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韓令後續效應仍發酵:繼日劇港劇之後,這一次買買買的是泰劇!

2021-02-08 骨朵網絡影視

  文 │ 阿Po

正當中國影視劇全面進入版權IP時代,被視為輻射全年齡層國人的韓劇瞬間成為寵兒,一時間翻拍與版權購買成風,卻又在去年因為「限韓令」的出現而歸於平靜。韓劇的「熄火」無法阻止中國製片方對外購版權IP的上癮,畢竟觀眾對劇情已有的一定認知能讓觀影更流暢,且文學動漫作品的改編都不如現成影視作品的翻拍來得方便快捷。那究竟還有哪裡的版權可以拯救中國市場呢?

日劇港劇滿足不了十四億人的大胃口

平臺角力時代,各家在版權購買方面會考慮「翻拍」或為「平臺播出」,無論哪種方式,在快銷時代都是彼此之間比拼。早在2013年優酷就購買了TVB2000小時舊劇的平臺獨家播放權,而到了2016年,TVB的版權則移交到了騰訊視頻手上,除開播放權之外,企鵝影視還宣布了《使徒行者2》等一系列自製劇企劃。另外,曾經一度是B站流量擔當的日劇,也在「限韓令」之後被各大平臺搶購,愛奇藝與芒果TV購買大量播放權,騰訊視頻則與影視公司合作翻拍較多,隨後,各平臺的版權劇翻拍則越來越多。

版權購買容易,翻拍劇要盈利贏口碑可不容易。按理說,港劇在接地氣上勝出一籌,於是翻拍的港劇一部接一部,但香港影視的風光不再已成定局,即使當年的流量小生,也難以再掀起播放量與口碑高峰。日劇版權也被迅速搶購了一大波:繼《問題餐廳》《求婚大作戰》之後,骨朵每天還在聽聞很多日劇翻拍的消息。然而對比曾一度風靡全國的韓劇,日劇港劇仍遠遠滿足不了市場胃口,於是版權價格更低的泰劇,近日成為下一個買買買的目標。

與國人審美趨同?泰劇悄然入市、豐富市場 

4月25日,電視劇泰國版《宮》在騰訊視頻上線,與泰國有線收費頻道True臺同步播放,每周一、二各更新一集。騰訊視頻同時製作了國語版本,與泰語原版一同上線。這部劇在上線之前可以說是無聲無息,有很多泰劇粉絲甚至是看到男女主角在社交平臺上發中文圖片,才得知會在國內平臺上線。同步獨播版權劇尚且如此,是否因為網絡平臺對泰劇並沒有大力發展之勢呢?

答案並非如此。相比日劇韓劇,泰劇早年雖然一直有CCTV8的海外劇場與安徽衛視引進播出,但因為數量較少,一直還屬於小眾類型。直到2014年國內視頻平臺發展迅速,各平臺開始紛紛購買泰劇版權,而騰訊視頻購買的泰版《浪漫滿屋》與《彩象島的女孩》均為流量破億、騰訊視頻評分在8分以上的劇。

騰訊視頻電視劇運營總監黃杰告訴骨朵:「雖然流量口碑雙收,但當時騰訊視頻因為起步不久、還在廣撒網階段,所以沒有在泰劇領域進行深耕。從2016年起,平臺的年輕女性用戶積累到了一定量級後,對浪漫愛情故事需求穩步增加,擁有很多此類型劇的泰劇,就成為了我們增加採購量的目標。」

泰版《宮》上線後,很多人會想起前幾年一度引發熱議的泰版《浪漫滿屋》與泰版《一吻定情》,這三部劇同屬泰國製作公司Halo Productions,製片人阿南達•愛華靈鹹為泰國80後影帝級高顏值演員,他在泰國偶像劇市場也開闢了新發展,即翻拍亞洲知名偶像劇IP方式。前兩部作品中啟用的男女主角Mike與Aom皆為在中國市場中有一定知名度的演員,這也使得泰劇在中國播放時已有一定觀眾基礎。從演員帶動關注,再將焦點引入到劇情內容當眾,是泰國製片人為自己所開拓的國際化路線的方式之一。

事實上,Halo Productions出品的IP翻拍型泰國偶像劇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泰劇,它們的製作方式加入了後期受韓劇與臺灣偶像劇影響的夢幻元素,也面向更為年輕的觀眾群。而最早參與泰劇引進的安徽衛視就播放過一些列如《旋轉的愛》《愛的被告》《臨時天堂》《千金女傭》《丘比特的圈套》《玻鑽之爭》等傳統泰劇。傳統泰劇在故事內容上偏於狗血甜虐,表現手法上多用極致的矛盾衝突,與臺灣傳統八點檔非常相似,同是亞洲國家的發展中國家,泰國與中國的文化背景相似度較多,價值觀趨同,中國觀眾對這類情節的接受度也更大,劇情內容的覆蓋人群也更廣。

