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雷又火了,民謠也第 n 次地成為「我覺得好聽雖然沒有理由」的音樂代言人。可現在,一些民謠身上人畜無害的清新感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在臺上假裝冷淡,卻擁有海量張牙舞爪歌迷的「民謠歌手」,如同被撞壞的消防水泵一樣漫天噴射情懷,管簡陋叫質樸、把單調當文藝、稱直白為情懷——有點兒可怕。他們生產的民謠,旋律質樸、編曲質樸、歌詞質樸,就連設備都十分質樸(一把淘寶來的木吉他,加一部手機和一本《民謠吉他入門》或《零基礎學吉他》就能開工大吉)。
連著聽了三天民謠(可能聽到了一些假的)後,GQ Lab 的編輯們除了輕微痴迷和中度偏頭痛之外,還順手總結出了以下這些「民謠歌手」的套路。也許你已經讀過那些有理有據的民謠歌詞大數據分析,對行業有了直觀感受,那麼現在就讓我們手把手地教你炮製出一首標準的、如假包換的民謠。
━━━━━
寫窮但不哭窮
基本不會出現貴於兩百塊的物品,一包蘭州香菸、幾把破木吉他、沒有信用卡也沒有她、沒有二十四小時熱水的家。情節主要有「上學被老師嫌棄」,「畢業被女朋友拋棄」,「坐不起地鐵」,「沒錢沒工作」,「連理想都被剝奪」,「要多慘有多慘」。出現的地點多遠離市中心,多為城鄉結合部的文藝青年聚集地,但是外出不能遠過安河橋北,要不然地鐵收班後可就麻煩了。
但是,當副歌響起,這一切俗世凡塵都拋在腦後:「我有理想,縱使我的生活窘迫(窮),南方的豔陽和桐梓林站D口賣涼粉兒的姑娘依舊是我不變的情懷。」畢竟從小看著 TVB 長大,「吶,做人吶就是要開心。」
━━━━━
歌名=人名+地名(越詳細越好)
既然藝術來源於生活,就要懂得就地取材,居住的地點、路過的景點都能成為靈感。當然,地點不能過於熟知,而日落、潮汐、第一場雪……這種自帶畫面的場景更是必不可少。若你不知道應該寫給誰,只需打開手機的通訊錄,取你心上人(們)的姓氏之後,一律用小姐、姑娘、先生、君帶過,增加滄桑感和儀式感。
願你也能隨手寫出《在鮁魚圈的西南角遇見了看日落的張小姐》,《給夫子廟的董姑娘留下的第三片雪花》,《沙面老街許願池邊的範先生》這樣充滿詩意的標題。(?)
━━━━━
地點選擇:絕不出國,嚮往南方
咱們內地的民謠歌手似乎都不——出——國!不管是因為不喜歡異域風情還是語言水平不過關,反正他們的歌詞裡極少出現外國地名。麗江香格裡拉也好,婺源平遙也罷,騰衝漠河也可以,歌詞裡的地名越質樸越好。尤其是跟那些「浮誇」的流行歌手們比起來,咱們的民謠歌手真算得上國內旅行發燒友了。比如下列流行歌曲的歌名:
許嵩《墨爾本.晴》
許慧欣《威尼斯迷路》
Twins《莫斯科沒有眼淚》
黃徵《 愛情諾曼第》
熊天平《愛情多瑙河》
周杰倫《米蘭的小鐵匠》《伊斯坦堡》《土耳其冰淇淋》
蔡依林《許願池的希臘少女》《馬德裡不思議》《布拉格廣場》
根據統計,雖然民謠歌手最愛歌頌的城市是北京,可大家最嚮往的要不然是「南方」(就像萬曉利曾經說過,如果你不來南方,就會去那北方的北方),要不然是北京以南的城市(可能《殺死那個石家莊人》也算。)
━━━━━
如果真出國了怎麼辦呢?
少數在歌曲中出過國的民謠歌手可能就是陳粒了,即便這樣,她也只去過東南亞。為了跟其他民謠歌手保持調性上的一致,她甚至寫了首《我只去過東南亞》,歌詞意思大約是:我跟你陳綺貞不一樣。
如果你品嘗過夜的巴黎,在土耳其埋葬過記憶,還收了行李下個星期要去英國,對不起陳綺貞wannabe,你不屬於內地民謠圈。什麼,你問我布衣樂隊的《羅馬表》難道不是國外——你再讀讀歌詞!
