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夫》:政治隱喻極強的當代情色神話

2021-02-21 電影觸覺CineTouch

陳果當年拍完《香港有個好萊塢》後沒有再接再厲,反而讓影迷等待了將近18年才完成這部「妓女三部曲」的壓軸之作。女主角仍然選擇由大陸女演員來擔任,然而主題和角度卻跟之前兩部截然不同。《榴槤飄飄》和《香港有個好萊塢》描繪97回歸前後大陸女性前往香港謀生的艱辛現實,暗中印證著彼時陸港兩地經濟發展的懸殊以及兩地價值觀的碰撞與融合。這兩部可圈可點的作品承載著導演對大陸與香港關係的觀察與思考,在苦澀現實與溫情人性的表層下保留著批判性的態度。

相比之下這部《三夫》有點讓人咋舌,不僅是題材類型上的粗鄙通俗,關鍵是飄忽不定的批判主題,似是而非的文本隱喻令觀眾產生太多莫名其妙的聯想。陳果採用八九十年代港產片黃金年代裡大行其道的三級情色片套路作為敘事脈絡,給予這個題材最名符其實的呈現角度。情節內容絕對能迎合類型片觀眾的口味,接踵而至的情色場面與當年盛況空前的三級片不相伯仲。然而這個故事卻有著難以言傳的神話色彩,從古代穿越到現代都市的一艘小漁船,身世曖昧不明的女人。語言能力的缺失與性癮難以戒斷的症狀令她的真實身份在智障患者與水中神靈之間搖擺不定。而影片中關於盧亭這個傳說中的神獸更暗示著她的真實身份,令神話寓言味道呼之欲出。

然而,這並不是大多數觀眾所鄙夷的膚淺政治寓言,儘管在最後一段出現港珠澳大橋的影像,也不太可能是影射清政府/英國/中國大陸對香港的關係,三個丈夫的設計在我看來僅僅編寫劇本時製造噱頭,與勾連前後情節的手法。觀眾這類不著邊際的聯想似乎跟導演一貫鍾情的政治諷刺態度有關。事實上,唯一可以找到確鑿證據的應該是香港人自我身份的焦慮感。

影片分成三部分詮釋「海」、「陸」、「空」的定義:無論是水上人家的生存方式,還是上岸後住進狹小屋村的環境,都無法令女人的真正需求得以滿足,以至於得出最後一段萬物皆空,眾人不知往哪兒去的終極結論。這不正正反映了香港在回歸前後乃至今天的真實狀態嗎?影片由前半部分的彩色逐漸過渡至後半部分的灰白質感,似乎暗示著導演對香港在回歸前後狀態的看法,最後女人身穿紅色紗衣的影像更是耐人尋味,這無疑又是陳果導演最拿手的政治隱喻手法。

近期熱門電影

《寄生蟲》:奉俊昊重返創作巔峰

《多米諾骨牌》:德帕爾馬仍然是現今影壇上當之無愧的作者導演

《江邊旅館》:洪尚秀的又一部變奏曲

《芭蕾少女夢》:現實主義風格的變性/青春題材

《情牽拉麵茶》:一言難盡的新加坡美食電影

《叛逆青春孕事》:女主角的隨性演繹絕對是亮點

《金童藥不要》:B級片的情節充斥著無聊荒誕以社會政治諷刺內容

《你的鳥兒會唱歌》:三位演技派出色演繹出當下日本的青春故事

電影作者

                          帕維烏·帕夫利科夫斯基:《夏日之戀》丨《冷戰》 《修女艾達》

趙德胤:《再見瓦城》丨 《冰毒》丨 《窮人 榴槤 麻藥 偷渡客》丨《歸來的人》 

亞歷桑德羅·朗德思:《波菲裡奧》丨 《猴子》

阿里·阿巴西:《邊境奇聞》《謝麗》

阿格涅什卡·斯莫琴斯卡:《神遊症》《魅惑》

阿瑪特·伊斯卡拉特:《毒粉風暴》《混蛋》《血》《野蠻地區》

克裡斯蒂安·佩措爾德:《不死鳥》《芭芭拉》《心的居所》《過境》《沃爾夫斯堡》《愛在愛情空窗期》《柏林遊魂》

大衛·羅伯特·米切爾《銀湖之底》丨《它在身後》丨《不眠神話》

納瓦彭·坦榮瓜塔納利《死於明日》《瑪麗真快樂》《戀愛診療中》

呂西安·卡斯坦因-泰勒 / 維瑞娜·帕拉韋爾《夢囈》《食人錄》《利維坦》

伊利安·梅泰夫 《索菲亞最後的救護車》《四分之三》

阿蘭·吉羅迪 《勇者不眠》丨《湖畔的陌生人》《保持站立》《時候到了》《給乞丐一點陽光》《老夢前行》《逃亡大王》

坎城電影節

《好萊塢往事》記者會上昆汀被問及敏感問題而不悅

奉俊昊《寄生蟲》首映後獲長達五分鐘站立鼓掌歡呼

趙德胤談新片《灼人秘密》——我的目標是一種嶄新的電影語言

赫爾佐格談新片拍攝的資金來源——我唯一沒有做的是搶劫銀行

羅馬尼亞新浪潮導演波藍波宇帶來一部大製作

俄羅斯90後導演談新作《瘦人》

法國黑人導演拉德·利空降入選坎城競賽的處女作《悲慘世界》會引起空前的爭議嗎?