除了傳統泰劇與IP翻拍型泰劇之外,泰劇形態之豐富還摻入了更多的元素。比如在電視臺方面,有別於泰國傳統臺「三臺」與「七臺」之外的GMM集團電視劇部門,近年來致力於泰國本土小說動漫IP的開發與改編,由泰國人氣少女漫畫改編的《醜小鴨四部曲》與泰國人氣系列小說改編的《十二王子系列》,啟用人氣偶像演員並帶動一批年輕新偶像崛起,同時在GMM TV(電視平臺)與LINE TV(網絡平臺)進行網臺聯播,可是說是開啟了泰國偶像劇的又一條新路線,這與中國影視圈IP翻拍、網臺聯播推動的風潮也十分相似。

無論從傳統泰劇還是泰國新興偶像劇的內容製作來看,審美觀、價值觀與國人的趨同都決定了它們在中國市場上可以佔有一席之地。加之泰劇本不斷進行內容風格的豐富、推廣平臺的擴張,都決定了在版權引進之後是適合國內市場的。

「無論是2016年採買的非同步劇,還是今年採買的同步劇泰版《宮》,流量還是會員拉新,都超出了我們的預期。」黃杰表示,「現在我們騰訊視頻的大體規劃,是製作一個不斷檔的同步泰劇排播帶,同時不斷豐富泰劇的片庫儲備,通過穩定、有規律的排播,做泰劇用戶的拉新和留存。我們已經做好了今年以及明年第一季度的泰劇儲備,包括同步跟播的泰劇,這裡基本都是由國內觀眾很熟悉的泰劇明星主演。另外有一些由於客觀原因不能做同步跟播的泰劇,我們也把這些納入到泰劇片庫中來,給用戶更多的選擇和更好的體驗。」

泰劇版權價廉物美,但IP翻拍尚需等待

從偶像型泰劇泰版《浪漫滿屋》《一吻定情》的浪漫言情劇風潮,到前年傳統泰劇《獵愛百計》《新美人計》引發「霸道總裁」風潮,這些泰劇的版權都迅速被國內平臺方購入。另外有傳,前不久在網絡引發熱議的少女心狗血大劇《人生的波動》可能也將有國內平臺收購。作為旅遊業為主的發展中國家,泰國在經濟發展方面還不如中國,從人均GDP到影視行業盈利都遠不如中國,加之前期泰劇受眾較小,故而單集價格相比日韓美劇來說偏低。黃杰提出:「雖然便宜,但是也便宜得有限。所以盈利方式還是以付費會員和免費廣告收入為主。」

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這類大平臺對泰劇版權的購入暫時還是處在豐富庫存類型與逐步發展深耕的階段。而在這之外,還有許多小型網絡平臺在接洽泰劇版權的引入工作,這類平臺多以網絡營銷與視頻直播行業為主,也包含了滿足國內腐女胃口的作品。因為自電影《暹羅之戀》開始,泰國影視劇在該題材內容方面的開拓已經自成風格,同時中國亦處在「腐女經濟學」逐漸成熟的階段,小型平臺在版權方面就會更注重短平快的方式,有引進版權收取直播付費進行盈利的,也有直接承接劇集主演的國內見面會活動及衍生周邊販售作為盈利的。泰劇版權及衍生周邊產業,這幾年在中國早已悄然滲入,並愈發成熟。

泰劇《一年生》主演在中國舉辦見面會

當然大平臺在周邊產業方面也有嘗試,但不以盈利為目的,重點在拓展對泰劇的營銷方面。黃杰向骨朵介紹說:「比如讓泰劇明星來玩彈幕、做視頻直播,甚至是開發會員專屬福利,去泰國和他們的愛豆見面,都是我們現在正在嘗試的方法,希望給我們的用戶、尤其是付費會員提供能多的玩法。」 

當骨朵問及對泰劇IP是否可以成為日韓IP之後的一個翻拍重點時,黃杰認為:「IP不分國界,翻拍選擇時是要看它本身的生命力,以及翻拍能否做到成功的本土化。日韓劇IP翻拍未必成功也未必失敗,泰劇同樣也是。只是泰劇現在還處於一個正在吸收別家精華的時期,自身就以本地小說動漫IP和日韓臺劇的翻拍在努力變化和成長。如果有合適的泰劇IP,肯定翻拍也是可行的,只是就現在泰劇的原創IP而言,還沒有能在國內做到特別知名的程度,所以要翻拍泰劇IP,可能還要再等一段時間。」

