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打擊樂

2021-02-17 司鼓圈那些事兒

一、打擊樂概述
    秦腔打擊音樂以它那鮮明多採的音響,靈活多變的節奏,豐富的牌子和實用自如的曲牌聯套演奏形式,成為整個秦腔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除擔負伴奏職能外,更重要的是指揮著間奏音樂和唱腔板式的各種變化,掌握著整個劇情發展過程,在表演、道白、渲染氣氛、製造戲劇效果、幕前、幕後和各種情緒的變化中,發揮著啟承轉合、上接下聯的作用,貫穿了演出始終。
    秦腔打擊樂最基本的組合單元是各個擊樂牌子。擊樂牌子是經歷代從事秦腔音樂工作的藝人們在演出實踐過程中,不斷創編、不斷完善、逐漸發展而形成的。其中也有一部分是吸收、借鑑、融匯了民間社火、跑竹馬、耍獅子、鬧龍燈、吹鼓樂、宮庭音樂和僧道音樂,以及其它劇種、特別是京劇的很多擊樂牌子和鑼鼓點法,形成了秦腔打擊音樂的基本概貌。
    秦腔打擊樂現有各類曲目近五十種。這各類曲目又有大、小、全、半、單、雙、緊、慢、軟、硬等區分和變體,共有二百多首擊樂牌子。還有許多形式完整的大、中、小型[開場鑼鼓和整套表演動作鑼鼓]以及[板頭鑼鼓]、[曲牌鑼鼓]。

二、打擊樂演奏形式

    演奏形式分[鼓板]、[大銅器]、[小銅器]、[小三件]、[模仿]五類。區分的關鍵在於所用樂器不同,用途不同。[大銅器]和[小銅器]均有了表現各自個性特徵的牌子。就是在同一牌子演奏中,既可分別使用大、小銅器,或交替使用大、小銅器奏形式。
     1、鼓板 是由司鼓一入操持幹鼓、暴鼓、牙子,(還兼堂鼓、戰鼓)的一種演奏形式。司鼓通過兩支鼓錘,或單或雙敲擊幹鼓或暴鼓或帶牙子,指揮著唱腔、音樂,配合著表演的進行。特別是在唱腔伴奏中,它和唱腔、文場伴奏,形成了既能各自獨立地發揮它們本身所具有的藝術功能,又是三位一體、互相配合的一個整體。
     2、大銅器 所用樂器主要指鉤鑼、鐃鈸、鉸子、小鑼(亦常增加其它打擊樂器渲染氣氛,如加用梆子、馬號、嗩吶等)。多用暴鼓指揮。有些板頭鑼鼓常用幹鼓指揮。一般的開幕、落幕;開場鑼鼓;大部分嗩吶曲牌伴奏;熱烈緊張、慷慨激昂的情緒和氣派大的表演動作及大部分唱腔的起板、間奏、尾奏均多用[大銅器]演奏。
     3、小銅器 所用樂器主要指鉸子、小鑼,(有時也用鉤鑼或其它打擊樂器),多用幹鼓指揮。劇中小生、小旦、小丑的表演;變化幅度比較小的表演動作和一些唱腔起板常用[小銅器]演奏。
     4、小三件 所用樂器主要指鉸子、小鑼、幹鼓,梆子也包括在內。和小銅器所用樂器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於:小銅器是在武場五人擊樂組編制範圍內所特有的一種演奏形式;而[小三件]則是屬三人組成的編制範圍(司鼓、鉸子各一人,梆子、小鑼由一人兼奏)。小銅器是一種為舞臺演出伴奏的演奏形式;而[小三件]組成的目的則是為日常小型樂隊練唱、小型排練、小型清唱伴奏。小銅器有自己的專用牌子和鑼鼓點法;而[小三件]雖無專用牌子,但在代替大銅器和小銅器演奏牌子時,則多用鉸子兼奏鐃鈸點法,小鑼兼奏鉤鑼點法,基本上可以體現出各類牌子的整體結構輪廓,但在演奏效果上則完全不同。
     5、模仿 主要指用鉤鑼、鐃鈸、堂鼓的音色特點模仿風、雨、雷等,手鑼模仿敲門等特殊音響效果,發揮著樂器本身所具有的個性特徵和多方面的功能。
    除以上幾種演奏形式所用樂器外,其它樂器如:堂鼓、戰鼓、馬鑼、雲鑼、疙瘩鑼、粗鐃鈸、吊叉、小京釵、碰鈴、三角鐵、馬號等樂器,根據需要,多分別用在大銅器和小銅器的演奏形式中,藉以渲染氣氛,加強效果。40年代,在有些武打戲的打擊樂伴奏中,西安易俗社首先借鑑使用了全套京劇打擊樂器:京叉、京鑼、京小鑼,並吸收演奏了京劇擊樂牌子[四擊頭]、[馬腿]等,增加了秦腔打擊樂的色彩。以後以至近期內,西安市秦腔一團(原尚友社)、西安市秦腔二團(原三意社)、西安市五一劇團和其它劇團,也都在一些武打戲中,程度不同的使用了京劇的擊樂。

