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歲的蟈蟈葫蘆 歷久而彌新

2021-03-02 弄墨墨


安肅模萬福流雲紋蟈蟈葫蘆

年代:清中期

尺寸:高12cm

鑑賞:棒子形蟈蟈葫蘆,色如蒸慄,包漿瑩潤,當已盤玩百年有餘。範痕六道,周身模印祥雲密布,蝙蝠飛翔其間,四組方形開光內楷書「萬福流雲」,頸部飾如意頭紋一周,構圖考究,繁複精美。此葫蘆與常見安肅模不同,模印清晰,構圖嚴謹,紋飾亦有官模風範,加之皮色紅潤,應為早期安肅模製作精細者,年代不晚於嘉道。


安肅模高士清供圖扎嘴葫蘆

年代:清

尺寸:高15.4cm

鑑賞:此葫蘆較蟈蟈葫蘆纖細,應為畜養扎嘴之葫蘆。色如蜜蠟,包漿瑩潤,當已盤玩百年有餘。範痕六道,周身飾高士清供圖,一面桌案之上陳列瓶花、茶壺等清供,另面飾高士拄杖而立,小童看爐煮茶,頗具文人情趣。常見安肅模世俗氣息濃鬱,拍品飾高士圖則頗具雅韻,內容豐富,構圖嚴謹,惟妙惟肖,似官模之風範,應為早期安肅模製作精細者。舊配精選口框,歷百餘年而保存完好。


官模子笸籮紋蟈蟈葫蘆

年代:清

尺寸:高12.6cm

鑑賞:此為畜養蟈蟈之官模子葫蘆,束頸、鼓腹、尖底。周身模印笸籮紋為飾,似汲水之柳罐,口沿及底部飾如意頭紋。模印紋飾清晰,極為立體凸出,笸籮紋結紮通體如一,幾乎不見範痕,與常見的安素模草率操刀,花紋大小不一相比,可見官模子製作精良之特點。


安肅模笸籮紋蟈蟈葫蘆

年代:清

尺寸:寬7.1cm;高13.4cm

鑑賞:此為畜養蟈蟈之葫蘆,束頸、鼓腹、尖底,包漿瑩潤,色澤深黃,應為盤玩許久所致。周身隨形模印笸籮紋為飾,似汲水之柳罐,底部飾四如意頭紋。模印紋飾清晰,且極為立體凸出,而範痕幾乎不見,已接近官模子特點,屬清代安肅模製作精細者,頗為考究。原配口框和瓢蓋,瓢蓋鑲嵌,較之常見的素麵瓢蓋更為講究。而安裝瓢蓋者,雖取材、製作相對較易,但為使鳴蟲發聲達到最大效果,須不斷試用不同厚度、不同孔數、不同孔徑及孔聚、孔散之蓋以求之,真正養蟲家無不用此。

舊配銅絲製網籃。


安肅模五子登科圖蟈蟈葫蘆

年代:清

尺寸:高10.1cm

鑑賞:此為畜養蟈蟈之葫蘆,幾乎不見範痕,色如蜜蠟,包漿厚重。周身模印「五子登科」、「太平有象」圖;一側五位孩童手執各式童玩,嬉戲於庭園之中,均天真活潑,靈動可愛,另一側寶象憨態可掬,背馱寶瓶,瓶中花卉及象身流蘇搭披等細節刻畫生動。葫蘆模印紋飾清晰,且極為立體凸出,而範痕幾乎不見,接近官模子特點,屬清代安肅模製作精細者,頗為考究。

