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大數據,我們來告訴你民謠歌手的套路

2021-02-09 有意思報告

━━━━━

趙雷又火了,民謠也第 n 次地成為「我覺得好聽雖然沒有理由」的音樂代言人。可現在,一些民謠身上人畜無害的清新感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在臺上假裝冷淡,卻擁有海量張牙舞爪歌迷的「民謠歌手」,如同被撞壞的消防水泵一樣漫天噴射情懷,管簡陋叫質樸、把單調當文藝、稱直白為情懷——有點兒可怕。他們生產的民謠,旋律質樸、編曲質樸、歌詞質樸,就連設備都十分質樸(一把淘寶來的木吉他,加一部手機和一本《民謠吉他入門》或《零基礎學吉他》就能開工大吉)。

連著聽了三天民謠(可能聽到了一些假的)後,GQ Lab 的編輯們除了輕微痴迷和中度偏頭痛之外,還順手總結出了以下這些「民謠歌手」的套路。也許你已經讀過那些有理有據的民謠歌詞大數據分析,對行業有了直觀感受,那麼現在就讓我們手把手地教你炮製出一首標準的、如假包換的民謠。

━━━━━

寫窮但不哭窮

基本不會出現貴於兩百塊的物品,一包蘭州香菸、幾把破木吉他、沒有信用卡也沒有她、沒有二十四小時熱水的家。情節主要有「上學被老師嫌棄」,「畢業被女朋友拋棄」,「坐不起地鐵」,「沒錢沒工作」,「連理想都被剝奪」,「要多慘有多慘」。出現的地點多遠離市中心,多為城鄉結合部的文藝青年聚集地,但是外出不能遠過安河橋北,要不然地鐵收班後可就麻煩了。

但是,當副歌響起,這一切俗世凡塵都拋在腦後:「我有理想,縱使我的生活窘迫(窮),南方的豔陽和桐梓林站D口賣涼粉兒的姑娘依舊是我不變的情懷。」畢竟從小看著 TVB 長大,「吶,做人吶就是要開心。」

 

━━━━━

歌名=人名+地名(越詳細越好)

既然藝術來源於生活,就要懂得就地取材,居住的地點、路過的景點都能成為靈感。當然,地點不能過於熟知,而日落、潮汐、第一場雪……這種自帶畫面的場景更是必不可少。若你不知道應該寫給誰,只需打開手機的通訊錄,取你心上人(們)的姓氏之後,一律用小姐、姑娘、先生、君帶過,增加滄桑感和儀式感。

願你也能隨手寫出《在鮁魚圈的西南角遇見了看日落的張小姐》,《給夫子廟的董姑娘留下的第三片雪花》,《沙面老街許願池邊的範先生》這樣充滿詩意的標題。(?)

━━━━━

地點選擇:絕不出國,嚮往南方

咱們內地的民謠歌手似乎都不——出——國!不管是因為不喜歡異域風情還是語言水平不過關,反正他們的歌詞裡極少出現外國地名。麗江香格裡拉也好,婺源平遙也罷,騰衝漠河也可以,歌詞裡的地名越質樸越好。尤其是跟那些「浮誇」的流行歌手們比起來,咱們的民謠歌手真算得上國內旅行發燒友了。比如下列流行歌曲的歌名:

許嵩《墨爾本.晴》

許慧欣《威尼斯迷路》

Twins《莫斯科沒有眼淚》

黃徵《 愛情諾曼第》

熊天平《愛情多瑙河》

周杰倫《米蘭的小鐵匠》《伊斯坦堡》《土耳其冰淇淋》

蔡依林《許願池的希臘少女》《馬德裡不思議》《布拉格廣場》

根據統計,雖然民謠歌手最愛歌頌的城市是北京,可大家最嚮往的要不然是「南方」(就像萬曉利曾經說過,如果你不來南方,就會去那北方的北方),要不然是北京以南的城市(可能《殺死那個石家莊人》也算。)

━━━━━

如果真出國了怎麼辦呢?

