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貨成明星們的副業:網紅們如何抗住衝擊?

2021-02-15 首席娛樂官

疫情之下,影視行業營收艱難,直播帶貨似乎正在成為明星們的副業。羅永浩之後,前段李小璐也在抖音的第一場直播帶貨也引發了諸多熱議,這樣一場零宣傳的4小時直播帶貨,累積觀看人數達到3791.3萬,銷售出28.8萬件商品。

有業內人士粗略的算了一筆帳:坑位費是30萬×21是630萬。音浪收入是85.9萬,佣金是4769萬×30%=1437萬,相加超過2000萬。短短4個小時的直播收入,這樣的帶貨成績是頗為讓人驚訝的。

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最近董明珠直播首秀賣出22.53萬元,其中的差距其實恰恰彰顯了明星依然是直播帶貨戰場不可忽略的一股力量。

從羅永浩之後,李小璐轉型為帶貨網紅也是一個信號,在今年影視圈不景氣的情況下,直播已經成為明星的重要謀生手段。甚至我們看到張繼科、張國偉、吳敏霞等眾多體育明星也進入短視頻平臺,加入直播大軍。

明星帶貨早已成為一股暗潮,2019年3月,淘寶直播就開啟了「啟明星計劃」,去年7月,淘寶官方透露,入駐淘寶直播的明星已達到200+,包括李湘、王祖藍、主持人李響、柳巖、郭富城等明星均已加入帶貨大軍。

2019年,劉濤、周震南、朱一龍、胡歌、桂綸鎂等多位明星先後出現在李佳琪直播間。當前,從微博轉戰短視頻的明星也越來越多,加之當前經濟大環境不好,影視行業不景氣,許多明星面臨無戲可拍的狀況,在娛樂圈市場低迷的當下,明星帶貨可能會成為明星的標配副業,將會有越來越多明星加入直播潮流。

事實上,直播是一個很適合明星賺取第二份副業的風口。

其一,帶貨是一種信任變現。早前網際網路營銷專家劉焱飛曾經總結:網絡直播購物是一種組合型的營銷方式:活靈活現+體驗感強+限時促銷+好奇心+衝動消費+明星效應+信任背書。

在筆者看來,信任背書是完成營銷轉化的一個最為核心的要素。網紅KOL從獲得關注到銷售達成,它需要在粉絲群體中建立信任價值,然後依賴信任變現。

用戶因為相信網紅KOL的推薦,才會種草某產品。但對於明星來說,其個人的名人效應就是一種信任背書,他們直接跳過了建立信任價值這個階段。

其次,明星原有忠誠粉絲群體本身就很龐大,他們不需要像網紅那樣不斷拍攝作品去打造人設,而是直接利用自己的人氣變現。簡言之,明星直接跳過了網紅的原始積累階段,不用像網紅們那樣先播種施肥,而是直接下地收割。

所以說,明星們進場做直播,其實就是一場針對中小網紅的降維打擊,誰先入場,誰就佔據流量與話題先機。

可以想像,在今明兩年,由於疫情對影視業的衝擊以及許多行業廠商都將產品銷售、營銷重心轉移到直播間,在商業利潤的驅動下,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明星加入到直播大軍當中來。更有業內人士直言,今天直播將會成為明星的第二大收入。

平臺方需要明星

隨著短視頻流量增長見頂,如何挖掘存量用戶的商業價值成為共識,在這種情況下,帶貨能力將成為衡量各大短視頻平臺商業價值的重要指標,平臺在供應鏈環節的競爭優勢非常重要,它決定了資本市場對短視頻平臺的估值標準,也是短視頻營收增長破局的重要方面。

對於抖音來說,從6000萬籤下羅永浩開始,就可以看出它在直播帶貨生態打造上的焦慮——淘寶有薇婭與李佳琦,快手有辛巴,抖音卻沒有代表性的主播,在直播帶貨領域,抖音急需一個撐得起場子、在帶貨能力與影響力層面能與辛巴薇婭李佳琦們並駕齊驅的主播,但很顯然,帶貨三場,觀看人數下滑超八成的羅永浩明顯還不夠分量。

對於抖音來說,在供應鏈、直播帶貨生態、流量層面的基礎設施已經鋪設完畢,在直播帶貨上,抖音更需要依賴找明星的這種路子。問題來了,抖音為何要直接找明星而不是孵化網紅呢?

