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越激烈的地方越有市場?網紅小店背後的生存之道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競爭越激烈的地方越有市場

  上海網紅小店的背後

  上海永康路上的「熊爪」咖啡火了。這家店原名「HINICHIJOU」,意為「非日常」,其充滿創意的「熊爪遞咖啡」營業模式、曾在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比賽中獲得咖啡衝調項目第一名的聾啞人咖啡師、為殘疾人顧客免費提供咖啡的公益模式、每杯20元的實惠價格……這些都是推動顧客從四處趕來排隊「打卡」、媒體爭相報導的元素。

  12月3日正式開業一周以來,這家「熊爪」咖啡保持著每天有顧客排長隊的熱度。然而「熊爪」咖啡創始人之一王海青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這家剛開業的小店並沒有預算,也沒有心思做營銷,而是把重點放在了打磨產品和優化流程上,「當然,我們專門選在國際殘疾人日開業,也是在市場上『一石激起千層浪』的一個原因」。

  為什麼要在「咖啡一條街」上開店

  翻閱點評類App,能發現「熊爪」咖啡所在的永康路雖然只有幾百米,卻密集排布著不少富有特色和創意的人氣小店,其中咖啡店就超過10家,此外,還有麵包店、酸奶店、日料店、服飾店等。採訪中有店主提到,永康路在2016年年底政府牽頭整改前,曾是環境較為吵鬧、髒亂的「酒吧一條街」,整改後慢慢「修煉」成了在全國咖啡愛好者中小有名氣的「咖啡一條街」。

  和「熊爪」咖啡類似,位於39號的咖啡店「control machine」也是新開不到半年的小店,正處於「積澱期」,老闆小趙是一位90後青年。為什麼這家店要「初生牛犢不怕虎」地選在「咖啡一條街」開業?小趙說,自己做了七八年咖啡師,積累了技術、總結了客戶需求特點以後,去年在襄陽南路開了第一家咖啡店,非常受歡迎。由於偶然被一位知名藝人點了外賣並在社交軟體上推廣,那家店成為所在街區的外賣人氣店,後來轉型只做外賣。為了更好地服務堂食客人,他決定保留原先技術、開發新穎元素,在永康路開了這家符合年輕人喜好的新店。

  「在咖啡乃至整個餐飲行業,產品和服務還是不變的核心。在服務方面,一定要和客人做好溝通。」說起咖啡的原料、製作流程和口味開發,小趙侃侃而談,「餐飲業中沒人能保證口味符合所有人的需求,但積極和客人溝通對改進產品非常有效。比如現在很多年輕人開始接受酸味的咖啡,但如果酸味太尖銳就會趕客,而比較柔和的、水果調的酸味會受歡迎,這要和客人溝通後才能了解。」

  小趙還認為,在咖啡已經是都市人群剛需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追求性價比更高、更健康、更有特色的咖啡產品,這就給「小而精」的店鋪留出了市場空間。「雖然上海有很多小咖啡店,競爭很激烈,但競爭越激烈的地方越有市場、越容易傳播出去。」

  「競爭越激烈的地方越有市場」,也是王海青的想法。王海青和其他兩位合伙人都是80後,她曾在一家知名投行上班,後來運作基金,開酒吧等餐飲店,是一位連續創業者。「永康路上有很多好的、有名的店,如果我們能在永康路得到消費者的喜歡和認可,就有信心在全國的其他地方開店,這就是選址在這裡的原因。」王海青說。

  口口相傳的自發傳播才有生命力

  王海青說,她對自家咖啡店的產品很有信心,希望以口口相傳的方式招徠顧客:「我們受日本的精選咖啡概念影響比較大,從選豆到研磨、烘焙、水的酸鹼度都有講究,比如我們有一款檸檬果咖,檸檬我們就選了100多款,希望能給消費者帶來驚喜。」