三、打擊樂用途分類
    打擊樂在秦腔音樂中的功能和用途,按其性能可分為[開場鑼鼓]、[動作鑼鼓]、[板頭鑼鼓]、[曲牌鑼鼓]四類。這四類性能不同的結構,基本上都是以單一的擊樂牌子為基礎的,每首擊樂牌子既具有本身的完整性和獨特的個性,能夠獨立演奏發揮作用,又能相互有機地連接,組成多功能的系列聯套演奏形式。
     1、開場鑼鼓 也稱:開場、開場銅器。是一種比較完整地、有規律的、程式化地、由各種擊樂牌子組合起來的大型擊樂套曲或吹打樂套曲。形象生動,氣氛熱烈,疾徐有致,效果獨殊。演奏時間比較自由,短的可演奏三十分鐘左右,長的可演奏六十分鐘左右。是在開演前渲染氣氛、招徠觀眾的一種特有形式,也可單獨作為擊樂演奏曲目欣賞,和演出劇目的劇情沒有直接連繫。隨著戲曲音樂的不斷發展、革新,和觀眾看戲習慣的不斷變化,現在基本上已不用了,開幕已由演出劇目的主題音樂或和劇情有緊密相連氣氛的擊樂曲牌、或短小的擊樂牌子(如:[擁棰子]等)所代替。開場套曲有:
   (1)[湖廣鑼開場]。
   (2)[四棰開場] 它和[湖廣鑼開場]大同小異,主要區分在於:[四棰開場]用[慢四棰]開始,用[雙豹子頭]結束。
   (3)[暴落棰開場] 因馬鑼音響很突出,也有叫[馬鑼開場]的。
   (4)[十翻開場] 也叫[十樣景開場],是大型吹打樂套曲。
   (5)[南瓜蔓開場] 因鉸子很突出,也有叫[鉸子開場]的。
   (6)[串子開場]
   (7)[鬧元霄開場]
    以上七種開場聯套牌子的基本結構在整體上沒有大的變化。但在個別段落中的個別牌子可以變換,可自由增減,也可多次重複。開始和結束所用牌子也不盡相同。其中[湖廣鑼開場]主要包含下列擊樂牌子:[擁棰子]、[慢剁棰]、[七棰]、[兩棰]、[四棰]、[大列棰]、[鉤棰子]、[滾頭子]、[加官帽]、[雙豹子頭]、[浪頭]、[倒脫靴]、[慢五棰]、[第一道窩子]、[第二道窩子]、[第三道窩子]、[第四道窩子]。所謂「窩子」,就是一種小段落牌子聯套,每種開場中的每套「窩子」所用牌子不盡相同,而且可以靈活變化,可增可減。如[湖廣鑼開場]中的每道「窩子」,開始是由[鉤棰子]起奏,其後接其它牌子。

     2、表演動作鑼鼓 也稱:動作銅器、身段銅器。用於劇中人物出場、亮相、行路、下場、呼叫和各種情緒表演、舞蹈、武打場面、抖馬、起霸以及說詩、道白等動作的伴奏。主要結構有:表演動作鑼鼓、整套表演動作鑼鼓、板殼鑼鼓三類。