原因在於兩點:其一,頭部網紅主播資源難搶,想要和頂級的MCN機構競爭難度大,而且孵化頭部網紅的周期太長,需要投入很多資源,直接請明星入局,簡單直接有效。

其次是,中腰部網紅中,具備成長性的少之又少,要發掘中腰部中的潛力股打造成頭部,費時費力,需要長時間的培養,。這也是平臺的糾結之處,平臺需要儘快做大生態,打造大量優質的頭部,通過頭部帶動粉絲與品牌主入駐。但由於頭部孵化不易,找明星駐場是一個更快的手段。

明星入場,對中小網紅的一輪衝擊不可避免

明星帶貨也有負效應。

明星直播帶貨無非兩種,一個是自己直播帶貨;二是找到那些知名主播,去他們的直播間幫主播賣貨,其實也在為自身進入直播江湖做鋪墊與預熱。

大量明星的進入會有很強的鯰魚效應,明星與網紅的界限變得愈加模糊,但明星與網紅的競爭不是發生在明星與頭部網紅之間,更多是明星與中腰部網紅之間的爭奪。

雖然明星是站在帶貨食物鏈的頂端,但對頭部網紅影響有限,網紅產業也有二八理論,不到20%的網紅賺到了80%的行業收益。據早前業內的判斷數據,淘寶直播的GMV,薇婭佔了30%,李佳琦20%。

這些頭部網紅們建立了他們自己的核心價值優勢,其一是他們有強大的議價能力與個人知名度,比如李佳琦、薇婭、辛巴、張大奕、散打哥們的知名度不遜於當前的一線明星。

其二是頭部網紅背後的團隊、供應鏈,都很強大,專業過硬,他們在資源團隊、專業性、影響力、粉絲群體等諸多方面建立了自己的護城河,不缺品牌客戶。這是他們相對於明星的核心競爭力,也是明星們短時間無法侵蝕的。

當下的明星試水直播帶貨,往往會先去頭部主播的直播間走一圈,再試水自己賣貨。其實也有蹭一波頭部網紅熱度的目的在。

而粉絲在十來萬到百萬之間的中腰部、尾部網紅其實處於一個相對尷尬的位置,尤其是中腰部網紅——這部分群體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他們很可能是被明星們衝擊的對象。

明星由於其本身的天然流量、粉絲、話題效應,能拿下更多的品牌商資源,中腰部、尾部KOL是屬於被品牌商挑選的對象,與商家廣告商的匹配對接過程中不佔優勢團隊收益不穩定,稍有不慎,資金鍊斷裂,往往就消失在網紅大軍之中。在整個大盤之中,明星群體越龐大,那麼這意味著中小V生存會越艱難。

在國內,MCN機構競爭激烈,據克勞銳方面統計,截至2018年12月,MCN機構數量已經超過了5000家,並且90%以上的頭部紅人被MCN公司收入囊中,或成立了自己的MCN。中腰部網紅如何背後沒有MCN機構,那麼它們還面臨著大量MCN機構的衝擊。

直播帶貨的核心不在於流量,而在於專業性與信任價值

在筆者看來,平臺方應該警惕明星對中小網紅的衝擊。因為一個健康的平臺帶貨生態,它應該具備穩定的金字塔結構,腰部與底部的穩定與生存能力才能確保平臺帶貨生態的穩定。

對於平臺來說,應該更多扶持底部與中腰部網紅,打造健康與公平的上升通道與機制,只有這樣才能讓更多的網紅們看到營收希望,拉動網紅主播們與用戶的活躍度。如果過於扶持明星,相當於將少數的頭部做大,但腰部與底盤不穩。

在明星引入的同時,如何確保中腰部、尾部網紅的生存能力,是短視頻平臺商業生態穩定性的重要一環。

在當下,腰部與底層網紅本身就面臨著艱難的生存現狀,粉絲不足10萬的尾部網紅關注度與收益都不穩定。

當然抖音、快手都有扶持中腰部的行動,比如抖音在扶持素人網紅,突出腰部力量,抖音小店取消了用戶必須有1000個粉絲的門檻限制。快手也有推出「激勵計劃」,在流量分配層面有意識的制衡平臺中存在的傾向於頭部的趨勢。

