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磷蝦:6.5億噸「海上金礦」,中國將會是唾手可得嗎?

2020-12-23 漫聊新科技

圖為南極磷蝦結構

南極生態圈中,磷蝦是最重要的橋梁物種,同時也是地球上繁殖量最大、種群數量最多的物種之一,它是南極海洋中許多生物的主要食物,對維持南極生態系統的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自從挪威開始規模化開發南極海洋磷蝦資源以後,世界各國已經開始對這塊「無主之地」虎視眈眈,那麼中國是否有機會分一杯羹呢?

圖為冰海下的「糧倉」

南極磷蝦:海洋生物中的「眾矢之的」

在遼闊的南極海洋中,磷蝦的數量很多,也成為了許多大型動物的主要食物來源,一頭成年藍鯨可能每天吃掉4噸,據悉,如果全球的鬚鯨加一起算,每年要吃掉3400-13000萬噸的南極磷蝦。除此之外,海豹、企鵝和海鳥等動物也會捕食它,僅海豹這一種群,每年就會吃掉6300-13000萬噸。然而這還不是最慘的,連人類也跑來南極捕撈,還好其具有強大的繁殖能力,過一段時間可恢復被捕撈前的量。

磷蝦引起了南極開發熱潮

南極磷蝦具有極大的商業價值,蘇聯在上個世紀開始大規模捕撈以來,就引發了世界各國的南極捕撈熱潮,中國、智利、烏克蘭等新興國家也紛紛加入。隨著人類捕捉規模的進一步擴大,磷蝦種群數量的自我修復能力已經超過了極限,導致一些鯨類缺乏食物而餓死,於是《保護南極海洋生物資源公約》由此產生,對南極捕撈地區和數量進行了限制,但是有些國家依舊我行我素。

圖為中國深藍號捕鯨船

南極巨大資源寶藏,中國搶佔先機

南極磷蝦具有極高的戰略資源潛質,誰能率先進入搶佔先機,誰就能在未來的競爭中有更多的話語權,我國在2013年才算開始對南極進行開發,開發基礎相對比較薄弱,當年的產量僅有3.19噸,不過經過三年的發展,快速增長到6.6萬噸,雖然只有挪威捕獲量的一個零頭,但是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已經很不錯了。

真正給我國南極開發能力帶來巨大提升的還是「深藍號」捕鯨船的建造,它是由中國與歐洲著名的船舶設計公司共同設計的,有了這一「重器」的加入,明年我國磷蝦捕撈量有望穩定在10萬噸以上,成為僅次於挪威世界第二捕撈大國。

在南極這塊「無主之地」全世界每個國家都有資格進行開發利用,面對如此豐富的磷蝦資源,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合理有效地挖掘南極這個「金礦」。(清風)