泰劇IP救不了國劇,但他們可以救你……

泰國整體經濟相對中國偏低,不僅使得泰劇單集版權費相較其它劇更便宜之外,泰國演藝圈自身的收入水平也整體偏低。據骨朵了解,泰國本地非常知名的演員出席商演的價格在三萬人民幣左右,而人氣頂級的男女演員就算有CP效應的加成,出場費也不超過十萬人民幣,這是很多中國明星所無法想像的低收入狀態。為了尋求更多的收入來源,泰國演員也越來越多地接觸國際化的工作,影視劇審美相似以及大量市場尚未開發的中國就成了方便的地方。

早期有演員Pong因為安徽衛視引進傳統泰劇《丘比特的圈套》《天使之爭》而為人熟知,後來在企鵝影視與新派系文化出品的《重生之名流巨星》出演重要角色。最為典型的則是由於走偶像路線並與Aom出演泰版《浪漫滿屋》《一吻定情》而被熟知的Mike,在中國首部參演的網劇《無心法師》就收穫了良好的流量與口碑,之後陸續參演的《青丘狐傳說》與主演的《親愛的,公主病》更加穩固了粉絲群體。因為《獵愛百計》和《我要成為超級巨星》裡霸道總裁角色而吸引大量中國粉絲的Push也立刻被邀約出演橙光遊戲改編的電視劇《逆襲之星途璀璨》……這些泰國演員不僅因為在中國得到了一定曝光度,而且中國製片方也從泰劇粉絲中拓展了一片新疆土。

泰國演員因為混血的洋氣顏值和踏實的工作態度而在中國廣受好評,演員本身相較如今尚在發展中的泰劇IP本身來說更有價值。所以骨朵大膽猜測,各種平臺對於泰劇版權的引進可以繼續深耕,豐富劇庫的同時給國產IP改編帶來一些新的思路,不過就現階段的可實踐性來說,泰劇演員比泰劇IP更值得挖掘。

1. 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2. 轉載事宜請聯繫郵箱:jgd@jinguduo.com或聯繫QQ:3243763083;

