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總以為能遇上許許多多的人。而後你就明白,所謂機緣,其實也不過那麼幾次——《愛在日落黃昏時》
前言:
每個人都渴望愛情,渴望得到自己的終身伴侶。美好的愛情故事從唐朝的一個年輕人崔護說起。崔護在796年前去長安趕考,很幸運,一舉高中為進士。但是他生性比較孤僻,不喜歡與人結交,也不知該把自己的喜悅和誰分享。他獨自漫步在都城南門,漫無目的的行走,一個人沉浸在當時的美景之中。
01偶遇姑娘
走著走著,崔護有些口渴了,但是在這美景之中卻沒有地方可以討水喝。又向前走了一段時間,正好遇到了一座莊園,從莊園外向裡看,能看到一朵朵盛開的花朵,特別的喜人。口渴的他試著敲了敲門,看看是否會有人開門,崔護心想如果開門了,一方面能解決他口渴的問題,一方面可以近距離的欣賞一下花朵盛開的美景,真是太美了。
正當他幻想著這一切時,一個姑娘輕輕的透過門縫用水汪汪的大眼睛來看他,問他是誰,想要幹什麼。崔護告訴了他自己的名字,並說明了他的來意,姑娘放下了防備之心,讓他進來了,並給他端了一杯水。
崔護端起水杯在桃花下靜悄悄的喝水,姑娘透過桃花靜靜的看著他。在桃花的映襯下,二人都顯得格外的好看。
在這樣的氛圍中,崔護慢慢對姑娘產生了一絲絲的喜愛之情,試著用言語來進一步了解姑娘,可以姑娘一直不作聲,於是崔護就不再說話了,就這樣二人在桃花下靜靜的對望著,許久都沒有發出聲音。
天色已晚,崔護不得不離開了,雖然這段記憶特別的美好,但對於崔護來講,這是一份奢侈,所以想要儘可能的抹掉對女孩的記憶。
一年過去了,又到了同樣的時節下,桃花盛開,春風漂浮,到處都瀰漫著花香。崔護又想起了一年前在桃花下的那個姑娘,不知不覺的又走到了城南,來到了莊園外,但這時大門上掛著一把鎖,仿佛許久都沒有人住過。崔護傷心的離去。
02姑娘離去
這可能就是冥冥之中的緣分吧,幾天後,崔護又來到了這裡,這一次門沒有鎖,但是恍惚在門外聽到了哭泣的聲音。崔護連忙敲門,這一次開門的不是那個姑娘,而是姑娘的父親。
他告訴崔護,女兒看到門上的題字後,每天鬱鬱寡歡,神情恍惚,吃的也變少了,現在生命也危在旦夕了。崔護看到姑娘的樣子,傷心的哭了起來,他來到了姑娘的床前,哭著對女孩說:「我在這裡,我在這裡,不要害怕。」
03愛情的力量
沒過多久,女孩慢慢睜開了雙眼,驚奇的甦醒了。大家都震驚了,這就是冥冥之中的緣分吧,把崔護又一次吸引到莊園中,二人以這樣的方式見面。此後,有情人終成眷屬,二人結為了夫妻,過著幸福美好的生活。
04魯迅的原配妻子
人世間有好的事情發生,同時與之相反也一定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比如近代名人魯迅。他的原配妻子朱安就是一個苦命的女人。
魯迅出生於1881年,那時候處於封建社會的末端,一些地方習俗還是會以封建的形式出現。比如:包辦婚姻。魯迅的父親去世的早,母親一手把他養大。1901年,20歲的魯迅也到了成家的年紀了,母親做主為魯迅選取了一個門當戶對的媳婦,她叫做朱安,她是個性格溫順,懂禮貌的女孩。
05妻子的苦楚
1906年7月6日,二人成婚。魯迅並不喜歡朱安,而且當時魯迅的思想比較前衛,特別牴觸包辦婚姻這樣的做法,但是對於母親的安排,他又沒有辦法拒絕,只好勉強答應。成婚的第二天,魯迅就睡在了書房,第三天就去了日本,這一去許久都沒有回來。
朱安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使自己的丈夫如此的討厭,她既無助又傷心。為了讓朱安死心,魯迅還放言說:「你是我母親的太太,不是我的太太,我沒有同意要娶你,你是母親送給我的一件禮物,這個禮物我並不喜歡,我們之間沒有愛情,只有贍養的義務」
其實朱安是一個特別樸素的中國女人,魯迅這樣說她,她都沒有怪罪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既然已經嫁給了他,無論怎樣,都是魯迅的媳婦,要盡到照顧老人,照顧這個家的義務。她每逢見到他人時,都會誇魯迅的好,一方面是在保留作為女人的一絲尊嚴,一方面希望魯迅能對自己好一點。
06魯迅找到了真愛
魯迅並沒有被朱安所感化,反而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人生伴侶。1923年,魯迅帶著自己真正意義上的妻子許廣平來到了家裡,並且已經懷有身孕。許廣平知道魯迅和朱安的事情,所以對朱安的態度特別的不屑。這也讓朱安在這個家裡更沒有了家庭地位。朱安心裡這有一個想法,就是做一切為魯迅好的事情,可能哪天魯迅就會被她感化,哪怕對他多說一句話也是好的。
許廣平的孩子出生了,是個男孩,取名為周海嬰。朱安對周海嬰特別的好,將他視為是自己的樣子一樣。多年後周海嬰想起這位孤獨的「大娘」仍然十分懷念。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魯迅依舊沒有改變對朱安的態度。
有一次魯迅生病了,接連幾天都吃不下飯,朱安看著心疼,特地從娘家帶回來了茴香豆和鹽煮筍給魯迅吃。確實有效,茴香豆和鹽煮筍打開了魯迅的胃口,吃著吃著,魯迅回想起了兒時吃的稻花香糕點,就隨口說了一句:「有些懷念稻花香的點心了」。他的隨口一說,對於朱安來講就是聖旨一般。
07魯迅的冷漠
因為一句稻花香,朱安跑了40多裡地,去給魯迅買糕點。當她滿心歡喜的把糕點遞給魯迅時,魯迅面無表情的只回答了一個字:「好。」這個好字,代表了對朱安的冷漠,也代表了對朱安的肯定。
綜述:
1947年,朱安去世了,這一生都未能得到丈夫的真情,是魯迅太冷漠,還是朱安做錯了?並沒有,只是當時的封建社會制度,無法讓一個女人決定自己的終身伴侶,從而耽誤了朱安的一生。
【參考資料】
《魯迅文獻圖傳》
《近代文學家魯迅的生平簡介》
【圖片來源網絡】
【文案編輯】目海志小花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