少數在歌曲中出過國的民謠歌手可能就是陳粒了,即便這樣,她也只去過東南亞。為了跟其他民謠歌手保持調性上的一致,她甚至寫了首《我只去過東南亞》,歌詞意思大約是:我跟你陳綺貞不一樣。

如果你品嘗過夜的巴黎,在土耳其埋葬過記憶,還收了行李下個星期要去英國,對不起陳綺貞wannabe,你不屬於內地民謠圈。什麼,你問我布衣樂隊的《羅馬表》難道不是國外——你再讀讀歌詞!

━━━━━

生理時鐘混亂

在時間上,民謠歌手最青睞凌晨,究其原因可能是多年不早起,生物鐘紊亂,靈感多迸發於下午兩點的馬桶,並持續到凌晨的最後一根煙上(前一天忘了買,現在老王的小賣部關門了)。晚上表演後,歌手可能陷入酩酊大醉狀態,容易錯過晚班公交/地鐵,打不起車,走路絆跤,當街大睡,所作歌詞也會同時有星空、街頭、夢、姑娘、孤獨等意象。

━━━━━

敘事語焉不詳,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我來過,你的孤獨與傾聽

你一微笑我就失言成一疊長信

我來過,你的不安與認定

你一睡著我就深愛成一片陰影

——劉昊霖《我來過》

我來過哪裡?我在幹什麼?我要往哪裡去?

 

她叫做瑪卡瑞納

我叫她瑪卡瑞納

這就是瑪卡瑞納

——海龜先生《瑪卡瑞納》

 

不然呢,「你叫她歐陽二丫」?「這張是我的門卡」?

━━━━━

憑空造句能力一流

不得不佩服每天下午兩點起床的民謠歌手們的人生經歷,啊不,造句能力的豐富。為了應對每天重複的生活和出歌的壓力,民謠歌手們的做法一般是收集一個高頻詞庫,然後抽出一個詞造句,隨後開始腦補故事。如果故事找不到,或者寫詞主打蒙太奇的風格,那麼就再抽出一個詞,造個詞組,如此循環往復,直到字數湊夠。

當然,如果真的造不出句子,也沒問題。君不見那些出了半張專輯就「全國巡演」的樂隊呢……

他們在別有用心的生活裡翩翩舞蹈

你在我後半生的城市裡長生不老

——宋冬野《鴿子》

━━━━━

分別是常態,天長地久才是見了鬼了

在大多數民謠的歌詞裡,不以分開為目的的談戀愛都是耍流氓。北方小夥兒喜歡南方姑娘,但最終還是得回到北方呼吸新鮮的空氣。麗江雖美,但最近那裡號稱什麼勝地,所以終究還是要早日離開。就算自己不走,姑娘也會因為沒有草原,脫韁一般地跑走。不需要提供太多前因後果,也沒必要分析孰是孰非,你只需要在歌詞裡靜靜地,四十五度四腳朝天,謳歌離別就好了。

━━━━━

歌詞要向日常生活致敬(要注意韻腳哦)

越是那些日常的平凡的瑣碎的細節的描寫,越能引起歌迷共鳴。畢竟趙雷《成都》裡的那句「你會挽著我的衣袖,我會把手揣進褲兜」獲得了無數歌迷驚為天詞的盛讚,其細膩的情感和生動的畫面感,值得學習模仿。

現在有靈感了嗎?讓我們來練習一下:

被窩裡的你對我甜甜地笑

給你準備了禮物很奇妙

我在30秒之後才知道

原來你偷偷放了個屁臥槽

——GQ 合唱團《奇妙的禮物》

日常生活描寫?達標。韻腳整齊?達標。民謠歌詞?完美!

