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時,買過一本《希區柯克懸念故事集》。很長時間裡,在我心裡,希區柯克都只是個寫懸疑小說的。直到後來看了不少電影,驚呼:希區柯克原來還會拍電影!
當那些懸疑故事漸漸從記憶裡淡去,我便認為他的電影比小說好看。怎麼也沒有懷疑過《希區柯克懸念故事集》竟和希區柯克一點關係都沒有。畢竟,白紙黑字不會騙人吧!
然而,我們還真的被書給騙了,這裡面沒有一篇小說出自希區柯克之手!
冠以《希區柯克懸念故事集》等書名的書籍,是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出現的。出版社不一,但大多數書封面上都標著「(英)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著」或者「(美)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著」(1956年後,希區柯克擁有英國與美國雙國籍)。除了這些書籍,各類期刊雜誌上「希區柯克著」的小說更是屢見不鮮。
據歐美希區柯克研究者記載,希區柯克平生創作過的唯一一篇小說名叫《蒙蒂·沃利謀殺案》(The Murder of Monty Woolley),刊載於1943年的《Look》雜誌上。
那麼,國內出版商的偷梁換柱式命名是怎麼來的呢?
首先,是來自希區柯克執導的電影,以及《希區柯克劇場》(Alfred Hitchcock Presents)和《希區柯克時間》(The Alfred Hitchcock Hour)等電視劇集。
希區柯克執導的很多影片都改編自小說,如《牙買加旅店》(Jamaica Inn,1939)、《蝴蝶夢》(Rebecca,1940)、《後窗》(Rear Window,1954)、《群鳥》(The Birds,1963)。這些電影的原著小說都品質不俗。
《希區柯克劇場》從1955年開播,製作了7季,播放至1962年,每集半小時,總共有268集,其中只有17集是希區柯克親自執導的,但希區柯克本人會在每集的首尾出現。
《希區柯克時間》每集1小時,從1962年播放至1965年,共有3季93集。
這些劇集好看,原因在於製作團隊在各種雜誌上網羅精彩的短篇小說,再由他人或原作者改編成劇本。其中有些小說作家與希區柯克有長期合作,如亨利·斯萊薩(Henry Slesar)總共為40多集劇集承擔了原著或劇本改編的工作。
另外,在1985年至1989年之間,還有4季76集的《新希區柯克劇場》被製作出來,但與希區柯克本人無關。
第二個來源是美國偵探小說雜誌《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偵探小說雜誌》(Alfred Hitchcock's Mystery Magazine),在業界被簡稱為AHMM。
1956年,H.S.D.出版公司與理察·E.戴克獲得希區柯克的授權,使用他的名字來冠名雜誌。當時每期雜誌上都有一篇署名為希區柯克的導讀,但實際上是其他作家代寫。
首期AHMM於1956年12月出版,雖然出版方幾經易手,但一直延續至今,如今的雜誌主編已是第4任。這本雜誌刊登的偵探小說中,有不少被《希區柯克劇場》等節目選中,拍攝成電視劇集。
第三個來源便是希區柯克冠名的各種短篇小說集了。希區柯克早在四十年代就與書商合作,以他的名義出版各種「希區柯克編選」的小說集,通常書的前面會有署名為希區柯克的導讀文章,但實際上這些書的編輯工作都由他人完成,導讀也是由人代筆。
據考證,這類書中最早的一本是1941年在英國出版的《了不起的偵探口袋書》(The Pocket Book of Great Detectives),書中有希區柯克署名的導讀。
這類小說集有很好的銷路,從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這類集子出版不斷。《希區柯克偵探小說雜誌》編輯部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出版了27種雜誌精選集。
可以說,因為希區柯克有著極高的聲譽,所以愛讀懸疑故事的讀者認準了「希區柯克」這塊牌子。但這只是一種營銷方式,雜誌並不會將小說家的作品都安在希區柯克頭上。那些小說集上都清晰地列明了每篇小說的作者。
國內出版的這些打著希區柯克名號的小說集來源大概就是以上三種渠道。翻譯者與出版方隱去原作者的名諱,讓廣大讀者誤以為那些小說是希區柯克的作品,最主要的用意是規避購買原作版權的費用。
而且,光從譯本很難反推得知原作信息,而且「編譯者」往往對作品內容進行改動。譬如《希區柯克懸念故事集》中有一篇《扒手》,是美國小說家比爾·普洛奇尼發表於1970年8月AHMM中的短篇《普勒酒店內的三隻手》(A Dip in the Poole),但人物姓名與地點名稱均有改動。
同一套書中的《第八個受害者》系則為傑克·裡奇的名作《#8》;《懲罰》是普洛奇尼的作品《不完美的犯罪》(The Imperfect Crime),它們的原文均發表在AHMM上。
這些編譯出的小說更成為另外一些故事集抄襲的對象,於是以希區柯克冠名的各類懸疑小說層出不窮,蔚為壯觀。
然而,還是有極少數書籍透露出作者並非希區柯克,比如《希區柯克喜歡的懸念小說》。譯林出版社的《兇案畫像錄:希區柯克精選懸疑小說集》,則在封面上註明了「希區柯克編選」。
然而,這一大批《希區柯克懸念故事集》類小說確實誤導了許許多多讀者,而他們中的一大部分,都未曾看過希區柯克執導的電影。如果希區柯克先生得知自己在中國竟有一批讀者粉絲,不知會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