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十大名言,中國「筆記小說」代表之作

2020-12-27 騰訊網

《世說新語》是南朝時期的文言志人小說集,由南朝劉義慶所撰寫,也有稱是由劉義慶所組織門客編寫。其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魏晉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世說新語》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它原本有八卷,被遺失後只有三卷。

1

林無靜樹,川無停流。

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記郭景純詩句。這句話說明了事物總是處於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的。

2

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

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復,還。卵,鳥蛋。乎,嗎。傾覆的鳥巢之下,還有完好不破的鳥蛋嗎?此以覆巢無完卵為喻,說明有利益關係的群體「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道理,或比喻一人得禍,全家難免。

3

窮猿奔林,豈暇擇木。

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窮,窘迫。暇,時間。走投無路的猿往林中奔逃,哪裡有時間選擇要爬哪棵樹避難呢?此以窮猿奔林為喻,形容一個人在危急之時只求活命而無暇顧及其他。

4

以明防前,以智慮後。

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鑑》劉孝標註引《文士傳》。以明達預防事情於未然之前,以智慧深慮事情的未來發展動向。此言謀事、做事都應該有「瞻前顧後」的意識,如此才能防患於未然。

5

培觩無松柏,薰蕕不同器。

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培觩,小土丘。薰,一種香草。蕕,一種臭味的草。小土丘是長不出參天松柏的,香草與臭草是不能放在一起的。前句言環境與事物成長的關係,後句言「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道理。

6

夜光之珠,不必出於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採於崑崙之山。

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夜明珠不一定全都出於津一帶的河中;像手掌一樣大的璧玉也不一定全都採於崑崙山之中。

7

管中窺豹,只見一斑。

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從竹管的小孔裡看豹子,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紋。用來比喻眼光狹窄,所見有限;或比喻只看到局部,看不到全體。

8

庚公嘗入佛圖,見臥佛,曰:「此子疲於津梁。」

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庚亮曾經進入佛寺之中,看見一尊臥佛,說:「這位先生可能因普渡眾生而疲憊了。」

9

人患志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邪。

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自新》。令:美好。彰:顯揚。一個人擔憂不能夠立下志向,又何必去擔心美名得不到顯揚呢?