━━━━━

想像自己是一位詩人,把高考後還沒忘記的語文知識用起來



民謠的歌詞到底算不算文學作品?我們知道你心裡的答案,但先來看看鮑勃迪倫的例子——儘管他是搖滾歌手,但這絲毫不影響他一舉多得新一屆的諾貝爾文學獎,而他的獲獎理由「用美國傳統歌曲創造了新的詩意表達」更是說明了一切:「詩意」是如此重要。來看看民謠市面上詩意表達的成功(?)典範:

 對仗 


你在南方的豔陽裡大雪紛飛 

我在北方的寒夜裡四季如春

——馬頔《南山南》

 押韻 

斑馬

斑馬 

你來自南方的紅色啊 

是否也是個動人的故事啊

——宋冬野《斑馬斑馬》

 化用典故、反覆 

渡我素貞出凡塵 

嗨呀嗨嗨喲 

嗨呀嗨嗨喲 

渡我素貞出凡塵 

嗨呀嗨嗨喲 

嗨呀嗨嗨喲 

渡我素貞出凡塵 

嗨呀嗨嗨喲 

嗨呀嗨嗨喲 

渡我素貞出凡塵

——好妹妹樂隊《青城山下白素貞》

 就是寫得牛逼 

送君千裡直至峻岭變平川

惜別傷離臨請飲清酒三兩三

一兩祝你手邊多銀財

二兩祝你方寸永不亂

——陳粒《性空山》

除此之外,詩歌常用的藝術手法比如借景抒情、託物言志、比興象徵也在民謠的歌詞創作中得到了廣泛運用。期待吧,有一天咱們中國的民謠歌手也可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

必須有一個深愛但無法做愛的姑娘

必須是姑娘,不能是女人、妹妹、小姐姐……之類的指稱。「姑娘」是個非常微妙的稱呼,意味著她不能像「女人」那樣過於獨立,也不會像「妹妹」那樣不諳世事,更不是「小姐姐」那種萬人追捧。一個長得足夠好看,但還沒引起太多人注意;一個足夠聰明且文藝,但依舊能滿足民謠歌手對於世俗的追求;一個足夠成熟且有一些經歷,但還沒有最終和這個世界同流合汙的姑娘,是一個最佳的客體。

情愛最容易讓人理解,也最容易引起共鳴,同時還最容易寫作,這讓一個「姑娘」理所當然地成為幾乎所有民謠歌手的母題。但情愛的寫作不能太俗,俗了就是流行,就是黑炮,就是 Taylor Swift 了。如何才能不俗?熱戀和失戀都是大俗,介於這兩者之間就是不俗。

於是乎我們聽到了許多對於類似若即若離的關係的演繹。宋東野會唱「愛上一匹野馬,可我的家裡沒有草原」,可以直接理解為「想上一個外圍,可我的銀行沒有存款」。老狼會唱「我是你指尖的一次猶豫……我是你銷毀的那個證據」,大概可以理解為「長期被當成備胎,不小心約了一次,最終還是不願意承認」。歸結起來都是:深愛,卻無法做愛。

而且一個醒目的事實是,在國內民謠圈,有名的男歌手是寫歌給姑娘的,有名的女歌手也是寫歌給姑娘的。所以,你知道該怎麼做了。

━━━━━

粉絲不怕少,怕的是他們不擔心你「火」了

所以就算是買水軍,也要廣撒留言「XX 你再晚紅兩年吧,我還想單獨享用你一會兒。」 「終於你紅了,第一次聽你的歌還是在08年的秋天……」 宣示一種獨特的、前瞻式的品味,就像終於找到了完美的自拍角度,便誓死捍衛這個45°角,不能讓別人搶。

━━━━━

在開口之前,先練一把老煙嗓

唱之前先抽菸,每天不用多,四五包就夠了,抽到肺裡煙霧繚繞,抽到痰梗喉嚨,這樣才能儘量不說廢話,一張口就是人間歲月。

━━━━━ 

「嘴上說著不要,身體倒是很誠實」這一招真的很好用

我們以一位知名民謠歌手在 livehouse 上的表現做案例,堪稱滿分樣本——

粉絲:XX 你好帥!

某民謠歌手:胖帥胖帥的是吧。

又一位女粉絲突然尖叫:XX 你好帥!!!