網絡文章 原創歸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雅俗共賞叫蟈蟈
    《螽斯》一詩,節奏歡快,整篇文字都在頌揚蟈蟈的種族興旺,是一首祝人多生子女的喜慶民歌,由此,就產生了一個成語 「螽斯衍慶」,用來作為喜賀子孫滿堂的吉祥祝福。宋人韓佑曾作《螽斯綿瓞圖》,描寫田間一角,花葉生長茂盛,瓜果也已熟透,引來了兩隻覓食的螽斯。該畫表達的是《詩經》「螽斯振振,瓜瓞綿綿」之意,意思是說瓜蔓綿延生長,如同蟈蟈一直振翅,蘊含有祝願子孫眾多的寓意。
  • 冬天養蟈蟈,以前那是皇帝與有錢人的「遊戲」
    大冬天裡,賓朋聚會宴請之時,忽聽蟈蟈叫聲在眾人喧譁聲中脫穎而出,眾人驚訝之餘尋聲找去,目光最後落在養蟈蟈者身上,並發出嘖嘖讚嘆之聲。而養蟈蟈之人,在眾人的注目中也得到了極大的榮耀。王世襄先生在《中國葫蘆·秋山捉蟈蟈》一文中提到:古琴演奏大家管平湖曾花五塊大洋買了一隻老蟈蟈,這隻蟈蟈「肚上有傷斑,足亦有缺,明知不出五六日將死去,先生猶欣然以五元易歸(當時洋白面每袋二元五角),笑謂左右曰:『哪怕活五天。聽一天花一塊也值!』」富察頓崇《燕京歲時記》中也說:「又有油葫蘆,當秋令時,一文可買十餘枚。至十月,則一枚可值數千文。」
  • 蟈蟈「酣叫」詳解
    即使是幾百隻蟈蟈同時鳴叫,這種聲音也能第一時間傳入你的耳朵,與其他蟈蟈叫聲形成鮮明對比。考慮到普通蟈蟈的聲音比較「尖細」,這種蟈蟈的聲音顯得更加「粗頇」,故將此種叫聲稱為「頇兒叫」。「頇」是北方的方言,本意是粗大。由於「頇」字比較生僻,在口口相傳中逐漸被其他字所替代,常見的有「酣叫」、憨叫、鼾叫等,目前玩蟲圈內比較統一的稱呼是「酣叫」,寓意酣暢淋漓的蟈蟈叫聲。
  • 拍賣會上那些價值連城的葫蘆都長什麼樣?
    較小一具為養松子、細雄所用水葫蘆。較大一具為養伯雄、鷂子所用水葫蘆。色皆紅潤,潤潔無瑕,乃西直門養小鷹世家李鳳山故物。李以善馴鷂子名,能使盤空隨人而行,呼之即下。兩具皆其祖父手制所遺。鳳山如在世已年屆百數十歲。水葫蘆當為二百年前物。——王世襄《說葫蘆》。成交價:224,000
  • 蟈蟈「點藥」裡的學問
    有的說,蟈蟈點藥源於清宮太監,炎炎夏日中的某天,他習慣性地將蟈蟈籠於松樹下,忽聽籠內叫聲大變,蒼老悅耳之聲源源不斷傳來。他上前仔細觀察,發現有滴松脂油,不偏不倚恰好落在蟲翅之上。翅膀變沉,蟈蟈鳴叫不由得更加賣力,振翅頻次卻有所減少。如此一高一低之間,蟲鳴聲音自然好聽了許多。自那以後,這名太監便悟出蟈蟈點藥之法。
  • 圖解蟈蟈發音器官,原來這樣子的蟈蟈鳴叫聲最好聽!
    蟈蟈長成什麼樣鳴叫聲最好聽?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需要先對蟈蟈發音相關器官進行了解。鞍子連接蟈蟈頭部與胸部,上面的凹陷是前壓槓,鞍子後部稱為橋。翅膀兩側為膀牆,蟈蟈的膀筋位於兩側膀牆上,上榜面與下膀面之間的縫隙是膀縫,膀翅底部為風口。翅膀背面叫膀面,膀面上有一凹陷稱後壓槓。左翅前端黑色部位為發音銼,蟈蟈沒有聲帶,所謂的鳴叫聲實際上是左前翅上的發音銼與右前翅的刮器相摩擦產生鳴聲,傳到右翅基部發音鏡後產生共鳴而發聲的。
  • 四大鳴蟲之首油葫蘆——它「悠悠」的叫聲使我們回到了少年時代
    油葫蘆由於其全身油光鋥亮,就象剛從油瓶中撈出似的,又因其鳴聲好像油從葫蘆裡傾注出來的聲音,還因為它的成蟲愛吃各種油脂植物,如花生、大豆、芝麻等,所以得到了」油葫蘆」之名。油葫蘆是四大鳴蟲之一,另外三個是蟈蟈、蛐蛐和金鐘(馬蛉),大多數玩家喜歡油葫蘆的叫聲,因為它的叫聲是類似「悠,悠,悠」的聲音,不生硬,很柔和。