隨著越來越多明星湧入,明星將不可避免與帶貨網紅搶飯碗平臺是保證流量分配的均勻與公平,明星與素人一視同仁,還是有意識的扶持明星流量,將其打造成為一個類似微博的娛樂化的新媒體平臺?這將成為短視頻平臺需要考慮的問題。

明星是視頻內容領域最有影響力的人群,它們對平臺的活躍度的帶動作用非同小可。大量明星進入帶貨市場,某種程度也是瓜分網紅的品牌預算,打破了利益均勢。

對於第一梯隊的短視頻玩家而言,它需要維持一種相對公平、惠普與流量平衡的內容生態,可能需要處理好明星流量與普通短視頻創作者、網紅流量之間平衡。

但對於第二梯隊的玩家而言,爭取更多的明星大V,重點扶持明星玩家,帶動大量明星粉絲進入,形成娛樂化的平臺生態,激活明星粉絲的活躍度與商業價值,也不失為一種競爭策略。

我們也能看到抖音的流量模式正在發生微妙的轉變,過去抖音更注重C端消費者流量的積累,但隨著抖音的流量價值與規模逐漸增強,它正在試圖打造一種流量適配的惠普機制,將公域流量與私域流量盤活。

明星的大量進入可能變相擠壓了中小網紅的生存空間,平臺的主播結構往往也因此失衡。對於平臺來說,需要思考的問題是,不是任何明星都能帶貨的,也不是有流量就能帶貨。

對於平臺來說,要打造直播帶貨生態,其實是要建立信任價值與專業價值。拿直播帶貨一哥李佳琦來說,消費者願意為李佳琦推薦的口紅買單,不僅僅是因為李佳琦的顏值與流量,而是相信他在口紅界的專業辨識能力。

李佳琦被人們稱為口紅一哥,本質是源於他在口紅界樹立了專業的人設與無可撼動的行業地位(從不少網友的反饋中,也可以看出這點),口紅這個品類能和李佳琦產生直接聯想。

對應到平臺本身來看,一個健康的帶貨平臺,應該在各種垂直領域,有大量的垂直專業主播來帶動產品銷售。

因為從銷售專業分工層面來看,無論是化妝品銷售、廚具銷售、數碼產品銷售、服裝銷售,每一個品類的都是一個獨特且有專業度要求的「工種」。如何打造平臺帶貨的專業性調性與信任價值,才是平臺方應該思考的長期方向。

面對明星們下場帶貨,網紅們如何對抗衝擊?

其實隨著近年來網紅經濟大潮的爆發,明星們也很焦慮,網紅依託直播短視頻等新興平臺,快速完成粉絲積累,積聚人氣,搶奪並瓜分了明星們的廣告資源。

如今明星直播帶貨相當於是一場反攻,面對明星大量下場帶貨,網紅們如何應對這場衝擊成了他們的生存要義。

筆者認為,網紅們並非全是劣勢。

其一,不是所有明星都能帶貨,網紅更應聚焦在個人專業性人設打造上。

網紅帶貨行為依賴兩點:其一是信任價值;其二是專業性的人設。如前所述,李佳琦的走紅其實就體現了專業性人設的成功。這是明星所欠缺的,畢竟,許多網紅是銷售出身,明星是依賴人氣變現,KOL網紅是依賴專業人設變現。

未來隨著直播帶貨的規範,直播帶貨的核心競爭力將越來越決定於選品與推介的專業性。專業性決定著復購率與退貨率以及品牌的影響力,如果沒有專業性支撐,明星帶貨最終只是會一錘子買賣,而不會是一個持久的生意。

