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葫蘆,別稱結縷黃、油壺魯,山東地區,特別是泰安、肥城、平陰一帶也叫它「油子」。
它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 ,六足亞門,昆蟲綱 ,有翅亞綱,直翅目 ,螽亞目,蟋蟀科 ,蟋蟀亞科,油葫蘆屬。在全國各地均有分布。
油葫蘆由於其全身油光鋥亮,就象剛從油瓶中撈出似的,又因其鳴聲好像油從葫蘆裡傾注出來的聲音,還因為它的成蟲愛吃各種油脂植物,如花生、大豆、芝麻等,所以得到了」油葫蘆」之名。
油葫蘆是四大鳴蟲之一,另外三個是蟈蟈、蛐蛐和金鐘(馬蛉),大多數玩家喜歡油葫蘆的叫聲,因為它的叫聲是類似「悠,悠,悠」的聲音,不生硬,很柔和。
和蟈蟈相反,油葫蘆是陰蟲,不喜陽光,不喜乾燥。餵養油葫蘆,需要配水盆,水盆不能斷水。可以餵胡蘿蔔,白菜葉,大米飯,蘋果等。而且至少一天餵一次。餵食的時候,要給油葫蘆打掃叫罐,因為油葫蘆是各種鳴蟲中最髒的了,所以要天天打掃衛生,然後換食兒。叫罐打掃時,最好用茶水刷一刷罐子。油葫蘆餵養雖然比蟈蟈和其他鳴蟲麻煩,但叫起來確是很好聽的喲!
自古以來,我國人民就喜歡各類鳴蟲,包括蛐蛐、油葫蘆。兩千多年前的詩經《七月》裡說到:
五月斯螽動股,
六月沙雞振羽,
七月在野,
八月在宇,
九月在戶,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這裡所說的斯螽就是蟈蟈類,沙雞就是紡織娘,而蟋蟀當然包括油葫蘆了。
那時,蟋蟀類還有個名稱叫做「促織」,就是當蟋蟀們叫起來的時候,婦女們就要織布準備做棉衣嘍!
油葫蘆叫聲分幾悠幾悠,就是連續叫的長與短,老北京和山東玩家一般說最好的是十三悠,十三悠是上品,請各位聽聽,我這個油葫蘆是多少悠呢?哈哈!
鳴蟲,是文玩之類,以前都是有閒階級玩兒的,現在,國富民強,大多數人都可以養鳴蟲。我們欣賞鳴蟲的叫聲,聆聽自然界中才能聽到的天籟之音真的是一種樂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