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話鳴蟲之蟈蟈的叫聲

2021-01-13 說葫蘆

若論哪種鳴蟲最受人們喜愛,大多數人都會選擇蟈蟈。這種可愛的小蟲不僅叫聲響亮、鳴叫時間長,好的蟈蟈,還能發出繞梁三日的低沉蛤蟆音。今天,我們就專門講下蟈蟈的鳴叫聲。

如果將鳴叫比喻成蟈蟈的「工作」,那麼它每天工作時長几乎都在10個小時以上,而且晚上還要「加班」到深夜。除了「工作拼命」,它還特別「爭強好勝」,見不得其他蟈蟈比它叫得響、叫得長。這可不是憑空說的,有專家論文能夠印證這些觀點:

在《三種螽斯鳴唱行為的比較研究》這篇論文中,研究人員詳細記錄了蟈蟈的鳴叫時長與鳴叫特點:

「蟈蟈單獨存在時,一晝夜獨鳴時間累計為441.7±86min,其中白天359.7±54min,佔總量的81%;夜間鳴叫82±35min,佔總量的19%。籠中放入另一雄蟲後,兩蟲競鳴,實驗雄蟲一晝夜累積鳴叫616.1±89min,其中白天407±83min,佔總量的66.1%;夜間鳴叫209.1±75min,佔總量的33.9%。蟈蟈在獨鳴時24h的鳴叫時間在30%左右,競鳴時高達40%以上,獨鳴和競鳴時間差異顯著。」

回歸到「玩」上面,蟈蟈的這兩大特點,對於玩家而言卻是有好有壞:好的方面,人們可以利用一隻蟈蟈為另一隻「引叫」,達到共同鳴叫的目的;壞的方面,人們在夜晚熟睡後有可能會被蟈蟈的鳴叫聲吵醒。

說完了鳴叫時長,再來談談鳴叫聲的分類。從生物學角度,蟈蟈叫聲可分為三類,還是《三種螽斯鳴唱行為的比較研究》這篇論文,將蟈蟈的鳴叫聲分成了呼喚聲、求偶聲和驚叫聲。其中,求偶聲與呼喚聲相似,但脈衝強度要小,音節間隔變大;而驚叫聲則完全不同,它們強度大、頻率高、無音節之分。對於鳴叫聲之間的差異,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當雄蟲周圍未出現雌蟲時,發出響亮的「呼喚聲」,可以讓遠處的雌蟲聽見;當知道雌蟲在其近旁時,音調變為低而纖弱的「求偶聲」,目的是激發雌蟲與之交配;當發現天敵後,尖利的「驚叫聲」則能起到分散敵人注意力、告示同類的目的。

人工蓄養聽叫的蟈蟈,發出的基本都是「呼喚聲」。不過在玩家們耳中,生物學上單一的聲音卻可以從「仿聲學」角度細分出更多形象、豐富的種類,比如蛤蟆鼾、蛤蟆叫、亮鼾、亮叫、本叫、撕紙等。好蟈蟈鳴叫似蛙聲,低沉渾厚、繞梁三日,低沉渾厚就是字面意思,繞梁三日則是指叫聲頻率與耳內的共振頻率相同,聲音在耳內迴蕩,久久不散。「低沉+共振」,這,就是「酣叫」。但是天生「鼾叫」的蟈蟈極其少見,於是人們發明了「點藥」的方法,使得蟈蟈叫聲儘量接近「鼾叫」。「點藥」的具體操作,大家可以翻看本號之前發布的《蟈蟈「點藥」裡的學問》這篇文章。

最後再談一個技術性問題,那就是如何隔音防吵。最簡便的辦法延長聲源與家人之間的物理距離,夜晚可將蟈蟈放到廚房或廁所這些地方,然後關上門,離得遠聲音自然就傳不過來了。如果這樣還不行,可以考慮將蟈蟈放到堆滿報紙的厚紙箱中,報紙與紙箱可以起到雙重隔音效果,還可使用舊衣服、保鮮盒甚至微波爐包裹或收納蟈蟈,當然蟈蟈一定要首先放入蟲具內。