某民謠歌手(假裝嚴肅臉,盯著聲音來的方向):你虛偽。

 

粉絲:XX 我好愛你!

某民謠歌手(假裝很不高興):我不喜歡這樣啊,搞得跟個偶像歌星似的!

……沉默幾秒。

某民謠歌手(突然深情):我也愛你們。

 

(粉絲一個勁兒地點歌,集體重複一首歌的歌名)

某民謠歌手:不是說不能點歌嗎?

……沉默幾秒。

某民謠歌手:下面為大家帶來,《XXX》(粉絲點的歌曲)

粉絲含淚尖叫。

━━━━━

直抒胸臆的歌詞(多半得帶點髒話)

畢竟民謠這種藝術形式起源於日常生活,而日常生活裡誰又能不爆個粗口呢?再說了,不在歌詞裡加點色情和粗口,怎麼能顯現出你是個放蕩不羈愛自由的爺們兒呢。再仔細想想,誰經歷了「相隔兩地、被拋棄、只能抽最便宜烤菸、沒錢出國旅遊、現實在風中笑理想在空中飄」都會忍不住飆幾句髒話吧,我慘我認,嘴上你得讓我痛快了。

請各位有志於民謠道路的朋友們,認真揣摩。

親愛的

如果沒有你

我只是一個

只想去做愛的傻逼

——宋冬野《就在不遠的2013》

Hello kitty

Hello hello hello kitty

Hello 你媽逼的 kitty

——李志《下雨》

我雖然我吃了壯陽藥 

也帶了保險套

可我還是懷疑(覺得) 

是不是我做得不夠好

——馬頔《海咪咪小姐》

你想把一切的一切

都找個地方給射了

射在牆上 床上 姑娘的肚子上

——宋冬野《夢遺少年》

笑你馬勒戈壁 

我都是為了你 

為了你 

——布衣樂隊《羅馬表》

*《咬之歌》的歌詞就不好意思放在這裡了。

━━━━━

普通話不標準,有鄉音才夠味

從字面上理解,民謠指的就是民族的歌謠或者民間的歌謠,其最大的特點就是來自於民間,因此,無論是當地的自然風光、城市街景,還是當地的人文情調,都是民謠必不可少的元素。如此看來,使用家鄉風味的方言來演唱民謠歌曲,無疑會給作品大大加分。

正如獲得過人民文學獎詩歌獎的民謠歌手周雲蓬曾說:祖先活在我們的方言裡。如果要將民謠裡的「古早味」發揮得淋漓盡致,普通話必須不能標準。如果你還將信將疑,試著使用新聞聯播的吐字發音來唱黑撒的《流川楓與蒼井空》,然後你就會知道什麼叫做用力過猛了。

如果你家鄉的方言實在是太過晦澀難懂,沒事兒,我們還有一招鮮讓你走遍天下都不怕——北京兒話音。什麼?兒化音不會?捲舌你總會吧。該捲兒的地方兒使勁兒地捲兒,不該兒捲兒的地方兒您也千萬兒別悠著兒。總之,濃濃的(仿)北京腔可以讓你在成為民謠歌手的路上事兒半兒功兒倍兒。具體例子可見身為黑龍江人的張磊兒在翻唱《南山南》時對馬頔兒話音惟妙惟肖兒的模仿。嘿,一個民謠兒歌手兒誕生兒了。

━━━━━

幼兒園水平的樂隊


有些民謠的平易近人之處,在於對樂器演奏水平的要求並不高。如果你是一名民謠發燒友,一定在聽到大神編曲興致昂揚時,去百度搜索過「吉他三個月速成班」,現已接近學會第三個和弦。除此之外,木魚、手搖鈴、沙桶、風鈴、口琴,甚至是幼兒園就會的三角鐵,也是民謠良伴。因此,如果你心懷雄心壯志,想組個原生態民謠樂隊施展才華,可以從幼兒園興趣班同學著手,畢竟擁有那麼多的青澀往事和多樣化的技巧。

