夕」,則被世代傳承沿襲。


除夕即一年的最後一個晚上,「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說的就是這個辰,也就是民間所說的「大年三十」。這天風俗很多,貼春聯、吃年飯、守歲、放爆竹、祭祖、給孩子壓歲錢等等。宋人王安石《元日》詩有「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所寫的就是貼春聯的習俗。《夢粱錄·卷六·除夜》也記載:「十二月盡,俗雲„月窮歲盡之日‟,之„

除夜‟,士庶家無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換門神,掛鍾馗,釘桃符,貼春牌……」

唐太宗李世民有《除夜》詩,詩云:「歲陰窮暮紀,獻節啟新芳。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冰消出鏡水,梅散入風香。對此歡終宴,傾壺待曙光。」這是寫除夕守歲的短詩。除夕夜畢竟是交替之夜,一夜過後便是冬盡春來,冰消雪融,梅散風香,為迎接這新春的到來,人們擺上酒宴,暢飲歡慶,以待新歲曙光的到來。

     唐代詩人曹松的《除夜》也云:「殘臘即又盡,東風應漸聞。一宵猶幾許,兩歲欲平分。燎暗傾時鬥,春通綻處芬。明朝遙捧酒,先合祝堯君。」詩寫殘臘將盡,春風徐來,舊年和新歲將平分這除夕之夜,庭燎漸暗,星鬥傾移,在鮮花綻放之處看到了春光美景。第二天早起捧起酒杯,祝福像堯舜一樣的我主賢君。

   

      大寒確是冬去春來的轉折點。大寒後十五天,便是立春時節,意味著春天到來。張耒的「殘雪暗隨冰筍滴,新春偷向柳梢歸」的詩句,透露出雪消春回的情致;歐陽修的「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江邊二月晴」的妙筆,則寫出了冬春交替的微妙之處。

季節正在翻頁,又一個春天將在飛雪的舞蹈中降臨,一個新的生命與夢想在深厚新鮮的土壤裡又開始孕育出嫩嫩的芽苞……於是,在季節的輪迴中,同樣的事情又會一個個發生,冬去春來,周而復始。

 


【大寒詩詞賞析】

《苦寒吟》

【唐代】孟郊

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

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

敲石不得火,壯陰正奪陽。

調苦竟何言,凍吟成此章。

詩人用冷的色調,著意描寫了一個陰冷死寂的境界和在這個境界中一個窮愁苦吟的形象,在陰冷死寂的意境中浮動著悽涼的情思。

 

《村居苦寒》

【唐代】白居易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紛紛。

竹柏皆凍死,況彼無衣民。

回觀村閭間,十室八九貧。

北風利如劍,布絮不蔽身。

唯燒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乃知大寒歲,農者尤苦辛。

顧我當此日,草堂深掩門。

褐裘覆紖被,坐臥有餘溫。

倖免飢凍苦,又無壟畝勤。

念彼深可愧,自問是何人。

此詩中把農民的窮苦與詩人自己的溫飽作對比的在古詩中極少見,尤其這種出自肺腑的「自問」,在封建士大夫中更是難能可貴的。

 


《大寒吟》

【宋代】邵雍

舊雪未及消,新雪又擁戶。

階前凍銀床,簷頭冰鍾乳。

清日無光輝,烈風正號怒。

人口各有舌,言語不能吐。

時值冰天雪地的大寒之日,狂風怒號,冷日不暖,人與人相見不敢言,形象真切地吟出了大寒之寒。

 

《大寒》

【宋代】陸遊

大寒雪未消,閉戶不能出,

可憐切雲冠,局此容膝室。

吾車適已懸,吾馭久罷叱。

拂麈取一編,相對輒終日。

亡羊戒多岐,學道當致一,

信能宗闕裡,百氏端可黜。

為山儻勿休,會見高崒嵂。

頹齡雖已迫,孺子有美質。

 寒雪未消,蟄伏在家,清心寡欲,拂麈相對,大寒之日的另一番景致。

 


《大寒出江陵西門》

【宋代】陸遊

平明羸馬出西門,淡日寒雲久吐吞。

醉面衝風驚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溫。

紛紛狐兔投深莽,點點牛羊散遠村。

不為山川多感慨,歲窮遊子自消魂。

雲寒風冷,遊子駕馬出行,清冷蕭條,狐兔歸巢,歲末寒冬,遊子悵惘。

 

《永樂沽酒》

【宋代】方回

大寒豈可無杯酒,欲致多多恨未能。

楮幣破慳捐一券,瓦壺絕少約三升。

村沽太薄全如水,凍面微溫尚帶冰。

爨僕篙工莫相訝,向來曾有肉如陵。

 既然天寒地凍,怎能無酒相助?

