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翻拍電視劇似乎成了新的熱潮,但翻拍的電視劇中,大火的是少數,撲街的是大數。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那些翻拍日劇的電視劇,討論一下日劇翻拍為什麼會撲街。
一、《誰說我結不了婚》
《誰說我結不了婚》講述的是三個年過三十的女性,她們都擁有自己的事業,投資自己,讓自己活出了自己的價值,正因為如此,她們對婚姻的態度也更加謹慎。但由於社會的傳統觀念和對女性角色的單一認識,她們要面對來自父母和社會的婚戀壓力。
這樣的題材是很契合當前中國的社會現象的,在沒有了解之前,我以為這部劇是基於這樣的現實情況而塑造出的一部直擊現代剩女婚戀痛點的現實性話題劇作,但其實這部劇是翻拍日劇《我選擇了不結婚》。
與其他翻拍日劇的電視劇相比,該劇是為數不多的口碑收視都表現得比較好一部翻拍劇了,因為它在引入的時候,加入了本土化的改編,符合當前的社會現實,也能抓住觀眾的眼球和興趣。
這部劇是讓廣大觀眾隨著劇中人物一起去探討,在當前社會對大齡女性的逼婚壓力下,是要「為了結婚而結婚」,還是要「因為想要結婚而結婚。」
儘管現代社會對女性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尊重和平等對待,但物化女性,把女性當成生育工具,認為女性的宿命就是結婚生子的現象還是存在的,所以這部劇螚引發觀眾特別是女性觀眾的共鳴,也能引起其他人的思考。
二、《安家》
《安家》是翻拍日劇《賣房子的女人》,這部日劇延續了日本經典的二次元風格,畫風則是霓虹職場劇一貫的熱血與誇張。
很顯然,如果《安家》只是一味按照原劇來,顯然會引起水土不服,造成口碑和收視的雙撲街。
所以《安家》只是在原劇賣房子的框架下,由著名編劇六六對劇情進行了改編,加入許多符合我國現實的本土化劇情,通過賣房子展現了一個個很多當下的現實問題,比如為了房子假離婚、父母掏空積蓄給兒子買房卻不被允許進入新房等等。
電視劇承載的容量很大,但由於要展開敘述的人物故事線太多,最終導致什麼故事線都沒講好,倉促結尾。
除了劇情硬傷外,廣受網友詬病的是編劇為了製造劇情矛盾點,不著力於劇情的構思和人設的碰撞,而把重點放到放到了堆砌人性中的「惡」上,只要劇情和人設足夠噁心,就能把觀眾的焦點放到這些噁心的東西上,從而忽略其他硬傷。
雖然這部劇口碑平平,甚至可以說吐槽滿滿,但當時在播出時,確實熱度和收視率表現得很不錯。
三、《不完美的她》
《不完美的她》翻拍日劇《mother》,主演陣容很強大,周迅,黃覺,惠英紅,趙雅芝,光是這樣的演員陣容都可以引起熱議,可是為什麼這部電視劇卻激不起一點水花,甚至陷入了「翻拍必撲街」的魔咒?
這部劇題材很好,聚焦於當前的社會現實:家庭暴力,原生家庭,童年創傷等,但由於編劇的不給力,劇情的硬傷,活生生地把生活劇演成了懸疑劇,感情戲一路走偏,劇情混亂,評分走低。
與前面提到的兩部劇相比,這部劇就是本土化改造失敗的生動例子。
四、《深夜食堂》
《深夜食堂》翻拍自同名日劇《深夜食堂》,黃磊主演,號稱請了大半個娛樂圈卻嚴重撲街了,豆瓣評分低至2.3分。
在小編看來,該劇失敗的最大原因也是沒有進行本土化的改造。
深夜食堂,在中國應該是人間煙火氣,是市井生活中各色各樣的人們最真實的生活狀態。深夜食堂,應該是夜幕降臨後,卸掉白天的疲憊,和三兩好友在路邊攤擼串喝酒吹牛皮,又或者隨意地坐下吃一碗熱氣騰騰的面,和老闆嘮嗑嘮嗑。
而在這部劇裡呢?充滿著日式居酒屋風格的中式小餐館,被吐槽的演員演技,尷尬的劇情走向,喪心病狂的廣告植入。照搬照抄,既不走心也不走胃,也難怪評分奇低,吐槽不斷。
其實想翻拍別人的經典或熱門IP並沒有什麼問題,最關鍵的是要認識到翻拍不是拿來主義,不是簡單地照抄照搬。要深刻領悟到原故事的內核,再根據咱們的具體情況,進行本土化的改造,融入我們觀眾關注的、喜歡的、認同的東西。唯有如此,翻拍才能擺脫模仿,超越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