  • 蟈蟈挑選好似「押寶」,餵養得當才能「中寶」!
    新脫蟈蟈是指完成全部7次蛻皮但尚未開叫的蟈蟈,玩新脫行話叫「押蟈蟈」,就像押寶那樣存在些許「賭」的成分。如何能「押」到一隻好蟈蟈,除了遵循「寬、嚴、高、厚、長」等形體、形態標準,合理餵養也是日後能否「叫出彩」的關鍵。為此我們總結了三點「保護」新脫蟈蟈的建議,請大家參考。
  • 葫蘆登上了藝術的殿堂
    範制葫蘆器的造型千變萬化,已經完全突破了葫蘆自然形態的限制,幾乎可以把葫蘆範製成各種小件的器物。僅從現存實物來看,清代葫蘆器就有杯、盤、碗、盒、筆筒、瓶、蓋罐、壽桃、如意、尊、爐、扁壺、硯盒、鐘樓、香盒、鼻煙壺及蟲具等,多達二三十種。其中每一品種在造型和大小上又有很大差別。
  • 此次四川發現的8釐米巨型螽斯,它和普通蟈蟈相比有何不同?
    此次在四川發現的蟈蟈比成都地區常見的各種蟈蟈體型都要大一倍,堪稱是「蟈蟈界的」大哥大,此次發現也自然而然刷新了四川最大蟈蟈的記錄。在中國蟈蟈的分布範圍很廣,並且與蟋蟀、油葫蘆被稱為三大鳴蟲。另一方面,在封建社會時期,蟈蟈在娛樂欣賞節目中也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比如我們時常能在歷史劇中看到,官僚們特別喜歡玩鬥蛐蛐,鬥蟈蟈等遊戲。
  • 《黃金瞳》中的「三河劉」究竟是什麼寶葫蘆,為啥80萬都嫌便宜?
    由張藝興主演的《黃金瞳》如約上映,此電視劇中有非常多的老戲骨與這位新人配戲,真是罕見啊!張藝興一副撲克臉,在劇中扮演莊睿這個主角。莊睿本是在典當行裡面當夥計的,可是無意中獲得了明辨古董的超能力!在劇中他跟朋友到潘家園淘寶貝,莊睿發現了一個黑色的葫蘆。這個葫蘆裡面盛放的是蟈蟈,誰也沒想到這個葫蘆竟然是鼎鼎大名的「三河劉」,莊睿撿了個大漏,賺了80萬!
  • 魚臺有個葫蘆王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常與葫蘆打交道,成熟後可加工成水瓢、面瓢、酒器、藥器等各種器皿,還可製作成樂器,小型葫蘆多被製作成觀賞品,供人們把玩。家居水邊或生活在船上的幼童,夏天家長常教孩子背上栓一個大亞葫蘆,以防溺水之虞。葫蘆的栽培,在我國有數千年的歷史了,專家們考證甲骨文裡的「卣」字就是指的葫蘆。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考古發現7000前的葫蘆種籽,是目前發現的葫蘆種植最早的記錄。
  • 文玩葫蘆分幾種?文玩葫蘆圖片欣賞
    這壺都是指葫蘆。」我國古書上「壺」、「匏」、「瓠」、「甘瓠」指的均為葫蘆。在七千多年前的浙江河姆渡遺址就發現了葫蘆和葫蘆種,並在其後漫長的發展演進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葫蘆文化。我國《詩經》、《論語》中均廣泛提到了葫蘆。《詩經》中與葫蘆有關的作品就有《邶風·匏有苦葉》、《小雅·匏葉》等11篇,在《詩經》時代,葫蘆就已廣泛地應用於社會生活與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 蟈蟈情緣(上)