  她認為,要在永康路上立足,其根本還是產品質量。而在店鋪運營初期,花錢做營銷性價比不高,目前也沒有這部分預算。「每個行業,特別是快消品,宣傳是必須的。我們這次找到了一個比較好的切入點,很開心也很自豪,但你說可複製性強嗎?我們心裡沒底,也不知道能紅多長時間。有的店花錢營銷可以買到一時的人氣,但如果想走得更遠,必須是口口相傳的、有生命力的自發傳播」。

  靠口口相傳而非營銷積累人氣,開在永康路的「盛壽司」是典型例子。張滿超和妻子經營這家日料店已經10年,靠摸索不同顧客群口味,開發出了美式加州卷、波士頓卷、勞斯萊斯卷等熱銷產品,沒花過一分錢做廣告。「我們就是開家小店而已,感覺沒有必要做廣告,曾有平臺找我們合作推廣,我們拒絕了。」張滿超說。

  張滿超是河南人,十幾年前來上海後和朋友合夥開過四五家餐飲店,其中生意最好、保留到現在的就是這家日料店。針對附近街區白領多、年輕人多、外國人多的特點,他創作出不少含有顧客名字的壽司,如「傑克遜卷」「海倫娜卷」。「每個顧客名字都代表他背後有一個群體都喜歡這種口味,比如西班牙客人喜歡壽司卷裡有三文魚、金槍魚、鰻魚醬、芥末汁,口味重一點;美籍華人喜歡卷裡有白金槍魚、紅金槍魚、三文魚腩、牛肉,外面有醬汁;上海本地人喜歡的『勞斯萊斯卷』裡有培根、芝士,還加了蘋果片,脆脆甜甜的,可以蓋掉一點芝士的膩味和培根的煙燻味」。

  張滿超說,開業10年來,「盛壽司」的客人已經和店家培養出了默契,「這裡很多是熟客,人都很好的。比如中午忙的時候我妻子收臺子來不及,他們就幫忙收好;有時候店內沒有位子,客人會坐在門外等一下,提前把菜點好,進店後坐下就能吃了」。

  小店「長紅」,生存土壤很重要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對小型餐飲業造成了很大衝擊,永康路上的小店也同樣過了一段艱難的日子。張滿超說,疫情期間,市政府針對中小企業的租金減免、稅收優惠等政策幫了很大忙;負責永康路招商工作的公司也施以援手,幫店裡裝修了門面。

  不止「盛壽司」,永康路上幾位店主都提到,扶持政策和街區氛圍對小店「長紅」起到不小的作用。

  開在永康路59號的「舔勺!spoooon酸奶」店主郭亮說,他和合伙人曾在外地遊客必「打卡」的田子坊開過酸奶店,雖然那裡人多、熱鬧,但業態混雜、租金高,經營5年後關了店。為了尋找新的增長點,他們在2017年把店開到了永康路。當時永康路剛經過整改,店鋪少、顧客也不多。在永康路開酸奶店,郭亮找設計師設計了臺階、桌子一體的座位,店內大大小小的裝飾勺子充滿趣味;他根據顧客口味慢慢調整菜單,現在店裡可自選添加堅果、鮮切水果的希臘酸奶,加了酸奶、水果和冰激凌的華夫餅等產品十分熱銷。郭亮不認同有些網紅店大肆營銷的做法:「有句老話說『其進銳者,其退速』,如果產品花裡胡哨但內涵不行,就做不長,一個風潮過去後,可能倒得也快。做生意要有群眾基礎才行。」

  「群眾基礎」是永康路特色小店們的又一個共同點。位於永康路27號的「Big Bagel」是一家小小的貝果店,老闆王美燕說,她是因為愛逛街、喜歡小店文化才來這裡開店的。4年多來,顧客黏性越來越強,有的顧客在外賣軟體上下過300多單,到店無需說明就默契地完成了點單,「貝果是一種相對小眾的麵包,上海還有幾家有名的貝果店,其中一家老店不斷擴張,最後折騰倒了。所以我不再有新想法,也不做營銷,覺得只要有這些老客戶,專一地做好這家小店已經足夠」。

