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脫口秀的本質是梗文化

2020-09-19 南方周末

(ICphoto/圖)

脫口秀大會》第三季播到尾聲,給人留下意猶未盡的感覺。這檔遭遇公司內部危機事件與疫情雙重衝擊的娛樂節目,在播出過程中因為時而出現「炸場」節目而吸引關注,展現出了頑強的生命力。的確,在「2020年誰都過得不容易」這個說法下,《脫口秀大會》第三季製造的笑聲彌足珍貴。

懸念感會強化娛樂性,為了追求懸念,《脫口秀大會》第三季設計了「殘酷」的賽制,在給表演者製造了過大壓力的同時,也因節目呈現演員現實生活與創作的「不容易」,因此帶來的「悲情感」成了雙刃劍,過多地讓觀眾產生共情是有風險的,那會帶來一種看不見的疲累,學會把作品從繁複的綜藝感中切割出來,用更為純粹的幽默與智慧取悅觀眾,會增加這檔節目的魅力。

第三季《脫口秀大會》讓它的一個特點被放大得尤為清晰:就是觀眾不再喜歡深度,只是喜歡笑聲,如果一名表演者試圖通過他的作品輸出價值觀,或者嘗試討論某個帶點深度的問題,那麼他得到的票數將會低於單純奔著搞笑目的去的演員。因此,那些喜歡在段子中融入思考的「前浪」們在這一季倍感困惑,「脫口秀的天變了」成為他們的口頭禪之一,而像李雪琴、何廣智、楊蒙恩、王勉等這樣的「後浪」,成為「脫口秀新寵」,李誕說,他們無需創作,只需要把生活中的「苦難」說出來就足夠好笑了,而大張偉的評價標準更簡單,只要發現一個讓他覺得「神經病」的點,他就會拍燈。

這是中國脫口秀發展到現階段的真實狀況,社會與娛樂環境、傳播平臺與觀眾心理在推動著這個特別的娛樂形式,在「淺水區」撲騰。對於娛樂心態的敏感發現與迎合,是《脫口秀大會》贏得蓬勃生命力的秘密所在。雖然有著「脫口秀」的名聲與形式,但在本質上,中國脫口秀還是網絡梗文化的變體,而梗文化,又是起鬨文化、彈幕文化、網紅文化的綜合體。《脫口秀大會》是漂流於網絡娛樂大海上的一艘船,這是它有別於《今晚80後脫口秀》的最大不同之處,後者依賴傳統的電視媒體進行傳播,轉型與變身速度都慢,且受諸多條件約束,網路播出的《脫口秀大會》骨子裡的網絡屬性,決定了它會走得更遠。

即便到了第三季,《脫口秀大會》對於梗文化的依賴依然嚴重,除了「工廠女工梗」「雙胞胎梗」外,王建國的「諧音梗」仍在繼續,雖然屢被吐槽,但觀眾似乎已經接受了「諧音梗」這個尷尬且重複的搞笑手段,程璐、ROCK的「離婚梗」幾乎每期都講,雖然演員表示內心苦澀,但之所以仍然選擇「離婚梗」,是因為陪伴他們很長時間的觀眾,已經通過這個梗與他們建立了一種內在的、親密的聯繫,這符合脫口秀的定義與調性——在較小空間長時間的相處,彼此擁有暗號性質的語言,通過嘲笑與自嘲帶來的笑聲,把不懂這種關係的新觀眾屏蔽在外。

本季《脫口秀大會》的一個亮點是,對於人際關係、工作壓力和情感關係的吐槽,真實地折射出當下年輕人的焦慮。在節目中罵老闆、表達社交恐懼、鄙視直男、對戀愛和婚姻持拒絕姿態,都會博得觀眾的掌聲與大笑聲。其中幫助王勉拿下當場比賽最高分的《當代年輕人的逃避方式之歌》,以近乎搖滾的形式「嘶吼」出了年輕人逃避一切的心聲,滿足了觀眾的情感宣洩需求。演唱者被認為是這屆《脫口秀大會》的超級黑馬,也成為一位新的網絡情緒代言人。

和西方的脫口秀演員相比,中國的脫口秀演出還處在一個造星初期,各種局限致使無法出現一名或多名可以到達整個社會各個層面的脫口秀表演者,和美國知名脫口秀演員多為中年人甚至不乏老年主持人不同,《脫口秀大會》最受歡迎的多是非常年輕的演員,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年輕表演者如此依賴網絡梗文化的原因之一,因為這是他們快速與受眾建立關聯與共鳴的最佳渠道。如果下一季《脫口秀大會》想要有更大的格局以及贏得更廣範圍的觀眾群,有必要克制「梗依賴」,在一個更大的空間裡尋找新的笑點。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韓浩月

