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博物館鎮館之寶」到「新展最期待畫作」 《夜遊者》首次亮相亞洲

2021-01-08 東方網

圖片說明:觀眾在觀看《夜遊者》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劉曉晶9月27日報導:2018年9月28日至2019年1月6日,「走向現代主義:美國藝術八十載(1865-1945)」展覽將在上博展出,展覽集中展示了80件美國藝術大師的經典繪畫和紙本作品,講述了在時代洪流中,美國藝術如何受到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的互相影響,完成了向當代風格的轉變。其中愛德華·霍普的《夜遊者》是首次在亞洲展出。

圖片說明: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由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泰拉美國藝術基金會和上海博物館聯合舉辦。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告訴記者,展覽以時間為序,分為「南北戰爭之後」「現代西部」「東方元素」「世界主義」「都市生活」「激進派的探索」「美國景象」「自畫像」和「新的探索」9個板塊,並特別設置了「聚焦惠斯勒」與「聚焦霍普」兩個專題,使觀眾既能以寬闊的視野博覽美國藝術的成就,又能以聚焦的目光洞徹美國藝術的特性。

  美國歷史上頗為動蕩的80年藝術反映生活

圖片說明:瑪麗·卡薩特《夏日》

  1865-1945年,是美國歷史上頗為動蕩的時期。這80年間美國完成了從農業社會向工業化國家的轉變,也在這期間,美國經歷了19世紀60年代的內戰和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國家擴張、技術創新徹底轉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和藝術創作方式,從藝術家的創作中我們可以窺見美國社會的觀念。

圖片說明:多麗絲·李《感恩節》

  如1935年多麗絲·李在芝加哥第一次展出這幅《感恩節》轟動全國,這幅婦女為準備感恩節家庭聚餐而忙碌的場景已成為一個代表美國傳統的符號。四個女人在廚房裡忙碌著,查看烤箱裡的火雞,擀平做餡餅的麵團,搬動蔬菜,並準備上菜的盤子。第五個女人大概是一位從城市來訪的親戚,當她脫下那頂優雅的帽子時,仍穿著毛皮鑲邊的外套。這些形象略顯僵硬,面部特徵模糊、誇張,有點像卡通人物。這類特徵常常使她的藝術被貼上「原始」的標籤。

  世界經典名作亮相《夜遊者》亞洲首展

圖片說明:喬治亞·歐姬芙《牛頭骨與白玫瑰》

  據悉在此次展覽中,愛德華·霍普《夜遊者》、詹姆斯·麥克尼爾·惠斯勒《藍色與金色的夜曲》(南安普頓的水面)、阿瑟·德夫《出航的船》、喬治亞·歐姬芙《牛頭骨與白玫瑰》、瑪麗·卡薩特《夏日》、阿奇博爾德·莫特利《自畫像》等經典名作也將出現在展覽現場。

圖片說明:霍普的《夜遊者》

  其中,特別設置了「聚焦惠斯勒」與「聚焦霍普」兩個專題。霍普的《夜遊者》是20世紀認知度最高、最受人們歡迎喜愛的畫作之一。畫中描繪了一個通宵的餐館,坐著三位各懷心事的顧客。一個男人形影相弔,背對著觀眾。他右邊的櫃檯上有一隻空酒杯,暗示這個座位是剛剛空出的。在櫃檯的另一邊坐著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他們沒有互相對視,但他們的手幾乎觸碰到了對方。畫中第四個人物是餐廳侍者,他的嘴微張,似乎正在發問。霍普筆下的人物永遠相隔而坐,表現出一種純粹的美國式孤獨,孑然與深沉。

  展覽期間上博推多場教育講座

  本次展覽是繼上博2007年舉辦的「美國藝術300年:適應與革新」展覽後,泰拉基金會與其的第二次合作。特展開幕前夕,上海博物館官方微博與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官方微博共同發起了「走向現代主義——名作搶鮮看」評選活動,講述十二件重點展品的背後故事,從中徵集觀眾最感興趣的一件展品。最終,愛德華·霍普《夜遊者》不負眾望,以41.6%的得票率當選觀眾最期待的珍品,從「芝加哥藝術博物館鎮館之寶」到「上博新展最期待的畫作」,在不同文化背景中滋生出的共情,正是源於藝術這一無聲而至美至妙的語言,這也是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與上海博物館在文博藝術領域打破隔閡、加強交流的又一次成功合作。

