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需要爭分奪秒獲取的另一種極致之鮮,是於鵝肝、松露並稱於世界三大美食的鱘魚卵魚子醬,最高品級的魚子醬以克為單位,價格和同等重量的黃金相當
魚子醬最負盛名的產區是裏海,也是鱘魚的故鄉,俄羅斯緊鄰裏海,是全球公認生產頂級魚子醬的國家,
基裡爾是俄羅斯鱘魚養殖場專職取魚卵的人,他非常了解鱘魚,據基裡爾介紹,能被製成高品質魚子醬的鱘魚,平均壽命長達百歲,至少需要二十年才能產卵,而只有六十歲以上的鱘魚魚卵才能製成世界頂級的魚子醬,魚子醬為何會如此之鮮?這一粒粒魚卵就是完整的生命,魚卵階段匯集了整個生命的最鮮,
鱘魚卵天生具有鮮味優勢,但要把這種鮮發揮到極致,就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魚子醬的製作,快是製作魚子醬的關鍵,魚卵取出後必須要在15分鐘內完成12道工序,最關鍵一步必須由評定師來完成,她要根據魚子的大小、色澤、氣味等情況來決定加多少鹽,鹽的作用是保鮮和提鮮,當魚子的鮮于食鹽中的鈉離子結合形成穀氨酸鈉,就能釋放出更強烈的鮮味,
魚子醬的鮮味是綿長的,這種綿長不僅有來自深海的氣息,也有鱘魚漫長一生所集聚的精華,從古至今,魚子醬代表的不僅僅是一種食物,而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今天,魚子醬依然代表著奢華,吃法也頗為講究,舀取魚子醬最好選用貝殼、木頭等天然材料製成的小勺,這樣才不會破壞魚子醬原汁原味的鮮,
在山野叢林間,同樣也有來自泥土的芬芳,來自大地的恩賜,據葉卡捷琳堡6000公裡以外的蜀南竹海,隱藏著一種被稱之為地下精靈的奇珍
這個季節是唐光軍一年中最忙的季節,每天天不亮就進山,他要找的就是珍貴稀有的地下精靈野生竹蓀,
野生竹蓀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腐生真菌,堪稱菌中貴族,它富含鳥苷酸,儘管鳥苷酸本身沒有鮮味,但當於其他富含鮮味胺基酸的食材一起烹飪,在鮮味相乘的神奇作用下,整體鮮味會放大數十倍,野生竹蓀的生長地往往人煙稀少,綻放時間有很短暫,如果沒有被及時發現採收,一兩個小時野生竹蓀就會自溶腐化
廚師王建業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的幾個月,他的拿手絕活就是烹飪竹蓀宴,四川人的調味品裡少不了辣椒,幾乎每道菜都離不開辣,但唯獨用竹蓀做的菜不放辣椒,原因是避免辣味遮蓋掉竹蓀的鮮,很多客人都是衝著王建的竹蓀宴來的,
今年雨季來得晚,連日來的太陽讓本就稀少的竹蓀更加難找,溫度過高,溼度不夠空有三十年的經驗也沒有,今天運氣不佳,一個多小時的搜尋,終於發現第一個竹蓀,但還是來晚了一步,
雖然奔波了一天,回到家中的唐廣軍也不能馬上休息,必須第一時間涼嗮竹蓀,如果沒有及時涼嗮或烘乾,三四個小時後竹蓀就會腐爛,涼嗮過程中竹蓀菌體溫度逐漸升高,產生大量的游離胺基酸等鮮味物質
這個季節是野生竹蓀生長最旺盛的季節,他知道雨過天晴後,竹林裡會冒出不少竹蓀,這是一場關係到全年收成的雨,雖然只持續了兩個多小時,但對唐廣軍來說已經算是上天的恩賜了,明天到底能採收多少竹蓀,現在還是個未知數
有心人才會受到特殊的眷顧,幾天前唐廣軍考察的可能出現菌坑的地方,真的長出了更多竹蓀,竹蓀的菌裙完全展開之時,也是組織蛋白酶活性最大是時候,因此這個時候採摘的竹蓀其鮮味物質含量也是最多的,
13年來唐光軍一直堅持把枯葉撒到竹林下面,雖然竹蓀從破土到成熟只有幾個小時,但這些供菌絲生長的腐植物可能需要幾年或十幾年才能長成竹蓀,他期待親手撒下枯葉的地方能長出更多的野生竹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