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文章來源永城朱氏孝文化推廣中心,朱豔召宗親編輯
歷代帝王畫像中明太祖畫像卻保留著兩個版本:
一個是濃眉大眼,五官端正,相貌堂堂;
一個是臉頰狹長,大耳隆鼻,而且鬍鬚濃密,相貌醜陋。
一個人怎麼可能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面孔呢?那麼到底哪一幅畫像才是真正的朱元璋呢?
對於這個問題,當代史學者爭議不少,很多歷史專家認為,民間流傳的「鞋拔子」朱元璋畫像,都是滿清王朝為了醜化明朝而偽造出來的,並因此對滿清大加撻伐。
因為不少朱元璋的「鞋拔子」畫像中的服飾,都體現出鮮明的清代服裝特點。比如下圖的這張畫像,朱元璋帽子上的那塊白色「帽正」(紅圈中圈出來的部分),就是典型的清代特徵,在朱元璋本人所在的明代初期,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
滿清王朝醜化版畫像(一)
又比如下圖這張畫像,朱元璋的衣服領口(如紅圈所示),也是典型的「廣字領」,這樣的衣服在明朝初期同樣是沒有的。
滿清王朝醜化版畫像(二)
可見,這兩張畫像絕不可能誕生在朱元璋的時代,至早也是出現在清朝初期了,所以,說這種畫像是滿清王朝偽造,看起來確實是有可能的。在乾隆年制歷代帝王像真跡中收錄的明太祖真像就是長臉醜相。
作為明代的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也要為自己的相貌大造輿論,為了塑造朱元璋的天子龍相,他的謀士們真是煞費了一番苦心。
龍,長著一張長臉,於是,謀士們就把朱元璋的下巴拉長,朱元璋就從方面大臉變成了狹長的臉頰,長出了「龍頜」,龍長有龍鬚,自古民間就有虯髯之說,「虯」是傳說中帶角的小龍,虯髯特指長在兩腮的蜷曲鬍鬚,畫師在朱元璋的兩腮上畫上虯髯,龍長著一雙圓眼深目。
謀士們就把朱元璋的額頭加寬加高,眼窩下陷,就成了一雙目光外射,炯炯有神的龍眼,龍身上長滿了鱗片,即使隆化成人身,龍鱗也不可能完全淨退,還會殘留下一些痕跡,於是人們就把臉上的黑子也就是麻子之類黑斑,說成是未退化乾淨的龍鱗。
這些特徵在朱元璋比較醜陋的畫像中都有體驗,臉頰狹長,立眉深目,大耳隆鼻,鬍鬚濃密,臉上長滿黑子,五官不正。
也就是說朱元璋的這幅醜像是為了登基做皇帝,人們按照龍相的樣子,東拼西湊最後就形成了朱元璋這樣一幅極其醜陋的畫像。
目前現存朱元璋畫像共有13幅,具有龍相的畫像數量最多,多達八幅,這些畫像就是朱元璋早期即為登基做皇帝準備的畫像,
可要用中國古代的「龍相」標準來衡量,朱元璋的這種相貌,確是真龍天子的象徵。「奇貌」代表了神奇的命運,其中蘊含了天命。
民間龍相版明太祖像
那麼朱元璋到底長啥樣呢?種種分析認為,還是故宮南燻殿的畫像更加靠譜,理由如下:
首先,南燻殿的朱元璋官方畫像有兩張,一張中年,一張晚年,這兩張畫像高度相似,可見畫師參照的應該是同一人的不同時期的長相,如果朱元璋的長相併不是這樣,畫師是很難做到把兩個年齡階段的畫像都偽造的天衣無縫的。
其次,就從遺傳學的角度考慮,明太祖的子孫後代的畫像,從明成祖朱棣開始,個個都方面大耳,一直到了朱元璋的孫子的孫子朱祁鎮這一輩,朱祁鎮都在實錄中留下了「頭大而圓」的外貌描寫。可以看出,大明朱家的基因確實強勢極了,由此倒推到朱元璋本人長相不會是醜陋之相。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朱元璋的真實形象,應該與官方的正常版畫像比較接近。而出現「鞋拔子」醜相,主要是因為古人對帝王異相的迷信和神化,而與滿清的「抹黑」也有著一定關係。
明太祖朱元璋真人版畫像
畫面上的明太祖慈眉善目,鬍鬚花白,就像是一位慈祥和藹的老人,與他早年的真龍天子的畫像形成了決然不同的巨大反差。
如果從遺傳學講,我們看明朝後來十五位皇帝的畫像,沒有一個是與朱元璋的醜陋畫像一樣,而相反與朱元璋的晚年皇帝畫像非常相像,從這一點可以推斷出也許真實的朱元璋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醜。
整理不易
弘揚朱氏文化,多多轉發
↓分享給好友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