3. 獲得授權後轉載請註明:作者:XXX|來源:骨朵網絡影視|公號ID:guduowlj

相關焦點

  • 「限韓令」之後,2017「韓流」是否變「寒流」?
    進入2016年下半年,「限韓令」突然從天而降,給一度如日中天的韓劇來了個措手不及,這對於本就因「限外令」無法中韓同步播出的韓劇無異於雪上加霜。那麼,風靡二十多年的韓劇是如何一步步俘獲中國觀眾的?現如今中韓關係的變動是否會影響到韓劇引進中國?2017年又有哪些韓劇值得期待?下面小編將為大家一一道來。
  • 限韓令再發酵,韓國藝人不能發微博!黃致列證實,網友評論兩極化
    隨著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中國開始全面限制韓國藝人和節目,開啟了【限韓令】。限韓令包括了禁止韓國藝人到中國演出、禁止新籤韓國電視劇及綜藝的合作、禁止韓國藝人出演中國電視劇等等。這一系列限韓令在2016年實施,這影響力不少韓國藝人在中國的發展,不少已經由韓國藝人拍好的電視劇也遭到壓制。近日,限韓令再度發酵,有消息傳出韓國藝人不能發微博,引起眾人熱議。日前,有一位中國粉絲發現韓國藝人黃致列最後一次發微博是在7月22日,而之後就沒有再更新了。該粉絲到黃致列的官方粉絲cafe提問:「Oppa現在不用微博了嗎?」,得到了黃致列回復!
  • 限韓令再發酵,韓國藝人不能發微博!黃致列證實,網友評論兩極化
    限韓令包括了禁止韓國藝人到中國演出、禁止新籤韓國電視劇及綜藝的合作、禁止韓國藝人出演中國電視劇等等。這一系列限韓令在2016年實施,這影響力不少韓國藝人在中國的發展近日,限韓令再度發酵,有消息傳出韓國藝人不能發微博,引起眾人熱議。
  • 樸槿惠遭彈劾下臺、「薩德」事件發酵, 2017「限韓令」或將全面升級?
    3月10日上午,韓國憲法法院就樸槿惠總統彈劾案做出判決,以8票贊成,0票反對,宣告彈劾成立,樸槿惠被罷免。由此,樸槿惠成為韓國歷史上首位遭彈劾下臺的總統。韓國將於60天內舉行大選,選出新總統。 政治層面上,據韓國蓋洛普公司3月3日發布的民調結果顯示,韓國77%的受訪者贊成彈劾樸槿惠。
  • 沒了韓劇、你還有泰劇、英劇、美劇、港劇、臺劇,國產劇
    3月Pinterest設計網站被限,限韓令也是從去年6月份就早早爆出,今年2017年3月終於發大招了「限韓令」鋪墊了太久可這落實的太突然...BUT小仙女們,你沒了韓劇,還有美劇,英劇,泰劇,港劇,臺劇,我們的國產劇還有油管~
  • 「限韓令」或將解除!韓妝能在中國重回巔峰嗎?
    那麼,一旦「限韓令」真的解除,韓妝能否在中國市場重回往日輝煌呢?對於韓妝而言,2016年,是一個分水嶺。 此前,韓國娛樂產業在中國的成功,為韓妝流行中國提供了傳播條件。 那幾年,是韓妝在華最好的時光。「想你色」,咬唇妝,千頌伊同款氣墊粉霜等依靠電視劇的明星效應而風行起來。
  • 「限韓令」下,各大衛視涉韓綜藝恐被撤換,國內綜藝面臨大洗牌?
    這次廣電的「限韓令」,不僅可以看作是對薩德事件的反擊,更是對韓國經濟的制裁。同時,若「限韓令」落實,國內影視公司、製片方、視頻網站等也少不了要吃苦頭。韓國本土的綜藝娛樂節目發展一向很好,深受韓國內外的歡迎。隨著近年來中韓合作的加深,韓國綜藝也大量湧入中國市場。
  • 紫微 ||「限薪令」「限古令」後,又出「限集令」!
    這也是「限薪令」「限古令」之後,又一次以行政手段幹預影視市場運轉的政策命令,之前已有苗頭。兩個月前,中宣部副部長、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局長、黨組書記聶辰席到廣電總局電視劇司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調研。
  • 「限韓令」變「禁韓令」,哪些中國公司哭了?
    限韓令通知此次的「限韓令」總局依然沒有進行正式的公開發文,而是通知了各衛視的相關負責人,再由負責人向下進行精神傳達。隨著「限韓令」的升級,韓國娛樂事業在中國市場或將進入「寒冬期」。有人調侃稱,「沒有了韓國藝人的競爭,我終於可以出道了!」但撇開整治因素不談,「禁韓令」會有利於中國影視的發展嗎?未必。「限韓令」一升級,哭的不僅是韓國娛樂公司,也有中國的很多影視公司。
  • 限韓令再次風聲鶴唳!《奔跑吧兄弟》遭遇「半閹割」改名《奔跑吧》
    「限韓令」的三次進化疑雲詭譎,實錘未下但尤勝實錘?這最終引來管理層對國內綜藝原創能力與國家軟文化的擔憂,同時2016年7月自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以來,中韓關係就進入一種僵持狀態。8月2日,《首爾經濟日報》的報導也讓「限韓令」基本落實,報導稱中國將從本月開始對韓國明星有以下調控:韓國人氣偶像組合禁止在中國活動;韓國偶像不允許開展1萬人以上的公演;新規定韓國文化事業公司禁止投資;包括事前製作的相關合作項目禁止。雖然總局並未進行正式的公開發文,但是「限韓令」的風聲在整個文娛產業已經沸沸揚揚,此次為「限韓令」1.0版本。