其二:帶貨對明星而言是副業,興趣挑戰不了吃飯的本事

對於明星來講,直播帶貨是副業,他們的主業在於演戲、唱歌等方面,主業光環越大,副業也將水漲船高,反之亦然。

儘管直播帶貨的收入甚至要高於明星的主業,但明星們心理清楚,真正需要花費足夠時間和精力的依然是主業,主業強大才是副業吸金的前提。

對於網紅們來說,長期在直播間與用戶互動,粉絲對主播的黏性忠誠度高。比如快手最大的特點就是老鐵經濟,主播們從上到下默契地實行著「老鐵」制,創作者更在意是否能通過各種互動手段與粉絲打成一片。

這是明星們無法做到的。明星會顧及形象不願過低放下身段,他們並不會完全按照主播慣用的方式向用戶輸送內容,光腳不怕穿鞋的,這是網紅的優勢。這也是為何頭部網紅能做到粉絲量、互動量和影響力、帶貨能力要高於明星。

有一句話是,別拿你的愛好來挑戰我吃飯的本事。放在明星與網紅們在帶貨戰場的競爭,或許頗為恰如其分。

其三:市場會更關注帶貨人的長期價值

對於品牌方來說,找明星帶貨其實並非關注它的帶貨能力,更多是一種單純的品宣作用,這相當於找明星在直播間做一個品牌代言。

在初期試水帶貨的明星會具備很大的新聞話題效應,吸引大量粉絲與路人觀看,初期的帶貨效果往往不俗,但圖新鮮的粉絲也並非每次都會為明星帶貨買單,明星帶貨的熱度並不具備持久性。如果品牌方抱著帶貨的目的長期找明星帶貨,明星們由於在專業辨識度與講解能力層面的缺失,翻車的可能性也很大。

不過,隨著帶貨直播的推進,市場會有一個去粗取精的過程,誰更具長期帶貨價值,誰更能打造品牌辨識度與專業價值,品牌方會有自己的判斷。

此外,網紅還是有明星無法複製的特點:他們通過個性化的直播內容來彰顯自我獨特的形象,顛覆了此前明星單向的表演規律,具備更多新的特質。

說到底,明星帶貨是明星們自我尋求曝光的方式,也是一種尋找自我存在感與商業價值的過程。

只不過隨著明星的大量湧入,中腰部網紅們的日子可能越來越難。對於平臺方來說,引入明星是必要的一步,畢竟明星的入駐能夠有效地帶來流量與用戶活躍度;而對於品牌方而言,「明星帶貨」也能給產品附加品牌溢價。

但是如何平衡整個網紅金字塔結構的合理性,在大量明星帶貨的衝擊下,如何確保中腰部、尾部網紅們的生存能力,可能是平臺生態穩定性與可持續性的不可少的一環。對於網紅們來說, 堅持長期主義與專業主義,是應對明星衝擊的不二法門。

