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老父親患肺癌:化療後復發,不要插管搶救只想安靜的走

2021-01-18 騰訊網

作者: 葉正興(騰訊醫典專欄作者)

晚期肺癌,化療效果出奇理想

關良(化名)的父親今年剛過70,是一位鄉鎮的村支書,本已到含飴弄孫的年紀,卻遭遇了最不想遇到的肺癌。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2017年7月,父親身體有些發軟,渾身沒勁,去醫院做個CT,檢查結果卻嚇了一跳,右肺佔位達到7釐米,醫生診斷IIIb期晚期肺腺癌。

重病不宜遲。

關良把父親接到北京,很快掛上了中國醫科院腫瘤醫院胸外科專家號,醫生對病人綜合判斷後,做了右肺葉切除術。

兩個月後的化療結果,出乎意料理想,檢查發現右肺葉的癌細胞殺得很乾淨,不到120斤的老爺子雖然身體瘦弱,但還是堅持了下來,副作用並沒有想像的明顯。

癌症復發,化療方案出現耐藥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2018年春節,關良帶著父親回到東北老家,多年在北京打拼,擁有自己一攤生意的關良,這麼多年終於第一次回家過年,一家人其樂融融。

不過,從商多年的關良心思縝密,總會記得那些「萬一」,醫生出院時提示他,老爺子的病情很有可能還會復發,到時候會很麻煩。

一語成讖。

春節剛過,老爺子第三個化療療程過程中,身體又出現不適,已經難以耐受化療,特別是有一項臨床檢測指標KI67,始終居高不下。

KI67是一種增殖細胞相關的核抗原,數值越高,說明細胞增生越活躍,腫瘤生長越塊,是臨床上判斷腫瘤惡性程度的指標,父親的陽性值高,提示肺癌復發可能性大。

關良心裡揪了起來。

他帶著父親再次來到醫科院腫瘤醫院,醫生告訴他,這次左肺出現了轉移,之前的培美曲塞+卡鉑的化療方案出現了耐藥,需要改成多西他賽的二線化療手段。

雪上加霜的是,更新的化療手段不僅沒能控制癌細胞,父親的身體狀況在化療面前也快吃不消了,病灶大小從1.2*0.8擴大到1.9*1.4。

晚期抉擇,老人想要安安靜靜地走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癌細胞就是很愚蠢,本來和正常細胞共存,產生抗藥性後就怎麼也攻不動了。」關良開始發了瘋一樣的找各種肺癌治療資料,最新的治療方法有靶向治療和PD-1免疫療法,但最新一次的DNA檢測結果,沒有發現父親明顯的突變基因,不適合靶向治療。

而接受了三次化療的父親,身體被擊打的十分虛弱,父親免疫能力差,醫生也很擔心上PD-1免疫療法能否堅持,最壞的結果是,老爺子現在的身體狀況可能第一周都難扛過去。

看著滿懷心事的兒子,父親倒是想的通透,不停寬慰關良,老爺子在東北林場做了一輩子村支書,從前都是給別人做思想工作,面對即將到來的生死之別,父親倒很坦然,微笑著說:「如果有那一天,不要給我插管搶救,讓我安安靜靜的走。」

這番叮囑,讓關良更是滿心愧疚,他知道父親從年輕到現在四十多年煙不離口,平日總愛天天打麻將,也知道家裡有過肺癌的親戚,卻因為北京事業工作忙,顧不上回老家關心父親健康,到現在,悔之晚矣。

早篩肺癌,CT檢查是高危人群的救命方

「中國癌症患者每年發病380萬,死亡200多萬,特別像肺癌這種,發現就是晚期了。復發就是撞大運,老天安排來的。」關良不停嘆著氣,關於肺癌的種種,這一年裡他沒少查資料,幾乎翻了個遍也沒有找到適合父親的理想治療辦法,對於父親IIIb期肺癌的復發,他知道結局,自己卻怎麼也不願意接受和相信。