━━━━━
生理時鐘混亂
在時間上,民謠歌手最青睞凌晨,究其原因可能是多年不早起,生物鐘紊亂,靈感多迸發於下午兩點的馬桶,並持續到凌晨的最後一根煙上(前一天忘了買,現在老王的小賣部關門了)。晚上表演後,歌手可能陷入酩酊大醉狀態,容易錯過晚班公交/地鐵,打不起車,走路絆跤,當街大睡,所作歌詞也會同時有星空、街頭、夢、姑娘、孤獨等意象。
━━━━━
敘事語焉不詳,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我來過,你的孤獨與傾聽
你一微笑我就失言成一疊長信
我來過,你的不安與認定
你一睡著我就深愛成一片陰影
——劉昊霖《我來過》
我來過哪裡?我在幹什麼?我要往哪裡去?
她叫做瑪卡瑞納
我叫她瑪卡瑞納
這就是瑪卡瑞納
——海龜先生《瑪卡瑞納》
不然呢,「你叫她歐陽二丫」?「這張是我的門卡」?
━━━━━
憑空造句能力一流
不得不佩服每天下午兩點起床的民謠歌手們的人生經歷,啊不,造句能力的豐富。為了應對每天重複的生活和出歌的壓力,民謠歌手們的做法一般是收集一個高頻詞庫,然後抽出一個詞造句,隨後開始腦補故事。如果故事找不到,或者寫詞主打蒙太奇的風格,那麼就再抽出一個詞,造個詞組,如此循環往復,直到字數湊夠。
當然,如果真的造不出句子,也沒問題。君不見那些出了半張專輯就「全國巡演」的樂隊呢……
他們在別有用心的生活裡翩翩舞蹈
你在我後半生的城市裡長生不老
——宋冬野《鴿子》
━━━━━
分別是常態,天長地久才是見了鬼了
在大多數民謠的歌詞裡,不以分開為目的的談戀愛都是耍流氓。北方小夥兒喜歡南方姑娘,但最終還是得回到北方呼吸新鮮的空氣。麗江雖美,但最近那裡號稱什麼勝地,所以終究還是要早日離開。就算自己不走,姑娘也會因為沒有草原,脫韁一般地跑走。不需要提供太多前因後果,也沒必要分析孰是孰非,你只需要在歌詞裡靜靜地,四十五度四腳朝天,謳歌離別就好了。
━━━━━
歌詞要向日常生活致敬(要注意韻腳哦)
越是那些日常的平凡的瑣碎的細節的描寫,越能引起歌迷共鳴。畢竟趙雷《成都》裡的那句「你會挽著我的衣袖,我會把手揣進褲兜」獲得了無數歌迷驚為天詞的盛讚,其細膩的情感和生動的畫面感,值得學習模仿。
現在有靈感了嗎?讓我們來練習一下:
被窩裡的你對我甜甜地笑
給你準備了禮物很奇妙
我在30秒之後才知道
原來你偷偷放了個屁臥槽
——GQ 合唱團《奇妙的禮物》
日常生活描寫?達標。韻腳整齊?達標。民謠歌詞?完美!