相關焦點

  • 明星們搞副業,為什麼偏愛開火鍋店?
    但很多明星卻在這個時候紛紛入場,且新店開的是如火如荼。相信喜歡刷抖音的你,會經常刷到杜海濤、陳赫、鄭愷等與眾多網紅達人在火鍋店內的合拍段子。因為一天之內需要合拍的達人眾多,即便是演技在線的陳赫、鄭愷也因事先毫無準備,頻頻在視頻中動作慢半拍略顯尷尬。明星們經商幹副業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奇怪的是他們紛紛選擇了開火鍋店。
  • 網紅上升,明星下沉:為什麼明星越來越幹不過網紅?
    一直以來,大眾心裡都有一條鄙視鏈:明星高級,網紅低端。自2020年初到現在,局面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網紅從鄙視鏈的底層搖身一變,成為了資本的寵兒;反倒是受影視市場波動影響的明星們,無戲可拍,無活可接,紛紛向流量低頭,下海直播帶貨。
  • 明星們的隱藏副業,陳赫胡海泉的不稀奇,張歆藝的卻讓何炅很意外
    身著高定禮服、出席各大紅毯、參加各大典禮……鏡頭下光鮮亮麗的明星,仿佛與普通人之間隔了條銀河那麼遙遠。不!是幾十條銀河!但,你一定不知道他或她其實還是個麵館老闆!又或者是某個火鍋店老闆、麵包店老闆、奶茶店老闆……甚至!有人還是美妝博主、房產中介、專業伴郎!接下來,就來曝光這些主業唱歌拍戲,副業與百姓搶生意的明星們!
  • 橫店群演們都去當「網紅」了?
    自從陳赫5月份在抖音帶來直播首秀後,三五不時的就會聽說某某明星即將帶來直播首秀。影視寒冬,直播行業不僅有明星們的身影,群演們也同樣混得風生水起。如今,劇組回來了,群演們卻早已不想在一棵樹上吊死。618購物節前夕,「橫店群演第一村」發出了《關於打造淘寶直播橫店第一村的通知》,號召沒戲拍的群演轉戰直播,讓直播成為「橫漂第一副業,人生第二選擇」。而這種官方號召某種程度上加劇了群演的流失。
  • 姐姐們不玩唱跳,挑戰頻翻車的明星直播帶貨生態
    姐姐們不玩唱跳,轉而挑戰頻翻車的明星直播帶貨生態,一檔綜藝能做到嗎?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姐姐」綜藝新玩法:25位女明星成「見習主播」見過30+姐姐們在舞臺上唱唱跳跳並成團出道,25個姐姐同一時間開25個直播間PK直播帶貨,主打直播帶貨跨界主播職場競技秀,將給觀眾帶來新鮮感。
  • 扒一扒明星們的副業都忙啥生意,他們是如何成為富豪的
    許多明星會利用本身的知名度,從事其他副業,因為任何人都明白美貌與聲望總有一天會走入歷史,或者被人取代,因此在自己未被觀眾遺忘前,就該善用這一優勢才對。我們考察了一番好萊塢大明星的副業之後發現,明星副業大多是開餐廳、酒吧、成立音樂、影視公司及寫書等幾種方式。而這些種類中,大明星們似乎比較偏愛開餐廳或酒吧,因為進入這類副業的門檻不高,還可以利用自己的知名度招攬生意。
  • 為什麼明星們都喜歡找網紅當老婆
    近幾年興起的網紅,真的是一個比一個漂亮。儘管她們通過整形而調整了自己原本的模樣,但仍然博得明星們的喜歡。縱觀娛樂圈的明星找老婆的標準,就會發現越來越多的明星在選擇老婆這件事情上,更加青睞於網紅陪伴自己度過餘生。這是為什麼呢?
  • 「大牌」咖啡店,明星們的副業
    明星開店最大的優勢是他們的人氣,許多明星會利用本身的知名度吸引顧客,明星們選在當紅時期開店,很好地利用了名人效應,這些店裡往往陳列著明星的海報或個人收藏,主打「偶像就在你身邊」的親近牌,以及會「偶遇明星」的誘惑。
  • 娛樂圈的明星們不為人知的副業曝光,被演員耽誤的有哪些
    娛樂圈的明星們,不管當紅的流量明星還是退隱的明星們,很多都有自己的副業,而且各種副業領域也混得風生水起。經商的,投資的,像小綿羊張藝興的工作室是2019年的橫店的納稅第一大戶,賺錢能力棒棒的。還有多少不被大家知道的副業呢?
  • 細數韓流明星們的副業
    所以副業就在無心之間建立了。這家度假山莊是他送給家人的禮物! 僅僅是禮物!人家根本不是為了賺錢!山莊位於京畿道浦川市,最好是冬天去,因為景色很漂亮,處在一片白茫茫的雪之中,湖泊對面山莊名為Dolce Vita ,取義大利語,寓意甜蜜的人生。 是權志龍親自參與設計,目前由權志龍父親經營的度假別墅。