  展覽期間,上海博物館將推出多場公眾教育講座。來自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的美國藝術策展人莎拉·凱利·奧勒(SarahKellyOehler)在講座「走向現代:1865-1945年間美國藝術的發展」中,將帶領觀眾探索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美國現代主義的發展情況;泰拉美國藝術基金會策展人彼得·約翰·布朗利(PeterJohnBrownlee)在講座「從過去到未來:1865年到1945年美國藝術與文化的現代化」中,將關注溫斯洛·霍默等藝術家,並討論美國獨立戰爭、西部擴張的文化影響、城市空間的現代化等。以上教育活動將通過上海博物館官方微博(@上海博物館)、微信公眾號(SH-museum)、網站(www.shanghaimuseum.net)提前發布,並接受預約報名。

相關焦點

  • 愛德華·霍普的《夜遊者》首次在亞洲展出
    80件經典作品梳理「美國藝術八十載」愛德華·霍普的《夜遊者》首次在亞洲展出本報訊 (記者李婷)作為上海博物館今年下半年最重要的引進展之一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
    12月13日經廣大網友和專家委員會歷時一個月的評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13日,十大「鎮館之寶」發布會現場火爆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稱,湖北省博物館三期工程預計明年全新開放,擴建後的博物館建築面積11.3萬平方米,展陳面積2.8萬平方米,比現在擴大一倍。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
    12月13日,經廣大網友和專家委員會歷時一個月的評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新當選十大「鎮館之寶」: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作為「湖北客廳」展現大國文明風範的湖北省博物館,是2018年中印領導人非正式會晤的首站。
  • 這五大中國文物絕世罕見,可惜都成了外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然而,因為一些眾所周知的原因,中國流失在海外的文物高達上千萬件,遠遠超過我國本土博物館現有藏品總量。我們的博物館數量也遠低於美國、法國、英國甚至日本。所以讓人遺憾的是,很多堪稱絕世罕見的中國文物,要到國外才能一睹真容,其中有五件中國文物還成為外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不知何時,它們才能回歸祖國。
  • 國家寶藏:12個國內頂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01中國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陶鷹鼎「 6000年前的猛禽容器卻萌化了無數現代人的心 」在國家博物館中「背手而立」的它,被網友戲稱為「出門遛彎的老大爺」。商周的鼎、戰國的玉、魏晉的書法、唐宋的詩詞、明清的文人畫……如果要從每個時代選出最具藝術高度的代表,那麼民國,金漆木雕毫不遜色於前人。
  •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到底是哪幾件?
    坐擁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陝西歷史博物館自然是其他兄弟省份博物館難以匹及。官網中說,藏品量高達170餘萬件(組),精品自是不計其數。而在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官方網站中,並沒有列出「鎮館之寶」的名目。國家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以及北京故宮博物院,這些收藏大戶的「主事」館(院)長,曾在不同場合上說過,他們那裡沒有所謂的「鎮館之寶」,因為精品太多,難以抉擇。陝西歷史博物館,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但在其官網新聞中則提到「十八件(組)國寶級文物」,這應該可以算作其代表作了。
  • 盤點:全國 30 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曾聽人說,參觀博物館就是一場穿越回古代的留學。這種感覺在看完紀錄片《鎮館之寶》後,感受更加清晰。《鎮館之寶》該紀錄片在全國範圍內精選十座最具有影響力的博物館,並從中選取十件代表不同器物類別、不同朝代的鎮館之寶作為展示對象。用現代人的視角去感受鎮館之寶的歷史傳承。讓觀眾通過文物完成一次歷史與現代的穿越。可惜的是,紀錄片中只選取了十件器物,上癮卻不能過癮。今天就盤點一下全國 30 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下次有機會路過,不妨去看看。1.
  • 國際博物館日 探訪廈門博物館鎮館之寶
    6000年前的陶梟、德化白瓷的代表達摩彩像、陳嘉庚先生的寶劍……拂開歷史的塵埃,穿越時空,經歷風雨,往日光彩奪目的寶物如今靜靜坐落在博物館的展臺上,仿佛等待著與誰的相遇。今日是國際博物館日,探訪廈門市各個博物館,搜羅鎮館之寶和館藏精品,介紹它們的故事——希望下一個與它們相遇的人會是您。
  • 西安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你知道嗎?
