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開發新脈動」把小吉他做成大產業,正安縣脫貧攻堅顯成效

2020-12-27 中國日報網

9月24日,記者跟隨「西部開發新脈動」網絡主題的一行採訪團,來到貴州省遵義市正安縣的正安國際吉他產業園內,看到擺列有序的一把把吉他,通過打磨、拋光、噴漆等一系列工序,由此「整裝待發」,從這裡銷往世界。現園區入駐吉他及配套企業達54 家,其中:吉他生產企業37 家、配套企業17 家。研發並註冊了「格拉蘇蒂」、「百斯卡」、「塞維尼亞」、「貝加爾」、「威伯」、「天緣」等20 餘個吉他自主品牌。產品出口美國、巴西等全球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進出口總額2108 萬美元,是佔領吉他產銷市場份額最多的地區,也是貴州省最具特色的產業園區之一。2018 年實現產銷吉他600 萬把,實現產值60 億元,解決就業14731人(其中貧困人口1374 人)。

(攝影:張天磊)

近些年,正安縣立足「大園區、大產業、大就業、大帶動、大扶貧」產業扶貧思路,切實加強貧困人口就業引導、技能培訓、就業服務等各項工作,不斷增加吉他產業貧困人口就業率,助推貧困人口穩定脫貧,把小吉他做成大產業、大扶貧產業、精準扶貧示範產業。

(攝影:張天磊)

正安縣,不靠海、不沿邊、不靠大江大河,經濟增速慢、工業底子薄、貧困面大,曾經一度是全國貧窮落後的代名詞。而當下,隨著吉他產業迅猛發展,已然成為了當地脫貧攻堅文化的一張名片。

