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餘秋雨頂多算一個遊記作者,不能稱之為作家

2021-01-07 小鵬說國學

在餘秋雨文化大散文大流行的時候,在《文化苦旅》長期盤踞各大書店暢銷榜,賣了幾百萬冊的時候,在很多人對餘老師大加讚嘆、熱烈追捧的時候,餘秋雨也迎來了一些批評質疑的聲音。有些相當尖銳。

比如王朔,他就公然甩話,餘秋雨那些遊記上不了臺面,什麼《千年一嘆》、《霜冷長河》、《山居筆記》,他是用瓊瑤的方式闡釋傳統文化。

王朔可能覺得餘秋雨這樣的闡釋屬於市場化快餐,但當時這樣的寫法和文風,確實是給了很多人耳目一新感覺,餘秋雨也因此獲得巨大成功,《文化苦旅》一經推出,迅速風靡全球華人界,餘秋雨也躋身最具國際影響力作家之一。只憑一篇散文,就能有這樣大效應的文人,似乎還真找不出第二個。

餘秋雨及其歷史散文現象,一時構成20世紀末文化奇觀。彼時風頭,國內無二。餘秋雨成了世紀之交最耀眼的學者明星。與此同時,各種批評謾罵的聲音也來了。有的人開始扒料,從人品入手,王朔不這樣,王朔直接否定餘秋雨作品。

王朔早有名言,沒幾個小說根本不能稱之為作家。寫幾個散文就掛作家名頭的,都是在混。以此標準,餘秋雨當然算不上作家。很多人為之叫好的歷史大散文《文化苦旅》,也當然不能入流。因為就是個遊記嘛,有啥意思。

餘秋雨憑藉一本《文化苦旅》在文學界名聲大噪,不過,伴隨著名譽而來的,社會各界就出現了很多對他的各種爭議。當年46歲的餘秋雨拋棄糟糠之妻,離婚另娶了小自己16歲的漂亮妻子,那一年剛好是《文化苦旅》大火的時候。

所以,不時有人"炮轟"餘秋雨,陳列他的各種"罪狀",甚至還有人專門寫了《餘秋雨,你為什麼不懺悔》的文,罵他是「文化流氓」。著名畫家陳丹青甚至炮轟餘秋雨是「無恥文人」。

對於這些爭議,餘秋雨曾經表態過,自己被一些人利用了,他比竇娥還冤。再後來,餘秋雨不再關注這些非議,就像他自己說的,自己做了一些重要的事情,又出了名,那些非議就來了。拋開對他的人生非議,他的作品真的非常值得每個人品讀。

二十多年來,《文化苦旅》一書,收穫了無數榮譽:

是上海讀者投票評選出的三十年來影響最大的文學書;是全國文學書籍十年排行榜前10名,是全球華文書籍十年排行榜前10名;還是全國中學推薦次數最多的課外讀物,是中國家長郵寄給留學子女最多的一本書,以及新課標中學課外閱讀推薦書目。

或許,有生之年我們不會去很多的地方,但讀《文化苦旅》,餘秋雨能用他的文字,帶我們領略絲綢之路、河西走廊、茶馬古道……這些壯麗景觀深厚的歷史與人文底蘊。

讀者能從文字中獲取新知,從閱讀中跨過平庸,從而獲得人生的進取:

「人生真是艱難,不上高峰發現不了他,上了高峰又不能與它親近。看來註定要不斷地上坡下坡、上坡下坡。」

很多人說如果一生中只讀一本書,那麼《文化苦旅》是我的首選。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你會在路上遇到各種各樣的風景。