   (l)表演動作鑼鼓——每首牌子可獨立使用,也可兩首、三首或更多地串聯在一起使用。包括有:
    [一串鈴]類:其中包括大一串鈴、小一串鈴、一串鈴小打,還有吸收京劇的牌子:京一串鈴。分別用於不同人物上、下場,進、出門和思考問題等情節。
    譜例:(略,以下均略)


    [一棰]屬比較簡單的一類牌子,起法多種多樣,大部分由擂棰帶起。用途很廣。常用的有:亮相一棰、冷棰、壓棰、一棰小鑼、擂棰帶一棰等。


    [二棰]大致有兩類,一類用於人物道白、吟詩、散板唱腔、滾板間奏;一類用於人物亮相或動作伴奏。有多種起法和多種演奏形式。


    [三棰]類包括:慢三棰(也稱:大三棰)、小三棰(又名:三小鑼)、踏三棰。用於人物觀看山、水、人、物、景,思考問題和極度激動而摩拳擦掌、坐臥不寧、捶胸頓足等表演動作。


    [四棰]類包括:慢四棰、硬四棰、大四棰、小四棰、倒四棰、四擊頭。分別用於劇中人物亮相、入坐、出門、下場、說詩、吟白。四擊頭是吸收京劇的擊樂點法,主要用於武打戲。


    [五棰]類包括:慢五棰、緊五棰、硬五棰、小五棰、半截五棰。用於人物道白、上下場、過場等。


    [倒八棰]也稱[三翻腰]。點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起法有別。再者[倒八棰]節奏稍慢,[三翻腰]節奏快。用於搜門、換衣和其它動作。