  • 開300家火鍋店,將直播當成主業,被嘲向網紅靠攏後陳赫霸氣回懟
    如今的陳赫,更多的是與「網紅」兩字掛鈎,開網紅火鍋店,拍網紅段子,學網紅直播帶貨。為了開火鍋店與網紅們打交道,為了直播帶貨聯合同公司明星及網絡紅人們連發,網紅們則借著陳赫幫自己增排場增粉,提高自己的形象與影響力。
  • 網紅明星們掙錢真的太容易,直播帶貨隨便一掙,就是上億
    2020年是明星網紅們直播帶貨的火熱年,他們一己之力能撼動整個網絡大軍,在短短幾個小時的時間就能銷售以億為單位的數額。範冰冰範冰冰與網紅雪梨一起直播帶貨而這些網紅明星們隨手就是呼風喚雨,對他們來說賺錢實在是太容易了。
  • 疫情黑天鵝,直播帶貨成救命稻草
    也是在這個情況下,直播帶貨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 在鄭州,傳統批發市場錦榮商貿城的商家紛紛拿起手機,人生中第一次嘗試直播帶貨;在臨沂,因為工人們沒辦法正常上班,快手主播陶子發動家人齊上陣,希望能儘快把貨發出去。 除此之外,不少線下廠家也把直播當成重要的銷售渠道。
  • 明星、商界大佬們紛紛「下海」帶貨,網友:放過我們這些普通人吧……
    明星帶貨更是成為一種趨勢。僅在5月份,鹿晗、吳亦凡、王凱、郎朗、任嘉倫、潘粵明、易烊千璽、韓雪等明星走進帶貨直播間;劉濤、陳赫等明星更是直接成為帶貨官,將直播帶貨作為一項新的副業來經營。 大佬們帶貨更多是出於宣傳自家品牌的需要,那明星為什麼紛紛參與直播帶貨?
  • 是什麼難住了美特斯邦威、海瀾之家、紅蜻蜓們?
    疫情期間,周立宸參與跨越京東、天貓、微信全平臺直播,與明星柳巖、笑星楊迪共同直播帶貨。回顧幾家老牌服飾企業交接班的過程不難發現,二代們入主企業開始,往往也是企業求新的肇始。這裡有創二代們希冀在父輩事業上做出自己成績的個人願望,但更多與服飾行業近年來的劇變相關。
  • 盤點當今明星們的副業。
    最近鄧倫當伴郎上了熱搜,很多人打趣到這是第幾次當伴郎了,據說他有十幾個發小,但已婚才第4個,怪不得有人說鄧倫主業是伴郎,副業才是明星。現在越來越多的明星都不滿於自己的一個職位,很多都利用自己的名氣發展副業,只要是明星粉絲就心甘情願買單,不得不說明星的號召力和普通人沒辦法比,創業自然比普通人輕鬆很多。「曾小賢」陳赫開的火鍋店眾多明星網紅捧場。
  • 抖音和快手是明星們的下一個「微博」?
    2.疫情刺激是表,經濟周期是裡一場疫情讓中國影視圈遭受到史無前例的衝擊,影視城不讓拍戲,編劇賣不出劇本,演員們也都無戲可拍。隨著而來的,就是大量明星演員入駐自媒體和短視頻平臺以此來刷臉維持自己的人氣在線。然而事實上,疫情只能算是加速器。娛樂產業的周期性因素驅使。
  • 王思聰和他的網紅女友們
    各大吃瓜群眾和媒體相繼蜂擁,而毫無名氣的王思聰贏下一局,正式踏進了網紅領域。這一年他剛從英國退學而歸便註冊了新浪微博,幾乎把當時他覺得不爽的人都罵了一遍。這其中不乏有黃光裕,張蘭等商界人士,也有如張馨予這樣名氣不高的二線明星。我行我素、「非常規富二代」的標籤很快被網民所接納,王思聰自此成了第一代網紅。
  • 228萬粉絲網紅自曝直播帶貨月入65萬,難怪劉濤、李湘轉戰直播界
    短視頻的風潮下直播帶貨成了新興熱門行業,很多人站在這個風口下完成了人生的逆襲。他們可能只是平平無奇的普通人,卻在直播間獲粉百萬帶貨上千萬。而在這個熱潮之下,明星們也紛紛轉戰直播界,連劉濤這樣的一線女星都常駐在直播間,為帶貨而努力。
  • 藝人是副業,做生意是主業!細數韓流明星們的副業
    所以副業就在無心之間建立了。這家度假山莊是他送給家人的禮物! 僅僅是禮物!人家根本不是為了賺錢!山莊位於京畿道浦川市,最好是冬天去,因為景色很漂亮,處在一片白茫茫的雪之中,湖泊對面山莊名為Dolce Vita ,取義大利語,寓意甜蜜的人生。 是權志龍親自參與設計,目前由權志龍父親經營的度假別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