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戰電視劇中,我們經常聽到日軍罵人:「八嘎呀路」,這樣的情景有很多,比如大鬼子罵小鬼子,往往還伴隨著啪啪的耳光聲。有時候鬼子被我軍戲耍團團轉,鬼子們往往也咬牙切齒說這樣的話。那麼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呢?
這句話在國語中,基本上類似於以極其侮辱的動作,問候對方的媽媽爸爸。不過漢語意思卻不是這樣。八嘎呀路的漢語意思比較簡單,直譯過來基本上就類似於:傻瓜,大笨蛋。而傻子和笨蛋這樣的話在漢語中算不上什麼。
兩個小情侶打情罵俏有時候都用類似的語言,女:你真壞,男:你這個小傻瓜。那麼為什麼在日語中,這句卻成了惡毒的語言了呢?原來這和兩個國家的文化傳統有關係。在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儒家文化始終佔據主導地位。
儒家文化特別注重宗親,孝文化是最重要的內涵,所以在這種文化中,問候對方的父母就成了國人最惡毒的罵人方式了。而日本受佛教文化影響比較大。在日語語境中侮辱對方的智商,則成了最惡毒的罵人語言。
而談起佛教文化對日本的影響,就不得不提一個人,那就是鑑真和尚,鑑真東渡的艱難性,和對日本的影響性,一點也不亞於唐三藏取經。其實鑑真也是如假包換的唐僧,在大唐年間,得道高僧鑑真撐得起唐僧這個稱號。
唐僧鑑真意志如鐵,前後六次東渡,最終成功。鑑真到日本後,不僅僅傳播了唐朝的佛教,更帶去了大唐的醫學、建築、雕塑。使得日本的文化水平,經濟發展水平,都大大提高了一個檔次。尤其是鑑真傳播的佛教,更是深深影響了日本人的思維方式,從這個意義上說八嘎呀路還是唐僧鑑真傳給日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