 


《冬行買酒炭自隨》

【宋代】曾豐

大寒已過臘來時,萬物那逃出入機。

木葉隨風無顧藉,溪流落石有依歸。

炎官後殿排霜氣,玉友前驅挫雪威。

寄與來鴻不須怨,離鄉作客未為非。

客居他鄉,寒天未歸,別是一番蕭寒景。

《用夾穀子括吳山晚眺韻十首》

【宋代】方回

極目無窮六合寬,仰天如以渾儀觀。

日躔箕鬥逢長至,月宿奎婁屆大寒。

肘後方多難卻老,杯中物到莫留殘。

來年七十身猶健,容膝歸歟亦易安。

身雖近古稀,酒量不減當年。

 


《遊慈雲》

【宋代】陳著

老懷不與世情更,才說閒行興翼然。

微溼易乾沙軟路,大寒卻暖雪晴天。

未曾到寺香先妙,底用尋梅山自妍。

笑問松邊人立石,汝知今日是何年。

難得一遇大寒暖,慈雲寺香氣已然飄來,恍然不知今夕何年。

 

《元沙院》

【宋代】曾鞏

升山南下一峰高,上盡層軒未厭勞。

際海煙雲常慘澹,大寒松竹更蕭騷。

經臺日永銷香篆,談席風生落麈毛。

我亦有心從自得,琉璃瓶水照秋毫。

雲煙慘澹,松竹蕭騷,大寒冷日下,好一片冷寂景象。

 



