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霍普的《夜遊者》首次在亞洲展出

2021-01-08 大眾網

80件經典作品梳理「美國藝術八十載」

愛德華·霍普的《夜遊者》首次在亞洲展出

本報訊 (記者李婷)作為上海博物館今年下半年最重要的引進展之一,《走向現代主義:美國藝術八十載(1865—1945)》今天起將正式向公眾開放。展覽以時間為序,通過80件美國藝術大師的經典繪畫,系統梳理1865至1945年間美國藝術如何完成向當代風格的轉變。其中,愛德華·霍普的《夜遊者》是首次在亞洲展出。

1865年至1945年,是美國歷史上頗為動蕩的時期。這80年間,美國經歷了十九世紀60年代的南北戰爭以及二十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完成了從農業社會向工業國家的轉變。這也是美國藝術蓬勃發展的時期——表現主義、立體主義、超現實主義、抽象表現主義等各種藝術潮流層見迭出,婦女、兒童等曾經處於社會邊緣的人物成為畫中的主角。

比如,從本次展出的莉莉·馬丁·斯賓塞的《紅白藍之家》中,可以看到美國南北戰爭後女性地位的提高。畫家把自己放在畫面中央,她的丈夫則在畫面的邊緣。大衛·吉爾莫·布賴澤的《維吉尼亞老屋》中,那個步履蹣跚的人是一個被解放的黑奴。溫斯洛·霍默的《守望》,主角是一個男孩……

據悉,本次展覽的展品均來自芝加哥藝術博物館以及泰拉美國藝術基金會。前者是美國最大的百科全書式博物館之一,收藏的美國現代藝術經典位列全美一流,而後者曾參與上海博物館2007年舉辦的 「美國藝術三百年:適應與革新」展覽。在展覽中,觀眾將領略愛德華·霍普《夜遊者》、詹姆斯·麥克尼爾·惠斯勒《藍色與金色的夜曲》(南安普頓的水面)、阿瑟·德夫《出航的船》、喬治亞·歐姬芙 《牛頭骨與白玫瑰》、瑪麗·卡薩特 《夏日》、阿奇博爾德·莫特利 《自畫像》等經典名作。在這些畫面中,既可以看到藝術家們如何認識藝術、認識自己,也能捕捉到時代的氣息。

其中,最引人關注的莫過於愛德華·霍普的《夜遊者》。這是二十世紀認知度最高、最受人們喜愛的畫作之一,描繪了一個通宵餐館內的景象:一個男人形影相弔,背對著觀眾。他右邊的櫃檯上有一隻空酒杯,暗示這個座位是剛剛空出的。在櫃檯的另一邊坐著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他們沒有互相對視,但他們的手幾乎觸碰到了對方。畫中第四個人物是餐廳侍者,他的嘴微張,似乎正在發問。愛德華·霍普以描繪寂寥的美國當代生活風景聞名,他筆下的人物永遠相隔而坐,表現出一種純粹的美國式孤獨,孑然與深沉,給人無限想像的空間。記者在展廳看到,愛德華·霍普的 《夜遊者》享受了明星待遇,策展人在這件長152釐米高84釐米的 「寬屏」畫作前擺放上了一條長凳,供觀眾坐下慢慢欣賞。

據介紹,《夜遊者》是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此前只在法國巴黎和德國展出過,這次是第一次在亞洲亮相。特展開幕前夕,上海博物館官方微博與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官方微博共同發起了 「走向現代主義——名作搶鮮看」評選活動,邀請觀眾從12件重點展品中選出最感興趣的一件展品。最終,愛德華·霍普的《夜遊者》不負眾望,以 41.6%的得票率當選觀眾最期待的珍品。「從『芝加哥藝術博物館鎮館之寶』到『上博新展最期待的畫作』,在不同文化背景中滋生出的共情,正是源於藝術這一無聲而至美至妙的語言。」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說。

推薦閱讀

如果按可比價計算,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8%,2017年比1978年增長了53倍,很多產業從無到有,200多種工業產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站在歷史與未來的交匯點上,中國製造正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正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工業巨輪正在新發展理念的...[詳細]

9月26日上午,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有限責任公司在北京舉行揭牌暨首批合作業務集中簽約儀式,分別與安徽省信用擔保集團等8家省級擔保再擔保機構籤訂了再擔保業務合同,與中國建設銀行等7家商業銀行籤訂「總對總」銀擔合作協議。目前,各地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發展不平衡...[詳細]

「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民間相傳,這天的錢塘江潮水一年之中最大。27日農曆八月十八,8.9萬餘名來自全球各地的觀潮客在這一天來到觀潮勝地浙江鹽官古城,目睹「天下第一潮」。[詳細]