10

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

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這句話以比喻修辭法,形容所做的事極其危險。

微信號搜索:中華詩文學習,或shiwen_xuexi

歡迎讀者朋友以個人名義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用於商業目的。

相關焦點

  • 古詩詞文賞析之典籍《世說新語·言語》第1-5則
    《世說新語·言語》第1-5則 《世說新語·言語》是《世說新語》的第二門,共108則。作者劉義慶,字季伯,南朝宋政權文學家。言語指會說話,善於言談應對。
  •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是怎樣煉成的?《世說新語》成語談
    作為我國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世說新語》在文壇有它獨特的地位。魯迅曾經在《中國小說史略》中這樣評價:「記言則玄遠冷雋,記行則高簡瑰奇。」可以說是高度評價了《世說新語》在志人的兩個角度——記言、記行方面的特點。《世說新語》主要記載了東漢後期到魏晉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語言簡約玄澹,受到評論家多番讚譽,而這其中與大量成語的應用密切相關。
  • 劉強:《〈世說新語〉研究史論》
    第四節 《世說新語》的影響及研究第一章 南朝的「世說學」第一節 史敬胤的《世說新語》選注第二節 劉孝標及其《世說新語注》第三節 沈約《俗說》與《殷芸小說》第四節 《金樓子》》與《大唐新語》第三章 宋代的「世說學」第一節 汪藻的《世說敘錄》及其價值第二節 宋代《世說新語》家藏本考辨第三節 宋人筆記與《世說新語》第四節 劉應登的《世說新語》校注
  • 文言文誦讀12《世說新語·詠雪》-節拍誦讀 輕鬆記憶
    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出處:南朝 劉義慶《世說新語》譯文:      謝太傅在一個寒冷的雪天舉行家庭聚會,和子侄輩們談論詩文。謝道韞留下來的事跡不多,其中最著名的故事,記載在《世說新語》中:謝安在一個雪天和子侄們討論可用何物比喻飛雪。謝安的侄子謝朗說道「撒鹽空中差可擬」,謝道韞則說:「未若柳絮因風起」,因其比喻精妙而受到眾人的稱許。也因為這個著名的故事,她與漢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為中國古代才女的代表人,而「詠絮之才」也成為後來人稱許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的詞語,這段事跡亦為《三字經》「蔡文姬,能辨琴。
  • 劉義慶:《世說新語》
    後者,就形成了這部《世說新語》,令後人痴絕迷倒,仿學不斷。        我是讀書致用論者,就總不免要思索《世說新語》對於我究竟有什麼實用之處?假使一個東西對我毫無用處,我也就必然是毫無興趣的。這部書,十年讀過兩遍,未來想必還會再讀,意義和趣味究竟何在?        想了想,魅力無非兩點:一是自由,二是率性。
  • 重溫「名士教科書」《世說新語》
    劉義慶的《世說新語》(下簡稱《世說》)是六朝志人小說的極品。胡應麟贊曰「讀其語言,晉人面目氣韻,恍惚生動。而簡約玄談,真致不窮。」魯迅則目之為「名士底教科書。」它不惟妙於文採,亦富於史料。唐太宗撰王羲之、徽之、獻之諸傳,所引軼事,幾乎無一字增減。此書唐時傳至日本,大受稱讚。江戶詩僧大沼枕山云:「一種風流吾最愛,六朝人物晚唐詩。」《世說》傾倒眾生的魅力可見一斑。
  • 《世說新語》中對曹丕的人物形象進行了怎樣的黑化?原因是什麼?
    《世說新語》是南朝宋時期的一部志人筆記小說,其中分門別類地記載了很多魏晉人物的一些軼事趣聞。這些記載在一定程度上豐富這些歷史人物的形象,從個體上展現出當時社會的風貌,具備一定的史料價值,而且對後世的影響力非常高。比如曹植作《七步詩》的故事就來源於《世說新語》。
  •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8課《世說新語二則》詳細筆記。預習複習專用
    《世說新語》,是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門客編寫的志人小說集,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主要記載漢末至東晉士大夫的言談、逸事,較多地反映了當時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談放誕的風氣。《世說新語》在寫法上一般都是直敘其事,善於通過一言一行刻畫人物肖像、精神面貌。是我國最早的筆記小說。《詠雪》選自「言語」篇,《陳太丘與友期行》選自《方正》篇。
  • 重釋「新亭對泣」:《世說新語》最被人誤解的故事
    《世說新語》,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基本認為是南朝宋劉義慶撰寫  這是《世說新語》裡讀者最熟悉的故事之一,只要是選本,每每不會漏選。有學者注意到《資治通鑑》卷八七記周顗的話為:「風景不殊,舉目有江河之異!」「山河」二字作「江河」,一字之差,意義有別。元胡三省在《資治通鑑注》裡寫道:「言洛都遊宴多在河濱,而新亭臨江渚也。」河濱,即黃河邊上,江渚,即長江邊上,所謂「舉目有江河之異」,「江」與「河」都是實指,分別指長江和黃河。認為「江河」比「山河」更為貼切,而「山河」乃是泛指,不夠精準。
  • 駱玉明精講《世說新語》,過13個角度全景式解讀
    顧愷之吃甘蔗又有什麼講究,這種講究代表了一種怎樣的人生態度?近日,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生導師、中國古代文學史名家駱玉明教授的作品《<世說新語>十三講》出版,該書通過13個角度,全景式解讀《世說新語》的世界,帶讀者領略個性肆意的魏晉風度。駱玉明教授近年來出版了《詩經·風雅頌》等多部廣受大眾讀者歡迎的通俗文學史作品。
  • 10個來自《世說新語》的成語,趕緊給孩子收藏吧!
    《世說新語》是南北朝時的筆記小說,記載了東漢後期到魏晉時期的文人逸事,其中不乏有趣的事和哲理故事,下面通過這30個成語來重溫經典。肅然起敬【來源】《世說新語·規箴》:弟子中或有惰者,遠公曰:「桑榆之光,理無遠照,但原朝陽之暉,與時並明耳。」執經登坐,諷誦朗暢,詞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肅然增敬。【釋義】肅然,恭敬的樣子。起敬:產生敬佩的心情。形容產生嚴肅敬仰的感情。
  • 李慶:中國古典中發掘多彩人生—井波律子和她的《世說新語》研究
    此後,以《世說新語》為中心,於1983年寫了《中國人的機智》,作為《中公新書》(即日本中央公論社出版的叢書)的一種出版,然後為角川書店出版的叢書《鑑賞中國的古典》,撰寫了《世說新語》,於1988年出版,是一部很有特色的選本(以下所引《世說新語》,概出此本)。這部叢書由日本著名的學者小川環樹和本田濟主持,是上一世紀80年代非常有特色的中國文化叢書。
  • 《世說新語》裡的王徽之
    現存王徽之文獻材料不多,但晨星之斑仍然可以看到那不同尋常的光芒——他與人相處的觀念很搞笑,也很時髦。試選六則材料演繹一下:想念你不一定要見你《世說新語·任誕第二十三 47》: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
  • 主播夜讀 | 聽俊佳為您誦讀《世說新語》
    內容主要是記錄魏晉名士的逸聞軼事和玄言清談,也可以說這是一部記錄魏晉風流的故事集,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世說新語》是由南北朝劉宋宗室臨川王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梁代劉峻作注。全書原八卷,劉峻注本分為十卷,今傳本皆作上、中、下三卷,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門,全書共一千多則。
  • 【世說新語】79.「最強大腦」王粲
    既葬,文帝臨其喪,顧語同遊曰:「王好(hào)驢鳴,可各作一聲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驢鳴。往期回顧:【世說新語】60.小聰明與大智慧【世說新語】61.【規箴第十】醒醒吧,漢元帝!【世說新語】62.熊孩子,你可長點兒心吧!【世說新語】63.
  • 《世說新語》的背後,劉義慶的被「針對」的短暫人生
    《世說新語》是南北朝時期南邊的第一個政權劉宋宗室劉義慶編纂的一部作品。這是一本筆記小說,講得是魏晉時期的讀書人們的言行故事,透過他們的故事,表現了一個時代的思想傾向,社會風氣。我們,先不管這本書講了什麼,這留到後面具體開始讀書再談。
  • 教師資格證中小幼筆試中國古代小說
    中國古代小說,一般認為從魏晉南北朝的筆記小說開始,經唐宋傳奇,到宋元話本,最後在明清成為引領中國文學風氣的樣式。   一、魏晉南北朝小說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小說,魯迅先生把它分為志怪小說和志人小說兩類。志怪小說記載神鬼怪異故事,志人小說記載人物的瑣聞逸事。
  • 詠雪——南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
    詠雪——南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
  • 中國作家的世說新語(之一)
    中國作家的世說新語(之一)
  • 《世說新語》中的王導:亂世名臣,盛世能人
    《世說新語》魏晉之世,社會動蕩,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政權更迭頻繁。這一時期,三國鼎立、曹魏代漢、司馬代魏、東西晉繼立相繼發生。而終魏之祚,不過46年;西晉不過51年;東晉稍長,103年。其二是政局動蕩不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