相關焦點

  • 待到寒冬臘月盡,又是一年好春時
    大寒 · 冬將盡,春始生 古人說:過了大寒,又是一年。 大寒迎年 · 踩歲採吉祥 大寒重要的意義在於告訴我們,時逢歲暮,年關將近,要開始為過新年而忙碌了。
  • 今年大寒臘八是同日,「大寒遇臘八,喝粥做尾牙」,什麼意思?
    寒冬臘月中最適合做冰上遊戲,古時達官顯貴,河邊酒肆中飲酒吃肉,觀山河雪景,興致到時就吟詩唱歌。按時間節點來看,現在最適合做此類事情,體驗古人生活樂趣。大寒是一月二十日,農曆臘月初八,是傳統臘八節。民間素有過了臘八就是年的說法,臘八過後,人們開始準備過年相關事項。在古代臘八節是用於祭祀祖先,祈求家宅平安,萬事順意,主要習俗有喝臘八粥、吃臘八蒜、跳儺舞等。
  • 大寒補一補,來年不吃苦
    今天是24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都說「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誒?
  • 大寒:堅冰深處春水生
    ▲ 盧森堡 2010 聖誕節。大寒至,冬將盡,春可期。此時節,天氣寒冷到一年極點。▲ 中國郵政 2017-6 春夏秋冬 冬雪映梅。冬日清晨,寒梅堪恨,一夕風雪後,瘦成了一晌遠去的笛聲。日子這樣冷。消寒圖上的字這樣美: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個字,寫盡了夢裡光陰。等落下最後一筆時,或許我會拂去肩上的落雪,自京城出發,輕踏枯葉,而你將著一襲青衫,畫遠山黛眉,從江南涉水而來……
  • 今年大寒臘八同日,俗語「大寒遇臘八,喝粥做尾牙」什麼意思?
    物極必反,是為「大寒」。  大寒節氣一般跟農曆的歲末時間重合,故大寒時期多是古時先民過年的時間,農諺有:「小寒大寒,殺豬過年」、「過了大寒,又是一年」。  大寒的物候:一候雞始乳;二候徵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
  • 2021大寒祝福語及圖片 大寒祝福語2021簡短一句話
    這個時候我們都會給自己思念的人來一句溫暖的問候和祝福,小編這裡為大家整理了2021大寒祝福語及圖片,摘抄一句下來,讓這個寒冷的日子增添一點光彩吧! 【大寒祝福語簡短】 1、大寒日怕南     2021年的大寒馬上就到了,在這個冷到 的天氣裡,你在幹嘛?又在思念著誰呢?
  • 明日大寒 ‖ 冬將盡,春將始,只待遊子歸
    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此時冰天雪地,天寒地凍,天地間白茫茫一片。
  • 大寒 ——合祭眾神 以祈瑞年
    大寒之大,謂寒之衰老。三九四九就在小寒。因此小寒才是一歲之中寒之極。詩云"蠟樹銀山炫皎光,朔風獨嘯靜三江。老農猶喜高天雪,況有來年麥果香"。冰天雪地,瑞雪兆豐,過了大寒即立春,迎來新一年節氣輪迴。即白虎第七宿之參宿居於南方中天。《左傳·昭三年》:「火中寒暑乃退。」杜預注曰:「心以季夏昏中而暑退,季冬旦中而寒退。」即謂蒼龍之心宿(大火星)於季冬黎明升於南中天,見此心火,是為寒已極矣、寒將退矣之標誌。《孝經緯》:「.後十五日,鬥指醜,為大寒,至此慄烈極矣。」
  • 二十四節氣‖大寒:造物無言卻有情,每於寒盡覺春生
    大寒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寫到這個節氣,我心裡特別高興,高興一,過了大寒,天氣漸暖,春天以嫋嫋之姿,慢慢向我們走來了,我又可以拍我的春暖花開了;高興二,我當初發下宏願,寫一輪二十四節氣,終於是要結束了,一年堅持下來不容易啊!
  • 大寒將至,農村俗語「大寒一夜星,穀米貴如金」,啥意思呢?
    導讀:大寒將至,農村俗語「大寒一夜星,穀米貴如金」,啥意思呢?時間過得飛快,大寒節氣也隨即而來,今年的大寒節氣正逢臘月初八。臘八在民間是被認為是小年。也是一個傳統的祭祀節日,臘八到來,不但要喝臘八粥,而且還要祭灶王。
  • 今日大寒:造物無言卻有情,每於寒盡覺春生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的壓軸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雲:「十二月中,冷氣積久而為寒,大者,乃凜冽之極也。」《授時通考·天時》曰:「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就是說,「大寒」時的天氣寒冷到了極點。
  • 大寒 | 暖醞冰霜裡,春釀嚴冬時
    從字面上看,大寒應該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時候。不過,如果單純以氣溫來衡量,小寒、大寒兩個相比,卻是小寒略勝一籌。但畢竟它們倆相差無幾,人們還是一視同仁地將小寒大寒統稱為隆冬。忽有一日稍暖,即是大寒之候。大寒須守火,無事不出門。」這一時節,冷本是常態,稍一回暖,反而是大冷的前兆。人們還是希望隆冬的氣溫不要過於突兀和跌宕,諺語說:「冷不死,熱不死,忽冷忽熱折騰死。」《論衡》中說:「盛夏之時當風而立,隆冬之月向日而坐。其夏欲得寒,而冬欲得溫也。」冬日可愛,夏日可畏。冬日裡能夠出門曬曬太陽,其實是更低碳也更健康的取暖方式。
  • 大寒:迎年!
    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大寒,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大寒時,太陽黃經為300°。大寒就是氣候冰冷到了極點的意思。大寒前後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大寒正值三九剛過,四九之初。諺云:「三九四九冰上走」。
  • 年終已至 大寒與尾牙不得不說的故事
    更多時候是等到意識到時,才發現時間的猛然迫近,就像這春節來得無聲無息,眼瞅大寒一過還真就進入手指數得過來的倒計時。大寒,是二十四節氣的最後一個節氣。茲大寒一過,就至立春,新一年的節氣又開始重新輪迴。所謂冬去春來,大寒雖然寒冷,但考慮到已接近春天,就氣溫而言反倒不如小寒來得低。
  • 偉嘉手鞠——大寒
    2021年大寒時間是 2021年01月20日 04:39:42 農曆:十二月(大)初八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時為大寒。大寒就是天氣寒冷到了極點的意思。大寒正值三九剛過,四九之初。諺云:「三九四九冰上走」。大寒節氣,時常與歲末時間相重合,因此這樣的大寒節氣裡,除幹農活順應節氣外,還要為過年奔波――趕年集、買年貨,寫春聯,準備各種祭祀供品,掃塵潔物,除舊布新,準備年貨,醃製各種臘腸、臘肉,或煎炸烹製雞鴨魚肉等各種年餚。同時祭祀祖先及各種神靈,祈求來年風調雨順。此外,舊時大寒時節的街上還常有人們爭相購買芝麻秸的影子。
  • 大寒將至,俗語:大寒不寒,人馬不安,啥意思?大寒是什麼時候?
    大寒宜近火,無事莫開門。冬與春交替,星周月詎存?明朝換新律,梅柳待陽春。意思很簡單:大寒節氣,詩人把臘酒斟滿酒杯,靠近火爐取火。無事莫開門將大寒的冷描寫的淋漓盡致。大寒是冬春交替的節氣,梅柳待陽春到來。大寒是1月20日,臘月初八,距大寒不過幾天時間。大寒是一年中最後的節氣,過了大寒就是春,新節氣輪迴會開始。在大寒節氣中,最適合進補,吃豬牛羊等大肉補身體。
  • 大寒來了,你知道「大寒不寒,人馬不安」是什麼意思嗎?
    今天是農曆十二月(臘月)十五,大寒,冬季的第6個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那麼,問題來了,大寒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有「大寒不寒,人馬不安」的說法?大寒有什麼特點和習俗,飲食起居應該注意些什麼?實際上,每年陽曆1月20日前後,當太陽到達黃經300°時,就是大寒。《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說,「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
  • 走進冬月,領略花木命名的月份別稱,走出「寒冬臘月」的認知誤區
    此已入寒冬,小陽春已過,葭草吐綠頭,靜待臘梅吐幽香,來年繁花在望!寒冬臘月,眾所周知,即是一年中天氣至寒之際。但並非只是我們認知中的臘月(十二月)而已,而是包含了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即寒月、冬月和臘月三個月,顧名思義「寒冬臘月」。
  • 大寒進補兩款美食
    正所謂「過完大寒,又是一年」,大寒之後,正是一個從冬季到春季的過渡時期,日常的飲食起居也應隨之「轉軌」。
  • 農諺「大寒一夜星,穀米貴如金」,什麼意思?道理在哪?
    今年的大寒節氣與小寒交節的日子,就和一年一度的臘八節趕在了同一天。當「大寒逢臘八」的時候,享受營養也美味的臘八粥自然是相當愜意的事情,大大小小的老闆們用「做尾牙」的方式犒賞一下自己的夥計和員工們,為大家發點「年終獎」也是理所應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