    西安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大家逛博物館的時候 可以重點參觀哦~ 西安博物院鎮館之寶 秦代玉高足杯 該杯於1976年陝西省西安市東張村,秦阿房宮遺址出土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為「鎮館之寶」。 此次評選自11月11日啟動,為期一個月,採用網絡投票和專家投票權重各佔50%的方式,從20件候選「鎮館之寶」中,產生「十大鎮館之寶」。活動還走進多所高校。揭曉儀式現場,中南民族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專業學生高睿澤分享了自己與「鎮館之寶」元青花四愛梅瓶的故事。他認為,參與「鎮館之寶」評選,拉近了博物館與普通公眾的距離。
  • 除了《夜巡》,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還有這些鎮館之寶
    在如此精彩的阿姆斯特丹,坐落於城市中心地帶的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可謂是掌上明珠。今天維京帶你「雲參觀」,欣賞一眾鎮館之寶。▲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小A家的飯糰最強C位倫勃朗說起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C位當屬倫勃朗的
  • 湖北省博物館四大鎮館之寶
    相比歡樂谷的歡快與黃鶴樓的壯觀,湖北省博物館帶給人一種歷史的厚重感。來到這裡,可以了解到湖北省的古代歷史。湖北省博物館位於武漢市東湖風景區,是全國八家中央地方共建的國家級博物館之一,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級綜合性博物館,也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機構,屬於國家旅遊局5A級遊覽景區。
  • 國際博物館日,見識一下這些鎮館之寶
    一座博物館,就是一部物化的發展史。5月18日,世界博物館日到來之際,新華社記者帶你看各地文物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聽背後精彩的故事,體味華夏如「滿天星鬥」的璀璨文明。到了晚明,它被宜興收藏家吳之矩所得,後由其子吳洪裕繼承。1650年,吳洪裕臨終前命人焚畫殉葬。雖被搶出,但是其最前一小段已被燒毀。浙江省博物館供圖重新裝裱的《富春山居圖》分為兩截,今人分別稱作《剩山圖》和《無用師卷》。前者長期在民間流傳,後者則在清乾隆年間進入宮廷。
  • 世界四大博物館鎮館之寶 你知道嗎?
    從英國大英博物館到法國巴黎羅浮宮,從俄羅斯的冬宮到美國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這世界知名的四大博物館中,哪些是它們的鎮館之寶? 國家接受了他的贈品,並於1753年6月7日批准建立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羅素廣場,包括埃及文物館、希臘羅馬文物館、西亞文物館、歐洲中世紀文物館和東方藝術文物館。1759年1月15日,大英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成為世界上第一座對民眾開放的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亞尼的死者之書》,創作於公元前 1300~前1200 年。
  • 如數家珍,西安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你都知道嗎~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西安其他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為喜歡逛博物館的朋友劃重點哦~ 西安博物院鎮館之寶 唐代三彩騰空馬 於西安西郊出土,馬全身赭黃色,間白斑紋。
  • 人物丨花了1小時排隊看名畫《夜遊者》,卻不認識背後的藝術家?
    由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泰拉美國藝術基金會和上海博物館聯合舉辦的「走向現代主義:美國藝術八十載(1865-1945)」開展已有一段時間,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首次來亞洲展出的愛德華·霍普的《夜遊者》。無一例外,為了一窺名畫《夜遊者》的真容,上博門口再次排起了長隊。
  • 人物丨花了1小時排隊看名畫《夜遊者》,卻不認識背後的藝術家?/愛德華·霍普
    ,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首次來亞洲展出的愛德華·霍普的《夜遊者》。▲為一覽《夜遊者》上博門口排起的長隊《夜遊者》背後的故事愛德華·霍普的《夜遊者》是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世界名畫之一,被多次以不同形式借鑑、演繹。
  • 世上名氣最大的博物館,以「三個女人」為鎮館之寶,遊客蜂擁而至
    其中,「斷臂的維納斯」是遊客最常稱呼的一個名稱。它是古希臘雕刻家阿歷山德羅斯的傑出作品,是羅浮宮鎮館之寶之一。這尊雕塑頭部與身軀十分完整,但左臂不見,右膀只剩下半截上臂。在羅馬神話中,維納斯代表著愛與美,是象徵著豐饒多產的女神。
  • 北京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
    后母戊大方鼎,河南安陽出土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班簋,西周中期穆王時毛班所作,為清宮舊藏——首都博物館鎮館之寶瓷塑天鵝,一共燒制2件,一件留在美國,一件1972年尼克森贈送給毛主席——國際友誼博物館鎮館之寶「武士飲獸圖」門墩
  • 羅浮宮博物館,3件鎮館之寶是啥?
    剛剛看到的消息,因當前嚴峻形勢,法國羅浮宮博物館全面對外關閉!大家都知道,羅浮宮博物館前身是法國的王宮。始建於1204年,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最珍貴的建築物之一。維納斯是雕塑史上不朽的典範,更是羅浮宮博物館鎮館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