    [倒脫靴]類有緊、慢、繁、簡幾種演奏法。用於過場和亮相等。

    [菜碟子]有緊、慢、大、小之分。用途很廣,特別多用於人物道白、說詩等。
  
    [滾頭子]有大、小之別。大滾頭子用大銅器演奏,小滾頭子用小銅器演奏。用於人物上、下場,進、出門等。

    [叫頭子]有雙環叫頭子和單環叫頭子兩種,敲法有多種變化。用於人物激動時的互相呼喚。
  
    [剁頭子]是吸收京劇的擊樂牌子。分緊慢兩種,敲法多種。多用於武打戲。

    [摩棰子]分緊、慢兩種。一般用於人物情緒激動、雙手顫抖、渾身疼痛、臨死掙扎時的表演動作。


    [鉤棰子]有用大銅器演奏的鉤棰子、用小銅器演奏的小鉤棰子及吸收京劇的牌子反列錘三種。人物行路、走邊、說板歌子、打拳舞棒和開場鑼鼓及武打戲多用。

    [擁棰子]結構比較簡單,起法有多種。如:緊起擁棰、軟起擁棰、破棰擁棰,還有:搶棰子、小擁棰(用小三件演奏)。速度、節奏比較自由,用途廣泛。
  
    [擂棰子]奏法簡單,但有大、小、長、短、快、慢、強、弱、慢起漸快、弱起漸強,強起漸弱等多種演奏法。可根據需要靈活運用。


    [列棰子]有大列棰子、慢列棰子、硬列棰、緊頂棰、慢頂棰、單棰頂、單棰列等多種。用途廣泛,節奏變化大,演奏點法比較多。


    [豹子頭]有雙豹子頭(又名:大豹子頭)、單豹子頭、小豹子頭等多種。多用於有身份的人物出場、說詩、亮相、坐帳點將等。


    [毛子頭]主要分大毛子頭和小毛子頭兩種,小毛子頭又有五鑼、六鑼、七鑼小毛子頭之別。多用於文官、天官、小生、小旦、小丑上場。


    [慢磨]有直接起奏(硬起)、三翻腰起奏、倒八棰起奏三種。多在思考、憂慮、取物及換衣時用。


    [慢傲]也叫[傲棰子],是一首能夠無限反覆、節奏比較慢的牌子,基本點法結構比較簡單,變化不大。主要有帶牙子和雙棰兩種演奏法。一般用於比較緩慢的動作。


    [長棰]點法比較簡單,可視需要而反覆,分單棰帶牙子和雙棰兩種演秦法。用於人物上、下場、行路。


    [慌場]分大慌場、小慌場兩種。有緊、慢、單環、雙環之別。用於人物問話、狂笑、呼叫等。


    [亂砸]分緊、慢兩種,還有吸收京劇的七棰亂砸,均可無限反覆。用於緊張、激動、驚慌、痛苦情緒。

    [亮鈸]俗稱[亮鐃鈸]。節奏自由,但有規律、可反覆。有弱起、慢起、強起等起奏形式和捂音奏法多種。既可奏出很有氣魄、莊重的氣氛;也可渲染出陰森、恐怖的效果。

    [望家鄉]原是用於嗩吶曲牌[地溜]後半部分的伴奏鑼鼓點法。有全、半之分。可單獨配合人物上場、行路時用。


    [腳底風]基本點法變化不大,有快、慢之分,起法有別。用於人物抖馬、跌跤、甩帽子等動作。


    [金錢花]類:包括全金錢花、半截金錢花兩種,有多種起法。多用於人物偷盜時上場、下場或伴奏殺人、放火、搜索、行兇等動作。

    [水底魚]是吸收京劇的擊樂牌子,結構嚴謹、節奏緊湊,點法流暢明快,用秦腔鑼鼓演奏別具效果,分大、小銅器兩種演奏形式。用於人物上場、過場、走圓場等動作。


    [急急風]有緊、慢之分,起法多種。多用於人物上場、下場、追擊、行兵等氣氛緊張、熱烈的場面。是吸收京劇的擊樂牌子。


    [望門]分單、雙兩種。多在人物張望時用。


    [馬腿]用途很廣,有多種演素法。


    [夾鈸]主要用於武打戲和操軍、練馬。演奏時所有樂器都捂住音重奏。


    [加官小鑼]主要用於人物「跳加官」時的表演。有全、半之分。


    [出場鑼鑼]也叫[下場鑼鑼]。多用於文官、小生、小丑、小旦進、出門,上、下場等表演。


    [架子]類:有大、小鹿架子,虎架子、龍架子、鬼架子幾種。是專為劇中的鬼魂、龍、虎、鹿、猴表演時伴奏。演奏時加馬鑼、湯鑼,也可加其它民間打擊樂器。


    (2)板殼鑼鼓——是為有規律、有節奏的韻白伴奏的擊樂牌子。個性鮮明、氣氛熱烈,速度一般比較緊湊,有:[板歌子]、[板殼子]、[鴨子拌嘴]、[魁星點元]、[大撲燈蛾]、[小撲燈蛾]等幾種。


    (3)整套表演動作鑼鼓:——是專為成套舞蹈表演動作、武打場面組合而成的一種比較完整的、程式性比較強的、有規律但運用靈活的小型聯套曲目。有以下幾種:
    [浪頭]包括[大浪頭]、[緊浪頭]。起法多種,牌子組合可按表演動作要求增加、刪減、反覆。多用於人物出場、抖馬等。
    [起霸]也叫[拉架子]。用於人物「起霸」身段動作。
    [搜門]用於人物驚慌失措、呼喚、尋找等表演動作。
    [走邊]為人物行走動作伴奏,多用於武淨、武生、武旦、武丑表演。
    [戰場鑼鼓]為校場比武、操練兵馬、兩軍對陣、打出手等伴奏。一般加奏戰鼓,有時加奏大鼓。
    其中[起霸]主要包含下列牌子:[四擊頭]、[慢列棰]、[兩棰]、[擂棰]、[倒四棰]、[亮鈸]、[五棰]、[亂砸]、[剁頭子]、[菜碟子]等。


     3、板頭鑼鼓  用於各種板式的起板,也有的用在唱腔過門中間。各種板頭鑼鼓名稱基本上預示著唱腔板式和速度以及大、小銅器的演奏形式。各種板式都有本身所屬的多種類的板頭鑼鼓。板頭鑼鼓的速度以及採用大銅器或小銅器演奏,可根據角色不同、劇情需要安排。常用的有以下幾類:

    (1)「慢板」類   有[大塌板]、[二反塌板]、[緊塌板]、[一棰安慢板]、[一棰攔頭]、[三棰攔頭]、[長棰攔頭]、[剁頭攔頭]、[慢傲攔頭]、[八哥洗澡]、[苦腔子大塌板]、[苦腔子小塌板]等。


    (2)「二六板」類   常用的有[二六搖板]、[二六原板]、[二六大帶板]、[二六小帶板]、[二六蠻帶板]、[慢七棰二六帶板]、[拉棰子二六大帶板]、[長棰二六帶板]、[八小鑼二六帶板]、[十小鑼二六帶板]、[喝場子二六小帶板]、[哭腔子二六小帶板]等多種。

    (3)「帶板」類   常用的有:[慢七棰帶板]、[緊七棰帶板]、[緊七棰二反帶板]、[緊七棰帶把帶板]、[緊七棰幹擂帶板]、[三棰緊帶板]、[浪頭帶板]、[浪頭三棰帶板]、[浪頭二反帶板]等多種。

    (4)「箭板」類   有[大箭板]、[中速箭板]、[緊箭板]、[大起板]等。

    (5)「滾板」類:有[慢滾板]、[緊滾板]。

     4、曲牌鑼鼓 主要是為部分秦腔曲牌特別是嗩吶曲牌伴奏、渲染樂曲氣氛的一種演奏形式。沒有專用名稱、樂器也因曲牌要表現的情緒而定。在點法上除樂曲間小節的強拍安排固定樂器演奏穩定節奏外,整個樂曲的擊樂伴奏可根據旋律進行、情緒需要即興發揮。常用的有以下幾類:
    (1)「祭奠」用曲,多用堂鼓、湯鑼、鉸子、碰鈴等樂器伴奏。常用擊樂伴奏的曲牌有:[祭沙]、[擺馬槍]、[柳青娘]、[西番贊]、[三難女]、[青天歌]、[嗩吶大開門]、[鬼推磨]、[王昭君]、[鬧元霄]等。
    (2)「練兵、起兵、觀陣、行路、坐帳、比武」用曲,多用堂鼓、大鑼、鉸子、鐃鈸、小鑼等樂器伴奏。有的曲牌加奏馬鑼。常用擊樂伴奏的曲牌有:[慢起]、[緊起]、[地溜]、[普天樂]、[錦帆開]、[紅繡鞋]、[石榴花]、[動鑾輿]、[烏馬]、[江兒水]、[將軍令]、[神童歌]、[背番子]等。
    (3)「拜壽、飲酒」用曲,多用堂鼓、鉸子、牙子伴奏,有的曲牌也加小鑼、鉤鑼、鐃鈸等樂器。常用擊樂伴奏的曲牌有:[壽宴開]、[抱妝檯]、[畫眉序]、[元令好]等。
    (4)還有常用曲[空場]、[尾聲]的伴奏,基本上使用大銅器。

四、打擊樂記譜法
    有「形象符號」和「漢字諧音字符號」兩種。這裡對「漢字諧音字符號」說明如下:

       漢字諧音字符號
    大——單棰擊幹鼓或暴鼓。
    個——單棰輕擊各種鼓。
    拉——左棰輕擊,右棰重擊,先後快速擊幹鼓或暴鼓。
    八——雙棰同擊幹鼓或暴鼓。
    嘟——雙棰快速擂擊幹鼓或暴鼓。擂擊時間在兩拍以上,在嘟後加「……」記號表示延長。
    得——單棰快速滾擊幹鼓或暴鼓。
    冬——單棰擊堂鼓、戰鼓或喇叭頭鼓。
    丁——單棰擊堂鼓、戰鼓或喇叭頭鼓邊。
    龍——左棰輕擊,右棰重擊,先後快速連擊堂鼓、戰鼓、喇叭頭鼓。
    彳——牙子獨擊。
    巴——單棰擊幹鼓與牙子同響或擊堂鼓等各種鼓邊。
    倉——鉤鑼、鐃鈸、手鑼(有時包括鉸子)同時重擊。
    頃——鉤鑼、鐃鈸、手鑼(有時包括鉸子)同時輕擊。
    空——鉤鑼悶擊。
    光——鉤鑼獨擊。
    翁——鉤鑼邊音或幫音。
    才——鐃鈸、手鑼(有時包括鉸子)同擊,或「小三件」同擊。
    採——鐃鈸獨擊。
    撲——鐃鈸、手鑼、鉸子等同時悶擊。
    尺——鉸子獨擊。
    衣——休止。有時鉸子獨擊。
    兒——前一音的延長。
    令——手鑼輕擊,或手鑼、鐃鉸同時輕擊。
    呆——手鑼獨擊。
    葬——鼓板、手鑼、鉸子同擊。
    來——手鑼輕擊。
    當——馬鑼獨擊。
    乃——湯鑼獨擊。
    卜——梆子獨擊。
    鈴——碰鈴獨擊。
    乙——休止。