下一步,正安縣希望能夠通過各項措施構建吉他全產業鏈和現代化生產體系,並能把吉他工業和文化、旅遊、大健康等進行深度融合,為更多群眾提供脫貧致富的機會。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正安縣:小吉他彈出「致富曲」
    記者 楊婧地處黔北大山深處的正安縣,是「尹珍故裡」「白茶之鄉」,現如今有了一張新名片——「中國吉他製造之鄉」。9月24日,「西部開發新脈動」採訪團來到正安吉他產業園,了解正安人民如何依靠吉他產業「彈出」一首激蕩人心的「致富曲」。走進產業園區,一把水泥澆築的巨型吉他矗立在操場中央,琴頭直指雲霄,甚是壯觀。而這把吉他,在2018年曾出現在「世界第一屏」美國紐約時代廣場的廣告屏幕上。
  • 小吉他撬動大產業,「兄弟」齊心創新主旋律表達
    近日,CCTV-8和CCTV-1雙臺聯播的《吉他兄弟》,將廣大觀眾的目光引向了黔北門戶——正安,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脫貧攻堅」故事。從1987年,中國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黔北大山深處的小山村開始,到今天正式脫貧,從300娘子軍下番禺,到今天成為中國吉他生產第一縣,從正安走出的農民工「吉他兄弟」,也成為千萬農村、農民工,脫貧、創業的縮影。
  • 貴州遵義市正安縣「無中生有」培育特色產業—吉他奏響「致富曲」
    在正安縣吉他文化產業園,經過工人的精心打磨,一把把吉他走出大山,漂洋過海。如今,這裡每年可生產600餘萬把吉他,其中不少被銷往30多個國家和地區,佔據20%的亞洲市場、30%的美國市場和40%的巴西市場。  受群山阻隔、交通不便影響,正安縣貧困面大、貧困人口多,是貴州14個深度貧困縣之一。
  • 聚焦青年勵志創業故事,《吉他兄弟》開啟主旋律劇集新航道
    脫貧攻堅進入決勝期,這曲迴蕩在鄉間田野的主旋律之歌成為影視創作的主要分支。今晚在央視電視劇頻道首播的《吉他兄弟》,便是以扶貧為故事內核的當代青年勵志創業劇,將給螢屏帶來一陣新風。自2013年首家吉他企業落地正安縣後,陸續吸引了84家吉他樂器製造企業入駐經營,吉他文化產業隨之興起,並建成初具規模的「正安·國際吉他產業園」,成為全國最大的吉他生產基地,吉他產業解決了當地包括貧困人口的上萬人就業問題,讓本地農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 「原創」聚焦「九力」決戰脫貧攻堅
    」,決戰脫貧攻堅,取得較好成效。騰衝市通過「六看」(看住房、看衛生、看廚房、看臥室、看收入、看重點戶)、「六幫」(幫扶聯繫責任人直接擼起袖子參與收拾整理,幫助農戶搞好家居環境衛生和規範物品擺放,幫扶聯繫責任人以增補衣物、購糧油、添置新床鋪被褥,幫助農戶解決生活基本需求問題,幫助掛鈎農戶徹底解決住房短板問題,幫助農戶盡享醫、學等社保福利、爭取產業項目、推薦就業培訓等激活脫貧動力)、「六達標」(人均純收入穩定超過國家扶貧標準
  • 展扶貧成效 | 牛心溫村脫貧記
    展扶貧成效 | 牛心溫村脫貧記 2021-01-12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展扶貧成效|牛心溫村脫貧記
    大山深處有人家欣逢盛世展芳華今天【展扶貧成效】小編帶給大家的是牛心溫村脫貧記在陽城縣橫河鎮牛心溫村石頭鋪成的小路松木做成的柵欄古樸典雅的院子別有一番韻味古樸整潔的院子雅致的內景這是村裡開發建設的民宿牛心溫村的很多村民都依靠村裡開發建設民俗村實現了脫貧橫河鎮牛心溫村村民王香梅以前沒有地方掙錢。
  • 吳英傑主持召開2020年省級黨委政府脫貧攻堅成效省際交叉考核工作...
    記者 旦增西旦 攝吳英傑首先代表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全區各族幹部群眾,向2020年省級黨委政府脫貧攻堅成效省際交叉考核組進藏開展工作表示歡迎。他指出,在我區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奮力推進新時代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即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西藏新徵程的重要時刻,考核組進藏開展脫貧攻堅考核工作,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對西藏各族人民的親切關懷,體現了考核組對西藏脫貧攻堅工作的大力支持。
  • 韶關脫貧攻堅工作顯成效丨《經濟日報》用一個整版篇幅來報導
    報導著重從對無勞動力貧困村民的民生兜底保障、有勞動力但暫時困難村民的政策扶持、改善貧困戶居住條件、推進產業扶貧等方面,全面展示我市扶貧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的做法及取得的成效。今日韶關發布特轉發此文,敬請讀者垂注。
  • 懷寧縣雷埠鄉曙光村:脫貧攻堅顯成效,鄉風文明綻風採
    懷寧縣雷埠鄉曙光村:脫貧攻堅顯成效,鄉風文明綻風採
  • 「西部開發新脈動」班彥村:幸福像花兒一樣綻放
    2017年,完成易地扶貧搬遷後,班彥村聚力發展特色產業,如今這裡的人們過上了幸福的日子。近日,記者跟隨「西部開發新脈動」網絡媒體採訪團走進班彥村,看見幸福像花兒一樣綻放。9月22日,航拍鏡頭裡的班彥村。新華網發 張斌攝午後的班彥村,陽光明媚,把一切都照得閃閃發亮。盤繡園裡,繡娘呂六月姐在陽光下繡著一朵鮮豔的石榴花,吸引一眾記者上前觀摩。