━━━━━
想像自己是一位詩人,把高考後還沒忘記的語文知識用起來
民謠的歌詞到底算不算文學作品?我們知道你心裡的答案,但先來看看鮑勃迪倫的例子——儘管他是搖滾歌手,但這絲毫不影響他一舉多得新一屆的諾貝爾文學獎,而他的獲獎理由「用美國傳統歌曲創造了新的詩意表達」更是說明了一切:「詩意」是如此重要。來看看民謠市面上詩意表達的成功(?)典範:
對仗
你在南方的豔陽裡大雪紛飛
我在北方的寒夜裡四季如春
——馬頔《南山南》
押韻
斑馬
斑馬
你來自南方的紅色啊
是否也是個動人的故事啊
——宋冬野《斑馬斑馬》
化用典故、反覆
渡我素貞出凡塵
嗨呀嗨嗨喲
嗨呀嗨嗨喲
渡我素貞出凡塵
嗨呀嗨嗨喲
嗨呀嗨嗨喲
渡我素貞出凡塵
嗨呀嗨嗨喲
嗨呀嗨嗨喲
渡我素貞出凡塵
——好妹妹樂隊《青城山下白素貞》
就是寫得牛逼
送君千裡直至峻岭變平川
惜別傷離臨請飲清酒三兩三
一兩祝你手邊多銀財
二兩祝你方寸永不亂
——陳粒《性空山》
除此之外,詩歌常用的藝術手法比如借景抒情、託物言志、比興象徵也在民謠的歌詞創作中得到了廣泛運用。期待吧,有一天咱們中國的民謠歌手也可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
必須有一個深愛但無法做愛的姑娘
必須是姑娘,不能是女人、妹妹、小姐姐……之類的指稱。「姑娘」是個非常微妙的稱呼,意味著她不能像「女人」那樣過於獨立,也不會像「妹妹」那樣不諳世事,更不是「小姐姐」那種萬人追捧。一個長得足夠好看,但還沒引起太多人注意;一個足夠聰明且文藝,但依舊能滿足民謠歌手對於世俗的追求;一個足夠成熟且有一些經歷,但還沒有最終和這個世界同流合汙的姑娘,是一個最佳的客體。
情愛最容易讓人理解,也最容易引起共鳴,同時還最容易寫作,這讓一個「姑娘」理所當然地成為幾乎所有民謠歌手的母題。但情愛的寫作不能太俗,俗了就是流行,就是黑炮,就是 Taylor Swift 了。如何才能不俗?熱戀和失戀都是大俗,介於這兩者之間就是不俗。
於是乎我們聽到了許多對於類似若即若離的關係的演繹。宋東野會唱「愛上一匹野馬,可我的家裡沒有草原」,可以直接理解為「想上一個外圍,可我的銀行沒有存款」。老狼會唱「我是你指尖的一次猶豫……我是你銷毀的那個證據」,大概可以理解為「長期被當成備胎,不小心約了一次,最終還是不願意承認」。歸結起來都是:深愛,卻無法做愛。
而且一個醒目的事實是,在國內民謠圈,有名的男歌手是寫歌給姑娘的,有名的女歌手也是寫歌給姑娘的。所以,你知道該怎麼做了。
━━━━━
粉絲不怕少,怕的是他們不擔心你「火」了
所以就算是買水軍,也要廣撒留言「XX 你再晚紅兩年吧,我還想單獨享用你一會兒。」 「終於你紅了,第一次聽你的歌還是在08年的秋天……」 宣示一種獨特的、前瞻式的品味,就像終於找到了完美的自拍角度,便誓死捍衛這個45°角,不能讓別人搶。
━━━━━
在開口之前,先練一把老煙嗓
唱之前先抽菸,每天不用多,四五包就夠了,抽到肺裡煙霧繚繞,抽到痰梗喉嚨,這樣才能儘量不說廢話,一張口就是人間歲月。
━━━━━
「嘴上說著不要,身體倒是很誠實」這一招真的很好用
我們以一位知名民謠歌手在 livehouse 上的表現做案例,堪稱滿分樣本——
粉絲:XX 你好帥!
某民謠歌手:胖帥胖帥的是吧。
又一位女粉絲突然尖叫:XX 你好帥!!!
某民謠歌手(假裝嚴肅臉,盯著聲音來的方向):你虛偽。
粉絲:XX 我好愛你!
某民謠歌手(假裝很不高興):我不喜歡這樣啊,搞得跟個偶像歌星似的!
……沉默幾秒。
某民謠歌手(突然深情):我也愛你們。
(粉絲一個勁兒地點歌,集體重複一首歌的歌名)
某民謠歌手:不是說不能點歌嗎?