回歸自然,體驗「鄉土中國」,是一個好選項  國慶節長假要到了。有人說,我是想回老家,可是孩子正值開眼界的時候,想多帶他長長見識、看看風景。帶孩子去辨認植物,喂喂動物,多識草木鳥獸之名;一同摘摘果子,嘗試參加一下田地勞作,體會體會「粒粒皆辛苦」的道...[詳細]

據美國僑報網報導,美國南加州的油價現在已經直衝每加侖(一加侖約合3.8升)4美元,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世界原油價格攀升引起。南加州油價高於全美平均油價的原因來自於加州獨特的燃料混合方式,目的是為了符合加州嚴格的環保和稅收政策。[詳細]

川普聽完只回句「謝謝」川普26日在自己的「主場」竟遭到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一頓「劈頭蓋臉」的指責。他不僅批評「美國對追求民主根本沒興趣」,還為川普歷數了美國外交政策的失敗史。[詳細]

相關焦點

  • 從「博物館鎮館之寶」到「新展最期待畫作」 《夜遊者》首次亮相亞洲
    圖片說明:觀眾在觀看《夜遊者》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劉曉晶9月27日報導:2018年9月28日至2019年1月6日,「走向現代主義:美國藝術八十載(1865-1945)」展覽將在上博展出,展覽集中展示了80件美國藝術大師的經典繪畫和紙本作品
  • 人物丨花了1小時排隊看名畫《夜遊者》,卻不認識背後的藝術家?/愛德華·霍普
    由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泰拉美國藝術基金會和上海博物館聯合舉辦的「走向現代主義:美國藝術八十載(1865-1945)」開展已有一段時間,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首次來亞洲展出的愛德華·霍普
  • 愛德華·霍普的《雜碎》拍出了畫家本人的最高價,9200 萬美元
    除此之外,作為愛德華·霍普的代表作之一,《雜碎》展示了這位畫家的都市靜默風格。人物大多出現在日常的都市場景中,頭部低垂,表情含糊神秘,或有以背面和側面示人。光線的明暗對比鮮明,讓這種氣氛更聚焦。《自助餐廳》,圖片來自 wikipedia《夜晚的辦公室》,圖片來自 wikipedia愛德華·霍普 1882 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州的奈亞科。
  • 人物丨花了1小時排隊看名畫《夜遊者》,卻不認識背後的藝術家?
    由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泰拉美國藝術基金會和上海博物館聯合舉辦的「走向現代主義:美國藝術八十載(1865-1945)」開展已有一段時間,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首次來亞洲展出的愛德華·霍普的《夜遊者》。無一例外,為了一窺名畫《夜遊者》的真容,上博門口再次排起了長隊。
  • 《夜遊者》之外,讀懂愛德華·霍普的N種孤獨
    美國畫家愛德華·霍普(Edward Hopper)瀰漫著孤獨氛圍的代表作《夜遊者》(Nighthawks,1942)帶有一種古怪的撩人特質。通宵營業的快餐廳裡,一位駝背的男士靠著細長的臺面,獨自坐在凳子上。餐廳明亮的燈光向室外光禿禿的人行道上投射出一道戲劇化的光影。餐廳光亮的弧形窗戶與街邊門面的格柵相交。
  • 那個最愛畫孤獨症患者的霍普來了,此刻,他最著名的「夜遊者」首展亞洲!
    許多年後,這篇小說,被或多或少復現在了霍普那幅名為《夜遊者》的畫作中。霍普與海明威,如果說有什麼共同點,那麼就是——它們都是美國人,處於同一時代的美國人。←左  霍普《夜遊者》局部海明威小說改編電影《殺手》 右→
  • 電影般的摩登與孤獨:為什麼愛德華·霍普仍能在此時引起共情
    在愛德華·霍普(Edward Hopper)代表作《夜遊者》(Nighthawks)畫面的最亮處,一對男女坐在一位正在起身的侍者對面;遠看三人似在交談,近看卻見無人言語,而畫面中央,一位背對觀眾的男子獨處於吧檯前。失語的人物與寂寥的城市景觀,以《夜遊者》為代表的霍普作品似乎具有一種普世魅力。
  • 文藝青年保羅·達諾與愛德華·霍普