沉醉在電光幻影中,用觸覺品嘗電影,分享電影的愉悅。


長按上方二維碼

即可關注

相關焦點

  • 《三夫》:幾乎直白的「隱喻」和金像獎影后曾美慧孜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影片就是近幾天剛出資源的陳果的「妓女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三夫》。如果單純的作為情色片看,這部影片就沒有意思,「性愛」在這部電影中變成了一種隱喻,淺薄的情色背後是無奈的政治、彷徨的生活與自我的迷失。和前兩部作品一樣,陳果又找了一個內地演員出演女主。但是又有一些不一樣。
  • 借情色構建起香港回憶,陳果坐上《三夫》的紅van,然後消失了
    我個人不算討厭《三夫》,但電影的確不大像陳果早年作品,而部份場面的確「過了」。拍情色片,情色場面理應幫助推動劇情,此為電影藝術的內在意義。所謂「過了」,看大林宣彥的《感官新世界》,我們知道它不是要撩動你的欲望,反而因為它透過情色寫人性,它根本是一出恐怖片。
  • 破格性女侍三夫:《三夫》
    《三夫》(Three Husbands)導演:陳果編劇:林紀陶、陳果主演:曾美慧孜、陳湛文
  • 影評《三夫》丨性慾符號下的政治寓言
    從《榴槤飄飄》到《香港有個好萊塢》再到《三夫》無不如此,不同的是,陳果在處理影片時的情色力度不斷加大,《好萊塢》可以說是已經到達了一個臨界點或者說是有超過臨界點的地步了,而《三夫》可以說是導演完全沉浸在自我想像的世界中不顧觀眾的一次徹底的放飛自我。
  • 《三夫》:陳果借情色與亂倫構建起亂情的香港記憶
    陳果編劇、導演的《三夫》,獲得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的最佳電影、最佳導演和最佳女演員(曾美慧孜)。陳果是以情色和政治來對香港進行自我想像的描寫,香港電影界也是以此來回報陳果的創作。陳果以香港(回歸)三部曲成名,《三夫》是其「妓女三部曲」的最終篇,可以說是將其念念不忘的香港本土意識形態和色情表徵的一統。無論是從女性的身體敘述還是香港喻體自我矮化,陳果這一次都是使用了極其罕見的剝削手段,消費了城市和歷史,也解構了香港流行文化的快感生產。
  • 今年尺度最大的華語電影,一女侍《三夫》提名金馬
    你以為我在講知音情色小說?不不不,別瞎說,我沒有,別冤枉我。  《三夫》的導演是陳果,他有一個著名的系列「妓女三部曲」,《三夫》剛好是三部曲的完結章。  三部曲最後一部就是《三夫》,《三夫》又拿到了金馬影后的提名,突然發現妓女三部曲真的很捧演員。《三夫》的表演是神級的,但他這個故事真的是……非常一般。
  • 「妓女三部曲」的終章:《三夫》如此露骨而癲狂,但尺度終究只是表象
    影片《三夫》引發討論熱潮,一是因為女主角曾美慧孜的大膽出演,不僅助其獲得金馬獎影后提名,也得償所願成為金像獎影后;二是因為影片中的情節設置及曾美的大尺度演繹多少令觀眾不適;再者則是人們津津樂道的片中的隱喻,以及由此展開的一系列複雜解讀
  • 《三夫》:一女侍三夫,尺度最大的華語片要來了
    《三夫》充斥著大量的大尺度性愛場面,「性愛」在這部電影中變成了一種隱喻。曾被導演婁燁發掘演出《頤和園》的曾美慧孜,在本片中肉慾交歡的場面揮灑自如。一直關注香港底層人生活的陳果從《香港製造》開始,就喜歡在影片中融入大量的隱喻,到了《三夫》更是全片處處可以解喻,而且頗為敏感。當然這些都是對一些意象的解讀,如果拋開這些不看,完全把《三夫》當成一部情色片也未嘗不可,但作為陳果來說,他向來喜歡這種劍走偏鋒的表達,所以創作意圖肯定並不簡單。
  • 欲望法則,同性戀與政治隱喻
    阿莫多瓦恐怕深陷其中,不斷被觸碰記憶的琴弦,並不斷地激勵他奏出他獨特的欲望的故事,並用西班牙特有的開放熱情與瑰麗色調,展開他對社會與政治的嚴肅觀察與批判。阿莫多瓦從來不直接表述他的政治觀念,也從來不直接表現對佛朗哥時代的直接批判。
  • 《三夫》:香港電影的殘次浮生