相關焦點

  • 中國沒有脫口秀
    我很喜歡看脫口秀,但我喜歡看的是線下小劇場的那種,各種葷段子政治梗齊飛,演員放得開百無禁忌,門裡都是狼人,出門之後都是正經人,我非常喜歡這種感覺。但很遺憾,在更廣闊的大舞臺上,沒有脫口秀存在的空間。中國脫口秀與其說是脫口秀,它演講的性質反而更重一些。更幽默的演講而已。
  • 脫口秀的本質,是冒犯嗎?
    今天,聊聊《脫口秀大會》,楊笠,和脫口秀的本質。 脫口秀開始流行的季節,以性別議題為主講內核的楊笠爆紅網絡,於是有人開始思索:脫口秀的本質,是冒犯嗎?
  • 《吐槽大會》帶歪了中國脫口秀?
    然而,「美國人做作品,中國人卻是在賺錢」,對比美國喜劇中心一年一度的原版《吐槽大會》不難發現,笑果文化打造的《吐槽大會》在中國現實語境的夾縫環境中求生存。而更重要的是,在笑果文化的脫口秀節目火熱之外,還有無數熱愛脫口秀的年輕人潛在水下。主打年輕群體的綜藝喜劇
  • 脫口秀炒CP造梗緣何小眾?
    主觀感受,黃西借西方熱度落放央視搞檢測試驗節目比較失敗,其表現風格簡單直接僅是西方常見舞臺幽默在中國並無多少喜感,又或是段子奇缺或是另有志向咱不清楚也不必去探討。方清平必然老矣,創新乏力,觀眾也不買他的帳,僅以光頭或老掉牙走向沒落的相聲冠頂顯然滿足不了胃口,從力者無幾勢單遠不及老郭一眾繁榮。脫口秀第三季看過幾期,參賽節目據說大火亦不知從何說起,是冠名商廣告陣容嗎?
  • 80後脫口秀的「知識點」和「爆梗」
    脫口秀類同於傳統相聲,都屬於語言表演藝術,不同的是脫口秀更具知識性,這與80脫口秀演員的基本素質和知識結構有直接關係。就拿被說成「最沒有文化」的脫口秀演員池子舉例,他的每一個段子的內容都有「知識點」,而他每一次點明這是「知識點」時,都有引起會意的笑聲。
  • 一臺《脫口秀大會》,養不活中國的脫口秀演員
    在西方,Stand-up comedy(脫口秀)是一道獨特的文化景觀,是一把解讀西方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鑰匙。美國市場,層出不窮的脫口秀節目與成千上萬的線下劇場,為脫口秀行業提供了一個線上帶動線下的完整商業閉環,如今,美國的脫口秀節目已佔到了電視節目總量的40%,但在中國,每年脫口秀綜藝的數量都在個位數。
  • 脫口秀,今天get什麼梗?
    資料圖片近些年,由《羅輯思維》《奇葩說》《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等脫口秀節目引發的話題不斷得到人們的共鳴。脫口秀是如何產生的?脫口秀有什麼特點?人們為什麼會喜歡爆梗不斷的脫口秀?跟著《海南周刊》深挖脫口秀的前世今生吧。
  • 池子與笑果文化和平解約,對於中國脫口秀會不會有更好的發展?
    8月21日曾經的脫口秀「未來」池子公開說明和前東家笑果文化和平解約,不管是對池子還是中國脫口秀來說可能都是最好的結果。池子在微博公開說:從今天開始,我和笑果文化達成和平解約了,是雙方都能接受的條件。前面鬧得有些不太開心,有些事情我誤會了笑果,客觀上對公司和同事造成了傷害,說聲抱歉。希望笑果的老朋友們都發展得好,我自個兒也做點我想做的事情。
  • 阿雲嘎「送快遞」、脫口秀進大劇場,上汽·上海文化廣場年末大戲詩意與「爆梗」齊飛
    開放的視角與積極的實踐,將在未來為文化廣場的藝術版圖帶來新的審美和關注。」費元洪以此解讀在笑果工廠這一特殊的場合揭開年末大戲的面紗。年末演出季中,笑果將帶來兩場各具特色的脫口秀演出:知名脫口秀演員龐博、呼蘭、Rock及驚喜嘉賓將於12月15日為觀眾帶來一場脫口秀盛宴;周奇墨最新個人專場將於12月20日和觀眾見面。
  • 透過表象看本質,脫口秀大會王勉奪冠,播放量破億看出李誕布局!
    透過門縫看實情,透過現象看本質,大家好,這裡是嘉欣娛樂!如火如荼的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終於到了說再見的時候,在一片爭議中王勉奪冠,王勉奪冠引發了相當大的爭議,讓脫口秀大會熱度非常高。場場播放量過億,脫口秀大會無疑是下半年的綜藝一哥,今天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仔細分析一下原因,看一看李誕的道、笑果文化的局!
  • 從「素人」到「爆梗王」只需要一場《脫口秀大會》嗎?