……沉默幾秒。
某民謠歌手:下面為大家帶來,《XXX》(粉絲點的歌曲)
粉絲含淚尖叫。
━━━━━
直抒胸臆的歌詞(多半得帶點髒話)
畢竟民謠這種藝術形式起源於日常生活,而日常生活裡誰又能不爆個粗口呢?再說了,不在歌詞裡加點色情和粗口,怎麼能顯現出你是個放蕩不羈愛自由的爺們兒呢。再仔細想想,誰經歷了「相隔兩地、被拋棄、只能抽最便宜烤菸、沒錢出國旅遊、現實在風中笑理想在空中飄」都會忍不住飆幾句髒話吧,我慘我認,嘴上你得讓我痛快了。
請各位有志於民謠道路的朋友們,認真揣摩。
親愛的
如果沒有你
我只是一個
只想去做愛的傻逼
——宋冬野《就在不遠的2013》
Hello kitty
Hello hello hello kitty
Hello 你媽逼的 kitty
——李志《下雨》
我雖然我吃了壯陽藥
也帶了保險套
可我還是懷疑(覺得)
是不是我做得不夠好
——馬頔《海咪咪小姐》
你想把一切的一切
都找個地方給射了
射在牆上 床上 姑娘的肚子上
——宋冬野《夢遺少年》
笑你馬勒戈壁
我都是為了你
為了你
——布衣樂隊《羅馬表》
*《咬之歌》的歌詞就不好意思放在這裡了。
━━━━━
普通話不標準,有鄉音才夠味
從字面上理解,民謠指的就是民族的歌謠或者民間的歌謠,其最大的特點就是來自於民間,因此,無論是當地的自然風光、城市街景,還是當地的人文情調,都是民謠必不可少的元素。如此看來,使用家鄉風味的方言來演唱民謠歌曲,無疑會給作品大大加分。
正如獲得過人民文學獎詩歌獎的民謠歌手周雲蓬曾說:祖先活在我們的方言裡。如果要將民謠裡的「古早味」發揮得淋漓盡致,普通話必須不能標準。如果你還將信將疑,試著使用新聞聯播的吐字發音來唱黑撒的《流川楓與蒼井空》,然後你就會知道什麼叫做用力過猛了。
如果你家鄉的方言實在是太過晦澀難懂,沒事兒,我們還有一招鮮讓你走遍天下都不怕——北京兒話音。什麼?兒化音不會?捲舌你總會吧。該捲兒的地方兒使勁兒地捲兒,不該兒捲兒的地方兒您也千萬兒別悠著兒。總之,濃濃的(仿)北京腔可以讓你在成為民謠歌手的路上事兒半兒功兒倍兒。具體例子可見身為黑龍江人的張磊兒在翻唱《南山南》時對馬頔兒話音惟妙惟肖兒的模仿。嘿,一個民謠兒歌手兒誕生兒了。
━━━━━
幼兒園水平的樂隊
有些民謠的平易近人之處,在於對樂器演奏水平的要求並不高。如果你是一名民謠發燒友,一定在聽到大神編曲興致昂揚時,去百度搜索過「吉他三個月速成班」,現已接近學會第三個和弦。除此之外,木魚、手搖鈴、沙桶、風鈴、口琴,甚至是幼兒園就會的三角鐵,也是民謠良伴。因此,如果你心懷雄心壯志,想組個原生態民謠樂隊施展才華,可以從幼兒園興趣班同學著手,畢竟擁有那麼多的青澀往事和多樣化的技巧。
━━━━━
用最清澈的童音直擊內心
雖不是全部,但是在歌曲的副歌或末尾加上童音也變成了讓一些民謠富有「質感」的慣用伎倆,這些孩子不需要什麼專業背景,最好是從未經過專業訓練,不懂換氣,音準也可適當妥協,反正只要有一個天真清澈的嗓音,加上稚氣的咬字,就能讓歌曲搖身一變成為喚起無數童年回憶的催淚彈。
……因為他們小時候也是這樣五音不全呀。
━━━━━
雖然總結了這麼多民謠的不是,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民謠已經融入華語流行音樂的生態裡,構成了一種接地氣且富有畫面感的形式,並給歌迷們一個喚醒回憶,從艱難時世中片刻逃離的機會。但無論對音樂人還是歌迷來說,這種意境都不應成為品味的度量衡。無論是否對民謠感冒,是否擁有敏銳的音樂細菌,或是否能體會歌曲的心境,都應該平和地看待彼此的好惡,呵護民謠嬉笑怒罵之外的平和感和積極向上的調性——畢竟,優秀民謠的口碑可不是靠著打架、摔吉他、和歌迷撕逼、或與歌迷羞羞來的。
當然,如果你讀完後依然立志投身轟轟烈烈的民謠事業,那麼,我們,呃……會去給你的 EP 捧場的!
━━━━━
策劃、撰文:GQ La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