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橘子不太冷,ID:Jzimovi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大家好,我是枚子橘
默片不僅僅是一件藝術作品,更是一個可以任人前往、任人徜徉的場所。
依稀記得,在小時候看得最多的默片電影就是卓別林的,而且以前覺得黑白默片又不吸引人又不夠刺激。
直到現在才明白,能把默片拍好的都是大師級別的了。
畢竟在那個年代,受制於技術的原因,在電影表達上更注重肢體和故事本身。
電影不僅是一個打發時間的產物,它也是一門藝術,尤其是在默片時代。
好的電影不僅能拍出當時的社會背景,也能探討非常人性的問題,例如卓別林的《城市之光》
它的故事其實很簡單,一個流浪漢喜歡上了一個賣花女,但她卻是一個盲人。
流浪漢為了幫助賣花女治療眼睛,於是向剛認識的富豪朋友借錢。
這個富豪很有意思,他們兩是在一條河邊認識的,當時富豪喝多了要自殺,被流浪漢給攔了下來。
於是兩人成了好朋友,只不過前提是在富豪喝多的時候。
每次富豪酒醒了就不認人了,但是喝多了之後就拉著流浪漢一起玩,給他吃給他車開。
後來,富豪有事去了歐洲,正巧賣花女這邊也遇到了困難,於是流浪漢為了幫助她便去參加了地下打拳。
但是,流浪漢太弱了,一看就是慘敗必輸的那種,不過卓別林巧妙地將這場比賽設置成很歡樂的氣氛。
從頭至此的故事都是快樂的,不論是流浪漢被富豪拋棄,還是他去偶遇賣花女。
流浪漢雖然過著非常艱難的生活,就連大街上的賣報孩都能欺負他,但他還是抱著一顆善良的心。
他拼死拼活地攔著想自殺的富豪,又任勞任怨地為賣花女治眼,雖然他只是這個城市裡一個不起眼的人,但他卻是它的城市之光。
全程最感人的當屬流浪漢與賣花女相認的那一刻了,流浪漢眼裡儘是溫柔和喜愛,雖然賣花女一開始是驚訝的,但她心裡還是充滿了感激之情。
在這部作品裡依然充滿著對當今社會的諷刺,例如一開頭的揭雕塑儀式,還有就是富豪與流浪漢的利用關係。
儘管卓別林飾演的是一位流浪漢,但他有著自己的尊嚴和善良,他既不可悲又不可憐,因為他時常笑對生活。
在面對富豪一次次地翻臉時,他也沒有產生怨言,他深知自己的地位和身份,對此也是時常一笑而過。
他就是在背後默默守護的人,在影片最後即使是面對恢復視力的賣花女時,他也沒有直接表明我就是那個幫助你的人。
因為他知道自己是個落魄的人,給不了對方什麼。
但是在這個儘是虛偽醜惡橫行的世界裡,流浪漢的舉動不僅是照亮了賣花女的一盞燈,也是照亮了這個城市的一盞燈。
人生近看是悲劇,遠看是喜劇。
卓別林,一個喜劇大師,在他的作品裡總是扮演那個流浪漢,用城市最底層人的眼睛來看這個世界。
他用流浪漢這種最卑微的力量來諷刺資本社會,諷刺人的虛假,雖然表面上看是逗趣的,但實際上是殘酷的。
流浪漢,一個社會最底層的人,也沒有人關心他的死活,卻是這座城市裡最善良的人,這就是對人性最大的諷刺。
雖然默片時代沒落了,沒有人再看他的作品,但是經典總能流傳,總會有人翻出來再次回顧一下。
小時候看他以為是在搞笑,長大後才明白成人的世界並不容易,而卓別林只是將它套上了喜劇的外殼。
他舉止投足間的踉蹌,都是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