━━━━━

用最清澈的童音直擊內心

雖不是全部,但是在歌曲的副歌或末尾加上童音也變成了讓一些民謠富有「質感」的慣用伎倆,這些孩子不需要什麼專業背景,最好是從未經過專業訓練,不懂換氣,音準也可適當妥協,反正只要有一個天真清澈的嗓音,加上稚氣的咬字,就能讓歌曲搖身一變成為喚起無數童年回憶的催淚彈。

……因為他們小時候也是這樣五音不全呀。

━━━━━

雖然總結了這麼多民謠的不是,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民謠已經融入華語流行音樂的生態裡,構成了一種接地氣且富有畫面感的形式,並給歌迷們一個喚醒回憶,從艱難時世中片刻逃離的機會。但無論對音樂人還是歌迷來說,這種意境都不應成為品味的度量衡。無論是否對民謠感冒,是否擁有敏銳的音樂細菌,或是否能體會歌曲的心境,都應該平和地看待彼此的好惡,呵護民謠嬉笑怒罵之外的平和感和積極向上的調性——畢竟,優秀民謠的口碑可不是靠著打架、摔吉他、和歌迷撕逼、或與歌迷羞羞來的。

當然,如果你讀完後依然立志投身轟轟烈烈的民謠事業,那麼,我們,呃……會去給你的 EP 捧場的!