相關焦點

  • 探秘|南極磷蝦不是蝦?南極磷蝦麵面觀
    他們認為:名字裡有個「蝦」字,就認為南極磷蝦是蝦的說法,顯示是不科學的。鯨魚就不是魚,海馬也不是馬,同理,南極磷蝦也不一定是蝦。另外,雖然南極磷蝦從外形上看很像蝦,但其實,它們和真正的蝦還是有區別的,因此,南極磷蝦不是蝦。
  • 南極100億噸磷蝦,10隻等於1/5斤肉牛,為什麼不吃?專家:保存難
    南極磷蝦目前,已知的南極磷蝦有8種,它們分別是:大磷蝦、晶磷蝦、冷磷蝦、三刺磷蝦、瓦氏磷蝦、長額磷蝦、長額櫻磷蝦、近櫻磷蝦。南極磷蝦之所得名,是因為它們能發出磷光,在夜晚清晰可見。同時,因為南極磷蝦的黑色眼睛,它有一個別名,叫做黑眼蝦。
  • 它,似蝦非蝦,南極儲藏了6億噸,添加至餌料常引來魚群搶食!
    南極磷蝦是蝦嗎,估計絕大部分釣友被這一問題搞迷惑,磷蝦還不是「蝦」?對,還真不是。南極磷蝦是一種似蝦非蝦,介於浮遊動物與遊泳動物的甲殼類生物。它的甲殼與胸甲部分連接,胸甲部分較小,無法掩蓋身體的其他部分,以至於磷蝦的鰓裸露出來,肉眼可見。
  • 磷蝦每年要被吃掉將近2億噸,為什麼還吃不完?
    人類每年都要吃掉,將近兩億噸的磷蝦,為什麼還沒有被吃光?
  • 柳玉平:在濟南「挖掘」南極寶藏
    每年5月份前後,數以千噸的南極磷蝦,經過1萬多公裡的海上漂泊,再經過陸路,被運送到濟南這個園區的車間裡,然後加工成磷蝦油、蛋白質、肽、甲殼素等,成為人們的口中之物,或者用於醫藥領域。而這家公司的掌門人是一位女性,叫柳玉平。在她看來,南極磷蝦渾身是寶,她要做的,是在濟南「挖掘」南極這一特有生命的寶藏。
  • 遠洋漁業:海上「淘金」35年,中國成最大「黑馬」?
    魷釣船除了魷魚,近年來中國對南極磷蝦的捕撈量也相當可觀。中國第1次派遣船隻到南極海域捕蝦是在2009年,而在此之前,南極的磷蝦資源早就已經被「收割」了好幾輪。事情還要從上世紀70年代說起。當時的蘇聯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遠洋船隊,在全球都找不到第二個對手。於是,蘇聯船隊率先抵達南極海域,實現了對南極磷蝦的商業開發,捕撈和加工能力都相當強悍。
  • 船總長167.6米!「煙臺造」南極磷蝦運輸船順利下水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梁瑩瑩 通訊員 房欣第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中集來福士獲悉,9月17日上午,由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簡稱「中集來福士」)為挪威阿克集團旗下阿克海洋生物有限公司(簡稱「阿克海洋生物」)建造的南極磷蝦運輸船項目在中集來福士煙臺基地順利下水
  • "小眾"磷蝦油,為何在韓國遭到瘋搶?
    同時,節目中,許多中老年人通過堅持服用來自挪威的紅色「磷蝦油」。經過檢測發現:有害膽固醇密度降低,有益膽固醇密度升高,內臟脂肪減少等等,證明磷蝦油對心腦血管健康的助益十分明顯。於是僅這一檔節目中,3萬瓶磷蝦油便被搶購一空。從今年6月份開始,因為韓國民眾的瘋搶,韓國磷蝦油供不應求、缺口巨大。全球磷蝦油產品大量流入韓國,韓國一躍成為世界最大的磷蝦油相關產品需求國。
  • 趣知識;南極洲與北極地區的動物、南極冷還是北極冷
    (像外星建築的南極科考站)全洲年平均降水量為55毫米,極點附近幾乎無降水,空氣非常乾燥,有「白色荒漠」之稱。氣候酷寒,極端最低氣溫曾達-89.2℃(1983年)。二,北極和南極的動物。a,北極動物主要有北極熊,馴鹿,狼,狐,兔,海魚以及海鳥。
  • 中國北極旅行第一人是康有為?如何在南極吃上新鮮麵條?聽「後浪...
    在人跡罕至的極地,中國的科考足跡穩步向前。8月28日上午,上海科技節系列活動之一「極地科考的後浪」在上海中心大廈舉辦,來自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的四位青年科考人員講述極地科考的研究成果,吸引87萬觀眾在線觀看。
  • 我奮鬥的東西,別人卻唾手可得,你說我這麼努力有什麼意義?
    問了周圍的一些朋友,發現剛畢業的年輕人工資高於其父輩,還真是一個普遍現象,哪怕父輩有了幾十年的工齡,甚至有著高級職稱。 其實仔細想想原因也很簡單,比如說微信、支付寶這些新技術,我們得耐心教多少遍,部分爸媽才能勉強會用;還有網絡詞彙也是只有年輕人才能迅速領會並跟上的,而中老年人只讀得懂這些表情包...
  • 南極冰下都有啥?那裡的百合都會跳舞!
    以原生動物和鞭毛藻為代表的異養單細胞生物,和橈足類、端足類、南極磷蝦等以海洋微藻為食,作為低等次級生產者,綠色海藻為物質和能量進一步向高級消費群的轉化、輸送起到接力作用。 它們雖然都在南極海岸棲息地繁衍生息,傳宗接代,卻永遠不會離開有著養育之恩的大海的懷抱。燦爛的陽光為南極海洋初級生產者——浮遊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提供了充足的能量,海洋中的二氧化碳依靠它們吸收和轉化。浮遊硅藻的大量繁殖,為磷蝦等次級生產者提供了豐富的食物。
  • 北極熊和南極那點事
    那個時候中國9個商品糧區會淹沒掉6個    你吃什麼為生?    請大家注意,囡囡說的是完全淹沒    事實上,比如上海,根本不需要南極全部消融    只需幾十年後加速消融很小一部分    海平面上升個3-5米    你覺得上海會變成什麼樣子?    懂了嗎?上海暴雨積水才幾十cm整個城市就陷入僵局
  • 南極裂開了
    攝影:JOHN SONNTAG,NASA龐大的拉森C冰架,位於南極半島邊緣,為世界第四大冰架,面積5.5萬平方公裡。攝影:NASA ICE日落將南極半島西海岸勒梅爾海峽(Lemaire)染紅,隨著氣候變暖,南極大陸的沿海冰層正在崩潰。
  • 5個室內布光案例,唾手可得的物品拍出花樣
    原創 讓·圖可 中國攝影出版社誰說宅在家裡就不能創作?誰說唾手可得的日常之物,就不能拍出大片?(2a)機身:尼康D2Xs鏡頭:尼克爾35—70mm ƒ/2.8 使用焦距:50mm感光度:ISO100快門速度:1/15s光圈:ƒ/5.6家用白熾燈是拍攝這張照片時唯一的光源。
  • 這裡到處生機勃勃——南極太空人海動物世界探秘
    從2019年12月3日至2020年1月8日,「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從南大洋普裡茲灣開始,一路向西直至太空人海西部,展開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的太空人海綜合調查,探秘南大洋中這片少為人知海域的生態系統。調查顯示,儘管環境惡劣,這裡依然生機勃發。
  • 讓磷蝦56幫幫您
    最近以磷蝦56為代表的磷蝦油產品成為改善「三高」和管理心血管健康的新寵兒,那麼磷蝦油究竟有什麼神奇之處,磷蝦56又是怎樣的健康好物,讓我們來一起看看。磷蝦油是從名為磷蝦的甲殼類浮遊生物中提取的油成分,磷蝦一般生活在南極海洋深約150米的表層海水中,以浮遊植物為食。它是純淨之地南極孕育出的健康瑰寶,集高蛋白和多種人類需要的營養物質於一身。
  • 南極一片血紅,北極甲烷爆發,珠峰冰川長草:留給人類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20.75℃……這還是那個年平均氣溫-25℃的南極嗎? 更令人擔憂的是,隨著大氣中碳含量不斷飆升,地球氣候持續變暖,任何新的記錄可能都不會持續太久。作為南極食物網的基礎,「磷蝦」的數量在許多地區已銳減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