(說明:因文本文件不支持簡譜和打擊樂譜字符,故文中譜例均略去。)

                                          網絡轉載

相關焦點

  • 秦腔打擊樂《梆子、牙子、鼓錘》三者之間的關係及作用?
    點上方↑"唱秦腔"
  • 怎樣學好打擊樂
    許多家長更熱衷於讓孩子學習一種音樂方面的技能來面對今後的升學問題,學習各種樂器演奏便成了大多數人的首選,尤其是對打擊樂器更感興趣。認為打擊樂要好學一些,容易出成績,於是乎學習打擊樂的學生越來越多,學習爵士鼓(架子鼓)的學生更為普遍。因為這種樂器能夠發揮激情,容易上手,短期內表面上的瘋狂擊打便會讓人們沾沾自喜,自以為達到了一定的水平,滿足了自身陶冶的境界。這樣一來很容易誤導家長:爵士鼓就是打擊樂。
  • ​2021鼓社打擊樂精品推薦活動之楓林打擊樂冬令營來襲!
    2021鼓社打擊樂精品活動推薦之楓林打擊樂冬令營!
  • 2019煙臺首屆打擊樂藝術節
    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民族管弦學會打擊樂專業委員會榮譽會長,中國音協民族打擊樂學會顧問,陝西民族管弦學會打擊樂專業委員會終身榮譽會長,2018年榮獲陝西省政府、省文聯終身藝術家榮譽稱號。    國際一級演奏員,中國音協打擊樂學會副會長,上海打擊樂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打擊樂專業,曾任上海廣播交響樂團打擊樂首席。
  • 秦箏與秦腔丨音樂學堂
    文 焦文斌秦箏與秦腔的關係十分密切。這些,我在一些藝術論著中,曾多方面地進行過探討,也對「秦聲」概念的豐富性作過說明。這裡就不重複了。秦箏作為秦地戲曲聲腔、劇種的重要伴奏樂器,有時可能是主弦樂器,這是毫無疑義的。從先秦樂、舞、詩的結合看,這一關係,有可能與它們的產生、形成,是同步的。可是,秦箏在什麼時候成為秦地戲曲劇種與聲腔的伴奏樂器!目前,由於資料的奇缺,我們還無法做出具體而肯定的回答。
  • 千年秦腔話百年(一)
    ,就是渾厚大氣、高亢激越的秦腔。秦腔,起源於陝西、甘肅一帶,在中國古代文化經濟中心——長安,汲取天地之靈氣,人文之骨血,生長壯大,具有深刻的歷史淵源與厚重的文化背景,歷經一代代文人樂人,和普通民眾的藝術精神溶鑄,逐漸凝練成形。
  • 陝西八大怪(之七)秦腔吼起來
    秦腔灌注了周公制禮作樂的正氣。 「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 。樂 的含意取法於天,禮的含義取法於地。古 時帝王修德,尤重禮樂。 《史記 樂書第 二》 ,是一篇關於音樂起源與流變的綱領 性史冊。 「凡音者,生於人心者也;樂者, 通於倫理者也。 」 「人生而靜, 天之性也;感 於物而動,性之頌也。 」     「禮節民心,樂和民 聲,政以行之,刑以防之。
  • 唯秦腔與美食不可辜負
    一路追劇,被吸引的除故事本身揭示的人性本真與西安城的生活況味,更有那不時響起的秦腔與琳琅滿目的陝西美食。「三千萬老陝高唱秦腔,一碗油潑麵喜氣洋洋」!是呀,裝臺人日子再難,還有秦腔與美食慰藉。《裝臺》中的秦腔與陝西美食貫穿了劇情始終。秦腔是中國最古老的地方戲之一,起於西周、成熟於秦,被譽為「梆子」聲腔的鼻祖。
  • 秦腔:「陝西搖滾」的氣勢豪情