  • 夏國涵:從「限韓令」風波淺談「文化制裁」
    近日,中國官民針對這件事情的反應引出了「限韓令」風波,據韓媒報導,中國政府對限制韓國藝人和節目的舉措全面開啟,中國廣電總局的禁令包括禁止EXO等團體中國演出、停止韓國偶像團體面向1萬名以上觀眾演出、禁止新籤韓國電視劇、綜藝節目等合作項目系列措施……一時間,韓國娛樂界風聲鶴唳,8月3日,韓國主要文化產業、娛樂公司股票價格共縮水3615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1.5億左右)。
  • 為什麼韓劇、泰劇在中國都很火,而日劇在中國卻火不起來呢?
    近幾年韓劇,泰劇在中國都很火,但是為什麼日劇卻在中國火不起來呢? 首先,日劇並不是沒有火過,它曾經在國內火過大江南北,很多人都非常喜歡看,至於說沒有以前火,或者是沒有韓劇,泰劇極受歡迎,那是因為現在的情況,就是這樣。
  • 姜Gary退出RunningMan,限韓令影響下的韓流明天在哪裡?
    這個評論說的大腸店是這樣的:有一家大腸店的老闆之前租的門店所在的樓被leessang(gary所在的二人組合)買了的,但這店一直不肯搬走,後面gary打官司打贏了的,但是這店還是不肯走限韓令之後的風聲鶴唳好像過去了,但是內地作為曾經韓流的沃土,好像已經不復以往?在《我是歌手》和《爸爸去哪兒》;兩檔黃金節目刷臉的韓國歌手黃致列,似乎打定主意在內地發展,還在韓國節目放話自己再內地超火自己身價漲了100倍,但是出演浙江衛視的綜藝似乎都被剪輯了?
  • 限韓"重創韓娛 中國影視公司吃暗虧
    近日,網絡曝光衛視內部通知截圖,聲稱不能播有韓國明星代言的廣告;包括韓國電影、韓國電視劇、韓國明星參演的影視綜藝,以及根據韓國影視改編的作品均不得播出,但是已拿到批文的,引進韓國模式的國內自製綜藝不在此限。甚至還有相關媒體報導透露,此次細則不僅針對衛視也包含了網絡平臺……這是「限韓令」迎來了升級的2.0版本嗎?
  • 黃致列被馬賽克、小鮮肉告急,「限韓令」「打分制」威力正在發酵
    「打分制」和「限韓令」如果一起出臺,雖然會讓現今的娛樂圈受到不小的重創,但或許能引導市場往更為健康的道路發展。國內電視臺默默執行「限韓令」,黃致列上綜藝慘被馬賽克風傳多日的廣電總局「限韓令」,意指針對韓國藝人在華演藝活動進行限制,但有業內人士表示,準確來說應為「調控」,審批方面的政策將收緊。
  • 貴圈 | 獨家:「限韓令」下,在韓中國練習生們不可言說的日子
    距離史上最嚴的一次「限韓令」出現已經過去了半年多,其帶來的影響仍在持續發酵,並有愈演愈烈之勢。在大批韓國藝人的作品和活動在中國受到限制的同時,作為在外奮鬥的同胞,中國練習生和藝人的情況也引發著我們的好奇。
  • 名單都出來了……這也是繼「限韓令」後出現的一個「限娘令」.
    近日,據某知名大V爆料,央視將全面禁「娘炮」登臺,同時還透露,在錄製央視中秋晚會的明星陣容上也進行了整改,名單上的」娘炮「已經取消,這也是繼「限韓令」後出現的一個「限娘令」。官博的宣傳活動海報給人一種非常難以接受的感覺,不光是播出的過程中看了將近16分鐘的廣告,開播之後亮相的藝人更是受到家長的瘋狂吐槽。 海報上的男藝人們一個個都妝容精緻,當然,誰都喜歡英俊的男人,但打扮成女人的男人就很難分辨男女之間的區別,這就是為什麼許多父母看了《開學第一課》後會有如此大的反應。
  • 《翡翠戀人》定檔、「限韓令」再傳解禁,闊別兩年的韓國「歐巴」能否最終回歸?
    從2016年7月「限韓令」的消息傳出之後,兩年多的時間裡,曾經影響巨大的「韓流」在華遭遇了沉寂,不僅韓劇的影響力也在逐漸降低,韓國的藝人和偶像團體逐漸淡出了大眾視野。 而最近,「限韓令」卻似乎有了鬆動的跡象,首先是傳出被暫停兩年不能播出的鄭爽、李鍾碩主演的《翡翠戀人》將定檔於2018年10月在浙江衛視播出。
  • 張翰是拿生命擁抱限韓令嗎?四部電視劇的女一號都是韓國人…
    ,但目前尚無一紙公文,這難免會讓我們這些吃瓜群眾心生懷疑:限韓令真的有存在過嗎?就在近日,限韓令又進一步升級。這不是限韓令的概念了,而是史上最強限韓令真正來襲!!!直到今年8月初,各路媒體紛紛報導了「限韓令」的新進展——要求各電視臺從9月1日起開始實施「限韓令」。
  • 中國必須拋棄「限韓令」,重新給韓流開門?韓娛樂巨頭好大的口氣!
    繼在網絡上圍攻李子柒,稱「泡菜是韓國的美食」之後,近日有消息稱韓國準備將「中國結」進行申遺。不過據中國青年網報導,韓國目前並未拿著「中國結」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遺,但已經將其列入了韓國官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年來,韓國不止一次地將中國文化「模糊化、共享化」,試圖通過提升韓國文化的話語權,為自己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