它不僅是我們的枕邊書,也是每個中國人的精神良藥。

這本經典之作只要38元。

點擊下方橫幅購買↓

相關焦點

  • 王朔點評餘秋雨:是我的晚輩,寫的根本「不入流」,不配稱作家
    王朔大家都是很熟悉的了,是我國非常出名的作家,也是很出名的編劇。知道王朔的人,也都知道他十分的真性情,王朔這一點讓人又愛又恨,愛的是真性情他個人才華,恨的是他把人家不願意說的全說了。在自己所在的作家圈,編劇圈裡,王朔懟過的人,真的太多了,而餘秋雨也是其中之一。
  • 王朔評餘秋雨:寫點遊記,那叫作家嗎?一個小說沒寫過,不入流
    王朔和與能夠,全是當今確實大名鼎鼎的角色。在小編來看,兩個人的筆風相距挺大,照理說不應該有競爭關係。但不知道為什麼,兩個人卻變成很多年的老對頭。王朔評能夠:寫點遊記攻略,那叫作者嗎?我認為能夠早已是一個不青春年少的青春年少作者了。還來這一整套,席慕蓉她們早搞過去了,比你搞得正宗多了。」王朔評能夠:寫點遊記攻略,那叫作者嗎?
  • 王朔評價餘秋雨:他是90年代出名,我是80年代,我是他前輩
    真相往往很殘酷,有知識有境界的人也會做這個事情,比如我們所知的內地著名作家——王朔,這樣的大文豪也會罵人,他評價餘秋雨說:冒充文化人,這樣的評論對一個作家來說,簡直是帶上侮辱性質了。餘秋雨卻力挺王朔聽著王朔口中說的餘秋雨是想收編自己,只想說王朔真的是太看得起自己了,所有人都知道餘秋雨不僅王朔的文化成就高,餘秋雨的作品也比王朔的作品有高度。要說王朔為什麼這樣批罵餘秋雨,是不是餘秋雨真的惹到過王朔,事實是餘秋雨還是王朔的恩人。
  • 王朔點評餘秋雨張藝謀楊瀾韓寒郭敬明,真的是一點面子也不給啊
    王朔,1958年在南京出生,是我國內地著名的作家及編劇。2007年,王朔以優厚的版稅收入高居「中國作家富豪榜」前列,因此被中國民眾廣為人知。作為一個知識分子,餘秋雨的散文情理交融,富有詩意,將中國歷史深入淺出地娓娓道來,憂患意識超前,使讀者不禁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而如王朔所言:「餘秋雨他只能算是一個作者,他連作家都稱不上是。在如今利益至上的市場上,餘秋雨只是一個被利益左右的傀儡罷了。」王朔此話確實不假,近幾年來,餘秋雨詐捐和拋妻的醜聞舉國上下鬧得沸沸揚揚。
  • 作家王朔直言:魯迅不能被稱為大文豪,他的理由是什麼?
    但當代著名作家王朔卻針對魯迅的成就提出過一些特別的觀點。他認為魯迅不「完美」,魯迅也有缺陷,其中一個就是短篇雜文寫太多,卻沒有寫過長篇小說,而小說是檢驗一個作家是否配稱為真作家的標準。「我認為魯迅光靠一堆雜文幾個短篇是立不住的,沒聽說有世界文豪只寫過這點東西的。
  • 俗語說文人相輕,成名的文人更彼此相輕,讀餘秋雨就理解了這句話
    王朔:餘秋雨是誰啊?江南才子輪到你當?易中天:勸大家守住做人的底線,不要做他這種下流事;陳丹青:餘秋雨的遊記我沒看過。我失去了對他的最後一絲尊敬。王朔、易中天、陳丹青等文化圈成名成家的人物,都曾把「大炮」對準過餘秋雨。王朔曾說,(餘秋雨)是誰啊,我不認識你是誰,我認識馬蘭都不認識你。你年齡比我大,但成名比我晚,算我晚輩,說你兩句你有什麼不樂意?我是衝著馬蘭才對餘秋雨客氣的。江南才子輪到你當?我是南京出生的,金陵才子我也能當,你算什麼啊?
  • 王朔有沒有資格懟餘秋雨?讀一讀他這首妙詩,王朔其實是有水平的
    先是王朔在博文中指名道姓,稱餘秋雨的文字只是大段大段空洞抒情;而後餘秋雨也作了回應,稱自己不知哪裡得罪了王朔,但是王朔的作品能獲獎,自己這個評委是力排眾議投了贊成票的,言語間在暗示王朔的才華其他人是不認可的。而讀者朋友們,對於這二位也是青菜蘿蔔各有喜好。
  • 餘秋雨水平究竟如何?陳丹青評價很犀利,不及金庸風趣幽默
    王朔這個罵遍整個文學界的,趾高氣揚的人,自然也是忘不了批評餘秋雨一頓,王朔指出,餘秋雨寫寫遊記不算什麼,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文人,充其量也就是「冒充文人」。陳丹青評價很犀利,不及金庸風趣幽默在眾多的評價中,陳丹青對於餘秋雨很不客氣,認為他更多的時候像一個官員,更是很犀利地指出餘秋雨是個無恥文人!大家都知道,餘秋雨當年和自己的原配離婚,轉眼娶了個小16歲的女演員,這樣的做法掀起了一波罵聲。
  • 作家王朔:身為在北京長大的孩子,自嘲說的北京話是「奴才味」
    因此,在中國文壇中也出現了一批以「北京話」為風格的作家。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王朔。祖籍遼寧 生於江蘇的北京人王朔作為典型的京味兒作家,和他從小的生活環境有密切的關係。王朔在江蘇出生,在北京的軍區大院長大。
  • 如此"墮落"令人傷心 餘秋雨的紅旗到底還能扛多久