    在這些陝西民樂細分類目中,秦腔作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劇種之一,因其表演的樸實、粗獷、豪放和富有誇張性,給大眾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2006年,秦腔藝術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秦腔又稱亂彈,被外國人譽為「陝西的搖滾」。它和所到之處的民間俗樂及地域方言結合之後,逐步形成了遍布全國的梆子腔系統。可以說,秦腔是梆子腔的鼻祖,是中國梆子腔系統的活化石。
  • 《裝臺》讓更多人關注大秦之聲 秦腔名伶任小蕾:電視劇和秦腔是...
    在劇中飾演「丹麥人」一角的著名秦腔演員任小蕾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裝臺》的熱播,不少觀眾在她的短視頻下面留言說喜歡上了秦腔,而且能看出來這不是她的戲迷,她感慨說:「電視劇和秦腔也是在互相成就。」沒有上北影的任小蕾,後來依然耕耘在秦腔舞臺上,先後在《竇娥冤》《雀臺歌女》《三月桃花》《活捉三郞》《西湖遺恨》《遲開的玫瑰》《西部風景》等劇中成功塑造了眾多性格迥異的人物形象,並憑藉在秦腔歷史劇《雀臺歌女》中的成功塑造摘獲梅花獎。《裝臺》編劇馬曉勇是省戲曲研究院的子弟,對任小蕾比較了解。《裝臺》啟動後,馬曉勇就向《裝臺》藝術總監張嘉益推薦了任小蕾。
  • 2018第二屆東莞打擊樂文化節
    東莞打擊樂文化節,是一項以打擊樂藝術表演、比賽和現場演出相結合的藝術活動。金星中國音樂家協會打擊樂學會會員中國民族打擊樂協會會員廣東省音協打擊樂學會理事中山市打擊樂協會會長深圳心之樂文化東莞鼓動打擊樂俱樂部東莞茶山種梓打擊樂交流基地東莞石碣樂康鼓校東莞企石藍寶石藝術培訓中心東莞塘廈藝中琴行惠州樂之海琴行惠州蓮院打擊樂藝術中心惠州彩虹打擊樂俱樂部宏音·現代音樂教育品牌東莞鼓點現代音樂教育深圳部落人打擊樂
  • 傳統戲曲-----秦腔的八大傳統絕技
    變臉秦腔、同州梆子、西府秦腔、漢調桄桄、漢調二簧等劇種的生、旦、醜行皆有此特技。其變法有「變臉型」和「吹面灰」兩種。西府秦腔鬚生王彥魁、唐二瓜、司東紀、呂明發,西安秦腔演員陸順子、和家彥、劉立傑、閻國斌等,均擅長此技。鞭掃燈花秦腔、同州梆子、西府秦腔、漢調桄桄和漢調二簧淨、旦行的表演特技。有鞭掃燈花和「紙擺子」(把紙擰成繩子一樣的條子)掃燈花兩種。鞭掃燈花:《太和城》中的孫武子與《黃河陣》中的聞仲用此技。
  • 秦腔:節婦吟全本
    1987年由陝西寶雞市戲校考入寶雞陳倉區人民劇團,1995年調寶雞市人民劇團,1997年調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秦腔團從藝,受著名表濱藝術家郝彩風老師悉心指導和著名表演藝術家馬友仙老師親手點排,專業演技不斷精進,演唱風格達到更高升華,先後在《遊西湖》《竇娥冤》《謝瑤環》《長城歌》《太尉楊震》《風鳴岐山》《大秦將軍》等秦腔傳統戲和新編歷史劇目中擔任主演,塑造了多種性格鮮明、各具特色、活靈活現的藝術形象,以其嗓音高亢明亮
  • 我校與臺灣朱宗慶打擊樂團合作成立打擊樂系 學生可獲雙學位