關於未來,醫生讓關良等待父親的最後一項基因檢測,如果適合,還有靶向治療的可能,如果不合適,就沒有更多好的辦法,只能考慮姑息治療了。

「如果真的沒有辦法了,那也要讓他有生活質量的走。」關良也了解到國外的緩和醫療,日本對於肺癌患者檢查很頻繁,一般早期發現90%都能治癒,對於晚期患者不使用化療,而是適用舒緩醫療,讓他們生活質量維持的更長久一些。

關良從資料上了解,肺癌現在已經是中國第一大癌,這與環境和生活方式改變有關,但肺癌並不是都可怕,早期發現肺癌後治療手段都很明確也很理想,所以,更重要的是早期篩查,比如低劑量螺旋CT,如果到了一定年齡,有抽菸、家族患癌史等肺癌高危因素,每年就應該認真做好檢查,不要再讓自己或親人留下更多遺憾。

告訴你愛的人,如果懷疑有肺癌風險,不妨早點行動,別讓遺憾繼續,一切都來得及。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搜索並關注公眾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

相關焦點

  • 肺癌手術後要不要化療?她1年後復發,靠1種靶向藥活了7年 - 影像...
    手術後該不該化療?復發後該怎樣正確治療?相信大家都很關注這幾個問題,畢竟現在這個時代,癌症發病率每年都在增加,多了解一些這方面資料,可以避免走彎路,花最少的錢爭取最佳治療效果。當然了,癌細胞是否侵犯了壁層胸膜需要看手術後的病理彈力纖維染色,還有縱隔淋巴結的病理檢測。這位女士做了胸腔鏡手術切除左肺上葉,但她拒絕了手術後輔助化療。很多人對化療存有偏見,認為副作用太大,對身體不好,其實這個是有指徵的,兩害相權取其輕,滅殺掉漏網的癌細胞對身體是有益的。
  • 什麼樣的肺癌才算早期呢?早期能被發現嗎?手術後還會復發麼?
    大家也都知道,肺癌有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之分,小細胞肺癌佔15%左右,惡性度大些,除了TNM分期法,還有局限期和廣泛期的分期法,治療以放化療為主,能手術的情況極少,因此,手術主要針對的是非小細胞肺癌,比如肺鱗癌、肺腺癌等。
  • 組圖:柯俊雄患肺癌病危 柯俊雄個人資料及簡介
    組圖:柯俊雄患肺癌病危 柯俊雄個人資料及簡介 (1/19)
  • 肺癌化療一次多少錢 肺癌化療飲食要注意這些
    肺癌是常見的一種惡性的種類,化療又是治療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治癒疾病主要是通過化療來進行的,人們除了關心手術方法之外,化療的費用也是人們多關注的,下面我們就來簡單了解一下,肺癌化療的費用,以及肺癌化療飲食注意事項。
  • 肺癌術後一定要化療嗎?明白了這些你就知道有些其實不需要
    不得不說,肺癌術後的化療是很多患者都要面對的,不少患者不但要做化療,而且還需要做放療,目的就是為了把有可能殘存的癌細胞最大限度的殺滅乾淨,降低復發的風險,爭取達到臨床治癒的目的
  • 患上癌症後,到底應不應該選擇化療?醫生:滿足3點,別輕言放棄
    而對於癌症病人,醫生會根據情況給出治療方案,而化療是治療手段中必然被提及的。但是對於化療,人們第一時間能想到的就是脫髮,食欲不振,疼痛等副作用。往往聽到化療,心裡就不禁一顫,身體出現抗拒。那麼查出癌症以後,到底應不應該選擇化療?聽聽醫生怎麼說醫生:患上癌症,到底應不應該選擇化療,看著三點。
  • 化療後患者身體更差,為什麼還要做化療?腫瘤醫生說了一番心裡話