    《文化苦旅》之前,餘秋雨完成了《戲劇理論史稿》《戲劇審美心理學》《中國戲劇文化史述》《藝術創造工程》等4部學術著作,這幾部著作在20世紀80年代的學界有相當大的影響,當然也使餘秋雨成為上海戲劇學院院長、1987年「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等等。這是學者時代的餘秋雨。在餘秋雨看來,這些成就足以為自己的學者時代劃上一個句號,而轉入作家時代。
  • 王朔犀利評價:誰都想搭一程!買票的人後悔嗎
    可在眾多的評價之中,唯獨著名作家、編劇王朔最為有預見性。畢竟,作為一名作家、編劇而言,已經很長時間沒有新作品的推出。當然,這也是很多老一輩的文化名人的困局。只是那些老一輩的文化名人,大多還都活躍在媒體前,故而多少也就有些名氣。可像王朔這樣乾脆,不管是出道時的鋒芒畢露,還是隱退時石沉大海,都是少數。
  • 世人不懂王朔,只因都愛假正經!
    王朔說不改了,回去就把以前的3萬字拿出來發表了。那時候沒有電腦,王朔就愣是前後手抄了100萬字。有人說從這部作品開始,80年代就是王朔的時代。王朔反駁:扯淡,有毛澤東時代,鄧小平時代,我算個什麼鳥,還有時代!
  • 王朔「炮轟」遍文壇,為何在王蒙面前不敢造次?網友:王蒙真有才
    當今文壇,能被人提起的寥寥無幾,餘秋雨、餘華、韓寒、賈平凹、金庸、王蒙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但文壇中的「怪才」,不得不提起,他就是「最強王者」王朔,以上文壇大家都在王朔「毒舌」下走了一遭,除了對王蒙正面的評價外,其他人無一例外地被「噴」,王朔到底為何「炮轟」文壇,卻又唯獨不敢在王蒙面前造次呢?
  • 王朔:「我極其仰慕阿城,若是必須要追星,那我就追阿城」
    王朔:阿城一開口,女生笑的神魂顛倒!如果必須追星,我就追他棋呆子:對吃和棋的專注近乎信仰我是在知青下鄉插隊的火車上認識王一生的,關於火車站送別的場景,是阿城《棋王》的開頭,也非常經典:車站是亂得不能再亂,成千上萬的人都在說話。誰也不去注意那條臨時掛起來的大紅布標語,這標語大約掛了不少次,字紙都折得有些壞。
  • 「北京流氓」王朔:出軌徐靜蕾拋棄妻女,61歲最終輸給了女兒
    金庸、餘秋雨、張藝謀等人都都被他懟過。不過能靠著自己出眾的才華在影視圈站穩腳步。他出生在南京一個小康之家,算不上大富大貴,但是生活也算富裕。妻子沒有吵鬧,而是讓其給出一個說法,王朔直接提出了離婚。就這樣為了徐靜蕾拋棄了自己的妻女。
  • 王朔「嘴炮人生」:白巖松肉喇叭,趙忠祥公交車,馮小剛欺下媚上
    比如說著名作家、編劇王朔,正是如此!即便如今的王朔,早已逐漸退出文藝圈這個是非圈,被新一代的年輕人所淡忘。然而,每當提起一個人時,難免會讓人情不自禁想起他的評價,乃至不得不感嘆,眼光真毒,看人真準。故而,這篇文章主要分享的便是王朔對於白巖松、趙忠祥、馮小剛的看法!
  • 痞子作家王朔愛懟人愛泡妞,採訪時表示:希望下輩子做一個普通人
    上個世紀火遍大江南北的作家,在當時可以說家喻戶曉。在剛開始讀他的作品時,大多數人都很難接受這樣的作品,都說這就是「痞子作家」。 不過在那個改革春風吹滿地的時代,一種不同文學作品的出現,更像是那個年代的獨特產物。
  • 王朔:阿城一開口,女生笑得神魂顛倒!如果必須追星,我就追他
    如果問你,中國當代最有成就的作家是誰,你會第一時間想到誰?陳忠實?莫言?賈平凹?餘秋雨?王朔?在中國的當代史上,有這樣一位作家——賈平凹說,「他的才華學養智慧是那樣傑出,一直讓我敬佩。」王朔說,「這個人,我是極其仰慕其人,若是下令,全國每人都必須追星,我就追他。」莫言說,「讀他的文章,就如同坐在一個高高的山頭上看山下的風景,城鎮上空繚繞著淡淡的炊煙,街道上的紅男綠女都變得很小,狗叫馬嘶聲也變得模模糊糊,你會暫時地忘掉人世間的紛亂爭鬥,即便想起來也會感到很淡漠。」
  • 王朔為何說侯寶林家是要飯的?看到侯寶林兒子行為後,才恍然大悟
    王朔曾經發表過一篇微博,是這樣說的,侯家擱以前就都是要飯的,你在這裝什麼豪門,其實王朔的這番話或許是帶著點嘲諷的意思,但這確實是個事實,這侯家指的就是中國著名相聲大師侯寶林,他的小兒子侯耀文,徒孫郭德綱都是響噹噹的人物。
  • 《文化苦旅》:書火了,餘秋雨的麻煩來了,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後來,餘秋雨把發表的這些文章整理了一個集子,打算找出版社出版的時分,卻讓餘秋雨有些鬱悶,由於不曉得餘秋雨寫的這些是什麼文體,沒有出版社願意出版。有一家出版社把它當成遊記,打算印成小冊子,到各地旅遊市場去賣,被餘秋雨回絕了。一家出版社,在給餘秋雨的退稿中,編輯還苦口婆心的教育他:散文不是這麼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