    新成立的打擊樂系,下設音樂表演專業和表演專業,旨在培養卓越打擊樂藝術人才。打擊樂系現有首批新生73人。       校長丁德科說:「渭南師範學院藝術學科是學校的優勢學科,也是特色學科。學校與莫斯科國立師範大學共建莫斯科藝術學院,兩校並且共建中俄生活中的音樂藝術國際協同創新中心,通過絲綢之路中俄教師教育協同創新研究生院,著力培養高層次藝術教育人才。
  • 陳鴿打擊樂專場音樂會
    近年來,陳鴿在一年一度的國際打擊樂比賽暨箭麗打擊樂藝術節成功舉辦個人音樂會。為推動打擊樂發展,陳鴿還創立了打擊樂教育品牌「風動打擊樂」。2017年10月在山西大劇院舉辦長風之夜-哈曼尼與四季室內樂專場音樂會。2018年1月在山西大劇院舉辦-你好 2018新年音樂會。2018年2月在山西大劇院舉辦長風之夜-哈曼尼和他的朋友們鋼琴獨奏室內樂音樂會。2018年4月在山西大劇院舉辦長風之夜-哈曼尼和他的朋友們長笛室內樂音樂會。
  • 【打擊樂】戲曲打擊樂組合,讓大家一飽眼福
    豫劇《大鑼鼓經》薛柏松戲曲打擊樂演奏會河南省豫劇三團交響樂隊 打擊樂淺談豫劇鑼鼓經!張萬民  我在河南豫劇二團工作快15個年頭了,一直從事打擊樂工作,經過多年的演出實踐和不斷學習,使自己對打擊樂有了深刻認識和濃厚感情。
  • 深切緬懷│著名秦腔板胡演奏家孫志學先生逝世
    孫志學受父親影響,孩提時代就對秦腔韻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59年12歲時,他帶著對秦腔的痴迷考入西安三意社訓練班開始正式學藝。由於他聰明好學,很快學會了演奏三弦、嗩吶、海笛等管弦樂器,並達到了較高的水準。儘管每晚演出很晚,往往半夜一點多才睡,但他凌晨五點就起了床,為了不影響別人休息,跑到野外無人處苦練技藝,對秦腔傳統曲牌的氣息、音色、韻味反覆琢磨,精益求精。
  • 我與秦腔的不解之緣
    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秦人,家鄉武功縣文化底蘊深厚,又是秦腔鼻祖康海的故鄉。武功人吃飯一時都離不開辣子,生活中須臾離不開秦腔;結婚迎娶、喬遷新居、成人過壽,要有秦腔助興;老者百年駕鶴西去,也要請來「自樂班」送行。在這種氛圍的薰陶下,我從小就非常喜愛秦腔,與秦腔結下了不解之緣。 六十年代初,我正在讀小學。
  • 焦循與秦腔藝術大師魏長生
    而當嘉慶七年(1802)魏猝然逝世於京城表演舞臺之際,斯年入京參加會試的焦循聞其噩耗,痛惜不已,緬懷魏氏「善效婦人妝」非凡演劇生涯、成就,豪爽俠義的品性和不幸的命運結局,則賦長詩《哀魏三》予以了最為深切的悼念。神交已久揚城初識秦腔藝術大師 秦腔(同州梆子)名伶魏長生出身貧家,十三歲到西安學戲,演花旦。
  • 我是鼓手|高興:玩轉打擊樂,別不好意思!
    高興,中國著名鼓手、打擊樂演奏家;Istanbul Agop鑔片國際代言人;Lp打擊樂國際代言人;北京現代音樂學院爵士樂系以及迷笛音樂學校打擊樂教師。2002年,進修於Ministerio de Cultura Instituto Superior de Arte Cuba(古巴高等藝術學院)音樂系打擊樂科現代打擊樂及古巴民族打擊樂專業;曾與獲過拉丁格蘭美獎的著名古巴樂隊Los van van同臺,參加過古巴聖地牙哥城市國際音樂節等多項大型國際文化活動;2006年後,多次參與上海國際打擊樂節、上海國際爵士音樂節、九門國際爵士音樂節等活動;多次擔任大型文藝活動打擊樂編曲及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