    2019年6月,綜藝大哥賀一航因患大腸癌病逝。他曾是寶島臺灣電視臺的鎮臺之寶,其詼諧幽默的表演風格深得觀眾喜愛。 賀一航離世一個多月後,其兒子在媒體面前首次公開談到父親最後的時光。 「爸爸說過就算自己病危了,絕對不要插管急救,要活得有尊嚴。」 原來賀一航生前非常避忌去醫院治療,連普通體檢他都一再逃避。
  • 國內最大肺癌社區肺癌幫詳解:化療是痛苦還是救贖?
    近日,國內最大的肺癌交流社群「肺癌幫」和我們分享了一條資訊。化療起源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芥子氣的使用,醫學專家認識到可以使用藥物控制異常的細胞增殖,開啟了現代腫瘤化療的先河。此後開發和尋找新的細胞藥物成為藥理學界、腫瘤學界的重要工作。到今天化療已經和外科治療、放射治療並列為治療腫瘤的三大手段。但是,由於化療存在強大的毒性,藥物進入血液,會流經人體到達大多數組織。
  • 不是每個人得了肺癌都能做化療,三類人最好先諮詢醫生
    如果你去腫瘤科走一圈,會發現癌症患者臉上都寫滿了絕望和痛苦,不自覺就會被氣氛感染!雖說近些年醫療技術水平在不斷提升,但癌症仍然是醫療界尚未攻克的難題。臨床上針對肺癌的治療方式有很多,而化療就是最常用到的一種;只有少數早期發現、成功手術後的肺癌患者,不需要進行化療;但遺憾的是,大部分患者在發現病情時,都已經到了中晚期階段,甚至是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手術時機!
  • 安慶一「肺癌患者」化療近三年,複查發現是肺結核
    近日,安慶市宿松縣的楊先生一紙訴狀將合肥的一家三甲醫院起訴至法院,其訴稱3年前他在該醫院被確診為肺癌,其間在醫院化療,直到今年8月份,他感覺身體狀況不像癌症,身體挺好的。於是去其他醫院檢查,後來檢查他是肺結核。楊先生要求這家三甲醫院賠償其精神損失費。
  • 安慶一「肺癌患者」化療近三年 複查發現是肺結核
    > 【摘要】 近日,安慶市宿松縣的楊先生一紙訴狀將合肥的一家三甲醫院起訴至法院,其訴稱3年前他在該醫院被確診為肺癌,其間在醫院化療,直到今年8月份,他感...
  • 癌症患者該不該選擇化療?化療有沒有副作用?醫生如實相告
    化療對有些疾病療效非常好,單純靠化療就能治癒的,例如某些類型的白血病、淋巴癌、生殖細胞惡性腫瘤等,這些疾病對化療有著高度敏感性,這種化療被稱為根治性化療。還有一些疾病需要手術和化療相結合,例如乳腺癌、肺癌、胃癌、食道癌等等,這些疾病對化療中度敏感,單純靠化療不能完全治癒,還需要手術、放療等其他治療辦法輔助治療。
  • 香港「大哥」級打星陳慧敏,因患肺癌被關注,肺癌是怎樣的疾病?
    9月14日,有媒體報導稱,現年76歲的陳慧敏首次承認自己患肺癌,尤其是40歲以上、有吸菸習慣的朋友千萬不要忽視警惕肺癌,建議及時對症自查,或去醫院做細緻檢查。肺癌的「高危人群」1、長期吸菸者:符合「3個20特徵」的40歲以上的吸菸人士。即:20歲以下開始吸菸,煙齡在20年以上,每天吸菸量達20支以上的人。2、經常接觸煤煙、煤焦油和油煙者。3、接受過量放射線照射者(採礦工等)。
  • 脈管癌栓,腫瘤術後復發的高危因素,復發還與哪些因素有關?