    自然界的昆蟲可謂千姿百態、種類繁多,對我而言絕大多數就是一種普普通通的存在,談不上喜愛與否,不過有極少數許是賦性和長相的緣故吧,看到後會身心不適,說來也怪,對蟈蟈我卻情有獨鍾。蟈蟈,沒有蝴蝶翩躚的舞姿和斑斕的外衣,然而在我眼裡,蟈蟈英武帥氣、氣宇軒昂,再加鳴叫聲宏亮寬厚,或聽到、或看到,一種故友重逢般的親切感就會從心底蔓延開來。
  • 蟈蟈、蛐蛐、金鐘兒傻傻分不清,教你認識夏夜的「歌手」們
    ,卻是一個不能飛的主兒,它們的翅膀早已退化,「走街串巷」都靠自己健壯的腿蹦,移動能力的限制使得蟈蟈遷徙能力差,不同地域的蟈蟈體色和鳴聲都不同。在求偶時,雄性蟈蟈依靠摩擦翅膀上的發音器來吸引雌性。除了叫聲,在外形上也能很容易區別蟈蟈的雌雄,最明顯的就是它們的「尾巴」。性成熟後,雌性蟈蟈的尾部有著劍狀的產卵器,雌性產卵時,會把產卵器插入土中並產卵。
  • 吃剩的葫蘆不要扔,裹上麵粉炸一炸,隔壁蛇精都饞哭了!
    所以在我小的時候,特別羨慕家裡種葫蘆的小夥伴,每到秋天他們就能拿著葫蘆玩葫蘆娃的遊戲,當然一般誰有葫蘆誰就是最厲害的七娃。今天是兒童節,我們就來講講充滿童趣的葫蘆。01 葫蘆的超多用途 / 酒葫蘆,蟈蟈葫蘆 /葫蘆(Lagenaria siceraria)是一種原產自非洲的藤本植物,傳入我國的時間不可考,但春秋戰國時期已經有對其的記錄了
  • 蟈蟈選購,最重要的是底板!
    蟈蟈挑選特別注意兩點:一為膀子,它能決定蟈蟈叫聲的好壞,是鼾叫、亮叫,還是撕紙,全在於此;二為底板,這關係到蟈蟈壽命的長短,有的僅活個把月,有的則能活三五個月甚至更長,蟈蟈壽命固然與餵養有關,但更大程度還是因為底板的差異。
  • 養蟈蟈哪好玩?那你得先看到大鞘的樣兒!(蟈蟈飼養一覽)
    (感謝北京大爺提供參考意見)因為各地環境不同,有溼有潮有乾燥有發黴,環境對蟈蟈影響極大,所以在養蟈蟈之前,必須先將飼養蟈蟈的籠洗淨消毒並日曬,這個籠最好是黑的,而且養也要從小開始——準備育蟲房。老話講就是小蟈蟈甭見風,就在屋裡養著;科學的說法是恆溫不超過28°,這蟈蟈就是冷養命長,稍微涼快點跟人一樣,越是乾燥溫度適宜,它長得越壯壽命越長。如果是有條件有耐心的,可以適當盤一盤蟈蟈的小籠,讓蟈蟈適應你的味道,避免開籠蟈蟈受驚飛走,這也是必須要有的「馴養」步驟。
  • 葫蘆的吉祥寓意
    民俗研究者認為,吉祥的葫蘆滿足了人類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中華葫蘆文化,是中華吉祥文化的一支,是全人類的財富。    道觀及佛廟也多以葫蘆寶頂作為鎮寺廟之靈寶。與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比較起來,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特殊思維方式的民族,象徵主義就是這種特殊思維方式的重要特點和標誌。
  • 100幅名家葫蘆圖,祝您福祿雙收
    吳昌碩 葫蘆圖今天,和大家一起欣賞100幅名家畫筆下的葫蘆圖,吳昌碩作此畫時已七十八歲,滿腹畫稿,信手揮寫即可,可謂妙哉!齊白石 《葫蘆》 題識:九十八歲白石。這幅畫是九十八歲高齡時畫的,齊老到這個歲數,人也胡塗了,連字都不會寫了。」當時寫這個「九」字,就問李可染:「這個九字是往這邊拐還是往那邊拐啊?」等到寫「歲」字,怎麼也記不起來,就寫成了現在這個錯字。字雖不會寫了,但畫了幾十年的葫蘆,對畫葫蘆,自然是信手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