    霍普畫作《紐約房間》愛德華·霍普被認為是具有電影風格的畫家,他與電影之間靈感來源關係密切。據他的妻子約瑟芬透露說,霍普是電影院的常客,經常晚上一個人去電影院尋找靈感。影片的鏡頭設計、布景,乃至室內物體的擺放位置、材質和顏色的使用,都很有愛德華·霍普的味道。
  • 一幅畫 一種念頭:愛德華·霍普 《夜遊者》
    這是作家保羅·理察用來描寫愛德華·霍普的作品《夜遊者》的句子,他以作家敏銳的觀察力道出了霍普藝術中最迷人之處:冷峻、孤獨、離落,且瀰漫著無可左右的命運感。  《夜遊者》創作於20世紀40年代的美國,其時正是各種現代藝術流派風起雲湧之際,特別是抽象表現主義正在美國大行其道。
  • 這個MV從愛德華·霍普的《夜遊者》開始,張靚穎在12幅名畫裡扮演了8個角色 | 小熊座美術館
    ▲ MV截圖▲《夜遊者》原畫牆上的這一幅畫是今天我們分享的美國畫家愛德華·霍普的代表作《夜遊者》,現在被收藏於芝加哥藝術學院。鏡頭越來越近,我們一起走入畫中吧▲ MV截圖▲《拾穗者》原畫第三幅畫是法國畫家米勒的畫,中間那個女人是張靚穎。該畫除了描繪3名農婦在金黃色麥田撿拾麥穗情景外,其金黃陽光、彎腰等細節,另外呈現「英雄史詩般的崇高意境」。
  • 從保羅·達諾的電影看愛德華·霍普的畫
    海報及片中的視覺呈現,會使人想起美國著名畫家愛德華·霍普(Edward Hopper)的畫作,他比任何人都更了解當代美國人的日常生活和孤獨。這對貌合神離的夫妻,甚至會想到《紐約的房間》(Room in New York,1932年)裡的那對夫婦。在霍普的畫作裡,每個人都是沉默的孤島,即使他們是一對夫婦。
  • 評展|《夜遊者》的孤獨與「紅磨坊」的浮華之外
    上海博物館的「走向現代主義:美國藝術八十載(1865-1945)」梳理美國藝術向當代風格轉變的過程,其中,最著名的無疑是《夜遊者》;北京畫院美術館「經典·勞特累克作品「浮光掠影地掃過「紅磨坊」時空中的情境與人物;大英博物館新常設展廳陳列伊斯蘭藝術,以阿拉伯式紋樣將世界歷史的脈絡收束其中。本欄目歡迎投稿,投稿郵箱:dfzbyspl@126.com,郵件標題請註明「評展」。
  • 愛德華·霍普— 城市孤獨感的記錄者
    他就是愛德華·霍普。他以描繪寂寥的美國當代生活風景聞名。屬於都會寫實畫風的推廣者,他的門生日後也幾乎都成為了美國重要畫家,並被評論家稱為垃圾桶畫派。愛德華完成早年教育後,他曾經多次前往巴黎學習,主要研究歐洲新興的畫風,但面對印象派大師們的畫作,他找不到共鳴,找不到靈感。他放棄追隨當時立體主義畫派的抽象潮流;而走向寫實畫派中的理想主義。
  • 城市夜遊者 | PREP
    (本沒有這個特別名稱的系列,但幾張封面都出自霍普的《夜遊者》~緣起Se So Neon的吉他手So Yoon觀看了PREP在首爾的第一次正式演出,一首與韓國樂團MONSTA X和獨立樂團SE SO NEON的越洋合作,也帶來了一首很棒的歌曲《Don't Look Back》。
  • 愛德華·霍普:二十世紀的紐約孤獨
    Self-Portrait, 19251882年的一個夏天,愛德華·霍普(Edward Hopper)出生在美國紐約旁邊的一個小鎮。這種孤島般的「孤獨和迷惘」在霍普的經典作品《夜遊者》中被他體現的淋漓盡致。反觀當下高速發展的都市社會,每個「打工人」也許都能從霍普的畫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並找到一絲精神慰藉。《13個雪莉:現實的幻象》(Shirley-Visions of Reality)霍普的畫作在後來被攝影師們仿效,創作者以霍普為靈感創作了很多藝術作品,更有人評價霍普是「從未拍過照的攝影師」。
  • 霍珀畫作《夜遊者》九月底光臨上海
    本報訊(記者 樂夢融)愛德華·霍珀的《夜遊者》(Nighthawks)要來上海展出。
  • 愛德華·霍普:孤獨是一種病嗎?
    愛德華·霍普,《夜遊者》,1942Edward Hopper, Nighthawks你不由自主往裡看在愛德華·霍普的城市中,你總能找到自己。 愛德華·霍普的《夜遊者》正在上海博物館「走向現代主義」大展,截止到2019年1月6日。有興趣的朋友趕緊看哦。
  • 走進愛德華·霍普——光的世界
    愛德華·霍普在運動中找到沉靜,在光線中找到幾何形體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