━━━━━

策劃、撰文:GQ Lab

━━━━━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校園民謠?三首歌告訴你,其中承載著我們無法忘記的回憶
    相信說到民謠音樂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在國內這種類型的歌曲現如今被賦予了極廣的含義,並不僅僅局限於民族歌謠,反而許多與流行音樂相近的歌曲都被劃分到了民謠之中,或許用「民間的歌曲」來形容現在的民謠會更加貼切一些。
  • 中國6大民謠歌手,我猜你只認識趙雷
    有人說,好的民謠歌手就是吟遊詩人,從前,吟遊詩人遊蕩在草原與大海,現在,這些遊牧詩人在各個城市之間漂泊,他們與城市締結下的情緣,成為了一首一首的歌曲,在我們聽到這些歌曲的時候,也許會想起他們的故事。今天來看看小編我心中民謠大師的排名!
  • 「民謠熱」冷卻:民謠被嘲低俗、濫大街,民謠歌手或轉型或消失
    2017年,自媒體「超級王登科」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分析了42萬字的民謠歌詞,統計得出了一批民謠音樂人的速寫: 「生於北方,熱愛南方,覺得世界隨時都要完蛋。但喪歸喪,罵歸罵,到底對生活還是有希望,憧憬著明天。在春天感到快樂,在冬天感到孤獨,沒有女朋友,但有幾個糾纏不清的前女友,經常和她們見面,見面的地方可能是成都,昆明,南京,上海,武漢。」
  • 民謠歌手:謝春花《借我》,借一首民謠來打動忙碌的你
    借我勇敢來亡命天涯,借我對抗一起的勇氣來成就自己,我的明天希望是璀璨的,我的未來期望是光芒的。人們希望自己充滿對抗一切的能力,卻又缺少對抗命運的勇氣。借我不懼怕被碾壓的鮮活,如今的年少輕狂也不懼怕明天,借我勇敢,也借我縱容,讓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得以瀟灑,不用去懼怕生活帶來的苦難。
  • 民謠歌手為什麼喜歡旅行,而且都喜歡去大理?
    李皖。中國民謠還有另外一派,以方言民歌為特色,是地方性很強的一類,基本上是中國民歌和英語民謠的融合。中國民謠對英語民謠的學習是潛移默化的,因為民謠主要通過木吉他傳播,只要會吉他和弦,就自然進入了這個語境。這是民謠很奇特的方面,它是按照吉他套路來寫作的,構成、伴奏形式和結構走向都有格式。
  • 告訴你一個不能說的秘密,「周董」也唱過民謠
    不誇張的說,我們這一代人是聽著周杰倫的歌長大的。自2000年發行第一張個人專輯《Jay》來,周董一路大紅大紫,愛情事業雙豐收。作為華語樂壇殿堂級歌手,周董把中國本土文化和R&B音樂相結合,形成了獨有的音樂風格。
  • 把我喜歡的民謠全部偷偷告訴你,全部認識你就是民謠老手!
    說實話,很多歌手我只是喜歡他的一首歌而已,但一首已經足夠,這就好像如果一本書中的一句話對你有用,那麼這本書你就值得擁有一樣。1. 蘇陽,《賢良》《新鮮花兒開》《鳳凰》,專輯《賢良》首首經典,百聽不厭來自寧夏銀川的西北民謠歌者,秉承著真正大西北原生態的藝術形式——花兒,蘇陽把這種僅流行於甘、青、寧、新等地區的民歌發揚光大,並在全國流傳開來。
  • 中國民謠歌手,集體消失了
    這是他入行十年來,第一次上綜藝。他人也瘦了許多,去年他在微博上發生活照,有人調侃他胖成了宋冬野,沒想到今年他就搖身一變,成了精神小夥。(圖片來源:@滾圈迷惑行為大賞)和馬頔一起上節目的,還有陳粒。節目一開始,他倆被自動劃分到了「民謠歌手」的陣營裡。
  • 中國民謠歌手,集體消失了.
    節目一開始,他倆被自動劃分到了「民謠歌手」的陣營裡。但仔細想想,比起「民謠歌手」,這些年,陳粒更為大眾熟知的,是她「獨立音樂人」的身份。(圖片來源:《我是唱作人》)然後你再往下想,又會發現——和馬頔一樣,10年之後火起來的那一小撮民謠歌手,好像在最近幾年都「銷聲匿跡」了。
  • 流浪歌手和是流量歌手!趙雷和毛不易誰的民謠更好聽呢?
    但今天推薦給大家的是他的一首很普通的歌《我們的時光》「翻過了青山你說你看頭頂鬥笠的人們海風撫過椰樹吹散一路的風塵這裡就像與鬧市隔絕的又一個世界聽趙雷的民謠就會發現,原來這個世界上還有其他的活法,不用迎合,不用諂媚,你也可以過的自由自在毛不易說到毛不易,可能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覺得毛不易完全就是一個流量偶像類地歌手!怎麼會把她和趙雷放在一起作比較?
  • 日本歌手來山西與我大中國歌手賽民謠