相關焦點

  • 四大鳴蟲之首油葫蘆——它「悠悠」的叫聲使我們回到了少年時代
    油葫蘆由於其全身油光鋥亮,就象剛從油瓶中撈出似的,又因其鳴聲好像油從葫蘆裡傾注出來的聲音,還因為它的成蟲愛吃各種油脂植物,如花生、大豆、芝麻等,所以得到了」油葫蘆」之名。油葫蘆是四大鳴蟲之一,另外三個是蟈蟈、蛐蛐和金鐘(馬蛉),大多數玩家喜歡油葫蘆的叫聲,因為它的叫聲是類似「悠,悠,悠」的聲音,不生硬,很柔和。
  • Sbike動植物百科:叫聲最好聽的十大寵物鳴蟲
    除我國三大傳統鳴蟲:蟈蟈、蛐蛐、油葫蘆外,還有哪些品種最常見,最好看、叫聲最好聽、最適合家庭飼養呢?一同來看看吧!叫聲較細,近聽好似震動鈴鐺發出的聲音,遠聽好似風吹鬆動的聲音。大黃蛉大黃蛉:最討人喜歡的鳴蟲形象佳,玩賞時間長,在「上海市第一次鳴蟲展覽會」被譽為「鳴蟲之王」。鳴叫時姿態優美,鳴聲清脆悠長,也被稱為:金色的小提琴手。全身金黃,高貴華麗。
  • 冬天養蟈蟈,以前那是皇帝與有錢人的「遊戲」
    現如今冬天養蟲聽叫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縱然現在屋外北風凜冽、天寒地凍,屋內鳴蟲依舊振翅高歌、一片春意盎然。然而在過去,冬蟲卻是一件「奢侈品」,非富貴人家不能負擔。冬蟲蓄養熱潮,緣何而興起?過去養冬蟈蟈的潮流,很大可能是被清代皇帝帶動起來的。
  • 中華鳴蟲圖略
    蟈蟈,某些地區亦稱蚰子,學名優雅蟈螽(Gampsocleis gratiosa),廣泛分布於我國各地區,尤以北京、天津、山東、河北、山西出產為佳,由於蟈蟈飼養相對簡單,鳴叫聲音洪亮悅耳深受廣大鳴蟲愛好者喜愛,可以說,很多人愛上鳴蟲都是從一隻蟈蟈開始的。
  • 雅俗共賞叫蟈蟈
    近前觀之,每個籠子裡都養著一隻通體碧綠、不帶絲毫雜色的蟈蟈,在裡面蹦蹦跳跳。這小小的尤物讓人一見鍾情,愛不忍釋。蟈蟈是田間常見的鳴蟲,它曾是鄉村的標誌。記得兒時,走進村莊的每個院子,幾乎都可以看見樹上掛著的蟈蟈籠子;置身村莊的每個角落,都能聽到帶著金屬音的蟈蟈叫聲,其音響亮渾厚,聲聲相接、陣陣如浪,似美妙的音樂到處迴響飄蕩。
  • 鳴蟲記趣二則
    ,還有各式各樣養鳴蟲的盒子、籠子、葫蘆和筒罐,聽說有些還是有年代的珍品。養蟲愛好者蓄養的昆蟲,善鬥的蟋蟀屬鬥蟲,會鳴叫發聲的叫鳴蟲。不過鳴蟲之「鳴」不是由聲帶振動發出的,而是通過翅膀磨擦產生有節奏聲音。蟈蟈、吉兒、金鐘和黃蛉等都屬鳴蟲。早先鳴蟲通常只有夏天和秋天才有,要養過冬天不容易。如今人工繁殖鳴蟲的技術提高了,一年四季都可以聽到鳴蟲的歡唱。逛花鳥市場,買了一隻黃蛉,一隻吉兒,一隻蟈蟈。
  • 蟈蟈「點藥」裡的學問
    何為蟈蟈「鼾叫」?簡而言之,就是既「洪亮」、又「低沉」。洪亮是指聲音強度高,這就要求蟈蟈身體棒,有了好身板,才能叫得響!
  • 【專欄】資深體育媒體人吳俊豪:有鳴蟲,有鰲蝦,有白酒,足矣