  王美燕特別提到,永康路所在的徐匯區衡復風貌區,政府很支持「小店文化」,比如召集店主開會調研、介紹媒體來採訪等,這是她安心在這裡營業的重要原因。

  記者了解到,徐匯區在3年前提出「要在堅持以市場資源配置為主體原則,政府不幹預市場自由配置的前提下,積極引導衡復風貌區內有特色、有傳承的知名小店健康發展」。

  10多年來負責永康路招商工作的上海派豐永康商業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池之蕙說,「酒吧街」完成整治後,她有意引導永康路成為一條居民不受打擾、商家能安心經營的「慢生活街」,一直沒有高調宣傳,「我們招商的理念就是一定要有好的品牌,尤其支持年輕人創業,只要有想法、有創意、敢拼搏就歡迎來開店。同樣是咖啡店,只要有特色,這條街就不會千篇一律」。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魏其濛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上海網紅小店的背後:競爭越激烈的地方越有市場
    來源:中國青年報原標題:上海網紅小店的背後:競爭越激烈的地方越有市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魏其濛上海永康路上的「熊爪」咖啡火了。小趙還認為,在咖啡已經是都市人群剛需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追求性價比更高、更健康、更有特色的咖啡產品,這就給「小而精」的店鋪留出了市場空間。「雖然上海有很多小咖啡店,競爭很激烈,但競爭越激烈的地方越有市場、越容易傳播出去。」「競爭越激烈的地方越有市場」,也是王海青的想法。
  • 競爭越激烈的地方越有市場 上海網紅小店的背後
    小趙還認為,在咖啡已經是都市人群剛需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追求性價比更高、更健康、更有特色的咖啡產品,這就給「小而精」的店鋪留出了市場空間。「雖然上海有很多小咖啡店,競爭很激烈,但競爭越激烈的地方越有市場、越容易傳播出去。」「競爭越激烈的地方越有市場」,也是王海青的想法。
  • 競爭越激烈的地方越有市場 為什麼要在「咖啡一條街」上開店
    小趙還認為,在咖啡已經是都市人群剛需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追求性價比更高、更健康、更有特色的咖啡產品,這就給「小而精」的店鋪留出了市場空間。「雖然上海有很多小咖啡店,競爭很激烈,但競爭越激烈的地方越有市場、越容易傳播出去。」「競爭越激烈的地方越有市場」,也是王海青的想法。
  • 網紅小店想「長紅」 生存土壤很重要
    小趙還認為,在咖啡已經是都市人群剛需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追求性價比更高、更健康、更有特色的咖啡產品,這就給「小而精」的店鋪留出了市場空間。「雖然上海有很多小咖啡店,競爭很激烈,但競爭越激烈的地方越有市場、越容易傳播出去。」「競爭越激烈的地方越有市場」,也是王海青的想法。
  • 上海網紅小店的背後:營銷不是重點 有好產品才能長紅
    小趙還認為,在咖啡已經是都市人群剛需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追求性價比更高、更健康、更有特色的咖啡產品,這導致大型連鎖咖啡店給「小而精」的店鋪留出了市場空間。「雖然上海有很多小咖啡店,競爭很大,但競爭越大的地方越有市場、越容易傳播出去。」「競爭越大的地方越有市場」,也是「熊爪」咖啡創始人之一黃海青的想法。
  • 李雪琴成功「出圈」,但學她的網紅越「碰瓷」越迷茫