    大贏家《無雙》如果放在黃金年打死,也就是部中上水準之作;反倒是憑藉《三夫》獲得了「最佳女主角」的曾美慧孜,用飽滿的身體,折射出了港片如今的殘次。| 用力過猛、隱喻太淺的《三夫》陳果在迴光返照——這是我看完《三夫》的第一感覺。
  • 陳果坐上了名為《三夫》的紅VAN,然後消失了
    他拍出了經典「回歸三部曲」——《香港製造》《去年煙花特別多》《細路祥》後,又拍了「妓女三部曲」——《榴槤飄飄》《香港有個好萊塢》《三夫》。如今,「妓女三部曲」完結了。這部《三夫》不是最好的,但也不是最差的。《三夫》的故事,大家都看得懂。曾美慧孜飾演的小妹,精神障礙且患有性癮,是個只能表達「我想要」的病人。
  • 《三夫》露出真容,陳果爛尾的故事,對不起極大付出的曾美慧孜
    也因此,這部陳果編劇並導演的電影《三夫》引起影迷的很大興趣。不少影迷已經在香港的影院觀看了這部影片。近日,該片也終於在內地觀眾面前揭開了神秘面紗。電影《三夫》表面上講了這麼一個故事:一個有精神等方面疾病的女性,有兩個老頭子「丈夫」和一個年輕的丈夫,面對這個女性的某種上癮的疾病,三人只能聯合在一起,讓這名女子去從事我們稱之為「失足女性」的職業。
  • 一女三夫的大尺度色情片,憑什麼拿下金像獎?
    《榴槤飄飄》之後,《三夫》的故事就已在陳果的腦海中,但劇本卻斷斷續續寫了十幾年,因為導演不確定能不能找到合適的女演員。《三夫》的故事,沒看懂的人會直接當A片來看,太過直白,床戲滿天飛。看懂的人,自然就會發現導演想表達的政治問題,雖然誇張、扭曲、極致,但也有合理的地方,然後整個人就會很難受。
  • 電影 | 不成功的最終篇《三夫》
    前天發出一個討論帖,關於陳果導演妓女三部曲最終篇《三夫》👉電影 | 三夫:不是推薦,純屬討論今天在豆瓣看了看影評並不多
  • 南北正統之爭:孫權「郊祀當於土中」的政治隱喻
    對王朝正統性的爭奪,往往是「政治神話」的誕生源頭。吳嘉禾元年(232)冬,自孫權「黃武僭號」(222)已過十年,自「黃龍改元」(229)也已過三年。但孫權始終沒有履行郊祀天地的「帝王義務」,導致群臣疑惑,集體上表勸其郊祀。
  • 《三夫》:超大的尺度和被撐破的野心
    但在豆瓣上,《三夫》僅獲得了5.8分的不及格分。 三夫,即指港珠澳三地。 大橋則是通連三地的「工具」,即小妹。 小妹難以窮盡的欲望,將三夫折磨的骨瘦如柴,如人似鬼,倫理顛倒。 而大橋建設的預算嚴重超額,也需要三地的民政財力共同承擔。 這,夠清楚了嗎?
  • 《三夫》:華語影視壇尺度最大!金像獎最佳電影
    最佳女主角:曾美慧孜《三夫》相比於影帝的激烈競爭,影后的歸屬幾乎毫無懸念。
  • 三夫戶外拿下法國La Sportiva品牌獨家代理
    核心提示:三夫戶外表示,LaSportiva品牌在國外國內有一定的知名度和消費群體,能夠在較短時間內給公司銷售帶來增量。 近期,三夫戶外發布公告稱,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江蘇三夫戶外用品有限公司於近期與LA SPORTIVA S.p.A(拉思珀蒂瓦)籤署《***代理合同》,拉思珀蒂瓦授權公司為中國大陸地區***總代理,代理銷售La Sportiva全線產品,為期4年。
  • 觀點 | 韓王韋:帖雷馬科的政治覺醒與柏拉圖的洞穴隱喻
    於是,明確的政治密謀與反密謀開始了。我們知道,荷馬時期古希臘的政治更多還是一種神話政治,也就是說人們的政治行為,需要以神話作為參照系,來進行褒揚或貶抑。一個人,他可以像神那樣嫉妒、憤怒、偏愛,但只要他的舉止言辭與神話政治時期的公共交往習慣相合,或者在更高層次上說與神的習慣相合,那麼他就是得體的,高貴的。否之,則相反。
  • 古希臘神話海妖與標誌設計隱喻的魅惑
    當然logo的作用並不僅僅局限於告訴大家,這個小圖案代表誰,它還可以告訴你這圖案所傳達的服務,責任以及承諾,這就是標誌設計中的隱喻。卓越的logo是能夠帶來客戶和利潤的,logo的尺寸只有這麼大,不可能像廣告那樣直白地向顧客灌輸品質、承諾以及服務,這就需要藉助隱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