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埔是長埔人的長埔」,這是王築水說的最多的,也變成了他的口頭禪。走村入戶、拜訪外地鄉賢,這句話就是他的開場白。正因為整合鄉村發展合力,才讓鄉村各項事業有了長足發展,環境變好了,群眾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大步邁向鄉村振興之路。
王築水是晉江內坑鎮長埔村黨總支書記。日前,長埔中路村道改造工程正式啟動,這是鄉村振興路上一個重要項目,村民們都很關注,他經常帶著村兩委到現場查看。
「長埔是長埔人的長埔,最近道路建設,你們出入會麻煩點,請見諒。還有,我們準備在這條路上建幾個微景觀,你看在哪裡建比較好?」路上正巧遇到村民老王,王築水湊上前去。
老王說,修路是為村裡好,咱大傢伙支持都來不及,還有什麼意見呢。說話間,老王指著旁邊的一塊約20平方米的空地,上面種滿了蔬菜。這是老王家的地塊,按照農村的傳統觀念,農民一輩子跟種地打交道,這回,老王提出,「種菜就是業餘愛好,如果村裡要建微景觀,他就不種菜了,借地給村裡建微景觀。」
老王當即表態,這讓王築水特別開心,倆人便商量著如何建微景觀。
與老王聊完,王築水走到村裡的南僑路,這是村裡的主要道路。路邊,村民們總會利用零星地塊種些蔬菜,影響了鄉村景觀。王築水挨家挨戶上門,村民們都很配合,表示要立即清除。屆時,由村裡統一進行綠化。
「鄉村發展,合力是關鍵。」王築水說,只有大家齊心協力,才能發揮最大的發展力量。
王築水不怕「揭短」地說,長埔村有2600多人,幾十年前,各房頭間會因為一些摩擦鬧起矛盾,鄉村沒了合力。在歷屆村黨總支的帶領下,相繼啟動舊村改造,建成長盛樓、長裕樓、和諧樓等安居工程,極大改善群眾居住條件;修建村文體中心和霞池公園等,讓群眾有更多休閒娛樂場所,可以說,長埔村一年一變化,群眾看在眼裡,漸漸地,凝聚了發展力量。
延續良好的傳統,王築水等村兩委上任伊始,就不停奔走,進村入戶、拜訪外地鄉賢,聽取鄉村建設的意見建議。
在大家的建議下,長埔村成立鄉村發展促進會,吸引了眾多海內外鄉賢參與,籌集1000多萬元專款用於鄉村建設,開啟新一輪鄉村振興發展序幕,啟動村中路改造、九十九溪支流清淤提升、舊茶廠改造等工程。
長埔村黨總支第一書記林雲陽表示,下階段,將加強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真正健全人人參與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給群眾帶來越來越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長埔村的小公園是村民休閒的好去處。
(記者_陳崟 秦越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