    腫瘤術後復發、轉移導致治療失敗是威脅病人生命的主要原因,因此,術後復發、轉移就成了大家最為擔心的事情。有些腫瘤病人術後很多年沒有復發,也有些病人一、兩年就復發、轉移,甚至不到一年!為什麼?癌栓既然是腫瘤細胞逃跑路上的產物,那麼也就預示著術後復發風險增高!肺癌相關研究顯示,Ⅰ期術後發現靜脈癌栓者5年生存率不到60%,而沒有靜脈癌栓者5年生存率將近90%!相差還是比較大的。脈管癌栓由於診斷標準不統一、影響預後不確定等原因,目前還沒有納入腫瘤分期因素中。但是作為復發的高危因素影響一部分病人術後治療方案,比如Ⅱ期結腸癌、ⅠB期非小細胞肺癌輔助化療的選擇。
  • 肺癌分哪些類型?患了肺癌後能活多久?
    近幾年,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影像設備的精細化,越來越多的肺癌病人被發現。因為肺癌是惡性程度非常高的腫瘤,導致很多肺癌病人一經診斷,就感覺被判了死刑。其實,肺癌如果被發現得早是有被治癒可能的,所以肺癌的高危人群應該定期進行胸部CT的檢查,以發早現肺癌,早治療。肺癌分哪些類型?根據肺癌病人的臨床表現,病理分型和腫瘤的生物學特徵,肺癌可以分為兩大類型。
  • 為什麼說,癌症患者後5年很重要?5年不復發,就算是治好了嗎?
    好在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多種癌症可以在接受手術或者化療後穩定病情,但並非百分百治癒,因為不管是手術還是化療都不能將癌細胞徹底從身體裡清除乾淨,因此存在二次復發的可能。而癌症復發通常在是在五年內,很少在五年後復發,因此五年這個時間段顯得尤為重要。什麼是五年內生存率?
  • 患上肺癌後還能活多久?這4個因素是關鍵,可不能忽視了
    對於每一位不幸患上肺癌的患者來說,生命還剩下多長,可能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根據每個患者的狀況,所能存活的時間也都大不相同,影響肺癌患者生存時間有哪些原因呢?2、確診並治療的時間:早期肺癌患者與中晚期患者的治療效果可以說是天壤之別,早診斷早治療一直是對所有肺癌高危人群強調的理念。尤其是當發現自己身體出現異樣的症狀時,一定要趕緊就醫檢查。早期肺癌與晚期肺癌之間可能差的就是患者的生命,而且對於患者所需要承受的痛苦還有經濟壓力,都要相對要少很多。
  • 降低復發/死亡風險83%,阿斯利康泰瑞沙治療早期肺癌3期結果驚豔
    這一試驗檢驗Tagrisso作為輔助療法,治療接受根治性腫瘤切除後的早期(IB、II和IIIA)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療效(他們攜帶EGFR基因突變)。試驗結果顯示,Tagrisso為患者的無病生存期(DFS)帶來具有統計學顯著性和臨床意義的改善。新聞稿中指出,這一結果有可能改變對早期NSCLC患者的治療範式。
  • 患上肺癌後還能活多久?這些因素是關鍵,可不能忽視了
    點擊查看       肺癌是一種高度惡性的腫瘤,在我國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相當高。人們一旦確診是肺癌以後,無論是對患者本身還是患者的家人帶來巨大影響,對癌症的恐懼會使肺癌患者的整個家庭都籠罩在恐懼和死亡的陰霾中。
  • 警惕肺癌發生轉移,千萬不要陷入這9個誤區!
    還有部分患者的疼痛是腫瘤治療導致的,比如胸部術後肋間神經痛、腰椎術後腰背痛、比如化療後周圍神經炎、放療後神經痛等。 一般來說,遵醫囑按時複查,已經很大程度地保障了病情穩定,如果發生轉移可以第一時間查出來。疼痛和轉移沒有必然關係,疼痛也需要專門的止痛治療。