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古代能量一直很大,別的國家多多少少都受到了中國的影響,甚至遠在天邊的西歐各國,都特別的珍愛陶瓷絲綢用品,把這些獨產於中國的物品看作是這個上流社會才用得起的珍品。不少國家的很多文化也都是從中國繼承過去的,而在亞洲有一個國家受到影響尤為的深,甚至這個國家的國名都是中國曾經一個皇帝所取得。
朝鮮李氏皇族
在明朝早期,明太祖朱元璋收到了一個小國家的請求,原來是跟明朝國土相連的朝鮮,此時發生了動亂,在這一場動亂當中,李家人成立了新的政權,這便是以後的朝鮮李氏皇族。對於國內的政治局面並不算安穩,並且又擔心朱元璋擴張國土,所以李氏皇族當時在剛成立的時候來詢問朱元璋,請求朱元璋為本國賜名。
既然屬國自願來投,朱元璋也沒有怠慢,並且說朝日鮮明一詞很文雅,然後此國便得名為朝鮮。李家人也算得上很是聰明,討好朱元璋一來沒了外患,二來明朝的大力支持可以穩固上層人心,新的明朝技術也有助於強大國力。所以這是一舉多得,後來朝鮮出事了,明朝還幾次派兵幫忙,因此李氏皇族一直都對明朝是崇拜有加。
一分為二
在第2次世界大戰之後,整個世界的局勢出現了比較大的動亂,亞洲地區的變動也是很大,朝鮮這邊南北被美國蘇聯分割,雙方各自統治了不同的地區,這根線也被稱為三八線。而美國蘇聯的統治方法各不相同,都是按照自己國家體制出發的,後來美國與蘇聯的勢力慢慢離開,但朝鮮也是徹底地一分為二,直到今天都沒有再次統一。
而且由於這個歷史遺留問題,所以今天的朝鮮比較有意思,朝鮮是共和國堅稱自己是主統,而韓國被朝鮮人稱為南朝鮮,隱喻著南朝鮮也是朝鮮的一部分。然後如果我們倒轉一下角度,會發現一個更加有意思的地方,因為韓國也把朝鮮稱為南韓,把南韓當成了自己的一分子。畢竟這兩個國家100年前是同一家,有著一樣的文化,所以分清主次對他們而言是很重要的。
朝鮮作為屬國的歷史
其實在很久很久以前,朝鮮就已經屬於中國的藩屬國之一。中國最早建立藩屬國與朝貢制度的時期是周朝,當時有一句話叫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也就是除了周朝所統治的這九州土地,其他地方都是番外之地,並且由於不存在與自己一戰的能力,番外之地的國家必須要朝貢,否則可能會大動刀兵。
朝鮮作為中國藩屬國不是從明朝開始的,而是從更早的秦漢時期開始。在秦朝末年,有一個叫做趙佗的人受到封賞,成為了秦朝的南海龍川令。後來由於秦朝崩塌了被漢朝打敗,山高皇帝遠的趙佗並沒有受到漢朝的直接威脅與影響,然後就自立為王,稱自己為南越國,且願意稱臣納貢,南越國包含的土地有今天的廣西地區以及大多數的朝鮮地區,這便是朝鮮在歷史上第1次成為中國藩屬國。
後來漢朝還是朝趙佗下手了,於是包括廣西在內的很大一片國土正式被漢朝收納,而更加偏向朝鮮半島的地區,由於地形複雜並且山窮水惡,被認為屬於沒有價值的蠻荒之地,所以被放棄,這部分國土就誕生了朝鮮人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