    8月30日,2020年左權民歌匯突圍賽繼續在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舉行,賽事吸引了來自海內外的民謠歌手同臺競技,一展歌喉,其中一些日本歌手也慕名而來,參加民謠比賽。下圖為日本歌手seigo(丸山清吾)(右)在介紹歌曲《衝繩人的寶物》大意。
  • 十年前我們聽周杰倫,十年後我們來聽民謠
    十年之前,所有人都在聽周杰倫、陳奕迅、羅大佑,你也跟著聽,不由自主擺動身子,卻總是唱錯歌詞;五年前,所有人都在聽五月天、蘇打綠、南拳媽媽,你也跟著開始去現場,雖然依舊不明白搖滾、流行到底是什麼。而今天,在這個充滿想像力的時代,通過網絡和電視,有一種小眾的音樂風格悄然崛起那就是民謠。愛上民謠很簡單,因為每首民謠都很好聽。
  • 中國最知名的四位民謠歌手,陳粒上榜,最後一位堪稱民謠之父!
    民謠可以說是音樂形式當中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民謠大多都伴隨著我們的成長。民謠和其他流行的歌曲不同,民謠可以說是更加貼切我們的生活,並且能夠更加的撫慰人心,帶給我們溫暖以及力量。而現在走民謠風格的歌手也是越來越多,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中國最知名的幾名民謠歌手,你最喜歡的是誰?第一位:陳粒第一個小編要向大家介紹的知名的民謠歌手就是陳粒了。
  • 民謠:莉莉安 在你聽不見的世界裡,我想告訴你我在找你
    宋冬野曾在豆瓣好評這首出自《安河橋北》的歌,這也是我感覺旋律感挺強的一首民謠。剛開始接觸民謠就是宋胖子的歌,尤其喜歡他寫的歌,但時間長了,也有喜歡其他民謠歌手,但這首 莉莉安 一直是我喜歡民謠這條路上一個抹不掉的標點印記。
  • 中國民謠歌手,集體消失了。|百家故事
    這是他入行十年來,第一次上綜藝。他人也瘦了許多,去年他在微博上發生活照,有人調侃他胖成了宋冬野,沒想到今年他就搖身一變,成了精神小夥。(圖片來源:@滾圈迷惑行為大賞)和馬頔一起上節目的,還有陳粒。節目一開始,他倆被自動劃分到了「民謠歌手」的陣營裡。
  • 臺灣民謠歌手VS好聲音歌手共譜民歌新樂章
    據悉,今年正逢臺灣校園民歌40年,為了讓這些優質的民歌手及經典詞曲能延續被傳承傳唱,主辦單位上海市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等將於7月18日在上海大舞臺舉辦演唱會。這場由老、中、青三代歌手同臺演唱經典校園名歌珍貴難逢的畫面,將寫下兩岸校園民歌世代傳承的歷史記錄。
  • 中國民謠二十年:一條流動的河
    1990年末,北京酒吧的普遍情形是,臺上的人演唱,臺下的人喝酒、搖骰子,甚至拿出錢來點歌,多是一些港臺流行歌曲。音樂製作人臧鴻飛舉過一個例子,有時演著演著,底下聽歌的大哥可能從手包裡掏出一千塊錢,「來,給我唱一個《至少還有你》!」「河」沒有點歌業務,歌手可以唱自己的歌曲,觀眾不允許搖骰子,只能專心聽歌、喝酒。「演唱自由,演奏自由,觀眾也很自由。
  • 趙照與趙雷:你們認識的民謠歌手,幾乎都參加過選秀
    彼時的後海留存著民謠的概念,儘管酒吧歌手們的歌曲選擇五花八門,古今中外、大陸港臺,從70年代的歌一直唱到2000年,但大家都是一把吉他的彈唱,至多再配一把口琴。趙照告訴趙雷:「民謠要像說話一樣唱歌,這樣才夠真誠。唱歌不是體育比賽,可以更高更快更強,也可以更低更慢更弱,這就是藝術的魅力。最重要的不是方法,而是語氣。」
  • 關於臺灣民謠,你應該知道這些人和歌
    這四十年來,臺灣流行音樂的發展從綻放到衰落,網際網路的衝擊加上創作力的衰竭,唱片銷量節節敗退。人們聽歌的方式變了,心態也變了,有一段時間,好像很多人都不願意再聽民歌或民謠。但追溯到從前,我們很多人對流行音樂最初的認識都起始於臺灣民謠,像《鄉間的小路》、《外婆的澎湖灣》、《橄欖樹》等等歌曲,三十歲以上的人都應該有深刻印象。八九十年代的卡拉OK裡,這些都是必點的曲目。簡單的吉他、打擊樂,伴隨著清新的吟唱,總讓我們想起遼闊的田野和沒有被汙染過的天空,總讓我們懷念那灑在歸家小路上的,縷縷斜陽。
  • 《當你老了》的原唱、《成都》趙雷的師傅,民謠歌手「趙照」要來了(免費看?請戳文!)
    六年光陰,大劇院也上演了將近四百場演出。六年光陰,當初年輕的我們都一個個成家立業了。六年光陰,父母的臉上也多了些滄桑。如果現在給你一個機會,你最想跟六年之後的自己或者那個TA或者父母說些什麼?趙照 山東聊城人中國內地獨立音樂人民謠搖滾歌者音樂製作人無花果樂隊創始人1999年,趙照在北京開始了民謠人的音樂生涯,創作了《你是我最想要的丫頭》、《一把破吉他1999》等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