    「孤獨」這一不怎麼熱鬧的話題被拿來做脫口秀的素材著實有些讓人意外,然而,好在選手的表現很好地詮釋了這個主題,像卡姆開場用動物與人之間的相依相伴關係展現他對孤獨的恐懼,使他獲得第二季節目有史以來的開場最高分;資深編劇海源以「第三者視角」的方式參與程璐思文夫婦的蜜月,不斷拋梗,終於拿下本期節目的「爆梗王」;認為「一個人做手術證明自己過得好」的王建國也帶著
  • 李雪琴,脫口秀新王?
    只有她,填的中國政法,她覺得能考上中國政法,就光宗耀祖了。老師讓她改一改,說這樣寫,給大家帶來影響特別不好。她說行,那改人大吧。老師說你就寫北大吧,她才寫了北大。真實、虛無、習慣嘲諷、反感崇高,拒絕迎合主流價值觀,佛系喪文化的「反骨」價值觀,李雪琴背後站著一大批當下的年輕人。抖音網紅、追星錦鯉、北大「最土」才女、喪文化代言人,李雪琴身上有無數標籤和人設,你很難定義她。不過,到了《脫口秀大會》上,這些都不重要,「被李雪琴笑死了」,是這個舞臺給予她的最高讚譽。李雪琴式脫口秀為何那麼炸?
  • 笑果文化繼續自救,脫口秀演員的流量化加速
    這是笑果文化的「自救」,而這僅僅是開始。此外受到疫情的影響,笑果文化的脫口秀巡演,全都按下暫停鍵,笑果文化的營收,也受到了影響。2020年7月,「笑果工廠」新天地店開業,這是笑果文化在上海的第三家線下劇場,這也是為了能讓笑果文化能「自我造血」,避免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
  • 跨年玩轉反套路,《脫口秀反跨年》首次亮相「梗」味十足
    就是街舞3》、《中國新說唱2020》等輪番上演,慢綜藝代表《嚮往的生活》、《中餐廳》等聚焦生活治癒心靈。 在諸多神仙打架的綜藝中略顯小眾的《脫口秀大會》第三季卻橫空出世,霸榜全網熱搜600多個,平均每集破億的播放量打造出脫口秀元年,引發全網流量聚焦。
  • 池子與笑果文化和平解約,中國脫口秀何去何從
    池子與笑果文化最終還是和平解約了。為什麼用「最終」呢,熟悉前段時間池子解約風波事件的人應該知道這場和平解約多麼不容易,從笑果文化凍結池子資產,到中信銀行違規洩漏池子資訊,一系列的事都是各種撕逼。池子今天發文寫道:「……從今天開始,我和笑果文化達成和平解約了,是雙方都能接受的條件。
  • 《脫口秀大會》悄然而至,但卻效果不佳,遭網友吐槽:一堆破梗
    近些年來,這些現象迎來了巨大的改變,不少投資商看到了脫口秀的商機,因此越來越多的脫口秀節目也就應運而生。而到目前為之,最被人所熟知的那就當屬《脫口秀大會》,《吐槽大會》等以笑果文化演員為核心的脫口秀節目了。可以說近幾年比較出名的脫口秀節目都少不了笑果文化在背後的支持。
  • 萬物皆可脫口秀,秒殺爆梗開啟11.11
    昨天,知名搞笑博主@諧音梗研究所 突然爆出一組群名為「諧音梗拯救世界」的微信群截圖,幾位《脫口秀大會3》的「意難平」選手(微信名和頭像被打了馬賽克)紛紛表達被過早淘汰的不滿,集體賭氣爆料未公開的作品。誰是「秒殺爆梗王」?「感謝笑果文化,你們公司每次出事,我們公司的紀檢委都會找我談話,讓我潔身自好。」「車間女工」趙曉卉萬萬沒想到,《脫口秀大會3》整季她最炸場的演出來自她的「淘汰感言」環節。在今天發布的「秒殺爆梗」TVC短片中,趙曉卉又被車間領導叫去談話了,提醒她不要因為講脫口秀火了就忘了本職工作。
  • 《脫口秀大會》是怎樣突破「小眾文化」圈層的?
    更值得慶幸的是,雖然國內脫口秀尚為新興行業,但通過《脫口秀大會》的舞臺我們能清楚地看到,熱愛脫口秀並願意投身於此的人並不少,也正是基於這些演員的努力付出,為脫口秀文化注入了更多大眾化視角,脫口秀文化才能一步步走進大眾視野,實現「出圈」的傳播效果脫口秀文化破圈進行時
  • 離婚梗從段子變官宣,《脫口秀大會3》也是拼了
    今天下午,脫口秀演員夫妻檔思文和程璐宣布離婚。兩個人最為大眾所熟悉的「把夫妻活成兄弟」梗,變成了真的。
  • 藍河加碼《脫口秀大會》,年輕文化現在都是這麼玩的
    無論是情侶約會、企業團建、朋友聚會,亦或是在高壓工作焦慮之外來一場說走就走的「精神spa」,毫無疑問,脫口秀都是頗為不錯的選擇。脫口秀有多火?這麼說吧,笑果文化在上海的笑果工廠和山羊俱樂部兩個線下劇場的演出門票幾乎都是秒空的狀態。脫口秀愛好者們搶票的手速,與「德雲男女孩們」有的一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