  • 「展扶貧成效」牛心溫村脫貧記
    在陽城縣橫河鎮牛心溫村石頭鋪成的小路,松木做成的柵欄,古樸典雅的院子,別有一番韻味。古樸整潔的院子雅致的內景這是村裡開發建設的民宿,牛心溫村的很多村民都依靠村裡開發建設民俗村實現了脫貧。脫貧攻堅出實招過去牛心溫村曾是陽城縣的一個貧困村縣委縣政府領導多次深入牛心溫村進行扶貧調研,幫扶企業,陽泰集團屯城煤業有限公司積極進行扶貧對接,村裡立足原始的特色資源優勢,將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全力打造民俗特色村。
  • 廣東電商助力脫貧攻堅成效良好
    為紮實推進電商精準扶貧工作,引導各地利用電商手段助力脫貧攻堅,廣東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於2018年印發《廣東省農村電商精準扶貧工作方案(2018-2020年)》(粵扶組〔2018〕26號)(以下簡稱《方案》)。
  • 《吉他兄弟》收官 良心製作完美詮釋「小正大」
    小成本,大製作:彰顯國劇匠心近年來,不管是大銀幕還是小螢屏,主旋律和現實主義題材都站上了風口,越來越多的主旋律題材被觀眾所喜愛在當下的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一直在倡導「小正大」作品(即小成本、正能量、大情懷),也一直號召文藝創作要以人民為中心、以現實題材為主體,把人民群眾作為藝術表現最重要的「主角」,而《吉他兄弟》正是這樣的作品。
  • 聚焦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效 看彭水如何巧破「窮局」
    彭水縣城(李洪衛 攝)今年2月22日,重慶市人民政府宣布彭水縣實現脫貧「摘帽」,也標誌著該縣推動脫貧攻堅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和重慶市委高度關注彭水縣脫貧攻堅工作,在基礎設施建設、扶貧產業發展、旅遊扶貧、貧困群眾就業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楊潔篪,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親臨彭水視察指導脫貧攻堅,中央外辦、中聯部、國家民委、民盟中央等中央國家機關和市委、市政府等省部級領導深入彭水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百餘次。
  • 「西部開發新脈動」從「髒亂差」到「美如畫」!「醉美偏坡」現在...
    9月22日下午,「西部開發新脈動」網絡主題活動一行來到偏坡布依族鄉。偏坡布依族鄉民宿 一步一景,景景生輝,百步一畫,畫畫傳情。烏當區偏坡鄉,是貴州省最小的袖珍鄉鎮。偏坡村位於貴陽市東南邊界,與龍裡縣谷龍鄉、醒獅鎮接壤,從地理位置上來看並不佔優勢。
  • 「脫貧攻堅收官戰」興義:優先發展農業產業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衝鋒號已經吹響,興義市按照中央、省委和州委的決策部署,在紮實有序推進各項工作中,堅持把農業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根本之策,在產業扶貧上下足功夫、精準發力,讓產業扶貧成為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路徑。
  • 新餘市仙女湖區脫貧攻堅見成效
    自脫貧攻堅戰以來,新餘市仙女湖區委、區管委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和對脫貧攻堅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始終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頭號民生工程,以問題為導向、以見效為目標,精準施策,務實攻堅,持續推進穩定脫貧、鞏固脫貧成果
  • 「決戰脫貧攻堅」貴州衛視《與夢想合拍》:創新講好產業扶貧故事
    導讀:貴州衛視聚焦聚力脫貧攻堅,用心用情深耕創作,於5月18日起在晚間黃金時段全新推出脫貧攻堅紀實節目《與夢想合拍》。節目生動反映貴州脫貧攻堅一線的火熱實踐,呈現貴州因地制宜實施特色產業扶貧的好經驗、好做法,講好基層黨組織帶領廣大農村群眾不懈奮鬥,最終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圓夢故事,展現新時代貴州精神和家國情懷。
  • 贛縣區「五舉措」促進民族地區脫貧攻堅出成效
    近年來,贛縣區區委、區政府,湖江鎮黨委、政府及區委統戰部駐村扶貧工作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的工作目標,突出工作重點、把握工作難點,通過「五舉措」促使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取得了較快發展,脫貧攻堅取得了初步成效。  著力科學謀劃脫貧攻堅工作,發揮統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