    對於一名「腰部」網紅而言,三四千元的額外收入,並不是仙仙最終目的。她坦言,網紅「碰瓷」最終的目標,是成功「出圈」,能擠進綜藝、演藝圈等新領域裡,尋求新的發展,避開網紅圈的競爭。每一個網紅都一個「鳳姐夢」,對吧?
  • 競爭激烈的茶飲市場,冰雪時光如何扶搖直上
    但凡是流量還算可以的地方,每隔不遠我們幾乎都能看到一家奶茶店。當奶茶店不再是地方性特色、稀缺性代表,而是作為普遍存在的標識時,奶茶店和奶茶店之間的競爭進入到史上最激烈的階段。   生存發展是當下奶茶店主最關注的問題,沒有之一。那麼如何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抵禦蜜雪冰城、冰雪時光這樣的品牌?   冰雪時光的成長史就是一部不斷打破自我認知和外界認知的故事,多少一二線城市的品牌都不看好它又怎樣?它只憑藉一個「平價」策略橫掃各個縣城,成為家喻戶曉的茶飲品牌。   為什麼這麼多年來,在奶茶不斷升級,大牌子日漸更迭的時代,他們能夠穩步增長?
  • 網紅直播吃100萬辣度的鬼椒麵,粉絲越看越不對勁,直呼:快停嘴
    現在很多人在無聊的時候都會拿手機,刷新看下外面的新聞了解一些新鮮事情,而對於眾多吃貨而言,更喜歡的是觀看演出網紅吃播,這些主播不僅經常吃一些奇特的東西,令人大開眼界,而且還經常教一些美食的網紅吃法,讓很多吃貨在觀看直播的時候,還能學到很多新的知識。
  • 鄭州火鍋市場競爭激烈,大家有什麼要吐槽的嗎
    鄭州火鍋市場競爭真激烈,隨便找了一家吃著都不差啊現在火鍋競爭真的可激烈,先不說巴奴海底撈,豆撈坊、小龍坎、賢合莊等等都是火鍋大品牌,其實自己也都吃過,感覺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驚豔。記得上大學在重慶,都在學校後門的小店吃火鍋。門店40平,門口放了4張桌子,小夫妻店,就那樣感覺吃著可好吃,點上2盤牛肉,3盤蝦餃,4瓶啤酒,兩人對飲,回憶起來特別美好。現在火鍋品牌越來越多,裝修越來越好,總是感覺誰家都一樣,誰家做的都不差,也都不突出。當然,海底撈除外。大家有吃過哪些小眾火鍋,但是口味非常好的嗎?
  • 【運營】 現如今娃娃機店競爭激烈,教您如何打造一個高人氣網紅娃娃機店?
    1:去商場談地方,好的地方基本沒有了;2:好的地方競爭大,按摩椅、娃娃機、唱歌機...沒那麼好談;3:商場有娛樂的地方,基本不招商了,哪怕請吃飯了,還不好談,寄臺檔次低,拉低別人商場定位。娃娃機的形象店,這個目前對整個娃娃機市場來說是片藍海,商場寄臺滿了,開一個專業的娃娃機店,通過搞些活動累計人氣,一個專業夾娃娃的地方,寄臺模式是做不過專業的禮品機店,因為有了場地,想做什麼活動都行,中國人從眾心理又重,哪裡越熱鬧越喜歡哪裡湊,不僅可以為商場帶來人氣,自己的營業額也不斷往上漲。檔次。
  • 盤點明星全網黑,現在都如何了,肖戰人紅是非多,越黑越紅果然如此
    盤點那些經歷全網黑的明星,現在結局都怎麼樣了,人紅是非多越黑越紅果然如此。首先我們來說說袁姍姍吧,當年宮鎖珠簾被黑被嘲得體無完膚,幾乎可以說是人人喊打,當時袁姍姍表示,每次看到一條罵她的言論,她就會捐5毛錢,最後她居然捐出了十多萬。
  • 南寧女子公共場所裸拍,網紅無下限的炒作為何越罵越火?
    公用性決定了在公共場所人人都要接受一定的規則束縛,但,總有人基於特別的目的在公共場所上演辣眼睛的舉動:在故宮拍攝人體照片,在街頭「熱情裸奔」,當眾鞭笞爬行,每一次大尺度都刷新了大眾接受的高度,惡俗的背後是網紅經濟無下限的博眼球。
  • 做人,越糊塗,越幸福
    往後,目之所及,皆是綠油果田;往後,耳之所聞,滿是山間蟲鳥;往後,心之所向,都是簡單幸福。不與人過度計較,不和他人爭。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路要走,別人的路或許不是最適合你的路,而你的路有一半天註定,有一半己註定。看清眼前路,走好未來路,待到相逢之時,記得彼此微笑。