    於我,鳴蟲、鰲蝦與酒,足矣。    北京初雪,故宮角樓 圖/吳俊豪提供  鳴蟲-「清靈的聲,矯健的身,神秘的身價最動人」  每逢冬日,鳴蟲是不可缺少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蟈蟈」。夏天一隻蟈蟈也就幾塊錢、十幾塊錢,而到了冬日,一隻品相較好的蟈蟈要百十來塊錢,我曾買過最貴的一隻蟈蟈是500元。  這挑蟈蟈的學問可大了去了,四肢包括觸角都需要完整,而看起來身材不笨重、孔武有力,體態要有遒勁之力。最為關鍵,也是決定這隻蟈蟈身價的,就是它的翅膀。
  • 蟈蟈「酣叫」詳解
    即使是幾百隻蟈蟈同時鳴叫,這種聲音也能第一時間傳入你的耳朵,與其他蟈蟈叫聲形成鮮明對比。考慮到普通蟈蟈的聲音比較「尖細」,這種蟈蟈的聲音顯得更加「粗頇」,故將此種叫聲稱為「頇兒叫」。「頇」是北方的方言,本意是粗大。由於「頇」字比較生僻,在口口相傳中逐漸被其他字所替代,常見的有「酣叫」、憨叫、鼾叫等,目前玩蟲圈內比較統一的稱呼是「酣叫」,寓意酣暢淋漓的蟈蟈叫聲。
  • 蟈蟈、蛐蛐、金鐘兒傻傻分不清,教你認識夏夜的「歌手」們
    >>>>雄鳴雌不鳴蟈蟈沒有聲帶,鳴叫靠的是摩擦翅膀上的發聲器官,大多數鳴蟲都是雄性才會發出叫聲。在求偶時,雄性蟈蟈依靠摩擦翅膀上的發音器來吸引雌性。除了叫聲,在外形上也能很容易區別蟈蟈的雌雄,最明顯的就是它們的「尾巴」。性成熟後,雌性蟈蟈的尾部有著劍狀的產卵器,雌性產卵時,會把產卵器插入土中並產卵。
  • 家人嫌蟈蟈吵怎麼辦?快用這些方法化解!
    1、因地制宜,把蟈蟈放到廚房或廁所這些不常去的房間飼養,尤其是晚上,防吵效果明顯。特別提示:蟈蟈怕煙、怕潮,使用廚房、廁所時最好把蟈蟈拿出去。2、廢物利用,可以是廢紙箱,可以是飲料瓶,也可以是厚手套,稍微加工後扣在筒子上就成了很好的隔音罩。
  • 詩經裡的吉祥聖物,皇宮內廷的寵兒,北方稱為蟈蟈的音樂家—螽斯
    在夏天的夜裡,總會聽到一些昆蟲的叫聲,大家有沒有見過這個傢伙呢?螽斯,是一種夏天最常見的鳴蟲,說螽斯大家可能會有些陌生,但是一說到蟈蟈,大家就明白了,在我國北方,螽斯就被稱為蟈蟈,而在我們老家,他被稱為「青噪雞子」,像蛐蛐之類的我們都稱為「噪雞子」,因為它們比較吵,而蟈蟈又是翠綠色的,所以我們給它起了一個這樣的名字。
  • 鳴蟲雜談之寶塔蛉,長得像樂器,叫聲也好聽
    因為有著一雙怪異發達的大腿,寶塔的彈跳能力在各類鳴蟲中首屈一指,一是跳躍高度高,二是跳躍準確性強、基本呈直線型,三是能連續跳躍5次以上。鳴叫時雙翅上翹約60餘度,露出背部的白色後翅,姿勢頗為美觀。寶塔蛉平時靜伏於草叢下部,夜晚鳴叫時爬到草叢中上部歌唱,麥冬等低矮植物成片生長的地方往往能發現數量較多的寶塔。
  • 此次四川發現的8釐米巨型螽斯,它和普通蟈蟈相比有何不同?
    此次在四川發現的蟈蟈比成都地區常見的各種蟈蟈體型都要大一倍,堪稱是「蟈蟈界的」大哥大,此次發現也自然而然刷新了四川最大蟈蟈的記錄。在中國蟈蟈的分布範圍很廣,並且與蟋蟀、油葫蘆被稱為三大鳴蟲。另一方面,在封建社會時期,蟈蟈在娛樂欣賞節目中也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比如我們時常能在歷史劇中看到,官僚們特別喜歡玩鬥蛐蛐,鬥蟈蟈等遊戲。
  • 100多歲的蟈蟈葫蘆 歷久而彌新
    安肅模高士清供圖扎嘴葫蘆年代:清尺寸:高15.4cm鑑賞:此葫蘆較蟈蟈葫蘆纖細,應為畜養扎嘴之葫蘆。色如蜜蠟,包漿瑩潤,當已盤玩百年有餘。官模子笸籮紋蟈蟈葫蘆年代:清尺寸:高12.6cm鑑賞:此為畜養蟈蟈之官模子葫蘆,束頸、鼓腹、尖底。周身模印笸籮紋為飾,似汲水之柳罐,口沿及底部飾如意頭紋。
  • 夏日裡常見的昆蟲,蟈蟈竟象徵著多子多福,《詩經》裡這樣解釋
    而蟈蟈則完全不同,蟈蟈在我國古代歷朝歷代都被當作寵物一樣,甚至有專門的飼養售賣者。在當代社會,仍然有飼養蟈蟈作為寵物的,並且開設有養殖場,一直蟈蟈的身價頗高,居然有幾元到幾千元不等。蟈蟈一直都被當作寵物對待,並且它的歷史寓意也頗為獨特,歷來都象徵著「多子多福」。蟈蟈在商周時期被稱作「螽(zhōng)斯」,因其長相和蝗蟲相似,當時人們將它們視作一物。
  • 蟈蟈選購,最重要的是底板!
    蟈蟈挑選特別注意兩點:一為膀子,它能決定蟈蟈叫聲的好壞,是鼾叫、亮叫,還是撕紙,全在於此;二為底板,這關係到蟈蟈壽命的長短,有的僅活個把月,有的則能活三五個月甚至更長,蟈蟈壽命固然與餵養有關,但更大程度還是因為底板的差異。
  • 自然科普:蟈蟈、蛐蛐、螞蚱,傻傻分不清
    最常見的昆蟲,除了我們最常見的蝴蝶、蟬、蜻蜓等,應該就是蛐蛐、蟈蟈、螞蚱之類的,可是,這些叫法一點兒都不專業,今天我們就來認認這些蟲子到底是誰。你能分清它們誰是蟈蟈、蛐蛐和螞蚱嗎?在具體了解這幾個蟲子不同之處之前,我們先看看它們的共同點:1、長得像,善跳躍;2、都經過卵期、若蟲期和成蟲期三個時期的生長;3、唱歌不用嘴,秘訣是摩擦。
  • 好的蟈蟈有什麼形態特徵,應該怎樣挑選呢,快來看一下
    蟈蟈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因為它的叫聲的諧音取名叫蟈蟈。蟈蟈有很多種類和個體,那麼應該怎樣才能選擇一個好的蟈蟈呢?下面就了解一下應該如何選擇蟈蟈吧。看體態。總體來說體型大,爪子完整,顏色越深的越好,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臉部以藍臉最好,瞳孔小。
  • 聽著蟲鳴話葫蘆 —— 十裡河2
    貓兒胡同·第139輯聽著蟲鳴話葫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