  • 市場競爭激烈,企業如何利用好稅收優惠政策開源節流?
    更多稅收優惠政策,及節稅方案請關注《優捷稅》~面對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除了完善的管理和合理的經營之外,合理的稅務籌劃也是企業在眾多競爭對手中生存下來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一次偶然的機會,公司了解到一些稅收優惠地區的稅收優惠政策,公司高層經過討論決定將新公司註冊到有稅收優惠政策的地區。公司高層之所以決定在稅收優惠地區註冊新公司,是因為總部經濟招商模式和一站式服務是兩大亮點。招商服務平臺可以為企業提供一站式高效簡便的服務。當然,重要的是稅收優惠地區能夠為企業提供稅收優惠政策及財政獎勵返還。
  • 帶貨成明星們的副業:網紅們如何抗住衝擊?
    問題來了,抖音為何要直接找明星而不是孵化網紅呢?原因在於兩點:其一,頭部網紅主播資源難搶,想要和頂級的MCN機構競爭難度大,而且孵化頭部網紅的周期太長,需要投入很多資源,直接請明星入局,簡單直接有效。其次是,中腰部網紅中,具備成長性的少之又少,要發掘中腰部中的潛力股打造成頭部,費時費力,需要長時間的培養,。
  • 老人:兒子越有出息,家族越容易「斷根」,危言聳聽背後藏著現實
    網紅校長鄭強的這一段話,讓很多父母感觸頗深:「凡是兒子回不來的地方,你買5套房都沒有用!」中國人的家族觀念很強,很多傳統節日,都是一大家子聚在一起過的。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家族觀念已經變淡了,尤其是在農村地區,表現得更加明顯。
  • 漢蘭達越賣越火,為何是中國市場的悲哀?
    但是,漢蘭達在國內賣得越火,就越說明了中國市場的悲哀。1、一代神車?公開資料顯示,豐田於2000年在紐約車展上發布了第一代漢蘭達,隨後風靡全球市場。2007年第二代漢蘭達以進口車的身份,正式登陸內地市場。2009年,廣汽豐田揭開了國產漢蘭達神秘的面紗,上市僅3個月就突破了單月5000臺的銷量,風頭一時無兩。
  • 三位年齡越大越有韻味的女星,我最愛第二位,你最中意哪位呢?
    明星越來越呈現低齡化的狀態,很多童星幾歲就已經開始在娛樂圈裡活躍了,小小年紀就在各個劇組裡輾轉,十幾歲出道的更是比比皆是,這是市場需求也是因為明星想要儘早在娛樂圈裡立足,像是易烊千璽剛20歲已經是影帝級別的了,所以娛樂圈裡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 社區團購低價搶市風越刮越猛
    來源:臺海網臺海網12月18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孫春燕)不僅菜販,隨著社區買菜熱度的持續升溫,不少傳統實體門店也扛不住了。昨日,導報記者調查發現,隨著社區團購的買菜風越刮越盛,市場被各種低價平臺用力撕扯,設立於各小區的「團長」忙的快要瘋掉了,可傳統生鮮門店的「蛋糕」卻越來越小,水果店、小菜攤苦不堪言,連一些超市也開不下去了。
  • 出道12年卻越混越差,從演員淪落為網紅,堪稱娛樂圈最慘女藝人
    雖然娛樂圈看起來非常光鮮亮麗,然而競爭也是非常激烈,沒有人可以永遠十八歲,但是總有人十八歲,這也是一個稍微不努力就可能會被淘汰的圈子,沒有曝光就沒有流量和新聞,所以每一位藝人每天都在爭取著機會,因為一旦被觀眾遺忘,想再重新鹹魚翻身簡直是難上加難,每年上映的電影和電視劇數不勝數,但是真正能被觀眾記住的,又有幾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